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企业 > [知识管理理论构建的哲学反思]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理论构建的哲学反思]知识管理理论

来源:企业 时间:2019-11-22 07:51:44 点击:

知识管理理论构建的哲学反思

知识管理理论构建的哲学反思 1引言 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已经走过二十余年时间,人们对知识管理 基于学科层面上的认知和发展预期愈来愈强烈。知识管理不能被局限于企业管理 领域和管理时尚的认识上,如何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探索其发展路径日益被研究者 关注。

一方面,企业管理领域中的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出现了较大的转 向:2004年德国弗朗霍夫研究中心(FraunhcfrInstitute)、科技大学 (TcchnicalUiUvcrsif/)和霍姆波特大学(HumboHtUnvcrsy展开的一项基于国际德 尔菲法的知识管理未来的预测与评价表明:知识管理在未来十年间,最紧迫的理 论研究问题是如何把知识管理与企业流程结合;
最有效的理论研究方法是跨学科 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和社会网络分析;
最重要的理论进展则是对人的因素的关 注;
最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则是知识管理的障碍和组织文化。

另一方面,知识管理理论开始走出企业视域,其他组织和个人的知识 管理问题开始被关注。2009年在香港召开的第六届国际知识管理会议(CKM2009) 议题就包括:全球合作与创新;
知识经济中的数字版权、创新共同体和道德问题;
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非赢利组织中的知识管理;
以及图书情报机构中的知识 管理。其实2008年的第八届国际知识管理会议的议题就已出现“公共部门的知识 管理。

可以预见,知识管理未来研究方法的重点是要为其学科规范发展服务, 而研究内容似乎可以扩大到所有与知识的利用、创新有关的问题。在这样扩大化 的研究需求框架下,哲学似乎能为知识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即借助哲学理论和方 法来对知识管理主要问题所蕴藏的哲学假设,以及学科研究领域与学科本身的关 系进行思考。本文首先对知识管理理论现有哲学思考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主要知 识管理理论的哲学假设;
在此基础上提出是否可以在后经验主义社会科学哲学背景下对知识管理理论进行转向与定位思考。

2知识管理理论的哲学探讨现状 从微观层面看,知识管理与哲学的关系肇始于哲学领域对知识的解释。

KarlWiig认为知识管理的思想渊源之一就是哲学对知识的作用和性质的认识。尽 管国外研究者认为知识管理文献从字面看充满了谜一样的哲学指向,但从学科的 哲学基础或学科对其他领域指导价值层面的探讨看,知识管理领域显然缺乏对自 身哲学基础和哲学价值以及与知识管理实践之间的具体联系的实质性思考。目前 将知识管理与哲学相结合的研究角度包括:社会科学哲学的思想(社会认识论、 建构主义)在知识管理具体活动(知识共享、知识转移)中的应用1910;宏观层 面上知识管理理论整体的哲学思考,这里的“哲学”多指管理哲学11113];知识 社会认识论和建构主义将人的认识活动与社会环境、历史结合在一起, 其知识与“背景”紧密结合的观点被一些研究者拿来解释知识扩散、知识转移和知 识共享这些与背景紧密结合的知识管理活动中。利用社会认知理论建立的知识分 享概念模型分析了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对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认为环境因素中 的组织文化和领导者行为,个体因素中的自我效能、结果期望以及对结果和行为 的自我评价,都将影响知识分享行为,而环境因素也会影响个体因素。而基于建 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隐性知识转化及其SEC模型框架是在建构主义学习背景中社 会与个体的有效互动的结果利益。

宏观层面上的知识管理哲学思考较为笼统和抽象。知识管理的哲学被 一些研究者认为是从创新和隐性资产管理的角度,而不是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研究 知识管理;
也有研究者认为哲学中的知识论对知识管理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而 且知识管理提出的“未来的典型企业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这 些专家根据来自同事、客户和上级的大量信息,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这是其管 理思想哲学式发展的表现。也有来自于哲学领域的研究者开始探讨哲学思想对知 识管理的贡献,并分析科学哲学和社会认识论可能对知识管理理论产生的正面影 响。“知识”可能是知识管理中与哲学渊源最早、最深的元素。对知识的研 究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代,以及到马克思主义,都是哲学 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知识生产的组织管理、知识传 播以及知识的判断等问题逐渐成为科学哲学关注的重点。有研究者从以人文理性 为核心欧洲大陆科学哲学传统的角度出发重新阐释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和“管 理”认为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是包含于个体中的社会经验,而其中的管理也不是世 俗意义上的命令与领导。

