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职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1、以己为中心,社会责任感缺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转型,人们的流动性日益 频繁,人际交往日益打破血缘关系、地域关系的束缚,向“陌 生化”演变。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日益减少. 变得逐渐疏远、冷漠。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有较大部 分中职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感恩,对恩情 视为理所当然。他们自我意识、权利意识强烈,但自立意识、 责任观念淡薄,依赖思想、享乐思想严重,满腹牢骚、怨天 尤人。他们极少反思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对 自身生活缺乏反省,不明白自己的权利义务,不清楚自己的 社会角色。
2、孝心减退,理所当然地索取中职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 新思想、自我意识强烈,但同时存在着内心困惑、逆反和感 恩意识淡薄问题。中职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不强,对一些社会 不正之风缺乏辨别理解。例如,中职学生认为能知道自己偶 像的出生年月、生肖、星座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不 知道自己父母亲的生日是无所谓的事情,认为遇见教师不打 招呼,也是一件最正常不过的事,因为这位教师没有给我上 过课,因为这位教师曾经批评过我。另外,他们内心也许在 感激父母,感激老师,但基本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对父母、教 师的感激之情。
二、中职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1、独生子女,家长溺爱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我国独生子女数量不断增加, 这些独生子女受几代人的关怀,尤其是祖父母更是溺爱他们, 凡事包办,甚少批评。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对现有的 条件不珍惜已习以为常,把索取都看作是理所当然。进人中 职学校后,许多独生子女学生体谅不到父母、教师的辛劳, 普遍缺乏爱心和责任感。既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也 不知道感谢教师的谆谆教诲。另外,他们普遍不爱惜财物, 尤其是公物;
对己不克制,做事不尽力,在学校高消费、低 成绩、难管理。
2、学校教育,重技轻德 一些中职学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过多地把学校中心工作放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上,强调提高就业率, 而忽视德育教育。校园缺乏感恩的文化氛围,难以引导学生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学校只管教书而不管 育人,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入中职课堂的教育范畴,学 校的道德教育未能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品德素质,很多学生出 现了品行障碍或发展偏差。诸如知行脱节、表里不一、自我 中心、人际冷漠、价值迷失等,学校是有责任的。
三、对中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对策 1、搭建教育平台,营造和谐校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对形成 和发展中职学生的感恩情怀会起到良好的作用。职校作为中 职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中职学生 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 和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建立更加温 馨、充满友爱的伙伴关系。教师的言传身教必然会让学生理 解亲情,接纳他人;
会让学生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会让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发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成为谦和、礼貌、尊重父母和师长的人。
2、教会知恩、识恩,增强感恩情怀 如果一个人不能知恩、识恩,那就不可能感恩。对学生 实施感恩教育,教师应先教会学生知恩、识恩。对此教师可 用的方法有很多,如日本教师的一方法:有位教师让学生问 明妈妈他(她)出生时的重量,到校后告诉教师。上课时,教师宣布做体验“十月怀胎娘辛苦”的游戏,教师拿出事先准 备好的袋子装上与每个学生出生时相等重量的沙子,让学生 把沙袋挂在肚子上一节课的时间,拆卸袋子后,教师让每位 学生谈谈“十月怀胎娘辛苦”的感受。据说,现场就有许多 学生被感动得哭了。当学生知恩、识恩之后,教师就应引领 学生知恩图报。感恩教育是道德和情感的教育,要求教师善 于把教育目的寓于各种精心选择、设计的情境之中,学生交 朋友,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沟通与交流。教师只有在教育的深 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才能打动、感化学生,达到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最佳教育效果。
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 学;
感恩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美德。感恩教育是一种以 情动人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 育,应是中职学校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职学校要积极开 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使中职学生知恩、识恩。学会感恩, 学生走向社会才会懂得理解人同情人,好好工作,回报社会。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