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护士计划 > 【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摘抄赏析

【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摘抄赏析

来源:护士计划 时间:2019-10-10 07:51:05 点击:

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读后感(一):
《李尔王》读后感爱与利益 自从学过威尼斯商人以后,我就开始喜爱上莎士比亚的戏剧。不是正 因别的,主要是觉得他的语言是很风趣的,即使是在被翻译成中文以后。虽然读 起来可能在某些地方会觉得有些可笑、有些夸张,但那却是在影射我们的生活, 这其实最真实的。

再来说莎翁“四大杯具”之一的《李尔王》 “当我们生下地来的时候,我们正因来到了这个全是些傻瓜的广大的 舞台之上,因此禁不住放声大哭” 我想这句话是很能揭示主旨的,什么是傻瓜,是那些心口如一而遭来 不公待遇的人吗?是那些即使不被信任也依旧忠诚的人吗?莎士比亚告诉我 们:当然不是。恰恰相反,那些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抛弃真情的人么,不惜工于心 计的人么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如果有什么东西能够超越情感而去统领这个 世界的话,那必须是冰冷黑暗的。个性签名女生 武断却不是傻瓜的李尔王 书的前一部分,写考狄利亚是三姐妹中最爱李尔的,却正因她没有虚 假而华丽的词藻而遭到父亲的摒弃。我很气愤,觉得李尔终究会遭到报应的。果 然,他最终被只爱财富的“好女儿”折磨得发狂了。有一点点解气的同时,我却开 始并不憎恶李尔了。正因当他流浪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开始反思自己的错误, 开始意识到考狄利亚的真挚和两个口蜜腹剑的女儿的卑劣时,我已经感受到了他 心灵的柔软,尤其在他决定与考狄利亚同死时。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傻瓜,至少他 是渴望爱的,至少在临死之前他回归了最纯真的人性*。

与李尔比较他的两个大女儿,就卑劣的多了劲舞团名字大全 虽然同样是难逃命运的惩罚,但她们至死也没有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

她们的人生里没有亲情,也没有感情,只有相互利用、相互伤害,去追求自认为 最重要的东西利益。我想这样的人是白走一遭的。当然书中还有一群从始至终都象征着正义与完美的人们,这就包括世 界上最善良的人考狄利亚 对于考狄利亚,我只能用完美来形容了,不知道是正因她真的没有缺 点,还是李尔王中丑陋的人太多了。但相比昏庸的父亲,狠毒而虚伪的两个姐姐, 考狄利亚是善良、诚实、懂得真爱、盛气凌人的。虽然她的戏份很少,但必须是 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她是正因善良而拥有气质的,这样的气质是容不得半点虚 伪的。好人该有好报,我本以为她能够高贵地生活在法兰西国王身边,但很遗憾, 这样一个女孩最终还是正因为父亲打抱不平而被害死了,难道善良也有错吗?也 许这是杯具中注定的吧把完美的毁灭掉。