显然从现有文献看,知识管理与哲学的组合命题至少不是知识管理领 域专家与实践者最关心的内容,大量实践性和理论指导性的问题充斥研究者的视 域,对知识管理理论的哲学思考更多的集中于微观领域和宏观的管理指导思想分 析上。知识管理专家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知识管理要想成为学科化的理论方 案并能正确对待其研究对象,哲学思考必不可少。

3主流知识管理理论的哲学假设分析 根据ChaesDcsprcs和Danic]cChauvei勺研究:基于隐性、显性知识分 类的SEC模型,基于隐性、显性知识分类的N型组织下的知识转换,斯堪迪亚公 司的智力资本模型和知识管理生态系统被认为是知识管理研究社群中被广泛接 受的概念和模型,代表着不同研究社群中的主要知识管理思想。以此为依据,本 文试图从哲学层面分析以上理论。

3.1基于隐性、显性知识分类的sec模型起源于波兰尼(Mchae1pcinyj)的显 性与隐性知识之分是这一观点和模型的基础。现阶段被认可的显性知识是指已编 码的、存在于个体之外的知识,是能够被言传的;
而隐性知识则是未编码的、存 在于人脑之中的知识,是只能被意会的。这两种类型的知识在个体、群体和组织 的范畴内通过社会化、外化、结合和内化实现知识的传递,并最终促成知识的创 造和再创造。在此基础上,“场”的概念又被引入,认为企业是情景依赖型组织, 任何知识的创造都不能脱离它所处的场所。这一观点和模型暗含如下哲学假设: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区分在于, 一个在头脑中,一个以明确记录的形式出现;继而,显性知识的管理与应用可以 脱离个体;
知识的重用与知识的权威性(auhentity)无关。尽管“场”的概念被引入, 知识管理的情景因素被考虑,但人的因素被排除在情景之外。因此从整体上看, 这一观点和模型体现了知识管理领域的主流哲学假设:即个体和组织“知识”的形 式和关系是知识管理的元问题和基础,由此产生不同知识之间的转换,关于知识 在知识管理中的本质以及与人、组织、机器的关系则处于从属地位。同时,对显 性知识的界定也强调其与人的经验和社会存在无关。知识的客观性和知识的情景 依赖性同时存在,但其知识的情景依赖性只强调“利用”维度。

3.2基于隐性、显性知识分类的N型组织下的知识转换这一观点和模型 的基础与上一观点相同,不同的是该观点把组织结构引入知识管理中,认为平级 形式的N型组织更能适应知识管理和知识型组织的需求。同时该观点引入“知识 传递和转换的动力”因子,包括明晰化与内化、扩展与挪用和同化与传播,其具 体的方式又包括映射、对话等。

考虑知识管理与组织结构的关系是该观点和模型的进步。从问题的假 设上看,尽管知识仍处于知识管理的主体地位,但知识的社会结构背景(组织结 构)已被纳入考虑。显然,研究者开始注意到知识和知识管理的社会因素。遗感 的是,该观点仍然没有分析个人、组织在知识活动中的地位以及知识活动的根本 推动力。

3.3智力资本模型,智力资本的理论和模型是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发 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突破,认为智力资本是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 距,包括人力资本和结构性资本。在该理论指导下,知识和知识的主要载体、创 造者——人紧密结合在一起,并把知识、人与知识活动的支持因素结合在一起。

其中,结构性资本中不仅包括有形的基础设施,更包括无形的基础设施,即历史 的、文化的、管理的因素。这一观点把知识与知识的社会历史因素整合,认为知识转化为价值的 过程不能缺少历史的、文化的和管理的因素,知识必须在组织特定的文化、历史 和管理背景下才能被用作价值创造的源泉。但这种观点并没有从根本上分析知识 与历史、文化和制度的关系,只是认为后者可能对其产生影响。

3.4知识管理生态模型,知识管理生态的观点是由DavidSnowden提出, 认为知识管理是以认知科学、记号语言学、认识论和语用论为基础,并对以下四 种活动进行管理:通过系统和结构共享显性知识,通过社会心理机制共享隐性知 识,通过企业流程再造和文档管理与其他活动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通 过信任及其动力为隐性知识的利用创造宽松环境(隐性知识的释放过程)。

