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献综述 虽然致谢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学术著作、论文中就已经十分常见, 但是对其研究直到Hyland2003年发表《博士论文致谢:一个灰姑娘语类的结构》, 才真正起步。
国外研究主要以Hyland(2003)和HylandTse(2004)为代表。Hyland 探讨了致谢的语类结构及其语言实现形式,迈出了致谢研究的第一步。在国内, 柴同文(2012)对学术致谢的语类结构及其功能变体研究。孙迎晖(2009)对硕 士论文引言部分转述语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三、研究过程 1.语料。本文的30篇致谢来自《中国优秀 2.结果与分析。
(1)“致谢”相关要素的统计分析。
1)“致谢”名称及其位置。本文30篇致谢,29篇是“acknowledgements”, 1篇是“acknowledgement”,说明大部分学生可以规范的使用致谢名称。其中,26 篇在正文之后,4篇在正文之前,符合标准的仅占87%。
如图所示,名词占大部分,其次是形容词和动词。在名词中,thanks 和gratitude比例最大,甚至在一篇仅有5个感谢词的情况下,gratitude出现了4次。这就属于致谢部分表示感谢的高频词,从而出现了英语二语使用的“泰迪熊”现象。
为了使用词更加丰富,读起来不枯燥乏味,我们不应该过度使用同一个词,在平 时教学和学习中,注意用词的多样化,以免读起来重复乏味。
四、结语 通过对语料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一些问题。宏观来看,学生 的致谢语都是以致谢语步为主,回顾语步和宣告语步严重缺失,很大程度上降低 了论文的质量。微观来看,用词单一,致谢对象过多或过少,致谢原因笼统等。
我们普遍关注论文中的语法和用词,但语类问题,似乎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盲点, 亟待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在更高层次上提高论文的质量。
作者:张丽叶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