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教学 > 文学类文本阅读应检测什么以2017年部分地区高考语文卷为例_文学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阅读应检测什么以2017年部分地区高考语文卷为例_文学类文本

来源:教学 时间:2019-10-31 08:01:29 点击:

文学类文本阅读应检测什么以2017年部分地区高考语文卷为例

文学类文本阅读应检测什么以2017年部分地区高考语文卷 为例 摘要: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点应放在分析综合、鉴赏评 价和探究上,难点在探究上。这三项能力的检测应各有侧 重:分析类试题,关注《考试说明》与试题的对应关系;
鉴 赏类试题,关注鉴赏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探究类试题,关注 文本的语言形式,注重价值导向。

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检测,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 《考试说明》是这样描述的:
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 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 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 的艺术魅力;
(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2017年高考语文学科有9套试卷,其中全国卷3套,京、 津、沪、苏、浙、鲁6省(市)各1套。

京、津、苏、浙、鲁等省(市)语文卷单独命题所依据 的《考试说明》,内容大同小异(有的没有将文学类文本从 现代文阅读里独立出来),大都从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 价和探究四个能力层级设计,细目大都在10条左右;
而上海市的《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检测,从理解、运用 (相当于“分析”)、综合(相当于“鉴赏评价”和“探究”) 三个角度设计,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设置了非常详细的条目, 共有18条之多。

在这些能力层级里,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点应放在分析 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上,难点在探究上。本文重点讨论这 三项能力的检测问题。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7年第8期热点透视 鉴赏评价,是指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感知、 情感、想象和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而形成的认识、体味、 玩赏的审美活动。所以,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对高中生而言,以上两项都有较高的难度。在实际命题 过程中,对这些能力的检测,命题者更多的是遵循实践操作 中积淀下来的命题思路,推其原因,可能主要是为了适应教 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
命题有没有遵循文学作品的阅读 规律,在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的能力点的检测上,试题设计 是否合理、测试是否深入、能否反映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实 际水平、能否引导文学作品的教学,等等,这些问题尚需探 讨。本文以2017年部分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为例,试 做分析研讨。

一、分析类试题:关注《考试说明》与试题的对应关系 天津卷选择作家朱以撒(1953年生,福建泉州人,福建 师范大学教授)的《挺拔之姿》为阅读文本。这篇散文原刊发于《散文选刊》2016年10月下旬刊。这是一篇托物寄意的 散文,写竹子实际是表现人的品格。

涉及“分析综合”能力点的试题如下:
17.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 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 下面是原文相关的段落: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和竹子一样, 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 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 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

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 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答案是:合乎题旨。因为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 之质,象征着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的人生,深化了主旨。

散文常有宕开一笔的写法,用文章学的术语来说,是起 承转合的“转”,文章写了魏晋的文人爱竹,写了古诗中的 竹子,探讨了书法碑帖与竹的关系,还写了现实中的竹子, 都在突出竹的精神风貌,暗扣文章标题“挺拔之姿”;
只有 这一段写的竹子不够挺拔,相反是扭曲挣扎的,命题者在此 处设题可谓深谙作文之道。

这道题检测的是分析综合能力。在全国卷和天津卷的 《考试说明》里,关于分析综合能力的描述只有两条,即分 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本题如果要从目前《考试说明》里找对应的能力点,只 能是“分析作品结构”。这种对应关系的不贴合,显示了《考 试说明》与试题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过于宽泛的、对该项 能力不够精确的描述,非常不利于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展 开(可能造成某些阅读知识、策略和阅读能力的缺失),也 不利于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鉴赏类试题:关注鉴赏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涉及“鉴赏评价”能力点的试题如下:
13.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的结尾是: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 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 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 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 着一丝诡异的光。

按照浙江卷《考试说明》,这道题可归入“对作品进行 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一要求。但实际上,本题主 要是要求考生欣赏“文章的构思特点”。

读者的理解、分析和鉴赏有正误和高下之分,因为读者 的阅读能力有高下之别,高考要检测的正是考生的阅读能力。

文学鉴赏要求读者具有:丰富的生活体验;
敏锐的艺术感受 力(语言的感受能力、形象的感受能力、艺术的想象能力);

准确的判断力(即根据某一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艺术感受力是直觉能力,判断力是一种理性的系统 性的认知能力——理性的思辨能力,将已有的理论运用到具 体的批评活动中去。