与其他理论不同,知识管理生态用系统的观点将知识、知识活动、人、 企业流程整合在个人认识论之下,即强调知识、知识活动与个人的认知、心理的 紧密联系。这种观点跳出了管理学的限制,开始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来解释知识管 理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社会科学哲学后经验主义下的知识管理转向。

4 社会科学哲学后经验主义下的知识管理转向 以上分析得出:现有知识管理理论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把知识 和知识活动看作企业活动的组成部分和知识管理的核心,导致知识管理研究视角 的微观化、管理化和非学科化。可能有研究者认为:知识管理本来就是为企业经 营服务,没有必要将其学科化。但事实上,知识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发展已经进入 瓶颈期,从哲学层面探讨知识管理的元理论和元假设,不仅有利于知识管理的学 科化,更能够从深层次上回答知识管理的实践问题。

4.1社会科学哲学的后经验主义 社会科学哲学的后经验主义是以反实证主义为基本立场,目的是祛除 实证主义的科学神话观,将科学的理性和逻辑与科学的社会、历史、文化、制度、组织等外在因素视为具有同等的地位。后经验主义的这一目标包含了多种不同的 取向,诸如建构主义和社会认识论。

建构主义(canstuctivism)理论整体科学通过社会行为来建构。它对科 学知识和科学实践的关注,以及完全不同于传统反思科学的方式,极大地改变了 实证主义传统中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因为建构主义不仅在关于科学的各个方面都 引入了诸如社会的结构、利益、组织等之类的社会因素,而且从社会实践的角度 看待科学知识的产生、评价和使用,认识到了行为者的各种社会约束和利益对科 学实践的制约。另一方面,建构主义也具有特定的限制,因为科学知识的形成不 仅需要社会因素,还要求有社会旨趣(socja1jtces)但总体上看,建构主义将科学 置于一个完全不同的理解平台上,将科学知识与信仰、权力、意识形态等联系起 来,试图为科学提供一种社会分析框架。

社会认识论(sacweistcmapgy)是从英美科学哲学传统中发展起来的一 条研究方向,最初在图书馆学和经济学领域中提出。由于社会中的知识要依赖于 正式的交流机制,所以作为知识之知识的社会认识论,就是要对知识进行有效管 理,以发挥知识的最大效能。社会认识论与传统认识论不同的地方在于,它认为 知识不仅是认知的对象,更是某种对社会价值系统的过滤,即只有在社会中达成 共识,才具有意义。可见,知识具有内在的社会性,各种知识的生产本身也需要 置于新的认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

社会科学哲学的后经验主义具有深刻的“实践的转向”即主张实践在 哲学中的核心性。那么对于知识管理而言,社会科学哲学的后经验主义的启发又 在哪里,它能够为知识管理带来什么样的哲学基础,从而有助于知识管理的学科 化发展? 4.2建构主义、社会认识论与知识管理的理论转向建构主义和社会认 识论是深刻“解释学”倾向下的社会科学哲学出现的对知识本身、知识的生产、知 识的分配、知识的利用进行社会——历史角度思考的新观点。尽管二者关注的是 科学知识,但对于知识管理的对象——依附和借助于人实现获取和创新的知识而言,这种反实证主义的思想更能揭示知识管理的本质,并有助于其设立元假设, 形成元理论。

第一,关于“知识”的认识。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一直存在一个既模糊 又重要的问题,即知识管理所管理的知识到底指什么?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 区分中,只有隐性知识才是与人的活动紧密结合,而显性知识是结构化或半结构 化的,是脱离于人和社会群体的。因此,如何要求这些显性知识被个人和组织所 利用,仅仅依靠激励机制和组织结构是不能实现的,现实的知识管理实践中的知 识共享、知识转移瓶颈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建构主义和社会认识论框架下,知识 管理中的知识具有以下特征:①知识的语境化。心理的、文化的、历史的和社会 的因素共同构成了科学知识得以生产、运行、传播的基本语境。因此,知识管理 中的知识必是被包含于个体和社会群体之中的,是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经验,西方 哲学所认为的“没有经验就没有知识(Kan,t1965)恰是知识管理所管理知识的最 好描述。知识管理中的知识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必须与个人、群体和社会紧密 联系,这是知识被管理和利用的前提。②知识的不确定性。由于知识具有构造和 建构社会实在的作用,知识的合法性只有在其作为知识而存在的根据得到认同时, 才获得了某种合法性。尽管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大部分不是科学知识,但其“合法 性”的判断并非一人可定,其建构的社会实在也并非充分。因此,如果知识管理 系统中那些“真实的、可靠的”知识对于利用者而言是“不真实的、不可靠的”话, 即两种社会实在不同,那“知识”只不过是脱离背景的数据而已。③知识的社会性。

