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员工积极性和工作 热情的调动与激发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为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大多数国 有企业正在进行企业管理方面的改革,认识清楚并着手解决薪酬分配、绩效考评 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只有建立全面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用更新的 管理理念来指导新的实践,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
1目前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已确立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随着 现代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制度的变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自主经营的地位 随之确立,国有企业的发展日益规范化。但是,从总体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 酬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1.1薪酬管理基础工作薄弱,薪酬管理观念落后 在许多国有企业,工作分析、职位评价、绩效考核等基础工作薄弱, 方法欠科学,欠公平,薪酬管理还处在经验管理阶段。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 缺乏激励机制,现行的岗位技能工资以技能为主,年资影响过大造成员工满意度 不高,不利于调动青年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不少国有企业从领导者到普通员工的 管理观念仍较落后,铁饭碗、铁交椅、大锅饭、官本位、人情风、拜金主义等旧 观念,严重地妨碍市场机制的建立,严重地阻碍着企业内部薪酬制度和动力机制 的建立。
1.2政企不分 政企不分,政府对企业的薪酬管理干预过多。目前,国有企业的分配 主体地位还没有根本确立起来。主要表现是:虽然国有企业已经拥有较大的内部 分配自主权,但在我国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目标后大多数国有企 业的工资总额决定权仍由政府有关部门掌握,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企业实行工效 挂钩或工资总额包干办法;
其他企业大都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直接由政府有关部门核定工资总额的办法。有的地方政府不仅控制企业的工资总额,而且直接干预 企业内部工资比例等具体管理决策。这使企业的薪酬管理自主权难以落实,严重 影响了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质量。
1.3国有企业工资水平与市场价位脱节 薪酬总额控制无法与企业效益真正挂钩,员工感受不到市场竞争的压 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工资水平方面存在“一 高一低”的现象,即一般职位的员工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而关键、 重要职位员工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这种状况对企业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极为不利。也正是因为企业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价位的严重脱节,造 成了企业关键、重要职位上的人才大量流失。而想分流的人分流不出去,导致劳 动力需求配置结构不合理。
1.4个人的薪酬分配过分强调按效益分配 国有企业在现行的分配体制中,员工个人工资收入主要取决于所在单 位的经济效益,某人在生产经营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因企业效益不好,不能 得到相应的报酬;
反之,某人在生产经营中出工不出力,却因企业效益好,而得 到较高的报酬,在国有企业中,行政职务的大小,学历职称高低,工龄对工资具 有决定性的影响,有些从事艰苦岗位的一线职工,工资与其他员工的工资差距很 小,这是分配上一种新的大锅饭。
1.5机制不健全,人力资本价值未得到应有的体现 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报酬收入水平偏低。知识经济时代是人力资本雇佣 货币资本的时代,在企业中应充分重视人力资本的价值作用。然而,在我国企业 中人力资本的价值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价值一直被忽视。另外,目前我国对 企业家的报酬激励方式比较单一,大多仍为基本工资加奖金、年度奖金奖励等构 成。然而,诸如“股权激励”等在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经验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
1.6晋升通道单一,管理独木桥 这是国企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升到管理岗位,工资、奖金一般都 只能维持大致固定的水平,不能得到提高。但是管理岗位毕竟有限,更多的还是 专业类岗位。所以,为了提高收入,员工都紧紧盯着管理岗位,希望自己能挤过 管理独木桥。然而,管理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经验都有特殊的要求,在自己专业领域发挥出色的员工并不一定是更好的管理者。也有些企业为了增加晋升的机会, 设置大量的副职,在某国企,我们统计平均每个管理层级有两个多的副职,也就 是说管理幅度平均只有约2人,结果往往是企业少了一个优秀的专业人才,多了 一个无能的管理者。
