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教学 > 科研创新能力 [面向科研创新能力的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的策略创新]

科研创新能力 [面向科研创新能力的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的策略创新]

来源:教学 时间:2019-10-08 07:48:35 点击:

面向科研创新能力的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的策略创新

面向科研创新能力的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的策略创新 各大学既是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构建的实施者又是 其科学性、合理性的研究者。构建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模 式不仅有利于大学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也有利于保证人才培 养质量。通过归纳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 景,阐述各大学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现状,并由此开展分析 与比较,归纳出不同类型实验班的特点与异同,针对问题提 出对策性研究,力求对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构建起到借鉴作 用,并为下一步全面实施精英教育提供经验。

一 理论依据 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主要面向当代社会发 展对人才全面素质及综合能力的要求,坚持“学生为本,基 础宽厚、道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以培养创新型人才, 塑造高尚人格、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 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激情,面 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结合新时期本 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总体目 标,创新实验班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 流培养”的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强 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具有 高尚的道德品质、宽厚的知识基础、突出的能力潜质、优秀 的综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英 型拔尖创新人才。二 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构想 结合新时期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面向技术类本科生科 研创新能力的提升问题,总结其他高校在创新实验班人才培 养方面的特点、现状、经验及问题,探索旨在提高技术类本 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机制、模式及对策, 注重培养技术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科研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英文阅读及写作能力、 计算机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都需要进行一 系列系统的培训和训练。各个高校应该结合本校特色,综合 考虑不同专业的相关需求,开设一系列本科创新实验班。

英文阅读及写作创新实验班主要瞄准英文文献的阅读、 英文论文的撰写、英文报告的准备等工作开展。英文文献阅 读主要瞄准本专业国外近年来的英文文献。英文论文撰写主 要是培养本科生提出写作创意、论文素材准备、设计并完成 实验、实验结果整理、论文的特色和完善等。英文报告准备 主要培养本科生如何言简意赅地进行一次学术报告。通过以 上专业化的培训和训练,相信本科生的英文阅读及写作能力 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计算机编程创新实验班主要包括程序设计思想、常用计 算机语言的培训。各个学校可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 的培训和训练。以国防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在本科生的计算机编程创新实验班上,主要培训学生使用 MATLAB、C、C++和C#的培训和训练。通过计算机编程创新实验班的培训和训练,相信本科生的计算机编程和实现能力能 得到极大提高。

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验班主要瞄准本科生创新思维的 培养,这个班可以通过典型案例、实际场景等一系列有针对 性的训练。通过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验班的培训和训练,相 信本科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 对策和建议 为了更加有效地探索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建议从 以下三个方面广泛开展研究工作:(1)创新实验班人才培 养现状。总结其他高校在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 现状、经验及问题,试图从文、理、工三大类实验班培养模 式入手,比较并分析三大类培养模式的不同特点、共同特点 与发展趋势。(2)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理论及方法。在归 纳、总结大学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与现实因素的 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探索技术类本科 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提升途径。(3) 技术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创新实验班培养机制、模式及 对策。根据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特点与目标,尝试构建创新 实验班培养机制及模式,并提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
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构建的相应对策。

四 结束语 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研究的创新之处:分析与比较 不同创新实验班的培养现状,得出各类实验班人才培养的不同特点、共同特征与发展趋势;
结合新时期本科人才培养新 体系,探索技术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评价方 法以及提升途径;
构建创新实验班培养机制及模式,提出创 新实验班培养模式构建的相应对策。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任 重道远,还需要众多教育者持续不懈地探索及研究。

参考文献 [1]龚克.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1):16~19 [2]李曼丽.用历史解读CDIO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 学教育研究,2008(5):78~86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