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年度计划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探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探讨:

来源:年度计划 时间:2019-10-22 07:54:35 点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探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探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 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民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人 民群众的关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特别关注民生,改 善民生是体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主要方式。基 于此,本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生思想作了简要分析, 希望能为新时期解决民生问题尽一份绵薄之力。

“民生”一词是近些年来人们口中的高频词,其不仅关 乎着百姓的生计问题,同时也牵连着民心、党心,更是政府 工作的重点。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以革 命党的身份关心着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 发,以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为奋斗目标,进而取得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胜利,带领中国人民逐步走向富裕之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生思想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时期民生思想的形成,既不是将苏俄的经验 直接照搬照抄,也不是自发形成,而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而得出来的。

1. 解决土地问题,保障农民权益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意识到, 要想赢得革命斗争的胜利,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土地问题。毛 主席曾提出“革命的战争就是群众的战争”。

1928年中共六大明确提出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依 靠贫雇农、联合中农的阶级路线,调整了侵犯富农的策略,但土地所有权等问题尚未解决。1931年前后,基本形成了一 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 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 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战胜日本帝 国主义,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 民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进行土地改革势在 必行。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 问题的指示》,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的政策。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同年12月, 毛泽东针对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左”的偏差,强调必须注意 两项基本原则:第一,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第二,必须 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1948年4月毛泽东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完整地概括了党的土地革命总路线:“依 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土地改革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2. 发展经济、解决人民物质问题 毛泽东主席认为任何空话都是没有实在意义的,共产党 的主要工作就是带给人民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而不是一味 地向人民索取。经济建设必须要以人民群众为核心,切实关 心群众的生活状况,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的合理需求,并号召 大家积极地参与到革命大军中来。与人民群众统一战线,解 决群众一切问题,努力使国人摆脱贫困,获得物质福利。在抗战时期,我国解放区遭遇了严重的生产困难。中央 政府向人民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不仅帮助 人民群众发展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关乎基本生活的产业, 同时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往来。党的 领导人纷纷投身到基层,与人民群众一同工作,同甘苦,共 患难,既解决民生问题,也激发了群众对抗日的积极性,团 结了人民群众,凝聚了民心,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3. 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就曾深刻地认识到,维 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改善民生既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也 是革命的根本目的。只有真正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 满足了人民的需要,富裕了人民的经济,才能得到人民的拥 护和支持,才能更好地领导群众、组织群众,赢得民心。对 此,毛泽东主席曾在政府会议中多次提出“将人民拥护与否 作为评价党员工作的最高标准”“党的工作要为人民服务” “以人民群众为工作中心,深入到群众中去”等思想理念, 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生思想的实践 1. 大革命时期民生思想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首先带领工人阶级展开了争取生 存权利的民生运动,并且成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一方 面教育国人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宣传革命理论,提 高工人的政治觉悟。除此之外,还成立了农民政治协会,发动农民的力量,领导农民群众运动。但是,当时的形势,使 得多数运动遭到封建军阀和帝国统治的压迫,一些民生计划 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也遭受了巨大的 损失,但是这些并没有阻止共产党领导人对改善民生的进一 步探索。

2. 土地革命时期的民生思想实践 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最 艰苦的时期。首先,急需解决的是农民土地问题。归还农民 土地所有权,让农民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从而凝聚农 民的力量,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促进革命事业顺利发展。

其次,在经济建设方面,中央政府积极发动群众,通过互助 合作来克服经济难题,成立劳动互助社。有组织有计划地调 剂工人,提倡工具共享,使每一个工具尽可能地发挥其最大 价值。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改善了当时的经济状况,成为 改革先进事例的典范之一。不仅如此,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 的同时,还推行了文化教育,创办了夜校、识字班,让工农 群体第一次真正享受到教育的权利,提高了人民文化素质, 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这些都为解决民生问题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

3.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思想实践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战局势的变化, 有组织有计划地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全国人民 的民生问题。(1)经济建设。在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上,主要以发展 农业为主,同时伴随着工业生产以及对外地区的贸易往来, 创办银行、发行货币。建立统一的本币市场,在改善人民生 活,保护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建设、支援敌后抗战、抗战物资 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毛泽东主席主张开 展大生产运动,鼓励人人动手耕地,万众一心,艰苦奋斗, 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使原本荒芜的南泥湾改变了面貌, 成为了“陕北的好江南”,缓解了生活和战争压力。

(2)文化教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也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作为革命的目标,同时加强对 领导干部的教育,提高其工作能力。不仅如此,还鼓励人民 创作文艺作品,如《白毛女》《歌唱南泥湾》等,从侧面反 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心理活动,不仅起到了对人民群众的 教育作用,同时还鼓舞了广大人民积极抗战。斗争到底的士 气,推动更多知识分子参与到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中来。

4. 解放战争时期的民生思想实践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国的民生事业有了大幅度改善。

首先是农民的权益有保障。广大农民热烈响应土地改革运动, 贯彻执行减租减息,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对农民实行文化 教育,保障农民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些举措引起了 强烈的反响,提升了农民的社会地位,使得共产党得到了农 民的支持和拥护。其次,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开展地方工作, 发展经济、工商业,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此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创办学校,鼓励学习,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为新中 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始终坚持 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始终坚持以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开展民生建设,解决民生问题。中国 共产党紧密结合当时的国情以及国际形势,从根本上发展经 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大力开展文化教育,改善人们的物 质和精神生活,赢得了民心,为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建国后各 项事业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春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 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2013:19. [2]吴钧伟.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生思想 及实践[J].扬州大学,2015:12. [3]王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研 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4:23.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