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期,随着当今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 社会医 学模式的转变,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医学教育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专业人才, 成为现代医学教育和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他们不仅需要 具有医学相关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特别是与患者的良好沟通 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在《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中如何提升人际交往知识技能值 得探讨研究。
一、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提升人际交往知识技能的优势 (一)《医学心理学》的课程特点 《医学心理学》的课程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已经成为医学 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运用医学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心理学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依据医学心理学提出的心身统一、社会影响、认知评价、主动调节、情绪作用、 个性特征等基本观点,在帮助医学生掌握医学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医学生 应用心理知识改善自身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为他人提 供心理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在《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中结合 医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做好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工作,操 作性强,受益面广。
(二)《医学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研究范围广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研究心理 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 理行为问题。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它涉及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探索与丰富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预防与保健、咨询等更全面、更有效 的方式、途径与机制,提高医疗水平,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因此,经过学习,医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各种方法应用到自我心理调节与实践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二、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医学生适应能力不强 医学生从学校毕业迈入社会,学习、工作、社会、生活的环境都发生 巨大变化,他们从心理上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适应、调 整。但是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快节奏步伐,要求医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部分学生在学校、家庭中养成的依赖性,致使他们产生适应不良的现象,尤其是 在医患关系上,一些学生与病人交往沟通能力不足,处于被动地位,治疗效果不 佳,遭到病人投诉。
(二)社会认知能力不完善 社会认知的过程,是依据认知者过去的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 行的,必须依赖认知者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类与 归纳。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医学生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时,往往根据自身的 认知来认识他人的心理状态,即所谓的以己度人,对社会的认知往往会出现一些 偏差,用自己的意志去想、去做事情时,在人际适应之中就会出现一些偏见,影 响了他们对社会认知的准确性,阻滞他们与同事、病人的沟通。
(三)情绪情感负面影响 在人际交往中,情绪与情感起着十分的作用,他们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通过言语、表情动作的渠道互相传递交际的信息,达到互相了解、彼此共鸣的目 的。积极的情绪情感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消极的情绪情感则会阻碍人 与人之间的良好交往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若医学生不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情感, 消极的情绪情感能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如自卑、嫉妒、冷漠、愤怒、恐惧等,进 一步加深负性情绪情感,便会产生恶性循环,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四)社会、教育体制造成能力培养的欠缺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学 习专业课程,忙于各种考试和职业技能培训,对于集体意识的培养和人际交往能 力的提升缺乏积极主动性。许多医学生学习成绩虽然很优秀,但与人交往相处能 力不足,遇到挫折和压力时心理承受力十分脆弱,不能自我调节,同时在遇到学习或生活困难时无法得到来自朋友的支持,这样使得他们陷入自我保护、自我封 闭的状态,对人际交往丧失信心,形成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在《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中融入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一)结合调查结果设计针对性授课方案 要在课程中融入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首先必须了解医学生的人 际交往能力状况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因此,在课程教学前可以先对医学生进行问 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设计有针对性的授课方案,即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重点 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着重讲授与这些问题相关的内容。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1. 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社会认知是个人 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志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它是个体行为的基 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社会认知过程中作出各种裁决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对 于医学生社会认知的准确性引导,减少产生寂寞、压抑、焦虑、生理疾病等消极 面体验,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
2. 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情绪情感调控能力。情绪情感是 人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认识活动受情绪情感的影响,积极的情绪情感 推动人们去克服困难、达到目的;消极的情绪情感阻碍人们的活动,消蚀人们的 活力,甚至引起错误的行为。因此,善于调控情绪情感被认为是心理健康的重要 标准之一。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医学生认识情绪情感的本质、表现和对人的活 动的影响,学会分析自己的情绪状况,学会调控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实际生活中 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3. 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的意志能力。意志是人们自觉地 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医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能事事 如意、一帆风顺,总有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对他们进行耐挫折教育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意志的特征,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如自 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的表现,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要学 会承受压力,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培养自己的耐挫力。
4. 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的健康人格。人格是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健康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人格会影响到一个 人的心身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明确人格是个体本质属性的体现,是决定 一个人是否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它包含人的气质、性格、能力,帮助学生认识 自己,找到自己人格特征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依据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人格。
5. 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医学生正是处于青年 期,青年期是自我摸索、自我意识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各项生理功能日渐成熟, 心理能力逐步发展,自我意识迅猛增长,成人感和独立感、自尊心与自信越来越 强,期望个人的见解能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医学生 不能很好的进行社会交往甚至形成社交障碍,为此而感到苦闷、自卑,以至于影 响了身心健康。因此,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了解青年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正 确的认识自己、树立奋斗目标;同时应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心理应激,了解生活 中实际存在的应激源,正确理解应激反应,采取正确有效应对策略,能自觉地、 主动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修正期望目标,学会寻求社会支持,改变认知和行 为,保持心理平衡,拥有健康的生理、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6. 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技巧。建立和谐的人 际关系,首先是遵循平等原则,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平等相处。其次是遵循互助 互利原则,打破自我为中心,善于求助,乐于帮助。第三是遵循宽容诚信原则, 学会宽以待人,诚以待人。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沟通,良好的沟通为双方传递身心发展的 信息和资源,建立和维持良好的相互联系。在教学中引导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 重视沟通,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一是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二 是注重语言、非言语交往沟通,积极评价他人。三是学会倾听、体会他人的感受。
四是正视人际冲突,学会宽容忍让,积极化解矛盾。五是善于表达自我,塑造良 好的第一印象,克服刻板印象,及时调整自我表现。
作者:张 吉 (贵阳医学院 医学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