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立体几何中动与静问题的破解方法
例谈立体几何中动与静问题的破解方法 立体几何在检测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 维能力、思辨论证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直观感知能力等方 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历来是高考数学的一个重点考查内容, 每年必考一道大题和若干选择题、填空题,立体几何涉及的 关系比较多,形体变换多,“平”“空”转换、“动”“静” 变解是分析立体几何问题的策略.在解立体几何问题时,有 时可以根据需要,让“静止”的量运动起来,让它们在运动 变化中体现出定值条件,从而巧妙解题;
也可以化“动”为 “静”,以不变应万变.不但可以开阔解题思路,而且对培 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大有裨益.现举例如下:
一、化“静”为“动”,主动出击 例1 如图1,在多面体ABCDEF中,ABCD是边长为3的正方 形,EF∥AB,EF=■,EF与面AC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 积是( ). A.■ B. 5 C. 6 D.■ 分析:学生会从体积分割的角度分析,比如:从F点做 面FBC的高FH,同理做面EDA的高EG,连接HG,再分别由E、F 引垂线,垂直于HG ,就将多面体分成了三部分,从而走进 误区;
或是选择排除法,连接BE、CE .则四棱锥E-ABCD体积 等于 ■×3×3×2=6 ,该多面体的体积大于四棱锥E-ABCD 体积,故选D.而选择让动点E、F固定在特殊的位置,再
应用 体积分割可使问题迎刃而解.即令EF运动,使EF⊥面FBC.如图2. 则有V多面体ABCDEF =V三棱柱EHG-FCB +V四棱锥E-AGHD ∵EF⊥面FBC, ∴三棱柱EHG-FCB为直三棱柱. ∴由已知有V三棱柱EHG-FCB =■×3×2×■=■, ∴V四棱锥E-AGHD =■×3×■×2=3. ∴V多面体ABCDEF =■+3= ■,故选D. 点评:此题利用EF∥面ABCD,只要不改变EF到面ABCD的 距离,该多面体的体积就不变这一特性,让EF运动起来,在 特殊的位置,即EF⊥面FBC时化“静”为“动”,巧妙解题. 例2如图3,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AA1=AB=AC, AB⊥AC,M是CC1的中点, Q是BC的中点,P在A1B1上,则直 线PQ与直线AM所成的角为( ). A. 30?紫 B. 60?紫 C. 90?紫 D.与点P的位置有关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考查空间想象 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让P点运动起 来,并向A1点无限接近,当P点与A1点重合时,易证得AM⊥A1Q (因N是AC的中点,AM⊥面A1QN),且A1、B1、N、Q四点共 面,所以选C. 点评:本题中点P虽然是A1B1上不确定的点,但显然直 线PQ与直线AM所成的角与点P的位置无关,让点P运动到A1点, 在特殊位置下利用线面垂直得线线达到解题的目的. 二、“动”中求“静”,用特殊法猜条件 将一般问题特殊化,将动态问题暂时静止化,猜出结论 成立的条件,以便为一般化解决探明条件. 例3 如图4,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 是菱形,且∠C1CB =∠C1CD=∠BCD,当CD∶CC1的值为多少 时,能使A1C⊥平面C1BD?请给出证明.分析:此题必须引导学生先猜出条件再证结论,否则证 明将无法入手。由于∠C1CB =∠C1CD=∠BCD,且底面ABCD是 菱形,将其图形特殊化,使∠C1CB =∠C1CD=∠BCD=∠90?紫, 由于正方体中C1C⊥平面C1BD,故可猜想CD∶CC1=1时能使 A1C⊥平面C1BD. 点评:本题的特点是容易让学生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 感到无从下手,但在特殊位置的静态下即可猜出条件,从而 解题. 三、“静”中寓“动”,再回一般证结论 在例3中知CD∶CC1=1在正方体中成立.那么CD∶CC1=1 时回归于一般的图形(上述条件)能否成立? 证明:此时BC=CD=C1C.又∵∠C1CB =∠C1CD=∠BCD,由 此可知BD=C1B=C1D,所以三棱锥C-C1BD是正三棱锥.设A1C 与平面C1BD相交于G,由A1C1∥AC,且A1C1∶OC=2∶1,∴C1G ∶GO=2∶1,又C1O是正三角形C1BD的中线,所以CG⊥平面 C1BD,故A1C⊥平面C1BD. 上述证明再从正方体的静态中回到原题的动态中进行论证(如图1). 四、化“动”为“静”,以不变应万变 例4 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OABC- O´A´B´C´中,E、F分别是棱AB、 BC上的动点,且AE=BF,求证:AF⊥CE (如图5). 分析:AF在平面OABC上的射影为AF,连接OE,由平面几 何可知,AF⊥OE(如图6),再由三垂线定理得OE⊥AF;