我想,李尔王中的一些事情如果真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我是不能理 解的,但也许世界真的就是这样,只是我还没有看到过它的黑暗。我不知道当自 己走出校园以后会应对着怎样的世界,我都期望远离谄媚和虚伪,坚守每个人都 与生俱来的纯真,不去做正因欲|望而失去理智的“傻瓜”。或许现实生活是残酷的, 做到这很难,但不经历谁又知道善于恶,伪与善的标准呢? 向真诚的考狄利亚致敬! 李尔王读后感(二):
《李尔王》读后感3000字 莎士比亚有四大杯具,可我总觉得《李尔王》写得发人深省。作为一 部流传百年的经典剧作,资料自不必赘述。一个英勇有为的贤君,竟被自己的亲 生女儿迫害,沦落到如此地步,实在是可悲可叹! 故事的起初,就指出了人性的一大弱点:人都喜爱听好话,都喜爱被 奉承。尤其是人到了老年,总喜爱居功自傲,也因此总被遮蔽了耳目。正如大清 帝国的乾隆皇帝在一片奉承和盛赞中自封为“十全老人”一样,大女儿和二女儿竭 尽所能地渲染,令这位不列颠国王陶醉了,醉得飘飘然,醉得一塌糊涂,醉得忘 乎因此。中国有句老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列颠与我国相 去甚远,大概很难懂得这个道理。于是那个讲真话、说实话、向父亲真诚坦白的 小女儿成了杯具。这似乎和我国的一个小故事有些相似:某人得子,大喜,众人 探望,皆以“此子富贵”“此子长寿”“必有大才”谓之。唯一人曰:“此子终为死焉。” 众皆愕然,鄙视之。说了实话而惨遭厌弃,而那些虚情假意、口沫横飞、恨不得将所有溢美之词基于此子一身的人却广受欢迎,甚至以高尚者自居,而讲真话赶 出门外。这与考狄利亚惨遭两位姐姐的鄙视和父亲的厌弃如出一辙。人性的弱点 也正在于此:人都喜爱被赞美,都喜爱溢美之词。但人们还期望这些话都是真诚 的。于是乎,就又构成了悖论:美言绚烂而多虚假,真话逆耳而多诚意。正如饮 料和白开水之于人,饮料尽管味美如饴,但真正解渴的还得是白开水。李尔王最 后总还是依靠着自己的小女儿,不正是如此吗 ?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孝义”和“贪婪”的问题了。身为中国人,在看待子 女对待父母的问题时,自然而然地要从“孝”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好像在我们眼里也 只有这一个角度。

当然,李尔王的两个女儿高纳里尔和里根在用花言巧语骗得了李尔的 国土之后,对待自己的父亲就不仅仅仅是“孝”与“不孝”的问题了,而是忤逆与大 逆不道了。从大女儿高纳里尔要求裁减父亲的侍卫,到二女儿里根对父亲避而不 见,一向到最后李尔在暴风雨之夜冲出宫廷,终至疯狂。这中间两个女儿的冷酷 与无情表现的可谓淋漓尽致,在这些情节中,还穿插着一个“小李尔王”的故事:
爱德蒙为了夺取继承权,诬陷兄长,陷害父亲,终至父亲流亡的故事。这两个故 事交织在一齐,将利益世界中人的贪婪本性表露无疑,狠狠地鞭挞了利益世界中 权利和利益的争夺和人性的冷漠。正如爱德蒙为了继承权不择手段一样,两个已 婚的女生为了争夺爱德蒙而自相残杀,更是给予这种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以 极大的讽刺:这三个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的人聚在一齐,最终“恶有恶报”,这些都 是后话。作品中暴风雨的出现,恰到好处。连天的狂风暴雨,营造出一种黑暗的、 恐怖的气氛人性泯灭了,道德沦丧了,世界成了地狱 当然,光明终究还是会到来的,考狄利亚就是光明,就是“善”与“美” 的化身。其实从一开始,考狄利亚就表现出了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虽然父亲对他 有些无情,但当她得知父亲的杯具,还是兴兵讨伐。还有爱德伽对自己的父亲葛 罗斯特,虽然自身惨遭诬陷,被父亲通缉,当葛罗斯特也被流放,他还是去暗中 保护,这样的情节与李尔王和考狄利亚似乎是雷同的。同前边“恶”的重复一样, 这种“善”和“美”的重复也将人们心灵的震撼最大化,“善”和“美”依然还在,在考 狄利亚和爱德伽身上就体现着这种“善”和“美”。对于父亲李尔来说,考狄利亚的 出现,带着“雪中送炭”的意味,让已经疯狂了的李尔内心有了一丝安慰。但我觉 得,在这种安慰的背后还就应有一层矛盾的心理。毕竟他以前厌弃她,他以前剥 夺了她继承国土的权利。不论如何,父女和好如初。有什么能比亲情更加宝贵呢?即使在那个为了争权夺利而自相戕杀的恐怖时代,亲情依然是一缕阳光。但这种 幸福感终究还是短暂的,随着考狄利亚被缢死,李尔也在这种悲痛之中离开了人 世。这样的结局虽然曾遭到人们的非议,但,这就是世界,这就是现实,在那样 一个人性被泯灭、良知被泯灭的黑暗邪恶的世界中,怎样能允许“美”和“善”全身 而退呢? 李尔王读后感(三):
《李尔王》约写于1605年,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 说,是莎士比亚四大杯具之一。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 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高纳里儿、二女儿里根,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 取悦父王的小女儿考狄利娅驱逐到国外。考狄利娅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 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 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到达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 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 不幸失败,最后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 的下场也是可悲的。

