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护士计划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与调查分析4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与调查分析4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来源:护士计划 时间:2019-11-18 08:14:29 点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与调查分析4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与调查分析4篇 第一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全社会关注,社会竞 争加剧与科技进步促进全面高素质人才培养,这给高校辅导 员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如何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从确定重 点关注人群、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等方面逐一探讨。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目前中国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呈逐年增多趋势,关于高 校大学生行为偏差案例报道也频频见诸各大媒体。2004年2 月,马加爵在云南大学宿舍连杀4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 加爵事件”;2010年10月,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车将 行人张妙撞倒后并连刺数刀致受害人死亡的事件;2013年4 月,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被室友林森浩投毒致死……大学生 中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虽已成往事,但背后存在的种种问题 值得分析、推断和反省。同时也警示高校辅导员,加强对大 学生人群的管理,注重大学生心理和品德教育工作。虽然在 大学生中自杀、违法犯罪、行为失常学生数量极少,但由于 生命的不可逆性和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其给社会、家庭和 周围个体带来更多的创伤,严重影响高校正常教学管理秩序, 甚至带来法律纠纷以及相应的公共危机,进而影响高校和社 会的稳定。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受到教育界乃 至全社会的重点关注。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中也特别强调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问题,提出在各高校建立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制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 案,明确工作流程及相关部门的职责,通过新生心理健康普 查、心理危机定期排查等途径和方式,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 在的心理危机情况。

1确定重点关注人群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就 笔者所在学院而言,评定为贫困生的数量占总数的40%之多。

在现实生活中,贫困生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 大学文凭改变命运,另一方面担心学费给父母带来经济负担。

同时,也存在一些虚荣心较强的学生,经不起贫困带来的精 神压力,不敢面对贫困,觉得穷丢人,产生莫名的自卑感, 不喜欢与人交流,封闭自己。因此,贫困生成为高校辅导员 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留守儿童,少年”、单亲家庭、父 母离异、家暴家庭,各种因不良动机的驱使而扭曲家长的教 育心态[1]等较为常见,而生活在这种不协调的家庭环境 中的大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这类学生无法享受正常的家庭 生活,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没有精神寄托,缺少家庭温 暖,致使他们童年生活留下了许多缺憾和阴影,引发性格孤 僻,冷漠、多疑、自卑、极其敏感等心理问题[2],这类 学生应备受教育者关注。

2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 2.1善于寻找并接收“信号”大学生是即将成熟而又不成熟的群体,是社会上最活跃、 最敏感的知识阶层。他们往往能够敏锐地感受到生活、学习 及社会改革等方面带来的变化与冲击,并在他们心灵中掀起 了强烈的波浪。辅导员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交流能 力,还要明察秋毫,注意细节,悉心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向。

如穿着打扮是否整洁、皮肤是否有伤疤、考试是否频繁挂科、 是否屡次旷课、与室友相处是否融洽等,这些信号往往反映 学生存在一定问题或近期心理发生转变。这就需要辅导员善 于发现问题,遇到问题要因势利导,不断地健全大学生的心 理品质。辅导员应及时发现并解读学生身上传达出的信号, 给予当事学生帮助。这些信号表达出学生在寻求帮助,寻求 关注,寻求被爱的信息,辅导员需及时应对干预,避免和减 少心理问题的加剧。

2.2坚持“持久战”策略,掌握谈话“浅入深出”技巧 目前我国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数量较多,研究显示, 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中约20.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男 生一般出现在大四,而女生在大二、大三出现心理问题较多, 其中学习优秀者占的比例较高[3-4],高校辅导员对学生 心理问题的关注需要保持持久性。大一新生,在高考指挥棒 长期的作用下,学校和家长只重视学生应试教育的结果,而 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90后学生大多是来自独生 子女家庭,就读大学对他们来说是第一次独立在外生活,在 人际交往上难免有些自我,缺乏耐挫能力,遇事缺乏冷静,心理容易走极端。辅导员与他们交谈时,需要注意方式。接 纳和理解是建立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前提,为他们提供情感 支持,成为良师益友。如谈话时,可先了解学生最近的学习 与生活。当问到“有什么困难让你感到痛苦和迷茫的吗?具 体的困难是什么?”就把话题引向深处,为下一步纠正错误, 提供心理援助打下基础。与当事学生沟通时,需以接纳、理 解为前提,倾听他的倾诉是建立情感的支持,可以减少压力 与困扰、减少对教师的排斥,需认可他们表露出的情感,不 要试图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要表现出自信、放松和镇 静的心态,坦率真诚地与当事学生谈论他们的问题和困扰, 准确地反馈出当事学生的感受,进而增进彼此的信任。沟通 的主题应专注于启发学生寻找其他方法和途径解决问题,必 要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相关经历,使其认识到所有问题是可 以解决。

