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培训计划 > 汉字中反映出的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

汉字中反映出的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

来源:培训计划 时间:2019-10-14 07:51:16 点击:

汉字中反映出的哲学思想

汉字中反映出的哲学思想 江苏省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张小芳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字形和词义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

正因如此,汉字通过字形反映字义,进而反映汉民族古老文 化。千百年来,汉字在传承中华丰富的文化信息方面,一直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我们对于 文化,不仅要研究外显的物质文化和有关行为模式、法则规 范的制度文化,更重要的还在于研究深潜其内在的思想观念、 思维方式,即所谓精神文化。即如冯天瑜先生所说:“通过 显型文化把握精深微妙的隐型文化,通过一个民族文化的文 字和事实构成的种种表现形态认识这个民族的精神特质。” 这其中当然包括哲学思想。“汉字具有可分析性。”本文试 从分析汉字起源和形义人手,通过具体的文字材料,探讨汉 字中所体现的我国古代哲学思想。

一、效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用现代哲学语言来表述,“道”就是“规律”。

“法自然”就是尊重自然,尊重规律。这种古老的唯物哲学 思想,对古人造字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受这种哲学思想 影响,先民选择在图画的基础上造字。传说是仓颉效法自然, 创造了汉字。《韩非子·五蠹篇》:“古者仓颉之作书也, 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仓颉固以知 之也。”《说文解字·叙》也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汉字起源的 八卦说同样证明了汉字“法自然”的特性。《尚书·序》日: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始书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由是文籍生焉。”包牺氏即伏羲氏,宋杨诚斋《易传》曰:
“卦者,其名。画者,非卦,乃伏羲初制之文。”郑樵《六 书略》日:“文字便纵不便衡,坎离坤衡卦也,以之为文则 必纵。”八卦是由阴阳两种符号组合而成的八种图形。两种 基本符号的不同组合,代表各种自然现象乃至社会现象的存 在、发展变化以及相互转换,充分体现了汉字对大自然的表 现、反映和模仿。“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在“画成其物,随 体诘诎”的象形造字法上表现最为明显。象形字“叫人一见 就能认识这是什么。画出一只虎的形象,就是‘虎’字,象 的形状就是‘象’字”。古人画太阳之形则为“日”,画月 亮之形则为“月”,画山峰之形则为“山”。就连从没有人 见过的“神”,也从大自然取形:“神”初文作“申”,取 象于自然之闪电形。真正象形字在《说文》小篆系统中虽然 为数不多,但它是构成汉字的基础。好多会意字和形声字都 是以象形字为基础构成的。考察《说文解字》540个部首, 在部首字中,象形字所占比例相当大,约占到了全部部首的 47.4%。其实不光象形字如此,“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在某 些会意字上也得到生动反映:莫(暮),甲骨文、金文、小 篆字形均像日在草中之形;
朝,从日,从月,从卅,“朝” 这一抽象概念正是通过生动描写下弦月时日出月尚见这一客观规律来表示的。许慎对这种“法自然”的文字观曾有过 生动论述,《说文解字·一上》:“一,唯初太始,道立于 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就是说,“一”的产生同样也 是“法自然”的结果,可见“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对于古人 造字的重要作用。

二、尊重实践 与“法自然”相对应,古人特别强调对实践活动的重视,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本质精神。对于实践活动的重视,首先 表现为对于实践意义、价值或优越性的认识。关于汉字的起 源的“结绳记事说”“书契说”说明了汉字的实践性。《易 ·系辞下》曰:“上古结绳而治,然后易之以书契,百官以 治,万民以察。”郑玄《周礼注》曰:“结绳为约,事大, 大结其绳;
事小,小结其绳。”作为文字的前身,结绳是为 了帮助人们记事,结绳先于书契出现,但无论结绳还是书契, 都说明文字的产生是因为社会实践的需要。汉字的实践性体 现在许多会意字中:秉,金文字形像以手执禾之形。采,《说 文解字·木部》:“捋取也。从木,从爪。”表示采摘树上 的果子。采、秉反映了古人的生产劳动实践情况。再如“暴”, 从日、从出、从升、从米,即日出而拱手举米晒之。舂,双 手持杵临臼上会舂米意。爨,字形的上半部分为双手持甑, 下半部分为双手持柴推进灶门,将火引进灶内,会烧火煮饭 之意。赤,甲骨文、小篆均为从大,在火上。大,像一个正 面的人形。“赤”的本义即为殷商时期焚人祭天以求雨。戒,甲骨文、金文字形均为两手持戈,以示警戒之意。以上包括 古人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正如姜亮夫所云:古人造字“是 从人的目所见、耳所闻、手所触、鼻所嗅、舌所尝出发的”, 即从实践活动出发的,汉字的每个细胞都渗透着实践的影子。