李尔王自祸其身又祸及他身的教训有两点:其一是不该不留余地倾其 所有而只剩两手空权;
其二是不该昏然不分善恶地寄托残生。老葛罗斯特伯爵不 事暴政、弃暗投明以示忠贞不二,不折节操,因此惨遭挖眼酷刑,饱受流放自然 的落泊颠沛,甚至求死不得求生无望;
他虽认识到自己的轻信之罪,终因得知被 迫害的儿子仍在人世并陪伴保护着困苦无援的自己,又得到了真相后,由于承受 不了悲喜交集之情的重荷而逝。这似乎是自咎之因所致,但似乎也属善无善终之 例。这与李尔王不察善恶不分真假而导致无处安身,浪迹荒野,与乞丐为伍,最 后在悔恨的刺痛中,在精神与肉体的折磨中,在失去所爱而无法承受的悲哀中结 束他八十岁的生命相比,二者都令人同情,促人思索,可见官场的邪恶,可知人 心的险恶了。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善与恶,伪与真的观念和标准,没有谁生 下来就能够决定它们,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我们不可能像书中的故事那样有好的 结果,我们都是要经历这些才能够真正地辨别它们的好与坏的,我们不能正因自 己心中的渴望而失去辨别的理智,要抑制那位喜甜的爱好,如果没有尝到苦的味 道又怎样会知道甜的味道呢? 李尔王读后感(四):李尔王读后感(五):
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自祸其身又祸及他身的教训有两点:其一是不该不留余地倾其 所有而只剩两手空权;
其二是不该昏然不分善恶地寄托残生。老葛罗斯特伯爵不 事暴政、弃暗投明以示忠贞不二,不折节操,因此惨遭挖眼酷刑,饱受流放自然 的落泊颠沛,甚至求死不得求生无望;
他虽认识到自己的轻信之罪,终因得知被 迫害的儿子仍在人世并陪伴保护着困苦无援的自己,又得到了真相后,由于承受 不了悲喜交集之情的重荷而逝。这似乎是自咎之因所致,但似乎也属善无善终之 例。这与李尔王不察善恶不分真假而导致无处安身,浪迹荒野,与乞丐为伍,最 后在悔恨的刺痛中,在精神与肉体的折磨中,在失去所爱而无法承受的悲哀中结 束他八十岁的生命相比,二者都令人同情,促人思索,可见官场的邪恶,可知人 心的险恶了。

世事无常至于使悲喜在瞬间交替,而命运无常至于使乞丐与国王一夜 之间换位。恩将仇报,认敌为友,美貌黑心,丑相热肠,魔性假语,佛性真言, 这就是人类的智愚善恶,这就是生物的弱肉强食,这就是宇宙的相生相克。

苍苍者天,茫茫者地,轮回之中,皆循真理。善报者恶尽,恶报者善 哉。今世前因,后世今果。得等于失,善同于恶。迷于五行中,醒于三界外。苍 苍者生,茫茫者命,存亡谁握,贵贱何别,人物非异! 李尔王读后感(六):
李尔王读后感 暑假,我精读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杯具之一的《李尔王》,从中学到了 很多,我觉得比起文学本身的东西,《李尔王》给我的更多是人性,理性的思考。

首先,我先简单地说一下它。《李尔王》这部作品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 喻户晓的传说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 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 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

李尔王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 年。谁料两个大女儿到达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从此李尔王饱受 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后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 可悲的。故事曲折而又悲惨,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启示和感悟

此刻我们简单剖析下书中的人物和资料吧。李尔王这个糊涂虚伪的老 国王,正因自己的虚荣之心,害了自己,更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 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活该、是自食其果,话又说回来,人到老年遭受 到如此的待遇就应说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了,更悲惨的是最善良的女儿又死在 了自己的前头。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一个平常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 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听别人的劝言和真话的时候又怎样能够在自己的王位 上做到此刻,又怎样能够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如此呢?但是,由于他平时身居高 位,长期生活在一呼百诺的宫廷之中,周围都是争先恐后向他邀功献媚之人,所 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以他的好恶为好恶,以他的是非为是非。年月深久, 他就像一个上了瘾的吸毒者,奉承和献媚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 刻都离不开歌功颂德。