2.3与相关人员开始访谈 访谈的主要方式是面对面访谈及电话访谈,访谈的目的 主要是准确地了解存在问题学生的各种生活信息,从中寻找 他所遭遇的生理、环境、社会或心理方面的各种危机,认真 剖析导致他现状的可能原因,并给予心理援助。访谈的主要 人员,包括班长、寝室长、好友、父母。一些性格孤僻的学 生,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帮助。

2.4掌握同理心与共情技巧 在教育过程中,辅导员需充分利用其身份,唤起同理心,把遇到的任何烦恼、冲突和挫折当成修炼同理心的好机会。

大学生学习繁重而紧张,学习内容高深。特别是对大一新生 来说,学习形式多样复杂都成为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导致挂 科人数多。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形势不容乐观。一些由于 自身因素(如自卑、害羞、敏感等),或一些自身之外的客观 原因都使他们的心理受到影响,从而表现出一种“厌交”或 社交恐惧的心理。当他们受到挫折、委屈时无人倾诉,把这 种情感憋在心里,自己承受,久而久之,这种所谓的“痛苦”、 “困扰”便会积累、放大,最后轻者形成自身心理缺陷,重 者可能危及自己、他人的生命甚至整个社会稳定。另外,大 学生在对学习、人际交往和时间分配等方面的需要得不到一 定的满足,会进一步加大挫败感,引发内心的矛盾、冲突与 焦虑。以上原因引起学生一系列不良的情绪反应。而这些不 良的情绪作用于心理活动,将会成为心理疾病的催化剂,使 人心境变得异常恶劣,心情焦虑甚至抑郁,最终形成心理缺 陷。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的最紧密群体,必须善于探 索大学生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及发生根源,掌 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和特点。在新生这个大群体中, 找到与群体不同而又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充分利用辅导员这 一身份,探索出一系列适用于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新方法、 新方式。“共情”属于心理学名词,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 为,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也有人把共情解释 为“换位思考”[5]。笔者认为在与学生“谈话”过程中,掌握同理心与共情技巧尤其重要,特别是对新生而言。赞科 夫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 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 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6] 首先,辅导员必须与学生搭建理解桥梁,体现在了解学生的 感受,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引导和教育学生,寻找他们 所感兴趣的东西,去发现其自身的价值所在。新生是心理比 较敏感的群体,新生辅导员与新生建立这种理解桥梁,及时 掌握其心理状态尤为重要,具体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第一,走访学生寝室,与大家聊天。大一新生心理发展尚未 成熟,缺乏一定的自我调节及自我控制能力,每周安排时间 走访宿舍,发现学生学习、生活及性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及时找学生谈话,征得学生同意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其家 庭情况及学生内心真实想法,做到学生心理问题早预防,早 发现。例如某学生内心自卑,丧失做事信心,严重时幻想自 己生病,年级教师找其谈话,定期与之交流,帮助学生走出 自卑心理,鼓励学生参加活动,最终该生成为ICUC英语俱乐 部的一员。第二,定期与宿舍楼管理员交流,了解学生晚间 是否按时回寝及其他情况。第三,关心贫困生。据统计大一 新生中三分之一的学生是贫困生,为保证贫困生不因贫困而 辍学,以健康的心态度过大学生活,保证切实解决好贫困生 问题,学校应时刻不忘“用爱心倾注,从细微着手”的宗旨 [7],踏踏实实地开展关爱贫困生活动。辅导员首先通过新生基本情况表了解学生大体情况,列出家庭困难学生名单。