这里还涉及一个重要问题,即文学鉴赏的差异性与一致 性的问题。文学鉴赏是包含读者自身想象活动的一种积极的 感受体验和认识,是对原文的一种再创造。文学鉴赏的差异 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鉴赏会 产生差异;
其二,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于同一作品 的鉴赏也会产生差异。同时,文学鉴赏还有一致性,即同一 时代的鉴赏者,由于大体相同的环境,以及审美趣味、鉴赏 习惯的相似与相通,不同的鉴赏者在理解和感受同一作品时, 表现出大体的一致性。

高考试卷中的文学类作品阅读,即考虑到考生鉴赏的一 致性,设计了相应的鉴赏评价类试题,如浙江卷“11.赏析 文中画线的句子”,画线部分如下:
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 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乎乎的夜空,一直 出神。

解答这道题要抓住关于母亲动作神情的细节描写,推测 母亲的心理活动。如母亲“示意”父亲不要破坏家里难得的 温馨,写出母亲维持这个家庭平稳和谐的不容易;
“出神” 写出母亲短暂幸福之后对未来的茫然和忧虑,两个大儿子都 没有上学,小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要准备上学了,家累肯定更会加重。一碗“鱼汤”带来了片刻的温暖,却卸不去母 亲心头的重负。

试题设计还要考虑到文学鉴赏的差异性,设置合适的探 究题,要求考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回到上述13题,文章结尾写鱼早跳出了锅外,大家吃的 其实是一锅跟鱼毫无关系的豆腐汤,可是一家人还沉浸在鲜 美的鱼汤的体验中。这种轻微的反讽含有一点幽默、一点调 侃,所以文末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就不难理解了。

这是对结尾结构形式的鉴赏。具有较高鉴赏能力的读者 还会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写?在追问和探究的过程中,就会 接触到文本的主旨。这也是设置本题的高明之处。

为什么根本没有鱼,一家人还喝得有滋有味? 因为在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对“鱼汤”的渴望和想象, 本身就是一种“美味”。

因为烹制“鱼汤”的过程,处于生活重负下的这家人也 酝酿了快乐、亲情和希望,无关鱼味,是亲情的“美味”弥 足珍贵。

因为从来不被重视的年幼的“他”,这次逮住了鱼,被 全家重视,“他”也在品味“鱼汤”的过程中领略了某种成 长的“美味”。

有了这些思考,结尾的妙处就可以从两个方面揭示:第 一,情节的突转给人以阅读的惊喜与快感,戏剧性的结局与 前文的暗示性描述有关系,同时与标题相呼应,提示读者关注文本结构的妙处;
第二,这种安排的深意在于引发读者对 “美味”的思考,有利于促使读者思考并领会文本主旨。

目前的试题在鉴赏的一致性上设题比较成熟,试题形式 如上述第11题,鉴赏某一段(句)话、鉴赏某个形象等;
在鉴 赏的差异性上,设题和拟定答案方面还有较大的探索空间。

浙江卷第13题是个成功的例子,但与第12题“‘一种美味’ 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存在交叉现象,另外,答案的拟 定也不够简洁。对于鉴赏的差异性试题,提供的答案应有一 定选择的空间,凸显差异性。

三、探究类试题:关注文本语言形式,注重价值导向 江苏卷选择杜鲁门·卡波特(1924~1984,美国作家, 曾获欧·亨利小说奖)的《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为阅读文本。

这篇小说最早发表于1958年,和另外两个短篇收入《圣诞忆 旧集》,该书在美国常被当作圣诞礼品书送人。小说的主人 公巴迪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小男孩,他的父母离异,他被母亲 寄养在远亲苏柯小姐家。苏柯是个未婚的老小姐,她虽已满 头白发,心灵却纯净得一如孩童。两个人同往果园捡无人要 的山核桃,回到家里烘焙蛋糕,再将香喷喷的蛋糕送给曾经 偶遇并对他们表示过善意的人们;
两个人一起偷喝剩在瓶底 的威士忌,喝完后带着微醺唱歌、舞蹈,说些快乐的疯话, 咯咯地傻笑成一团;
圣诞节来了,他们到山林里伐来圣诞树, 在它上面缀满了亲手绘制的饰品。他们还为彼此准备了礼物 ——仿佛心有灵犀,他们都选择了扎风筝。圣诞节的那一天,草坪上刮起了风。他们心满意足地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吃着 蜜橘,看着风筝在天上欢跃。两个飞舞的风筝系着两颗结伴 而行的寂寞的灵魂。这是一篇散发着淡淡的温暖与忧伤的作 品。温暖来自于巴迪和苏柯小姐间的忘年友情;
而忧伤来自 于随后的分离——巴迪被母亲接回了纽约,几年后,苏柯小 姐便病逝了。小说创造出一份凝结在喧嚣的现代世界以外的 纯净的心灵之域。

