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培训计划 > [三式打造同步课堂] 小学同步课堂

[三式打造同步课堂] 小学同步课堂

来源:培训计划 时间:2019-10-17 07:48:19 点击:

三式打造同步课堂

三式打造同步课堂 恩施市自开展湖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以来,积极 开展以“互联网+优秀教师”为主要内容的同体式、支教式、 协作式互动同步课堂试点探索,帮助教学点和薄弱学校开齐 开好国家课程,全市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22所优质小学分 别与22个教学点建立了互动同步课堂,形成了具有恩施特色 的“恩施三式”。即,“同体式”互动同步课堂突出解决教 学点开不了课的难题,“支教式”互动同步课堂突出解决农 村薄弱学校缺乏师资开不好音乐、美术、英语等薄弱学科课 程的难题,“协作式”互动同步课堂突出解决学校之间跨校 教师培训和教研难题。

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其他班子 成员为副组长,基础教育科、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研培中心 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同步课堂”管理与应用领导小 组。形成了发展规划科、财务科负责协调并落实建设资金, 基础教育科统筹推进,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具体实施,市研培 中心、教师管理科等部门推进应用和培训教师,教育督导办 公室负责绩效评估,审计科、监察科审计监督的同步课堂建 设、管理与应用机制。2013年以来,市教育局召开了4次以 现场参观、课例示范、经验交流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信息化应 用推进会。强化应用管理。建立网上巡查制度。将“同步课堂”应 用课表上传至同步课堂管理平台,学科教研员根据课表,每 周网上巡课2至3次,每月将巡课情况在全市通报。落实双向 管理制度。坚持双向备课,建立主教教师(主教课堂教师) 主备、助教教师(远端教室教师)辅备备课制度。同步课互 动教学活动结束后,主、助教师分别填写“同步课堂”双向 教学记载,相互交流。落实“同体式同步课堂”双向质量监 测,开展日常单元同步检测和期中、期末统一检测,进行整 体分析。坚持设备故障处理预案制度。

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教师组织互动教学活动。落实主教 教师工作量(每承担一次主讲教学任务,按增加两个课时的 工作量纳入绩效工资考核);
把“同体式”远端学校班级教 学质量提高水平纳入绩效工资考核,按提高系数为主教加 分;
对在“同步课堂”应用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 予表彰和奖励;
对参与全市和上级部门同步课堂展示活动的 教师予以教研成果认定,并颁发证书;
承担同步课堂主教教 学任务的教师,两年内累计课时达到150节,视为农村支教 一年;
优先组织同步课堂优秀主教教师参加国家、省、州组 织的高端培训;
将同步课堂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教师继续教育 学分管理,同步课堂主教教师每承担一次互动同步课堂教学 活动,记一个学时的继续教育学分。明确助教教师职责要求。

将教学质量纳入助教教师业绩考核和教师绩效工资考核;
将助教教师备、辅、改、考、析等过程,纳入教师业绩考核和 教师绩效工资考核。落实辅教教师工作量。同步课堂主课堂 学校,同步课堂辅教工作量纳入技术管理员总工作量统筹考 虑。实施学校双向目标考核。将各乡镇(办)“同步课堂” 学校,作为学校共同体,实行责任目标双向考核。“同步课 堂”管理与应用考核不合格的单位,不得评为先进单位。

加强应用模式研究。开展课题研究,探索同步课堂应用 模式。开展乡镇优质学校与教学点之间“同体式”同步课堂 教学模式研究;
开展城乡学校之间“支教式”同步课堂教学 模式研究;
开展乡镇学校之间“协作式”同步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
利用同步课堂,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家长观课议课等 活动研究;
围绕同步课堂管理与评价,开展同步课堂绩效评 价研究。

将“同步课堂”与“教学点资源全覆盖”有机结合。“恩 施三式”在帮助教学点和薄弱学校开齐课程的同时,更重要 的作用在于引领教学点和薄弱学校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学 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技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 互动的舞台。“国家教学点资源全覆盖”项目为教学点教师 提供了系统的数字资源,恩施市在实际应用中将“同步课堂” 与“国家教学点资源全覆盖”应用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有 效地保证了教学点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开辟了教育精准扶贫的新途径。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