三、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以人为本位的哲 学思想和文化精神。它高度强调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即所谓 “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记·礼运》)。汉字,作为记 载、传播民族文化的符号系统,同样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哲学 思考。先民们在创造文字的实践过程中,既以人类自身为主 要的认识对象、反映对象,也以人类自身为本体、为中心来 认识万事万物,来反映客观世界。人本思想在汉字理论和造 字实践中体现得都很充分。《说文解字·八上》:“人,天 地之性(生)最贵者也。”段玉裁注日:“……禽兽草木皆 天地所生,而不得为天地之心。唯人为天地之心,故天地生 此为极贵。”“整个汉字的精神是从人出发的。”人体象形 的独体和合体字非常多:有正面站立的人,左向侧立的人, 右向侧立的人,跪着的人,大肚子的人,歪脖子的人,背靠 背的人,千姿百态,不一而足。见,甲骨文、小篆字形均为 “人”上加“目”,表示看见。企,甲骨文、小篆字形均为 “人”下加“止”(趾),表示人踮起脚尖以望远方,《说 文解字·人部》:“举踵也。”林义光《文源》:“人下有 足迹,象举踵形。”休,《说文解字·木部》:“息止也。从人依木。”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甲骨文中“身”字象人 身之形,身体是活生生的我的身体,所以“身”又兼有代词 “我”的含义。《尔雅·释言》:“身,我也。”人们想象 出的“鬼”也与人相关联,《说文解字》:“人所归为鬼。

从人,象鬼头。”据统计,以《说文解字》小篆系统为典型 代表,以人、物二分来比较,“人”自身的构字能量大于物, 即人居主导地位。“汉字不用其物的特征表某一事,只是用 ‘人本’的所有表一切。”又据统计,人文部首共135部, 占部首总数214部的63.08%。汉字起源的八卦说也能反映汉 字“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根据唐力权先生对《易传》“易 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解释,“太 极”是宇宙终极本体的人的身体,“两仪”乃人头顶之天与 脚下之地,“四象”乃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八卦”乃四面 八方所垂之卦象。“两仪”的天地乃人立身之所,“四象” 的四方乃人行为的取向,“八卦”的卦象不过是人“践形” 的“形体”“形迹”《易传·系辞下》“象也者像也”), 也即《易传》“形乃谓之器”中人之借以利用安身的“器具”。

从甲骨文到《说文解字》小篆的整个古汉字阶段,表现了以 人为本的结构表达特征,充分反映了自汉字创生、发展到定 型的古汉字阶段里,中国人对人自身的价值或主题价值的深 切关注和充分肯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文化和哲学精神。

四、趋美意识 文字的基本作用是记录语言,辅助交际。汉字也不例外,除此之外,汉字还有它独特的美学功能。因为汉字的基础是 象形,即绘画,所以汉字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可以陶冶人们 的情操,这是其他多数民族的文字所不具有的功能。换句话 说,从汉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的趋美意识。从汉字 起源的八卦说和原始刻画说都可以看到实用性和审美性的 有机结合。八卦的每一卦都由三个爻不同的组合而形成,八 卦两两重叠又推演出六十四卦,以此表现万物的存在和变化, 充满美感。所谓刻画,本身就是用刀等利器刻画而成的带有 花纹的图案,如大汶口时期的陶文。鲁迅先生在《汉文字纲 要》中说,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
音美以感 耳,二也;
形美以感目,三也”。汉字“以其净化了的线条 美(比彩陶纹饰的抽象几何纹还要更为自由和更为多样的线 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出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 情感意义和气势力量”。就“在从象形基础上演化出来的线 条章法和形体结构上,即在它们的曲直适宜,纵横合度,结 构自如,布局完满”上体现出古人的趋美意识。郭沫若说:
“本来中国的文字,在一开始便具有艺术的意味。殷代的甲 骨文殷周金文,有好些作品都异常美观。”宗白华评论殷周 青铜器铭文中的文字“所表现章法的美,令人相信仓颉四目 窥见了宇宙的神奇,获得自然界最深妙的形式的秘密”。汉 字发展到战国中后期,其美感特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楚国 和越国就分别出现过蝌蚪文和鸟虫文。秦统一六国后,统一 了文字,小篆因此而产生,汉字的实用性大大增强。但汉字的艺术美并没有因此而减弱或消失,而是以全新的面貌展示 于世人面前,如秦会稽刻石小篆。汉字正是一方面以其实用 性遍布全国,另一方面,又以其独特的美感愈发表现出艺术 性特征。这样,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使汉字得以永葆其 鲜活的生命力,历经几千年而不衰。

汉字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具表意特点的文字,不是无生 命的僵硬符号,而是蕴含中华民族特定文化信息的精灵,在 记录语言、传递概念的同时,也记录和传载了种种社会文化 信息。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