涉及“探究”能力点的试题:
16.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以下是小说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 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 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个水 果蛋糕呢。” [结尾]终于,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一个树叶光 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 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 本题参考答案为:
小说的结尾和开头的内容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表 现了“她”热爱生活的特点。小说的结尾深化了悲凉的主题, 同样的时间、季节、环境,“再也爬不起来”,交代了“她” 的结局,突出了文章的悲剧性,和“一个圣诞节的回忆”相 吻合。答案主要回答了小说结尾的作用和效果。“使文章结构 完整”是关于作用的分析,“表现了、深化了、交代了、突 出了”等语,是关于效果的鉴赏。对应江苏卷《考试说明》 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在探究层次的要求,大概只能归入“探 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讨论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涉及鉴赏评价能力,从答案看 出,都是基于文本内部情节、结构和主旨的分析和鉴赏,不 存在“提出自己的见解”,本题作为探究题未免牵强。

我的建议是:第一,将原题的能力动词“探究”改为“赏 析”,比较切合文本旨意和拟定的答案。第二,探究是“探 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小说冰雪般纯净的文字描写了童年的纯真,也写出了对纯真 消逝的感伤。本文最为感人的是写出了两个寂寞而纯粹的人 之间的友情,以及他们明媚的生活态度,会给失意、沧桑的 人生许多安慰。但是这也容易与一般的心灵鸡汤类文字混淆 起来,很明显,本文的语言和立意是高于那些鸡汤文字的。

探究题能否这样命制: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一个圣诞节的回忆》,探究作 家的个人经历和本文的风格之间的差异这一问题,提出自己 的看法。

卡波特自幼父母离异,高中辍学。他曾说自己是个酒鬼、 瘾君子和天才。他热衷名利,聪明机敏,爱逞口舌之利,树 敌无数;
他衣着浮华,举止怪异,近乎自虐地浪费生命。但是他的这篇小说如童话般醇美,以儿童的目光描摹苦难,为 苦难镀上玫瑰色的光环;
他下笔懂得拿捏分寸,这种写法, 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催泪弹。

这未必是完善的探究题。对于文学类文本,理解并概述 故事、分析并提炼主旨、鉴赏并评价文本风格(包括行文脉 络、结构、语言形式等),涉及这方面的试题命制已很成熟, 唯独探究题与鉴赏题还缠夹不清。

卡波特写作本文的主旨(即写了什么)无懈可击,学生 根据自身的阅读鉴赏水平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可深可浅。但作 家的个人性格、经历,与文本的风格和主旨形成了强烈的对 照,对这个问题,有一定文学鉴赏能力的考生,是可以探究 并发表自己看法的。这类试题的命制,也可将教学引向深入, 引领师生对文本的风格(即怎样写)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 思考。同样主题的故事,有的可能写得直白、励志,散发着 浓浓的鸡汤味;
有的则将文字的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文章 写得纯粹透明,更适合鉴赏品位高的读者阅读。探究文章的 风格,包括风格背后的人,最终指向的还是语文核心素养。

正如韦勒克指出的那样:我们不应该把文学作品划分为“形 式、内容”两部分,而应该首先想到“素材”,然后是“形 式”,是“形式”把它的“素材”审美地组织在一起的。在 一个成功的艺术作品中,材料完全被同化到形式之中,所谓 的“世界”也就变成了“语言”。

关于探究题,还要注意文本的审美情趣与价值导向,我们再看山东卷。

山东卷选择乌热尔图(1952年生,现代作家,鄂温克族) 的《七岔犄角的公鹿》为阅读文本。这篇小说原文8000多字, 发表于《民族文学》1982年第5期,获当年全国短篇小说奖。