与贫困生谈话如实记录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个人情况。辅导员 走访寝室时,也对他们进行了解,对其家庭情况作深入调查, 平时注意关注这些学生。在生活上多照顾、多帮助,给予“厚 爱”。第四,走进学生生活。辅导员参与学生活动,与学生 一起学习,一起玩游戏,一起分享人生经历,鼓励每位学生 积极参与活动并展示真实内心世界,相互评析,相互提醒, 相互支持,相互帮助,采用朋辈心理辅导的方式,在同辈、 同学及朋友之间进行疏导。辅导员需要降到学生的高度去看 待生活时,就会发现学生的想法并不是毫无道理、不可理喻, 也不是幼稚天真。他们在困惑、迷茫时,希望得到帮助和指 点。这时,作为一名教育者,要懂得倾听,需要研究和总结, 让学生感觉到温暖,他们才感觉得到了帮助。从事学生管理 工作的高校辅导员,有责任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良好的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秀品格,有针对性地帮 助学生处理好成才、择业、交友等方面所遇到的具体问题, 积极引导、教育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全面发 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桂梅.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 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95-96. [2]章志图.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维稳工作探析[J]. 中国青年究,2011,(1):93-96.[3]黄培清.德育与心理辅导结合模式探新[J].中 国青年研究,2011,(1):97-99. [4]桑志芹.高校全员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高校辅导员,2011,(1):10-16. [5]胡朝兵,毛兴永,张兴瑜.大学新生心理需求调 查与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0,(23):47-50. [6]杨东方,杜伟,张戬.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在深 度辅导中要讲求“温度”[J].中医教育,2012,(2):67-69. [7]修蕾.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心”之道[J]. 高校辅导员,2016,(32):24-27.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的路径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积极引 导学生选择健康生活的方式,合理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培养学生健 全的人格,由矫治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回归生活化心 理健康教育,从而为当下大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价值实现奠定 基础。本文首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现状进行研究与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活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回归路径, 进而推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回归生活;
路径 根据我国教育部2001年出台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都纷纷加强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无论是从教育观念层面上,还是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角度,其重视程度也愈来愈明 显。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获得成就的同时,却依然 存在一些无法规避的实际问题,比如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措 施失当以及教育价值偏差等。相关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 大学生最喜欢或者最讨厌的课程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究 其原因在于先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 活,导致学生知行不统一,继而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渗 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因此,“回归生活”是当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健全人格和 实现自我价值,达到知行合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开发当下 大学生的生活潜质和人性智慧,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 生活。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呼唤生活化教育方式的回 归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的必要性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路径 (一)构建心理健康课程教师担任大学生导师的制度 一方面,任课教师要熟知现有学科知识中的相关心理学 教育内容,适当地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运用心理素质 内容(比如思维、脑力记忆、想象力等),强化学生的思维 拓展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当下大学生的创造力、感知力、 想象力、记忆力以及动手能力。另外,通过采用心理激励手 段以及心理暗示措施,以此来调动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心理品质。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课程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班主任和辅导 员的交流,掌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具体情况;
帮助大学生正 确认识自身所学专业,开展专业化的思想教育活动,端正学 生的学习态度,挖掘学习潜能和动机;
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 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了解自身的学习特点及潜质,融 入“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增强学生 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适当地指导大学生设置合理的生活 目标,塑造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而健康的生活方式, 进而提升生活品质。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可以通过心理健 康专题讲座、心理咨询活动等诸多渠道,帮助学生妥善处理 好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 系。

(二)不断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指导环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指导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重 要补充。因此,必须要面向高校全体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渠 道的推广与宣传,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意 识;
通过开办心理沙龙、心理专题系列讲座以及心理报告等 诸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不断提高 现代大学生适应心理调节的能力,从而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的发展。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主要取决于高校 心理健康组织或协会的完善。高校心理健康组织或协会应充 分给予大学生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提供及时心理关怀和帮助;
针对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需及时向高校心理 保健机构反映,以免因心理健康问题而产生恶性事件。

(三)大力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自我教育活动 实际上,任何一种教育只有改变被教育者的能动活动, 形成主体意识,充分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教育目标。因 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需提倡自我教育。在实际课堂教 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在课外 指导过程中,应着眼于开展以心理教育为主题的自我教育活 动。例如,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不断 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自我认知、自我生存以及自我管控的 能力,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觉醒的意识,从而适应复杂 多变的社会生活,缓解心理压力。

(四)注重生活实际,科学对待理论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可实践性课程,教师在传 授理论的基础上必须掌握好教学尺度,对超过接受能力范围 外的知识应点到为止,倘若课程中出现大量学生难以理解的 理论知识,势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但是,理 论知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法 和内容,将基础性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将深层次知识作为教 学的补充,并充分结合实际来引导学生吸收重要的理论知识。

据相关研究显示,高校学生习惯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教学资源, 这样讲授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而且也可 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融合。运用多种形式的授课模式,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学习氛围,以此吸 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是增强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另外,心理教师可利用生活实例来讲授理论知识,既能提高 可信度,同时又便于学生思考。