又 ∵A´F在面OC C´O´上的射影为 O´C,连接O´C,则OC´⊥O´C (如 图7),由三垂直线定理得A´F⊥OC´,而OE∩ OC´=O,∴A´F⊥面OC´E,∴A´F ⊥C´E. 点评:实质上,E为AB上任意一点,此时由动点暂时转 化为“定点”,将A´F射影到OABC和 OCC´O´上.由AF⊥OE,O´C⊥OC´
到A´F⊥OE,A´F⊥OC´再到A´F⊥面OC´E. 这里将动点转化为静点,将立体转化为平面, 通过静止时来证明结论从而达到求证动态时的结论. 例5 Rt△ABC在平面α内(如图8),直角边AC=6,BC=8, 动点P在平面α外,PC与α成60?紫角,PC=4,求P到直线AB 的距离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分析:利用直线和平面的所成角的大小是60?紫及射影 定理可将平面外的动点P转化为平面内的动点,将空间问题 转化成平面问题. 如图8,过点P作PM⊥α于点M,则∠PCM=60?紫, CM=4cos60?紫=2,∴M的轨迹是以C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 又∵PM=4sin60?紫=2■ ∴只要圆上的点到直线AB的距离最大或最小即可. 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为D,交圆C于M1、M2点,易求 得CD=4.8,DM1=6.8,DM2=2.8 . 在Rt△PDM1和Rt△PDM2中,可解得最大值、最小值分别 为■■,■■. 点评:本题是“空间”到“平面”的转换过程,充分体 现出“立体问题平面化”的
思想方法,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 为平面几何问题是解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思想所在,此题转 化后在平面中寻求最值,以静制动,巧妙解题. 例6 如图9,在一个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正方 形A1B1C1D1四边上的动点,O为底面正方形ABCD的中心,M、 N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Q为平面ABCD内一点,线段D1Q与OP互相平分,则满足■=λ实数■λ的值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分析:由于Q为动点,问题较难切入,但在运动中往往 存在着条件的相对的静止,要满足线段D1Q与OP 互相平分,必须当四边形 D1PQO是平行四边时,才满足 题意,从而求得点P和点Q位置,求出λ的值. 此时有P为 A1D1的中点,Q与M重合,或P为C1D1的中点, Q与N重合,运动轨迹与线MN交点个数即可. 如图10,当P点在D1C1上运动时,Q点在面ABCD上的轨迹 是长度等于正方体棱长的线段OQ(不包含O点),且交MN于N 点,当P点在C1B1上运动时,Q点轨迹是Q1、Q2两点间的一段 曲线.当P点在A1D1上运动时,Q点的轨迹是长度等于正方体 棱长的线段OQ3(不包含O点),交线段MN于M点. 当P点在A1B1上运动时,Q点轨迹是Q2、Q3两点间的一段 曲线,故Q点轨迹与线段MN有两个交点,即M、N两点,所以 选C .点评:本题是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的融合性问题,P点 虽然是一个动点,但在下底面中形成了一个静态曲线,把λ 值存在个数问题转化为曲线与直线的交点个数问题,从而解 题. 以上展示了立体几何新题型,其共同特征是“动”与“静” 的辩证统一,怎样解答(论证)立体几何中这种“动态”新 题型,使我们走出“静”的困惑,步入“动”的空间,以“静” 制“动”,摆脱“动”的烦恼,“动”“静”结合是关键. 恩格斯运动观认为:“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静止中找到 它的度量”,利用已学过的定理、性质,在动态问题中提炼 一些不变的、静态的量,从而转化相对静止的量之间的关系 问题,以达到解题目的,“动”与“静”是事物状态的两个 方面,“动”中有“静”, “静”中寓动,它们互相依存, 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 转化,在解题中,既要善于“动”中 觅静,以“静”制“动”, 也要能够“静”中思“动”, 以“动”求“静”,直到“动”“静”结合.这是解决立体 几何动态问题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