2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解决国企薪酬体系的问题要抓住三个重点:薪酬要反映职位价值、薪 酬模式的合理性、绩效与薪酬的挂钩。但是,由于企业的基础管理还没有完全到 位,很多配套的措施不健全,要想在现实中落实这些办法,一般需要借助专业咨 询公司的力量,完成管理平台的建设。
2.1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 要有效防范薪酬管理存在的误区,就要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第 一,必须建立工作评价制度。通过职位分析、岗位测评。调整和精简机构、岗位、 人员,确定劳动差别,为确定薪酬收入的差别提供量化依据。第二改变现有的薪 资结构,建立内部竞争上岗、岗上竞争的机制,逐步形成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 进能出的格局。第三,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并真正与薪酬挂 钩。
2.2政企分开,一企两制 深化薪酬分制度配改革,彻底改变政企不分,减少政府对企业薪酬管 理的直接干预。政府的任务是制定宏观调控薪酬的制度和法规,为企业改革创造 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对于一些平均工资水平偏低,很难与劳动力和人才市场接 轨的企业,可实行“一企两制”。即:对普通员工实行以薪点为基础的岗位技能工 资制,对于管理骨干、技术骨干中的市场稀缺人才,可以实行“谈判工资制”,建 立工资特区。同时,加强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培育,完善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机 制,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健全公平竞争和合理淘汰机制,激发薪酬管理的活力。
2.3建立薪酬分配能升能降的机制 一个真正有效的薪酬制度应该具有科学的工资标准,合理的工资结构, 动态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首先薪酬标准应该是动态的,与企业的综合效益挂 钩;
其次,薪酬结构应该是动态的,随着不同时期的需要而及时调整;
第三,薪 酬制度应该处于动态运行之中。薪酬的调整要由以前的基本处于静止状态转变为动态的及时调整。优秀的薪酬制度一定会根据生产经营的效果、劳动力市场价位 的变化、岗位的调整和个人绩效的提高及时予以调整。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需 要急需的高级紧缺人才,市场价位又高的,采用高于市场平均值的增长率,增资 幅度要大;
对企业工资水平高于市场价位的简单劳动岗位,增资幅度要小,甚至 不增资。通过这样动态、积极、合理的薪酬调整,使职工的收入真正随着岗位和 技术的变化和岗位劳动效率、效益情况能增能减。
2.4建立基本工资制度,实施全面薪酬战略 清理现有的奖金和津贴专案,尽量将其纳入工资之中。建立以岗位工 资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工资制度。在职位分析、岗位测评的基础上,设计本单位的 基本工资制度,改革现行的工资构成,优化工资结构,简化工资项目,如清理现 有的奖金和津贴项目,尽量纳入工资的统一管理。取消、合并平均发放的工资单 元,增大岗位工资的比重,使岗位工资占工资收入的70%左右,形成企业优胜劣 汰、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岗位绩 效工资制。同时为进一步打破平均主义,提高关键性管理、技术岗位和高素质短 缺人才的工资水平,在分配上拉开关键岗位与一般岗位的分配差距,留住关键人 才,流动一般人员。根据各类劳动者的特点,在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基础上,选择 灵活多样的多种薪酬分配办法和形式。如对主要经营管理者实行年薪制,在严格 考核基础上,适当加大风险收入的比重,提高对主要经营者的激励作用;
对科技 人员、主要管理骨干实行按岗位、按项目、按业绩确定报酬,试行股份、股票期 权等工资分配制度,发挥其长期激励功能;
对销售人员可采用佣金制和底薪制相 结合的方法来设计销售人员的薪酬等。
2.5科学运用薪酬激励艺术 薪酬激励的艺术尽管薪酬不是激励员工的惟一手段,也不是最好的办 法,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最易被人运用的方法。薪酬总额相同,支付方式不同, 会取得不同的效果。一是设计适合员工需要的福利项目。完善的福利系统对吸引 和保留员工非常重要,它也是公司人力资源系统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二是 在薪酬支付上注意技巧。对不同的人员要用不同的激励措施。三是适当缩短常规 奖励的时间间隔、保持激励的及时性,有助于取得最佳激励效果。频繁的小规模 的奖励会比大规模的奖励更为有效。减少常规定期的奖励,增加不定期的奖励, 让员工有更多意外的惊喜,也能增强激励效果。四是重视对团队的奖励。尽管从 激励效果来看,奖励团队比奖励个人的效果要弱,但为了促使团队成员之间相互 合作,同时防止上下级之间由于工资差距过大导致出现低层人员心态不平衡的现象,所以有必要建立团队奖励计划。五是实施科学的绩效管理。科学的绩效管理 能使企业进入“高工资、高效率、高效益”的良性循环,用一流的人才成就一流的 事业,这样公司和员工都会有一个加速度的发展。
3结束语 目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和竞争相当激 烈,而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 制,充分发挥分配机制的杠杆作用,激励人才、吸引人才,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 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活人力资源是目前企业需要改革 的重点。合理的薪酬制度与绩效考核体系必将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第2篇:完善我国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现有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实施难点 国企的薪酬管理制度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已近能够做到基本的公平 合理,但对于薪酬制度的根本作用以及结构认识有所缺失,在此将其归结为以下 几点:
