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1:七年级上《比0小的数》一节,片段一:教师先 播放一段2分钟左右动画,喜洋洋和美羊羊在青青草原上, 村长拿来了鲜美的嫩草。村长说:“谁能回答出我的一个问 题,我的嫩草就给谁吃。”引出课堂复习的问题。片段二:
教学过程的尾声,教师播放了1分钟左右的动画,讲述一只 小蚂蚁历经千辛万苦寻找食物,最后小蚂蚁讲述自己的收获 故事。教师再引导学生讲述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本节“整合课”的教学准备得十分“充分”,精彩 形象的动画,好听的音乐,给学生营造出了一幅幅迷人的画 卷。但执教教师无疑是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和关注对象, 虽然本节课教师课件内容丰富,表现形式有动画,录像等, 但存在过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造成了无关信息的干扰, 转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了教学的中心。教学花样 虽多,但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环节较少。目前,部分教师认为没有动听的音乐、影视录像、三维动画、BBS等就不 是“整合课”。如上面的教学过程中,精美的动画没有促进 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反而会让学生忽视对数学知识的探究。
数学也一样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整合能力, 若一味地追求视觉效果,学生便养成了惰性,形成了定向思 维,不再去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于是热闹课堂的背后 便是学生苍白的思维。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目的是提高数学教学的质 量和效率。教师在应以教学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 适的技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立足点应该是课程, 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片面 地追求信息技术的含金量和“教学多媒体的高档化”,陷入 “唯技术主义”的泥潭。那么“整合课”应如何追求实用性, 走出本末倒置的误区呢?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学生主 动地、积极地认知思维过程,学习过程是通过学习者与外部 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 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才是正 确的定位。基于此,教师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 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 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服务。
如学生利用圆规作一个圆所获得的知识体验,是完全不能通 过计算机作图获得的。因此,多媒体计技术能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 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归根结底,信息技术只是“辅助” 教学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更不是最终的目的。
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适时、适度、适当”,恰到好处, 不要本末倒置。
二、着眼“服务性”,走出简单“堆积”的误区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价值、 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把多媒体技术作 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革学生 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 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整合课”的意义在于服务,即服务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课例2:八年级上《图形的旋转》一课,授课教师首先 用多媒体呈现生活中关于旋转的例子,然后出现语音提问, 并出现提问框:“上述实例中,图形的旋转有怎样的特征?”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屏幕上又提出一问:“你能将如图所示 的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吗?(请先小组交流,比一 比谁的步骤更全)”经过讨论,合作小组组长纷纷汇报自己 小组的作图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即点击动画按钮, 利用多媒体演示作图过程。课例3:九年级上《二次函数的图像》一课,授课教师 先向学生复习提问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方法及步骤,然后让学 生小组讨论画函数图像的步骤。通过类比,学生轻而易举地 回答出画函数y=x2图象的一般步骤。教师随即播放多媒体课 件,演示二次函数此函数的作图过程。
课例2、3都通过多媒体演示了作图过程,在一定程度上 缩短了教学时间。但是“整合课”不是要求教师把全部数学 教学内容整版整版地“投影”到屏幕上,追求所谓的“多媒 体充分运用”。这两节课表面上加快了教学进度,但实际教 学效果事倍功半。教师为什么不让学生动手实践,体验作图 过程呢?鲜活的教学变成了死的视听,学习思考的过程变成 了现成的结论展示过程。本来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不仅能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也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反馈教学效果。而如果多媒体在教学中只 起到一个展示文字和配图的作用,可以说这样的“多媒体堆 积”毫无必要甚至适得其反。
教师在多媒体运用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 多媒体的演示与操作,进行必要的数学逻辑分析和推理,给 学生足够的实践空间和时间,避免走过场。整合的意义在于 服务于教学成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 的高度和谐、统一的有机部分。信息技术整合于数学教学,不是简单地由“电(脑)灌”代替“人灌”,不是“信息技 术越多就越有滋味,整合就越充分”,也不是“制作一个课 件或调出一段录像了事”,而是高层次地融合与主动适应, 即整合一定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回归“思维性”,走出“学习形式化”的误区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 象的数学化的过程,形成对数学的理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向学生传递信息,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 学;
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向教师反馈学习信息,从而实现师生、 生生与教材之间的信息交往,达成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
课例4:八年级上《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在教 师的精心组织下,合作小组的代表依次在教师主机上演示几 种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多种方法,课堂上热热闹闹又有条不 紊。然而作法虽多,每种图形的原理无人问津,甚至有些作 法连教师都有点“发蒙”。学生变成了“技工”,数学课堂 似乎变成了信息技术课。
课例5:九年级上《圆的对称性》一节,教师和学生一 起探究、推导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执教教师先花了2分钟左 右时间向学生讲解了几何画板的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到电 脑前进行各种动画演示,探究每种情况下所具有的对称性。由于学生对软件的掌握程度不同,整个操作过程花了近25分 钟时间,其他同学只是在看电脑前的一个同学进行演示,最 后教师没有时间对所得的结论上升到数学思维的高度进行 证明;
而另一位执教教师让学生用圆规画了一个圆,在纸片 上一起进行演示,花了10分钟左右,学生基本都能掌握圆中 直径、弦、弦所对的弧之间满足一点条件所具有的对称关系, 最后进行理论证明,教学效果较好。
课例4和5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任意四边形的中 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及圆的对称关系,应该说教学内容直 观,清楚,但是教师始终停留在直观的形象演示层面,没有 对学生观察得到的结论进行证明,上升到数学思维层次。在 常规教学中,在内容处理由形象向抽象、由感性向理性时,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留下足够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想象、理解,师生根据非预见性的互动,最终实现思维能力 的培养。而在一些整合课中设计者大大减少了学生的这种 “思考”时空,以较直接的方式呈所谓的问题的“标准答案”, 无形中成了学生思维的保姆,学生只能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 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 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路作一些简单的应答。
信息技术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 生动,也有可能养成数学思维的惰性,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整合课”需要数学老师据教学目标以及实际,把握分寸, 合理运用。人文化的特性决定了数学老师更要“慎交友,把 好度”。要把握好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选择、作用点、使用 时机,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多样化,使受教育者在轻松愉快的 气氛中,高质量、高速度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 个性,以达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这才是现代教育技术与 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重要环节。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是目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 有效途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和教学 目标等因素出发,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利用信息技术,选择 恰当的时机,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达到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 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来。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