(五)以生活逻辑为核心,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 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本质上处理好学生心理问题, 针对学生各种心理困扰,教师必须及时给予科学的解答。具 体而言,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可从实际生活中找寻与心 理教育相关的素材,继而使这一课程更契合实际,避免理论 与实践相脱节。当前,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教师 的本职任务之一,包含具体的教材知识点等内容。因此,教 师应采用专题教学模式,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选取现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从而使教学更具实施 性和指导性。此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实践为本,组织 丰富有趣的集体活动,注重师生之间的协调,运用时下流行 的话题来导出核心内容,适当开展心理知识训练,进而培养 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无论是理论讲授还 是实践活动,都应将学生群体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激 发大学生探索知识的规律性和逻辑性,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心 理素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就必须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不仅需要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引导和帮 助,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专业优势,而且也需要高校大学生 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健康教 育活动,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舒婷.试论如何加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8). [2]薛峰,龚定宏,徐奇.上海市某社区高中学生心理健 康状况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8). [3]刘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 [4]李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以山东德州学院为例[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2010,(1). [5]吕新艳.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探讨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第三篇: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联 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 的关联性,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随 机抽取了1450名在校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生 活方式整体上呈中等偏差水平,从具体的生活方式特征而言, 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此外,不同生源地的大学 生在生活嗜好、人际交往及身体锻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大学生;
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
关联探讨 世卫组织(WHO)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意味着身体不 虚弱或无疾病,而更多则是指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 趋于完美状态。”所谓“心理健康”,其实也就是指个体在 身体、情感及智力上与他人心理健康相适应的基础上,将自 我心境达到最佳状态。心理健康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理念, 其应符合一定的社会行为,并为人们所接纳,同时又能够带 来快乐。生活方式又称为生活样式、生活行为方式,其主要 包含劳动、消费、精神、闲暇等诸多生活方式,并且与心理、 生理和社会健康息息相关。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原因有 很多,而生活方式就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众所周知,健康 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起促进作用,不良的生活行为习 惯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本文旨在探究大学 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进而揭示出两者存在的 内在联系,以期为高校大学生群体提供科学的、合理的生活 方式,为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实践基础。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15所高校的145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 究对象,专业覆盖文理科。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450份,回 收问卷1434份,并剔除40份无效问卷,获得有效调查问卷共 计1394份,有效率达96%。(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为了获得反映大学生生活方式及心理健 康等级的有效测量工具,笔者在咨询心理学和社会学专家的 基础上,最终确定自编“在校生生活方式调查问卷”,问卷 的具体编制则采用访谈法。首先,研究人员对部分在校生进 行面对面访谈,了解有关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具体特 性;
接着,对收集而来的信息做好归纳分类工作,并结合国 内外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现有研究成果及其问卷维度,设定 适合本研究的七个问卷维度,形成初步问卷;
通过小部分样 本测试和专家评定,删除一些不适宜的问卷维度和题目,最 后敲定本研究调查问卷的五十道题目、七个维度:生活嗜好、 人际交往、生活态度、学习压力、身体锻炼、生活习惯和饮 食健康。该项调查问卷设置为五级评分,即“完全不契合― 不太契合―部分契合―比较契合―完全契合”,分数越高, 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则越健康。问卷信度约为0.89。2.文献资 料法根据本研究目的和内容的实际需求,采用文献资料法, 查阅社会学、心理学、生活方式等诸多著作,了解大学生生 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相关联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进而 为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三)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上的显著差异 除生活嗜好和学习压力两个维度之外,男大学生的生活 方式总得分以及其他五个维度得分都高于女大学生,尤其是 在身体锻炼、饮食健康、生活态度等维度更为明显;
而女大学生在生活嗜好上得分高于男大学生。总体而言,男大学生 在生活方式上优于女大学生,特别表现在身体锻炼、饮食健 康和生活态度等维度,但女大学生在生活嗜好上强于男大学 生。由于深受传统观念及社会期望对男性的影响,男人应当 表现出坚强、负责任和强壮的一面,加之人们健康意识的逐 渐提高,进而使大部分男大学生能积极、勇敢地迎接生活中 的各种挑战,偏爱体育锻炼和健身项目,注重膳食搭配,培 养良好的身体体格。另一方面,男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人际交 往的消极影响,往往会滋生很多不良嗜好,比如纹身、抽烟、 喝酒等。相比较于男性,女大学生则在社会生活中时常扮演 弱者或受保护者的角色,并且十分依赖于家庭和男友,喜欢 吃零食,饮食极不规律,进而使她们忽略身体锻炼,很少参 与社会交往,所以不良嗜好较少。

(四)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上的显著差异 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生活方式在七个维度上的方差 分析和研究,其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生活嗜好、 人际交往、生活态度、学习压力、身体锻炼、生活习惯以及 饮食健康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研究人员就这一方面又 进行深入比较和系统研究,结果证实了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生 活方式在七个维度上的差异性不尽相同,这就表明不同年级 学生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从数据统计来看,低年级的大学 生生活方式明显优于高年级学生。