一,薪酬管理的相对公平性。国有企业长期的薪酬奖励机制注重的是 标准化的公平模式,也就是说在国有企业当中界别相差悬殊不大职级之间薪酬的 变动并不大,薪酬在大结构上看似公平,但员工缺较难理解和感受到薪酬差别。
国有企业的薪酬评判大都有一个基本值,然后依据个人的工作贡献度进行大区间 的报酬定位,而且企业的整体效益是其中占比最大的一个参考项目,因此某些员 工工作效率低下,却依旧可以获得较高报酬,这就是相对公平性的缺失表现。
二,薪酬标准不合理。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较低的岗位享有 较非国有企业更高的工资,而高水平岗位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工资偏低。这是因为 国有企业的发展基础相对较好,一般都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史,因此许多国企对 于薪酬的定位标准一直以自身的传统标准为基础进行变动,并不对市场实际情况 进行比对。而实际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非国有企业的薪酬管理也有 着较为合理的标准,高技能人才的薪酬标准更高,这样就会出现国有企业人才缺 失的情况,进而造成企业核心的知识型人才减少,导致企业发展速度减缓。三,薪酬管理受国有企业机制上的限制。国有企业的管理主体大部分 还处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手中,因此,国有企业中大部分的工资额度定位是由政府 部门制定和把握,企业自身并不具备决定缺,企业的相关部门也成了简单的工资 发放机构。政府机构并不会实际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因此对于企业的经 营状况和员工工作状况也没有深入的了解,其制定的薪酬标准并不一定符合企业 的实际情况,这钟企业丧失自主管理权的情况下,薪酬管理也无法发挥真正的用 途。
四,对薪酬制度根本作用的忽略。薪酬制度的根本作用是对与员工工 作的一种证明和嘉奖,是员工工作贡献的反应,尤其重要的是薪酬制度对于员工 工作积极性的推动作用。企业经过长期的发展之后对于薪酬管理的研究逐步从这 种核心的方向偏移到了对薪酬标准和机制上,从而忽略的其基本的作用,进而致 使薪酬标准的制定中对于员工晋职奖励、工作优秀奖励等方面的考虑逐渐减少, 从缺丧失了薪酬制度应有的员工激励作用。
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思考 综合以上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核心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几个方面:薪 酬制度的内涵认识、新形势下薪酬奖励制度的变革、员工参与程度和企业的主动 权。薪酬内涵的认识应当注重企业薪酬制度制定的根本目标,在激发员工工作热 情和推动企业发展这样的核心思想指导下进行薪酬管理的研究;
新形势下薪酬奖 励制度的变革就是需要及时的了解普遍的人才聘用方式和薪酬标准,制定出合理 完善并具备外部公平性的薪酬奖励制度,同时又需要考虑当前社会文化影响下许 多人对于国企薪酬“铁饭碗”的认识,改变这种传统认识,保证员工思想的积极性 和活力;
员工参与则是需要改变传统薪酬管理模式中只由上层决定,员工对标准 和薪酬计算方式均不了解的情况,这样也能更好的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 工更容易了解薪酬奖励的意义;
企业掌握薪酬管理的主动权,进而制定更符合企 业实际的薪酬奖励标准。
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改善建议 通过第一章中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国有企业薪酬制度完善需要着眼于 认识提升、调整薪酬标准、改变标准制定方式等几个方面。下面针对这几点进行 详细的对策阐述。
一,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加强对于薪酬管理的总体认识。新形势下科学的管理体系就要注重管理层的认识和薪酬标准的科学 性,重新认识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个,制定更为详细和科学化的薪酬发放标准。
具体实施时需要企业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企业定期对薪酬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 进行知识培训,在加强知识基础的同时进行思想认识上的巩固;
其次,薪酬管理 机构要定期对人才市场的薪资评价标准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作为企业薪酬标准 制定的参考;
最后是企业在岗位、年龄、机构差别下要制定更为详细的薪酬评价 标准,这样能够细化薪酬差别,在体现相对公平性的同时也能更好的让员工体会 到薪酬与绩效的联系,从而对工作更加重视,提升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二,具体薪酬结构优化,改善薪酬激励方式。
薪酬制度的优化中更多的加入岗位评测和结构划分,并且在各类评测 和划分的项目制定中建议员工参与,这样能够使薪酬奖励更为明确,员工也能够 认识到自己所得的薪酬每一项从何而来,这样员工如果想要获得更高的薪酬也能 有更为明确的努力方向。当然也要避免制度上的漏洞,防止某些员工针对薪酬制 度上的漏洞进行投机取巧的行为,因此在制度制定时也要加入合理化的考虑。
三,改变政府完全控制的传统,加强企业的控制力。
减少薪酬制度制定中政府的参与度,政府只要需要对薪酬制度的合法 性以及对国家宏观政策的遵循情况进行监督,而实际的制定过程交由企业执行, 这样能够更好的提供给企业薪酬制定的基础,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有 益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薪酬制度。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