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非常重要。与此同时,确保获得相 应职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应当成为设置高职课程的基础和 评价教学目标的标准。因此,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不单 纯是针对职业岗位,还必须扩展到着眼于劳动者整个职业生 涯,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内陆欠发达地区课程设置的现状及成因 相较发达以及沿海地区,内陆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课 程设置有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专业培养目标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等输送技能人才,但发展 至今,许多内陆欠发达地区的高职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时仍 旧没有很好地和企业结合在一起,没有抓住职业教育最基本 的属性――职业性。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没有体现和完 成专业培养目标。职业教育专业目标仍然使用“知道”“了 解”“懂得”“熟悉”之类的动词来规定培养目标,是典型 的知识本位目标,所描述的课程目标非常模糊,只能记忆而 不能指导实际操作,不适合职业教育。
(二)课程模式单一,形式僵化现在我国许多中高等职业学校大部分沿用了大学和普 通教育的课程模式,这种模式适合知识的识记和逻辑思维推 理,不适合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职业任务的完成。内陆欠发达 地区的该类课程设置居多。
(三)教学实践性不突出,技能训练形式落后 目前,许多内陆欠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仍采用以学校为 主的单元教育,即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获得都在学校内完成, 少有企业的参与。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根本点就在于 职业能力的获得,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的获得为最终教学目 标,学校的实践教育实质是基于理论教学的实验课,只能起 到理论知识的巩固和验证,没有生产过程知识技能的学习, 更谈不上生产经验的积累,没有真实意义上的实践性。具体 表现有:学校实习课堂组织管理落后于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使学生不可能体会到现代企业生产模式下的过程知识和管 理理念;
教学设备更新远远赶不上企业设备的改进,造成学 生上岗需要企业二次培训;
教师技能水平低于企业岗位对技 能的要求,学生学不到企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学校实习是以单工种分段进行,形不成现代企业面向完成某 一任务的综合能力。
三、内陆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思路及对策 高职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势在必行,而课程设置与开发是 其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针对内陆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课 程设置的缺陷与不足,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革新。(一)进行市场调研 根据内陆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需求的空白,塑造品质, 锤炼技能,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从当地实际出发,培育和 发挥本校学科和专业特长,办出特色,形成优势;
另一方面, 对于不具备条件或同比不具备优势的专业暂时不办,待时机 成熟后,再“借鸡下蛋”,发展壮大自己。这里的“借鸡下 蛋”是指与有实力的高职院校形成帮扶对象,借助其雄厚的 教育资源,借鉴其优秀的教育模式,互取所长,共同提升办 学质量。
(二)整合优势资源,程序化、科学化地做好课程开发 职业教育不等同于学历教育,其受关注程度远远低于相 对专门的学历教育。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应该集合各种 资源,如结合市场发展,积极筹备校内师资力量,聘用企业 人才等一起研讨,找到每个工种或专业不同阶段的典型工作 任务,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工作项目,细化工作任务,然 后设置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等,打造具有特色的精品课程。
(三)根据高职院校新型课程“厚基础、宽专业、强能 力、高素质”的办学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 进行重组1.优化专业设置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站在 市场的最前沿,在办好传统的骨干专业的同时,瞄准市场热 点,根据本地区的优势,设置相关的专业。2.改革教材设置 删除老教材,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具有 职业特色的课程和教材。3.改革课程分配打破传统课程过死、过紧,学生只能学习本工种知识、根本没有时去学习其它工 种知识的尴尬局面,转而实行弹性课程制度,培养学生的个 性、兴趣以及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吸收。
(四)将开发的课程严格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去,并通过 加强校企合作、校企联办等多种办学模式,在实践中对其进 行检验、反馈和调节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适应地方社会经济、 产业结构的课程才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职教育,并以此从实 际需要出发,以彰显“地方性”。在“社会需要我做什么, 社会需要培养什么人,我们怎样培养”上多动脑筋,以体现 办学的“服务性”。总之,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要想得到长 足发展,质量管理是关键,而课程质量则是重中之重,只有 把课程的质量搞上去,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才能得到健康的 发展,才能开创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