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情感心理学理论原理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在《心理学大词典》中对情绪、情感是这样定义的:
1、 情绪:广义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狭义指有机体受到生活环境中的刺激时,生理需要是否获得 满足而产生暂时性的较剧烈的态度及其体验。有愉快、悲哀、 愤怒、恐惧、忧愁、赞同等不同形态,它是人对客观世界的 一种反映形式,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情绪是人及 动物所具有的一种心理活动。① 2、情感:同情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个概念。从广 义而言,它与情绪一样,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从狭 义而言,它又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 种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② 笔者认为,在理论思维的探讨中,对情绪、情感应该作 必要的区分,但在实践应用中,这种区分是相对的,两者的 生理基础几乎一样,因此,可以笼统地称呼。根据本文内容,就用“情感”一词概括之。
在日常应用中,“情感”一词使用非常广泛,它表示广 义的情绪情感状态,以及人的愿望、需要的感受倾向。近年 来,心理学家还认为,它还包含与驱力或生理需要直接联系 的带有能量的驱动性。
那么,如何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因素呢? 从社会性程度看,可指情绪状态、感情;
从类型来看,除了 有积极、消极情感之外,还有个人和集体情感,从信息传递 角度看,是信息传递中的一个障碍。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而言,讲得最多的是:消极情感有焦虑、恐惧、攻击、偏 见、愤怒;
积极情感有感情、移情、愉快、幽默等。
(二)、 情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理论 分析。
情感如何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呢? 1、 从其生理基础看:人们大部分的思维和行为过程, 是处在一定情感状态下进行的,而情感状态对人的思想和行 为的方式与结果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那么,这种情感状态是什么呢?19世纪中期所提出 的詹姆斯——兰格理论告诉我们:情感状态从生理基础上看 就是身体状态。该理论认为,情感变化是人对自身身体变化 的感知,是人对有机体外部和内部生理变化的意识。人的情 感发生变化时,人的呼吸活动、循环系统的活动、消化系统 的强弱、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等都发生变化。如在积极情感时,大脑供氧是充足的,脑细胞是活跃的,思维是敏捷的, 内心是安全的,体验是愉悦的,比较容易产生信任感,同时 也容易产生积极配合的行为。反之,则各器官活动受到抑制, 思维变得迟钝,身体容易感到疲劳、痛苦、坐立不安等。情 感变化能引起生理变化,生理变化也能引起情感变化,二者 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如在闷热的天气里和凉爽的天气里,人 的情感是不一样的。③ 2、从情感的产生看:情感并不是独立产生和存在的, 它的产生和存在是在认知和有机体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20 世纪中期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的评价理论认为:情感与 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是密切地联系着,即情感的形成要经 过两个步骤:首先,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要经过人的评价才 会产生情感,这种评价是在大脑皮层上产生的。大脑皮层对 当前刺激产生的评价决定人的情感状态。其次,该理论也强 调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的活动联系及作用,即情感反应要包括 骨肌、内部器官、有机体的自主化活动。④ 阿诺德理论告诉我们情感活动是随认知活动的产生而 产生,并始终作为认知活动的对象和背景而存在;
而情感活 动的时候,认知活动也始终伴随并起作用。知是情之背景下 的知,情是建立在知的基础上的情。情与知是同时活动的同 一整体。该理论启示我,当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活动时,教 师输给学生的不仅有做人的道理,与之相伴的还有情感,情 感的好坏取决于学生对当前刺激的评价。情感不仅影响学生当时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认同的效果,而且还影响今 后该认知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运用 (一) 教师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起着信号、 动力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影响,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是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 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主动的教育过程。所以,要使 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师生情感能引起 通感,以情动情。我们常常看到:学生们往往不愿听他们不 喜欢的人所进行的思想教育。这是符合心理学中迁移规律的。
需要别人的关心、尊重和信任是每个人正常的心理要求,当 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就能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推动 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反之,就产生一种消极情感,形成 了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以及教师本人的否定性情感,抑制了对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心理学上一个典型的事例——罗森塔尔实验从一方面 显示了教师情感的重要作用。原因就是教师在权威面前从内 心承认了这份名单,从此对这些学生便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 “暗含的期待”,激起了对这些学生的厚爱,并通过言谈、 举止及眼神表情把这种厚爱微妙地传给学生,在这种深情厚 爱的滋润下,学生的情感受到了感染,得到了鼓励,无论名 单上的好学生还是差学生,在这种情感的激励下,都产生了自尊、自爱、自强的心理,并以此作为前进的内动力。
教师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 对学生工作的满腔热忱上。2007年1月22号被誉为“党的创 新理论的优秀传播者”的复旦大学杰出校友方永刚同志在大 连市地税局的讲台上,给大家作了一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讲 演,这次讲演依然像往常一样,生动、有趣,激情洋溢。他 极度消瘦,讲课时不停地用毛巾来擦汗。课讲了大约两个半 小时,方教授说;