从最初的“知识独立于人们和社会的偏见”到“真理与历史、社会环境相关联”人们 开始意识到知识的社会维度,人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性必然会体现在人类知识的 生产和传播当中。因此,知识管理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考虑人的因素,脱离人的知 识管理系统和知识管理活动从根本上违背了知识的本质。

第二,关于知识活动的认识。知识活动是对知识的产生、知识的分配、 知识的传递和利用等的总称。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需要回答关于知识活动的以下 基本问题:组织的知识管理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个人和组织在知识活动中 各处于什么地位?个人和组织在知识的分配和传递中究竟依靠什么力量进行? 现有知识管理理论一直在试图回答以上问题,尽管哲学意义上认为知识合法地位 的确立需要社会共识,但知识管理理论中却出现了纷繁复杂的答案。我们不追求 现代性中对本质的唯一回答,但力争构建社会实在的合理性和充分性。因此,借助建构主义和社会认识论对知识和知识活动的哲学元解释来对知识管理这一与 知识和知识活动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进行元理论的分析不失一条有效路径。

知识活动具有社会性。建构主义和社会认识论认为,知识的产生本质 上是一种社会活动,知识一方面通过集体来产生,并在共同体内传递,另一方面 知识往往是在社会分工中产生,具有很强的协作性。知识的获得更多的是一种社 会活动,人的社会性确定其知识的获得更多时候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因此, 知识管理的主要环节——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也具有非常强的社会性,即在组织 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合作集体内会产生知识,不同任务团体内产生的知识具有协作 性。在这个层面上讲企业内的知识管理必须与企业的各项活动联系。同时,这里 的“社会性”具有多重含义,一是集体状态和集体知识的“社会”界定,即各种合作 性集体,二是人际关系的“社会”界定,即将其看做是宽泛的个体及其个体间的互 动,三是引入个人利益和职业利益的“社会”界定,即知识生产者并不会因为个人 利益(信誉)影响真理和理性的追求。从这种界定出发,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不 能单纯地被看作是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流动和个体认知者亲身体验的知识。发源 于企业领域的知识管理更应该是个人、组织和组织与环境间的共体实践基础上的 共同知识的创造、个体认知在共体认知中产生和释放,以及基于合作性集体、人 际关系和个人利益的社会性基础上的上述活动的协调。

知识活动具有社会参与主体性。建构主义和社会认识论所体现的社会 科学哲学中的“历史——文化转向”直接导致了“知识转向”即一种认知或认识论 的转向,凸现了行为人的心理意向特征。反映在知识管理中,知识活动是在理解 的基础上展开知识的创造和获取,而知识一旦被定位于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知识 的传递就必须在“知识亲知”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亲知就是行为主体(接受者和传 递者)之间共有的一种实施言语行为的过程,知识活动的参与者(主体)就必然 成为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因此,知识管理中的知识传递效果有赖于对主体“行 为中的言语和言语中的行为的交流的研究”单纯的共享机制、心理研究只是在知 识为主体的环境下的被动手段。

综上所述,知识管理中的知识与人的经验密切相关,或是来自于经验, 或是有助于新经验的形成,且这种社会实在环境中的知识必须与人紧密结合,否则便失去价值和依存。组织的知识管理是个人、组织和组织与环境间的共体实践 基础上的共同知识的创造、个体认知在共体认知中产生和释放以及基于合作性集 体、人际关系和个人利益的社会性基础上的上述活动的协调。人是知识活动的主 体,个体认知产生于共体认知,并组成共体认知。知识在不同个体和共体间的传 递有赖于其心理意向、知识亲知和对知识的共同理解。

