一、美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的突出特点 美国高校没有类似于像我国高校教务处这样的机构,我国高校教务处所负 责的教学管理工作在美国高校分为学术事务管理和学生事务管理,分别由院系和 学生事务办公室承担。美国高校设教务长一职,全面负责学校的学术事务管理和 学生事务管理。学术事务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制定、学科发展、教师聘任等;
学 生事务涉及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所有项目。本文所 说的教学管理是一个大教学管理的概念,包含学术事务管理和学生事务管理。总 结美国高校的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其突出的特点也是显著的特色为“以学生为本, 服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灵活多样,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美国的指导性课程计划分类标准(classificationofinstructionalprograms, CIP),类似于我国高校的“专业目录”这一分类标准由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研究 开发并由联邦教育部颁布,广泛应用于教育部的各部门和其他政府机构,并为高 等院校所接受。该分类标准在收集、报道、整理有关学科专业资料,指导教育规 划、资源配置以及教育整体布局等方面发挥作用。美国高校的指导性课程计划分 类标准与我国高校的“专业目录”作用不同,它不是规范性文件,而是国家信息服 务的一种方式,主要发挥统计的作用。美国高校无需按照此标准设置专业,而是 根据办学宗旨,市场需求(是否有生源)和学校的发展需要来决定专业是否设置。
因此,美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有完全的自主权。为了满足社会和学生需求,美国高 校的专业极其多样化,如明尼苏达大学双城校区设有380个专业,马里兰大学设有127个本科专业,并且很多专业都是跨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除了学校所设置 的专业外,美国高校还允许学生独立设计“个人专业”“个人专业”是学校为了满足 和实现学生的特定兴趣、学习目标,允许学生在学校已经公布的专业之外发起、 提出和设计的。它为那些不能在学校已设置的专业中找到满足其学术兴趣、实现 其发展目标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发展的个性化选择。
2.课程弹性、广博,重视学生的素养培养 大学是一个探究的学习阶段,充分的学习自由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 趣的必要条件。美国高校所设计的课程体系,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美国各 高校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学校内也没有一个适用于各专业的统一的教学计划,但 高校的课程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大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包括核心课程、专业主修 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三个模块。每个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规定各模块课程所要 求学生修习的基本学分。每一模块学校都开设了大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核心 课程是学校的博雅教育课程(或称通识教育课程),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跨学 科领域选课,一般为限选;
专业主修课程一般为三、四年级学生开设,各专业列 出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或课程组合,要求学生必修或者限选;
对于任意选修课,学 校一般不作具体要求,凡本校开设的课程都可以选修。任选课一般在大学一、二 年级选读,目标是拓宽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兴趣,也为高年级学习专业课 打基础。
美国高校本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学生有全面的知识、 广阔的视野和完整的人格,成为“有教养”的人。为此,他们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也称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或通识教育)。博雅教育是美国高等学校本科 教育最为显著的特色。博雅教育一般被定义为主修和副修专业教育之外服务于学 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多学科、跨学科的 知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提供深入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取向和方法, 提供必要学术规范,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高校 主要通过设置核心课程来实施博雅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 然科学等。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日益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外语、多 元文化等课程也被列入博雅教育课程中,并融入了跨学科、跨文化的教育理念。
如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包括7大领域11大类,包括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 术、道德理性、科学、社会分析和数量分析,要求学生在其中选修8门课程。
3.服务体系完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美国高校吸收生源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人 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美国高校从师资配备、制度设计、学生管理、设施建设等方 面全方位服务学生。
一是通过制度建设,保证教师水平。美国高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各大学 都制订了严格的教师选用标准和聘用制度。一些高水平的大学一般不从本校直接 选留博士生任教,而坚持面向全世界进行招聘;