“我实在对不起大家,我今天身体不好, 我得了癌症。”大家都瞪大了眼,不敢相信。这情景感动了 在场所有的学生。老教师的满腔热情更够激发了学生的信任 感,更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学生的情感对教育的影响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 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不仅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 量,而且也影响学生的智力的发展。从心理学角度讲,愉快 的心情容易形成优势兴奋中心,而烦恼和抑郁等暂被抑制。
所以,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激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对学生而言有哪些因素对教育产生影响呢?首先, 学生的责任心对教育的影响。例如,一个学生如果有高度的 学习责任心,那么他一定会因为自己没有很好完成学业而感 到内疚、羞愧、自责,会时刻督促自己勤奋、刻苦、认真的 学习。一般地说,只要学生有了学习成才的责任感,也就有 了学好知识的内在驱力,也就有了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石了。其次,学生的好奇心对教育的影响。好奇心人人都有, 它能促使人去探索和发现,消除无知,发展才智。对青少年 来说,好奇心更强,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对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学生的自信心在教育中也有很大作用。有一位心理学 家说:“兴趣和注意来自成功”,成功使学生更加自信。学 生的自信心往往能产生巨大的鼓舞力量。比如,一个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课差的学生由于偶然的原因获得较好成绩而 获得老师的鼓励,他可能因此获得自信心,从此对这门功课 发生了兴趣,进而经过努力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 绩。最后,学生的自尊心对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 豪感是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己是发现者、 探索者、研究者的愿望,这种意愿,促使学生去运用知识, 体验到自己是知识的驾驭者,从而产生无可比拟的自豪感, 而自豪感的产生又是建立在自尊心基础上的,学生正常的自 尊心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催化剂,因为谁也不愿意 落后,然而当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刺伤时,便会对老师产生抵 触情绪,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师绝 不能轻易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动辄揭露学生的缺点,要 知道学生是最反感教师在公众场合下说自己不行的。教师应 重视和保护学生积极的情感。
(三)素材中的情感对教育的影响 心理学家斯托特兰德通过实验证实:当一个人知觉 到对方某种情感体验时,可以分享对方的情感。这就是所谓的情感的感染功能。例如,当你看电影时,你的情感也会随 着主人翁的情感一起跌宕起伏。一场悲剧下来,竟会陪着剧 中人泪湿衣襟!⑤据此,教师在讲述感人的故事或情节之后, 根据故事或情节中的情感色彩,运用抒情的语言总结其基本 精神,不仅能够升华主题,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也 能起到""以情育情""的功效。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能够充分的挖掘身边素材中的情感因素,并通过各种手段使 其适当的发挥作用,这样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会更好。
我认为老师要由现实性需要,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动力。
我们可以把具有新、奇、快、大的时政内容及时渗透教育之 中,保持教育内容与时代发展变化的同步,既可以产生好奇 心,形成求知需要,又可形成现实生活需要理论指导的实用 感。
我们还可以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却容易忽视的内容,使 学生产生亲近感。以往学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会认为 政治课讲的都是大道理、大事件,而这些离自己的生活很远, 没有现实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将教育内容与学生的 实际生活相联系。如现在的房产开发处于热火朝天的开发建 设当中,学生每天都有周边事物不断变化的感觉,却极少有 人探究个中原委。我以此为引子,先对经济模式的形成历史 进行分析,然后导入到市场规律的作用,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联系到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再到消费者在买方市 场条件下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最后与学生共同讨论嘉兴经济的下一步发展计划等,在整个的教育活动 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
还有就是选取其他学科的教材内容,或“老曲新唱”, 学生会产生新鲜感,愿闻其祥。
再有,教师还要通过教育手段,使学生从审美需要的满 足中产生快乐的情绪体验。教师要细心发掘和显示素材中隐 含的美的因素。
最后,教师要将教育内容由抽象化为直观,给学生以感 官的美感,这得借助于多媒体的教育手段。
教师还可以发挥语言美的优势。精练、生动、风趣、幽 默的语言可以将毫无生气的文字转化为有动感的音符,给学 生以直接的听觉上的美感体验。
结束语 教育是师生双方围绕着教育内容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 人际交往活动。教师、学生和素材,不仅是活动中认知传递 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情感交流的三个最初的源点,并 由此形成相应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流动的动态网络。情感 的作用,是提高教育质量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要 努力发挥它的作用。在教育中发挥情感的作用,既要注意情 感对教育过程的强化作用,又要注意防止和克服它对教育的 不良影响。情感作用在教育中的发挥,必须从教育对象实际 出发,确定和采取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注释:①朱智贤 《心理学大典》 北师大出版 1989年第一版 第498页 ②同上 第503页 ③金洪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障碍原理及治疗 技术》 辽宁省中学生心理咨询员培训教材 第308——312 页 ④同上 第312——314页 ⑤卢家楣著:《情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第112页。
参考文献: 1、许士熙 《情性和情性教育》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张宝琦 《谈教师的情感》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3、洪纯红 《实施情感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4、黄珍华 《师生情感对教育教育质量的重大意 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5、卢家楣 《情感教育心理学》 6、金洪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障碍原理及治疗 技术》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