(五)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上的显著差异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其生活方式的七个维度上进行 “t检验”,结果显示:文科生的生活嗜好显著优于理科生, 而其他维度并无明显差异。由于文理科专业的不同,加之个 体兴趣爱好、人性特征也截然不同,因而使得大学生在课外 生活中的活动方式也不同。

(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上的显著差异 该研究的生源地选项被设置为省会城市、中小型城市、 农村和边远山区。针对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生活方式在七个 维度上的方差分析和研究,其结果显示:不同生源地学生在 人际交往、身体锻炼及生活嗜好等维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研究人员就这一方面又进行深入比较和系统研究,大学生生 活方式在生活嗜好、身体锻炼、人际交往和生活态度方面存 有差异,而其余三个维度的差别则不明显。尤其在身体锻炼 上,省会城市、中小型城市的大学生显著优于农村、边远山 区。

二、研究结论 对于上述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性研 究,笔者得出以下四点结论:①现阶段,大学生生活方式整 体上呈中等偏差水平。②男生生活方式优于女生。随着年级 的不断增长,生活方式的健康指数呈下降趋势;
文科生的生 活嗜好明显好于理科生;
而不同生源地的学生生活方式在人 际交往、身体锻炼以及生活嗜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性。③大学 生生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之间呈正相关,即生活方式的健康指数越高,大学生心理健康则越佳。④生活嗜好、人际交往、 生活态度、学习压力、身体锻炼、生活习惯和饮食健康等是 直接影响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其中生活嗜好维 度影响最大,而生活习惯影响最小,饮食健康影响不明显。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生活方式整体上并不乐观,高校 必须重视对其指导和教育,普及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 极纠正大学生的不良习惯和嗜好,帮助他们及时改善人际交 往关系,并督促他们养成体育健身习惯,从而进一步促成良 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此外,从 大学生角度而言,应严格遵循校内各项规章制度,杜绝一切 不良生活嗜好,注重饮食健康,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不断提 升人际交往水平和自我约束能力,进而增强心理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殷俊益,于�h,宋湘勤.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 的相关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3). [2]姜丽萍,吴殷.上海市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 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4). [3]孙柱兵,王祯义.贵州省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亚健 康的关系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4,(5).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学生满意度调查分析 摘要:本研究对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520名大一学生采用自编的量表进行统一测量,以探究高职生对该门课程的 教师满意度、自我满意度、课程满意度、教师期望值、自我 期望值和课程期望值,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质量,提高 该课程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问卷调查结果启示 我们要把提升教师的积极能量作为主线、把提升学生自身的 积极投入作为重点、把提升客观条件的积极情境作为辅助三 个主要方面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最终有效促进高职医 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
满意度;
期望值 近年来,高职医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频发生,他们的心 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作为大学生心理健教育 重要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则尤为重要。

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满意度测评是对教学 评估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有利于完善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能 力,最终有效促进高职医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对象和方法 本次研究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课程的2013级学生中抽取的10个班共520人为调查对 象,其中有效被试500人。其中男生111人,占总人数22.2%;

女生389人,占77.8%。研究以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程学生期望值和满意度调查量表》为工具。该量表有31道题 目,包含客观、教师、自我三个大因素,具体包括教材质量、学时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设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和手段、师生互动、教师知识面、教师专业知识和技术、教 师语言表达、教师精神面貌、教师个性品质、教师教学态度 和价值观、教学效果、考核形式、自我重视度、自我守纪行 为、自我课堂参与投入程度、自我课后拓展、自我课程收获 等,这些指标分为期望值和满意度两个部分,各5个等级。

期望值分别为很高期望5分、较高期望4分、一般3分、不太 期望2分、很不期望1分;
满意度分别为很满意5分、比较满 意4分、一般3分、不太满意2分、很不满意1分。所得数据用 SPSS19统计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医学生各项指标期望值 学生期望值是学生对课程的预想和期望,它代表其希望 通过学习课程得到积极影响,反映了学生的内心需求。调查 显示,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总体期望一般,总体 期望值平均水平只有3.77,接近“较高期望”的标准,55.80% 的学生是“较高期望”,12.50%的学生是“很高期望”, 27.68%的学生是“一般期望”,4.02%的学生是“不太期 望”。可见,68.30%以上的学生对该门课程充满期望,设 置这门课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各个具体指标 上,学生对教师专业知识、教师知识面、教师守纪行为、教 学内容、师生互动、教学设备的期望值较高且排在前5位, 其次是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语言表达、教师精神面貌、教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