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实习计划 > 全人教育思潮中的环境教育分析 分析逆全球化的思潮

全人教育思潮中的环境教育分析 分析逆全球化的思潮

来源:实习计划 时间:2019-11-08 07:58:04 点击:

全人教育思潮中的环境教育分析

全人教育思潮中的环境教育分析 摘要:1991年在美国举行的第二届全人教育国际会议提 出教育应以生态的世界观和生态学理论实施环境教育,重新 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理解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

文章对全人教育的核心议题――环境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 以此来指导当下的环境教育实践。

关键词:全人教育;
思潮;
环境教育 现阶段,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发展的主要因素,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知,转 变人们在生活中对于自然界的态度;
因此,应当充分重视环 境教育工作的开展。1991年在美国举行的第二届全人教育国 际会议明确提出,人们不应当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应当对自 然持有敬畏之心,人类与自然应当保持一个和谐的关系,不 能人为控制或者支配自然。

一全人教育思潮的世界观:生态世界观 从生态世界观来看,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主要在于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而且人类也是环境的创造 者。全人教育思潮中的生态世界观,被誉为系统的生态世界 观,其重点主要在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整合,全脑思维是其主 要的思维模式,直觉结合理性,演绎结合归纳。生态世界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生命。将人类在客观上的成 就与人类的精神、内在以及主管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强调 物质只有从根本上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才能够实现物质的价值,通过量化指标是无法对生命的最高价值进行估算的, 如个人发展、爱、快乐以及美等。2.生态视野。主要认为地 球上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看待与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应当 持有敬重、敬畏之心,而不是单纯的对世界进行控制、支配, 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与人类的生存都有着一定联系,应当避免 破坏生物链。3.灵性视野。主要认为人类在地球上的存在是 一种精神存在,人类的精神、文化以及个人表达处于不断变 化的趋势,而且任性的发展处于永无止境的状态,人类的潜 能也是无限的,在和谐、公平的社会中不应当存在失败者。

4.全球视野。主要认为原子时代背景下,国家之间的战争会 造成人类的灭亡,只有通过多样化的发展才能够使人类在精 神、物质上达成一致。

二全人教育思潮中环境教育的目标:重新调整人与自然 的关系 全人教育思潮中,对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要强 调人类对于自然的理解,重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因此全人教育中,环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人类与自然 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调整,调整过程中,首先应当转变人类 对待自然环境的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重视人类“生态素养” 的培养。生态素养,实质上就是人类从根本上理解与认知自 身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生态素养的三个要素主要包 括:行为、关怀以及理解,其重点在于对自然界、社会、人 三者关系的理解,同时合理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人类生态素养的培养,必须使其理解自然界进化过程中人类所处 的地位,认知到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 系,而不是对立关系;
同时,还应当深刻认识到人类社会发 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危机问题,使其了解生态危机产生的主 要原因在于人类生产活动中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破坏。

三全人教育思潮中环境教育的几个基本假设 全人教育思潮中的环境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假 设,即:1.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 十分密切的关系,学生应当积极主动的参与环境教育活动, 进一步理解环境教育的根本价值。2.人类在自然界中积累的 直接经验能够帮助自身进一步理解自然,有利于生态人格的 培养。环境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对一些环境概念进行阐释,而 是需要亲自在自然家中体会环境教育的意义。3.环境教育的 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均十分重要,其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转 变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行为,培养生态人格,所以环境教育应 当重视实践、参与,不能仅停留在说教教育层面,也不能将 其简单理解对学生讲解环境教育相关内容知识。4.在对栖居 者进行环境教育的时候,应当以和谐对话为前提,主要在于 人类只有在与自然界和谐对话的时候才能够养成一种栖居 意识,只有保持和谐对话才能够使人类进一步理解与敬畏自 然。5.环境教育并不仅仅只是教学任务,环境教育的场地也 不能局限于学校内,应当将环境教育融入实际生活中去,在 此基础上唤醒人类的“栖居”意识。6.对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应当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认识到环境问题不是根据某一个 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就能够有效解决的,它是多门学科知识 综合的一个问题。7.环境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学科,需 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敬畏、尊敬自然 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四全人教育思潮思潮中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 全人教育认为,生态环境的最终解决,不能指望科学技 术的应用,而应该通过教育。因为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人的知 识和行为,并通过改变一代一代人对待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 来塑造一种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应从观念上改变 对待自然界的态度。全人教育遵循深生态学的原则基础上, 提倡树立生态的自然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在自己的环境教 育理论中强调以一种新的文化观念来对待人类与自然界的 关系。其次,应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进行整合性教育。全人教 育中的环境教育属于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不仅仅只是包含 了一种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而是一种多学科知识内容的学 习。环境教育应当涉及各个教育层次。同时,环境教育应当 充分重视实践环节,不能局限于学校,应当融入到实际生活 中去,学校的园林绿化、建筑设施以及校园布局等一系列方 面均对学生的环境意识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应当重视学校环 境的建设;
还要重视课外活动、社区活动在环境教育中发挥 的重要作用。

五全人教育思潮中环境教育的基本原则(一)综合性原则 环境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当坚持全局观念,在此基 础上加强学习者的环境技能、知识以及意识,使其能够更好 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问题,培养一个科学合理的环境理念, 能够从本质上对环境问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二)思想性、道德性原则 环境教育应当充分重视学习者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 感、道德感培养,使学习者能够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环境意 识、态度,将学习者具备的环境道德作为其思想品质的重要 组成部分。

(三)科学性原则 环境教育应当重视培养学习者的科学态度,通过传授环 境方面的科学原理知识内容,进一步提升学习者对于环境问 题的科学探究意识与能力。

(四)理论结合实践原则 环境教育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学习者的实践学习, 为其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使学习者能够亲自体验环境教育 中的相关知识内容,指导学习者解决相关的环境问题,进一 步提高学习者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强化学习者的环境保护 意识,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环境保护。

六结语 我国的普通环境教育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一是 将环境教育纳入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范畴;
二是开设有关环境知识的选修课;
三是在非环境课程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四是在课外活动以及环保宣传等实践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

尽管环境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环境教育不够普及、环 境教育缺乏与各个学科的渗透、环境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等 原因,其实践的效果很难让人满意。通过研究、学习全人教 育思潮中的环境教育理念,对我们各级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工 作的开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价值.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