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实习计划 > 住宅楼建筑设计 从适用研究型到应用型――《住宅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重心转移

住宅楼建筑设计 从适用研究型到应用型――《住宅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重心转移

来源:实习计划 时间:2019-10-24 07:52:21 点击:

从适用研究型到应用型――《住宅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重心转移

从适用研究型到应用型――《住宅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和方法的重心转移 《住宅建筑设计》课程原有教学内容往往过分强调系统 性和完整性,偏重基础理论知识,而对应用知识的传授却不 足,教学方法也难以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特点, 无法直接有效地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教学需要。对于正在 迅速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改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一 重要环节,是实现其长期稳步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体现其 办学特色的基本措施。

摘 要:
《住宅建筑设计》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高等院校 的招生规模有了很大的扩展,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 主要目标。目前,本科院校开设的大多是一些针对性较强、 应用特色明确的本科课程,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当前,对 于本科院校来说课程教学远远滞后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步 伐。《住宅建筑设计》课程原有教学内容往往过分强调系统 性和完整性,偏重基础理论知识,而对应用知识的传授却不 足,教学方法也难以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特点, 无法直接有效地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教学需要。对于正在 迅速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改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一 重要环节,是实现其长期稳步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体现其 办学特色的基本措施。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教学内容的重心转移 从2000年-21世纪初,住宅设计将“以人为本”为准则, 在设计上不但充分考虑了居住者的需求,而且不断创造出新 的居住理念,使住宅设计与周围的城市景观、人文环境、生 态环境等融合在一起,扩展了住宅空间的内涵和外延。

1.1人居环境体系的建立对居住建筑教学内容的影响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意识到人居环境体系这个问题,许 多学校已经展开多方面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重庆大学形成了以住宅建筑设计课程为主干,住宅社会学、 住宅与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概论等课程为分支的人居环境 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打破原有的“住宅设计原理——住宅设 计”固定的模式,将住宅设计原理与社会学、人居环境整合 成“个人与家庭——建筑户型与住宅单体建筑——居住与人 居环境”三个阶段进行讲授。让学生理解住宅建筑是一个由 室内到室外,由单体到人居环境的环境系统。在设计教学中 先由每个居住空间入手,然后逐步整合,最后形成统一的人 居环境。这样的设计流程和实际住宅设计的过程是基本一致 的,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理念,教学内 容也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特点。

1.2应用人才培养对居住建筑教学内容的影响 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时效性,教学内容应根据现实建筑 市场的发展来确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人们交往的 方式和行为习惯。而这些改变就带来了对住宅建筑的弹性设 计要求。弹性设计是要求设计者具有弹性思维,要力求使建 筑具有可调整、变化、发展的能力,能够动态地适应社会和 人不断变化的需求。这种改变对建筑师的影响就是:我们在 设计时,要有前瞻性,不仅要考虑业主目前的需要,还要能 预见到将来有哪些可变因素,使学生具有弹性设计的思想。

住宅的弹性设计思想对在校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同时产生影响。首先,在教学观念上:老师们通常在教授《住 宅建筑设计》课程时,第一课就是讲解功能分区,动静分开, 起居区与睡眠区分开等等。可是,弹性设计对这种传统的教 学观念发起了挑战,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正在逐步改 变着动与静的界限。

其次,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改变设计思路就显得十分 必需了。以往学生动手做课题设计,总是一上来就做平面分 区,分得清清楚楚了再立起来做空间和造型。这种结果往往 是设计出来的建筑空间僵化,造型呆板。懂得了弹性设计的 道理,就可以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对功能作个整体考虑,有了 整体分区的大体构思后,动手做空间和造型,再反过来仔细 推敲功能分布。当然,着眼点不仅在空间造型上,也可以对 整体关系做重点考虑。

再次,在《住宅建筑设计》课程作业中,懂得弹性设计 的思想有助于学生转变设计思维的方式,更好的与使用者交流。在设计的阶段我们就要为日后可能的改扩建给予尽可能 的方便,尽量使得设计出的住宅具有对更多功能的包容性。

1.3绿色住宅与人文关怀对居住建筑教学内容的影响 当人们认识到我们对自然的破坏活动会受到大自然更 大的报复时,“绿色住宅”的口号也就应运而生。这种理论 包含的核心思想就是告诉建筑师在设计功能合理、造型优美 的作品时,不能再以一种与自然界对立的态度考虑问题,而 应该脑中时时贯穿着与环境协调的理念。人们发现东方哲学 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客观的描述了人类与自然间应有的 关系。目前中国各大院校的建筑教学体系基本上是以西方成 熟的教学大纲为基础,但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这套体系过去 忽视了自然环境观,那么在日后教育学生时就应该结合我们 东方的哲学观,告诉学生重视建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注 重对绿色住宅的研究,在学习中花更多的精力探讨生态技术 的可行性研究。

2 教学方法的重心转移 《住宅建筑设计》课程原有的教学方法基本沿用学院派 建筑教学体系,即师生采取图纸交流的方式讨论设计问题。

这种以课堂教学为主、师徒学艺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在空间上 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被动的学习使学生不愿意深入了解 住宅设计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设计作业流于千篇一律, 缺少生动活泼的创新与突破。

2.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性原则要求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 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 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住宅建筑设计》课程 教学方法具体情况,探讨如下:
2.1.1兴趣启发教育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学习内 容的好奇,求知欲,求成心等,在讲授课程之前先画出自己 所居住的建筑的平面,这自然激发学生自我探索、获取该方 面知识的心理因素,因此学生学习动机就非常明确。教师通 过学生结合部分学生绘制的平面图内容并进行讲解来培养 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外在的学习动机,不断激发为内在的 学习动力,使学生做到学得好,而且爱学这门课。

2.1.2方法启发教育的教学方法 古人曾指出:“…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 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这就是说,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有 个方法问题。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造成一种趋向和条件。

启发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获取科学知识,使学生从老师 身上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2.2实际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设计项 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 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 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2.3建立网上自学及交流平台 住宅建筑设计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设计者知识经验的积 累、艺术修养的提高及其对功能及形式的把握,这一过程要 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住宅建筑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自学与交流是很好的辅助学习手段,网络为学生课外学习活 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成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教材也不 是唯一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教师指点与自主学习,还应从 网络上获取大量的资料、知识、及相关经验。目前要有从研 究型教育向应用型教育转变的态度,在注重研究教育的同时, 更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网上开辟建筑论坛促进学 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形成良好学习氛围,有利于相 互启发、取长补短,还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课堂教 学、评图时同样应组织学生讨论,经过自评、互评之后再由 教师总结点评。多向的交流互动的方式比单一的教师讲评的 效果会好很多。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到,设计行业和社会的其他行业 一样正经历着一场大的变革,而且这种变革还将持续下去, 因为中国社会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城镇化 进程也正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这种适应可能是痛苦的,但又是必须的。作为新一代的建筑专业学生,应该不 断加强、充实和拓展自身的能力,除了扎实地掌握课堂上应 学到的基础知识,还应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社会,不断地 关注行业技术手段的进步,紧紧跟上时代的变化,为走出校 门尽快满足时代要求,进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建筑师做不 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谭禾丰.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J] . 科技信息,2009 [2]刘京华,刘煜.悉尼科技大学建筑初步课教学方法 启示[J].华中建筑,2009 [3]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M].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6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