4.3建构主义和社会认识论与知识管理的定位转向 知识管理一直被认为是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获得可持续发展 的方法和理论,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支持部分,其价值评估也是依靠知识管理 投入和 企业相应产出之间的比率。知识管理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知识管理仅 仅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方法和理念么?对于知识管理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人们对其 所构建的社会实在的系统表述,这种社会实在是一种普遍存在,还是一种独特的 表示?因此,要弄清楚知识管理的定位,首先要明确它所构建的社会实在。事实 上,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知识的产生、传递、分配、利用,人们必 须对其进行妥善的管理和协调,以保证这些知识活动所涉及的利益和其支撑的职 能。企业当中由于各种业务活动的需要和分工协作,知识以及知识活动必不可少;
社会公共部门、政府部门、非营利性组织中也会因为个体实践、共体实践以及分 工的需要产生和利用各种知识;各种类型的科研机构更是面临着科学知识的生产、 传递和分配的任务。从社会实在的角度看,现阶段的知识管理理论远远没有达到 充分建构社会实在的任务。因此,这一知识体系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而其缺陷 的根源在于对其自身的定位,即知识管理理论应该成为对社会活动中各种类型主 体(或主体群)的知识活动的一般和特殊的解释以及宏观和微观的解释。

建构主义和社会认识论本身就是关于“什么是知识”和“如何获得知 识”的理论,以这两种理论为哲学基础,从内容上讲,知识管理的定位应包括如 下:①对知识的社会生产的解释。即一方面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知识生产活动,诸 如企业中的知识生产、政府中的知识生产、科研机构的知识生产;
另一方面关注知识社会生产的一般性解释,诸如知识生产的社会因素、历史因素等。②对知识 的组织管理的解释。即个人、组织、国家不同层面上的基于知识整理的知识分析、 知识分配、知识存贮。不同的是,服务于不同目的、依附于不同主体的具体知识 内容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不同,这只是知识管理这一大学科下不同领域关注的问题。

此外,在企业知识管理中以不同业务分工作为知识分配依据的办法并不适应其他 领域,公共知识领域中需要考虑社会公众与科研人员之间的“对话氛围”和“对话 意识”培养,不仅是“知情权”更重要的是社会公众对科学知识发展的引导、理解 和意识。③对知识的传播与共享的解释。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是知识实现价值和接 受检验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知识管理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究其原因,知识的复 杂形态、知识传播与共享主体——人的复杂性以及相关环境的复杂性起到主要作 用。传统的以知识为主体的思想阻碍了知识共享和传播的有效性,如何理解知识 传播和共享中人的行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知识是社会的产物,而社会则 是由人和人的活动、关系构成。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讲,知识管理的定位可以包含两层意义:一是知识 管理要对以上内容进行元理论的解释,二是知识管理要对不同领域中的具体知识 活动进行解释。因此,从这两层的含义看,知识管理不适合以“知识管理学”为名 称进行学科化的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建立知识管理的一般指导原则,即从工具性 理论转向解释性理论。具体领域内的知识管理理论适合学科化发展,比如企业知 识管理,公共部门知识管理。

5结论 企业管理领域巨大的实践解释需求为知识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 发展空间,但同时对知识管理背后隐含的哲学基础和一般性假设的忽视却又造成 企业知识管理的“乏力”和“瓶颈”。知识管理领域出现的知识传递、知识共享、知 识创新的相关理论无疑呈现出一片学术繁荣的景象。但这种表面优良的学术生态 环境,却难以掩饰令人堪忧的知识管理的学科建设和内在规范本身的发展状况。

如何面对目前知识管理研究的多元化局面,立足于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形成和 创建知识管理研究的新路向,都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加强。本研究以此为宗旨,试 图从科学哲学的视角为知识管理这一同样关注“知识如何产生和传递”的领域找出基本假设和解释,也是遵循了未来知识管理研究以跨学科研究方法为主的路向。

基本观点如下:
(1)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不论何种形式,都与人紧密联系,人的心理意 向和对知识的判断是知识重用的决定因素。因此,单纯的显性、隐性知识之分无 法体现人的因素和人与知识的关系在知识活动中作用。

(2) 知识管理是个人、组织和组织与环境间的共体实践基础上的共同 知识的创造、个体认知在共体认 知中产生和释放,以及基于合作性集体、人际关系和个人利益的社会 性基础上的上述活动的协调。

(3)人是知识活动的主体,个体认知产生于共体认知,并组成共体认 知。知识在不同个体和共体间的传递有赖于其心理意向、知识亲知和对知识的共 同理解。

(4)知识管理应是解释性理论,而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方法性理论。

它是对知识的社会生产、组织管理,以及知识的传播共享的元理论的解释和特定 领域的解释。

(5) 知识管理理论是对社会活动中各种类型主体域主体群)的知识活 动的一般和特殊的解释以及宏观和微观的解释;知识管理不应以“知识管理学”为 名进行学科建设,应以具体领域知识管理理论为学科发展方向。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