实施“有试用期的终身教授制度” (TenureTrack),助理教授实行合同制管理,每三年签一次合同,一般要求6年的 试用期。在试用期间,学校提供各种培训,包括语言培训、教学技能培训等帮助 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提供科研条件和启动经费帮助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学校各院 系每年对教师进行考核,了解教师的教学、科研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试用期间, 学校各院系组织专家对申请终身教授的教师资格进行审查,实行“非升即走”制度, 从而保证师资队伍的高水平。对于已经获得终身教授资格的教师,除非其有极其 特殊的原因,学校一般不能将其解聘。但为了保持其教学和科研动力,各院系也 要求其每年提供教学、科研等活动情况,并通过提高薪酬等方式调动其教学、科 研的积极性。
二是实施弹性的学习制度,提供给学生选择的自由。为了让学生发展自我, 美国高校都制定了极富弹性的学习制度。学生入学时如果对专业不明确,可以不 选择专业,先进入文理学院学习,广泛选课,待学生找到自身的专业特长与学习 兴趣后,再确定专业。进入专业学习后,如果学生发现自己对专业不适应,还可 以再次选择;
学生在主修专业之外,可跨学科、跨专业辅修多个专业,只要满足 各专业学位的规定即可取得学位;
学习年限非常弹性,学生只要修完规定的学分, 即可毕业,没有时间限制。
三是设立多种教育项目,帮助学生成才成长。为了使学生顺利毕业,美国 高校设立了多种教育项目。一是新生入学教育项目。学生一入学,要进行为期一 周的新生入学教育,向学生介绍学校发展历史、使命和宗旨、学科专业发展、学 校所提供的服务和资源、学校所在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等,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帮助新生完成向校园生活的过渡;
二是实施导师制。学生 一入学,学校就指定一名教师作为其导师,负责学习、生活指导,帮助他确定自 己的发展方向,制定个人教育计划;
三是开设新生研讨课。为了帮助学生实现从 中学到大学的顺利过渡,大多数的高校都开设了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新生研讨 课程。新生研讨课以引导学生适应性和学术性的专题为主。各大学根据教育目标 定位的不同有所侧重,新生研讨课程已成为美国大学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课程门数逐年增多,如斯坦福大学开设220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达到 200多门。开课形式也从一开始以研讨班(seminar)形式为主,逐步发展到课程群、 研究活动和学习团队等多种形式,不断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四是开设高 年级的研讨性课程,要求学生在独立研究基础上完成一篇 四是建立完善的学生事务服务体系,服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关注学生的 学习和发展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核心。为了给学生提供全面良好的服务, 美国高校建立了一整套完善学生事务管理服务体系,全力服务学生。以明尼苏达 大学为例,该校为学生事务管理确定了工作原则,内容包括贴近学生在大学的综 合体验(学术、道德、心理、伦理等);
通过课堂和社会体验的方式促进学生的 学习;
与大学各社区成员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的专业发展和 学习取得进步;
致力于估价、评估、研究;
提高对于不同人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为安全、健康的环境和社区作贡献。学校设立为学生提供全面服务的工作机构, 包括倡导与教育中心、健康服务项目、兄弟会与女生会、新生教育项目、父母项 目、休闲体育、职业中心、学生活动办公室、学生与社区关系、学生行为及学术 道德指导办公室、学生冲突处理中心、学生组织与学生干部办公室、学生父母帮 助中心、学生会及其活动、咨询与顾问服务以及学生法律服务中心等。学校为各 个项目(办公室)制定了明确的职责,配备了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业工作人 员,使服务工作专业化。
五是配备良好的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美国高校都建有多种不同 类型的教室,我们培训班在明尼苏达大学学习期间所用的教室几乎没有重样的 (教室形状不一,桌椅颜色不一,黑板、讲台不一),每一类型的教室都能带来 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对人的潜质、个性、心智都有影响。阶梯 教室弧形设计,学生环坐在教师周围,非常方便教师与每一位学生交流,也便于 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校设有不少有利于讨论课开展的圆桌教室,每幢教学楼 的大厅、走廊都配备了小圆桌、沙发或者是长椅,随处都有供学生讨论、学习和 休息的地方。
二、美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的启示 借鉴美国高校本科教学管理的经验,结合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笔者 认为我国高校本科教学管理要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改革:
1.厘清专业内涵,创新专业管理机制美国高校的专业之所以能做到灵活多样,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基 于他们对专业的认识。美国高校的专业是围绕特定领域组织的知识结构,在形式 上是课程的有机组合。专业是课程的组合,因此专业课程组合的逻辑可以多种多 样,课程组合的方式也就灵活多样。我国高校的专业是依据国家发布的高校“专 业目录”设置的,专业是固定的。专业的课程是根据国家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 定的专业教学基本规范设置的,因此,各高校专业的课程也就基本雷同。我国高 校本科“专业目录”是建立在学科划分基础上的,专业是学科下的亚学科,一般都 是特定学科的专业,专业的增加就是对学科更加细分。学科不断的细分导致人才 培养的知识面越来越窄,但是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呈现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的趋 势,社会大量的工作岗位也是跨学科的。客观上,我国高校所培养的学生难以满 足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不合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解决我国现行高校的专 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一是要转变专业思想,对专业的内涵重新认识;