选文选取的是小说开始的1700多字。这段故事的主要内容 是:一个鄂温克族猎人的少年,生身父母相继去世,经常遭 到继父特吉的毒打。他怀着自立的渴望,第一次出猎时,打 伤了一头七岔犄角的公鹿。第二天,他找到了这头受伤的公 鹿,它正被一只狼穷追到石崖上。鹿经过一番生死搏斗,终 于把狼甩下山谷。

选文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下意识地摸了摸枪栓,看着它 一瘸一拐的身影…… 探究题由此切入,如下:
22.本文结尾写到“我”下意识地去摸枪栓,那么“我” 会再向公鹿开枪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是:
看法一:不会再向公鹿开枪。(1)公鹿健硕的体态、 它在与恶狼搏斗中展现出的勇气和智谋都让“我”着迷。(2) “我”从公鹿身上汲取到作为男子汉应有的不屈气概,这让 “我”对它心生敬意。(3)公鹿对鹿群的保护,触动了“我” 内心的痛处,“我”不忍母鹿和小鹿失去公鹿。(4)公鹿 已受重伤,“我”此时如再开枪,胜之不武,并不能证明“我” 具有让全部落的人都服气的狩猎能力。看法二:会再向公鹿开枪。(1)“我”已意识到自己 是一名猎手,而不是看热闹的孩子,“我”负有狩猎的使命。

(2)公鹿的刚猛和骄傲激发了“我”的斗志,“我”也应 该展现出我的勇气和骄傲。(3)“我”需要通过狩鹿向特 吉证明自己可以不再仰人鼻息。(4)公鹿已经受伤,无法 快速奔跑,是狩鹿的大好时机。

这道题的设置是基于情节的空白,当然,是命题者故意 删去了小说后面的情节,人为制造的空白。这种空白召唤着 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小说情节被 打断形成的空白,需要读者把情节链条的缺环补上,进行再 创造。从这个意义上看,试题设计是符合文学鉴赏规律的。

有些人以为探究题的核心是自圆其说,这种认识是有失 偏颇的。探究题一定要基于文本的逻辑发展,要尊重情节和 人物性格的走向,用动漫和影视的话说就是“人设不能崩坏”。

这是一篇写少年精神成长的小说。他很早没了父母,继父经 常打他,因此,他渴望赶快长大成人。一开始,他只追求蛮 勇之力,于是走进黑黝黝的森林,开枪打中了七岔犄角的公 鹿。但是,接下来,在与公鹿的相遇中,尤其是看到公鹿与 狼搏斗的场面的时候,他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我们看看试卷选文的第20段:
我躲在它的下风,着迷地瞅着它。它那一岔一岔支立着 的犄角,显得那么刚硬;
它那细长的脖子挺立着,象征着不 屈;
四条直立的腿,似乎聚集了全身的力量。我想起特吉的话:“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 这个鄂温克族少年,甚至包括经常暴打他的继父,都说 公鹿是真正的男子汉,少年与公鹿在这次奇遇之后就不再是 简单的猎杀关系了,刚硬、不屈、护卫幼小,公鹿的这些品 质深深打动了少年。猎人是要强调征服自然的力量,但是猎 人同时又对自然充满深情和敬意,而不是简单的猎杀和滥杀。

小说将动物的可爱品性与人物的良好品质融为一体,写出了 少年的精神成长过程,这也是本篇小说的迷人之处。

命题者有机会接触小说的原始文本,应该能读懂这篇小 说的精髓。删去的情节是:此后,少年又有几次遇见那头公 鹿,他都不忍加以伤害。为此,他饱尝了继父的拳脚棍棒。

最后一次,少年从狼群中救出了七岔犄角的公鹿,在救鹿时 自己前胸被鹿踢伤。公鹿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奔向自由的天地 时,少年流出了快乐的热泪。继父目睹了这一切,这个一向 冷漠、暴戾的猎人这次没有发怒,他把少年抱起来,背在自 己的宽阔的背上。

尽管试卷呈现的是节选的文本,但节选文本的价值取向 应该与原文保持一致。这道探究题没有必要让考生设计不同 的结局——情节是人物的性格发展史,只能有一种走向。问 题的关键可以放在让考生补写情节的“空白”上,这样才符 合文学鉴赏的规律。考生会研读原文,根据情节发展做出推 导和创造。参考文献:
[1] 【德】W.伊泽尔.审美过程研究[M].霍桂桓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 陈榕.一书一世界:不容错过的35部外国现当代 小说[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3]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M]. 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教育 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7年第8期管理智慧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