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使用不广泛 迄今为止,管理会计仅在部分地区、部分企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还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了解甚少,这使得管理会计的应用空间 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应用不深入 从目前情况来看,仅有部分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在基层工商企业的经 营管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还有许多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提高企业微观经 济效益的管理会计内容未进入实质性的应用阶段,未能在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中 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3.作用不协调 部分管理会计内容尽管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初步应用,但基本上还处 于零星、分散状态,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紧密的联系,尚未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 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二、成因分析 1.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指导性差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常设分会—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认为,管理会计是在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 编报、解释、传输的过程。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管理会计是对各种基础理论和 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由于对基础理论的研究未得到重视,因而对管理会计的目 标、假设的研究也不系统,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从我国管理会计 的教材编写来看,它还局限于对国外着作的翻译介绍,而没有很好地结合我国的 实际情况,教材结构、内容不统一,与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学科还存在交叉的问 题,这影响到了人们对管理会计的学习、掌握及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管理会计 的应用传入我国,有些企业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未及时将一些成功经验加以 总结并采取措施进行广泛、深入的推广,因此目前在实践中应用管理会计的企业 仍屈指可数。
2.没有相应的机构和制度,规范性差 专门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因此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做法,建 立专门的、具有权威性和民间性质的管理会计专业机构,这将对我国管理会计的 规范化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传统的管理会计仅 局限于在生产量大、工艺技术和产品成本都较稳定的企业中运用。管理会计最初 是在工业企业中推广并发展起来的,也是在工业企业中成熟和完善的,这也影响 了管理会计在各行业企业中的应用。而现行行业类型千变万化,其他行业如服务 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及行政事业单位又该如何应用管理会计呢随着经济的发 展及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不断出现,管理会计的应用不仅要面对千变万化的企业经 营情况,而且还要面对千变万化的行业,是否这些行业都能应用管理会计进行管 理呢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出台相应的管理会计准则和制度来规范管理会计的 应用。
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受到了来自传统文化方面的压力。我国的传统文 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它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企业 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价值观来实现的。管理会计行为不是企业的核算行为,而 是管理行为,这是对企业管理人员价值观的一种挑战,也是对会计人员自身素质 的一种挑战。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知识体系固然重要,但最终要通过会计人员 应用到企业中,因此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对于管理会计的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一是会计人员知识层次低,二是会计 人员职业道德欠缺。目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焦点问题,这些都会影响管理会 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三、管理会计的推广的建议实务改进方向来看,新制造环境下,企业侧重于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控 制系统,并以新观念和技术弥补传统技术方法之不足。发展和完善这种新观念和 技术,正是成本管理会计今后改进的方向。然而,目前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控 制系统,仍然沿袭二十世纪早期以投资报酬率(R0I)指标为基础的管理控制系统, 偏重短期财务业绩,而忽视长期和非财务量度的业绩表示。这种管理控制系统对 经理人采取有效行为以增加企业实际的经济价值的激励能力,较之早期下降很多, 甚至还会反向地激励经理人采取牺牲企业长远竞争能力的行为。我们注意到,由 于全球范围内激烈的竞争,短期财务业绩的更大压力,机会主义行为的更大空间, 职业经理在企业间的频繁更迭,以会计数字为基础的红利计划的广泛使用,导致 企业经理进行财务、会计方面的盈余管理的情形十分普遍。靠非生产性、非增值 性活动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最具破坏性的后果,可能就是影响企业的长期竞争地 位。如减少产品和流程开发、质量改善、顾客联系、人力资源、技术更新等方面 的支出后,企业从长期来看将处于不利的地位。而通货膨胀对ROI计量的扭曲, 更使以ROI为基础的管理控制系统对增加企业经济价值的相关和有用性受到质 疑。
我们建议,管理控制系统的改进,一方面要完善短期财务业绩计量, 如增加对营业现金流量的考虑;另一方面要采用长期、非财务业绩计量,如创新 和质量、生产率、工作能力的提高、市场占有率、人力资源水平的改善及存货占 用总成本的减少等,都是可供选择的非财务计量指标。尽管我们可能会发现,某 些非财务计量所得的利益与其成本相比并不合算,但多种计量手段的结合使用, 制定雄心勃勃但不一定十分精确的业绩评价制度,理应成为管理控制系统所采用 的主要技术方法,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作者:王任鑫 秦涛 许臻 来源:东方教育 2016年6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