二是要改革 现有的专业管理体制,从国家层面上下放更多的专业自主权;
三是高校要找准定 位,明确发展方向,根据自身的定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灵活 设置专业。
2.以人为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是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学校的根本目标。美国 高校本科教学保持高质量的主要原因是“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人进行培养。为了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有教养”的人,他们重视博雅教育,把博雅教育作为本 科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在专业教育中,也把人的发展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当前, 我国高校也开始重视对学生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培养模式上没有相应进行调整, 专业教育模式没有根本改变,所培养的学生适应面窄,综合能力不强。改革我国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本科教育目标,在强调专业教育的 同时,要关注非专业的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具有宽广的 人生视野、灵活的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及表达能力,形成独立而又成熟的人 格;
二是要改革专业课程体系。要以整体知识观来平衡本科教育中的知识广度和 深度之间的关系,增强整体结构与个性选择的结合,实现博雅教育(通识教育) 与专业教育之间实现了有机融合;
三是要设置跨学科课程,发展跨学科项目学习。
跨学科课程能使学生的思维超越学科界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语 言表达以及创造性思维等能力,能培养学生以全面的观点看待重要事件、现象和 思想。
3.强化服务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美国高校建立了运行高效的服务学生体系,全力服务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我国高校与美国高校的情况不同,完全借鉴他们的做法不可能,但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在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渗透这 一理念。分析我国高校当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当前要着力加强以下方面的教 育:一是进一步加强新生入学教育。近年来,我国各高校不断加强新生入学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学校,但我们的入学教育更多地告诉学生大学应该做什 么、不应该做什么,较少让学生了解大学的使命与宗旨、大学所在地区的情况、 大学与地方的关系等。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对学校、对 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是开设新生研讨课。美国高校的新生研讨课的开设, 从组织上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必要的学术成长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给每个学生打下了共同的知识基础。在新生研讨课教学中,一大批名师走进课堂, 和学生形成了融洽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把自己独到的科研感悟和研究成果渗透 给学生,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陶冶和启迪,通过与大师的密切接触,激发了学生 探究的激情和欲望。目前,我国一些高校也开设了类似新生研讨课的课程,如“学 科入门指导”要求各学科知名教授以课程或者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 展,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我们所开设的入门课程与美国高校的新生研 讨课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师配备、课程数量上有较大的差距。“他山 之石,可以攻玉”借鉴美国高校开设新生研讨课的成功经验,加强该门课程的研 究与建设对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无疑将能起到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是创造条 件,提供给学生更多参与社会的机会。美国高校通过与社会、企业的合作,走产 学研道路,实现其服务社会的取向和宗旨,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的机会,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存 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应引起高校的高度 重视并要着力加以解决。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应 该承担起这一责任。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国各 高校要开放办学,与社会、企业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合作。通过合作,为学生创 造实习实践的条件、科研的条件,使学生能走出去,了解社会,并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为社会服务,这将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基础。吸引学生参与到高校与社会、 企业的合作研究中,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作者:洪艺敏(中华女子学院教务处处长)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