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规性的数学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学生的“听”、 “说”、“读”、“写”、“思”习惯以及学生的独立作业、 自我检查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好动、易兴奋、注意力易涣散。
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各 种常规性学习习惯。
一、力求方法儿童化,培养学生的听说习惯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因此,数学学习伴随着一定的枯燥性。一年级学生喜欢新奇 的、生动的事物,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注意力易 涣散,以至于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和课堂气氛。所以,在教 学中,教师应该力求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使课堂变得儿童 化,以培养学生的听说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情境,运用儿童化的语言, 根据儿童的兴趣点,充分利用教材挂图中的卡通人物,通过 讲故事等儿童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训练学生数 学表达的能力。二、注意情境化,培养学生的自觉阅读习惯 数学阅读是学生进行思维的过程,是将现实中的数学问 题抽象化的过程。但是由于数学课本没有故事情节,多数学 生不愿意去读。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孩子 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这一特点,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培养 学生阅读数学的习惯。
具体的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能够激 发学生阅读兴趣。可见,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 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阅读数学,培养学生喜 欢阅读,善于阅读的习惯。
三、加强问题化,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培养 学生善思的习惯也非常重要。思考常常产生于有疑问,产生 于问题情境下。因此,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要从问题出发, 加强问题化,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善于思考的习惯。如 笔者教学“解决问题”内容时,有过如下的教学片断:
创设学生熟悉的商店买东西的场景,并请学生观看场景, 充分阅读,并把握信息。教师出示问题:买一个书包和一个 文具盒要多少钱?学生根据信息列出算式,然后全班交流结 果。接着,教师质疑:你能像老师这样也提出一个问题吗? 学生纷纷模仿着提问题(教师适时引导)。然后,全班解决 提出的问题。“那你能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老师接着问, 并着重强调减法。学生兴致提高,纷纷看着情境图,进行思考。
教师又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经验提出:给你8元钱,你 能买一本书和一个文具盒吗?为什么呢?这时候,学生兴趣 大增,纷纷举手发言。买东西这一问题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 存在着较大的吸引力。教师在层层问题中,激发了学生的求 知欲,启发并引导着学生思考。可见,加强问题化是培养学 生善于思考习惯的重要策略。
四、强调自主性,培养学生独立作业和自我检查的习 惯 自我检查的习惯是建立在学生独立作业的基础上的。培 养学生的独立作业习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采取 鼓励、表扬的方法,当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及时地鼓励,适当 的时候给予物质表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至 关重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从孩子一年级开始就引导他 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确立稳定的习惯模式。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