当他失去了王位、权势,历尽磨难,却因而恢复了人性,他临终的悲 鸣不是为当初他迷恋的宣赫的声势、帝王的威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驱逐出宫, 受到他诅咒的小女儿,但他却不能从她的长眠中唤回她那颗洋溢着仁爱的热心了, 正正因这种种的遭遇他懂得了最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权势收买的人间真情。

但是,正当两个女儿都向他献媚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 偏偏小女儿科第丽霞没有摇尾乞怜似的向他奉承,不怕和他顶撞,大大扫了他的 兴,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小女儿科第丽霞是善良的、天真孝顺 的,同时她也是固执冲动的,如果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善良、孝顺又有什么用, 既然知道自己的两个姐姐是什么样貌的又为何不能在此争得一地之位,以此来为 自己为老父铺好一条后路呢?持续自己的尊严和作风是没错,但是人有的时候是 需要用言语向他人表白说明的,有的时候言语比行动的作用要大得多。她也是幸 福的,正因自己的一无所有而得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郎君,这是她的两个姐姐不 曾也不可能拥有的,她是一向活在爱与被爱之中的。但同时她也是冲动的,正因 父王受到了两个姐姐的狼心狗肺的对待而出兵讨伐她们,到最后失败受辱而死于 狱中,这难道不是她的冲动吗?自己心善不忍,那也要在有把握之时做有把握之 事呀,可她在自己没有准备完善的时候冒然地出兵又起有不败之理。

李尔王的大女儿吕甘和二女儿贡纳莉更不用说了,是一个狠毒、不忠、 不孝、不贞、无知的女生,为了各自的利益驱赶自己年迈的老父,为了自己心中 喜爱的浪人而毁灭自己的家,更是相互残害生命,直到死都不知道她们喜爱的那个男生也同样是一个狠毒的男生,而他只是在不断地利用她们罢了,或许是正因 她们是国土的拥有都而对待依附她们的丈夫不屑一顾,甚至骂自己的丈夫是懦夫, 可怜的两个男生,正因权利而葬送了自己的幸福一生。她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为人 妻、为人女的样貌,可能她们直到死都没有明白一个为人的道理吧! 那里最坏的、用谋最高一筹的就应说是葛罗斯脱的私生子爱特门了, 为了家产、为了更高的地位同样是迫害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更是害了一向把他 当作孝子的父亲,这些对他来说还不够,居然用自己的相貌和花言巧语把所有的 人哄得团团转,最终有两个女生正因他的虚情假意而死于自己的手中,而他自己 到最后一无所有,还葬送了自己。说真小人可恶,可像他这样的带着假面具的伪 君子更是比真小人可恶得太多太多。

其实,话又说回来,这种伪善并不是他的个人原因所造成的,也不是 他当初想要的,是周围的环境把他造就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正正因他是个私生子, 因此周围的人才会对他有种种不礼貌的称呼和对待,他和埃特加同为葛罗斯脱之 子,但是他们的待遇却截然不一样,这就对伪善的他造成了一种很深很重的影响 和内心的创伤,这难道是他的错吗?并不完全是,只但是是别人和社会对他有所 不公罢了。

葛罗斯脱和遭遇与李尔王有相似之处,他是正因轻信了爱特门的话, 遇到爱特门的告密而失去了自己的双眼,他虽然失去了双眼,可他找回了自己的 孝顺忠心的儿子埃特加;
他虽然失去了双眼,但他心中的那双眼亮了,不会因别 人的外表而再轻易地想念他人了。

这个故事中最忠诚、忠心耿耿的人就应属肯脱这位老臣了,他正因自 己的真言而被李尔王放逐,可他没有正因李尔王的昏慵而怀恨在心,更没有因此 而离开这位可怜的老国王,他知道李尔王是一位好君主,只是太容易被花言巧语 所迷惑罢了,因此他要不辞辛苦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就在李尔王最艰难饱受颠沛 流离之苦的时候都没有离开过他一步,甚至为这个从前的老国王而奔波,为他向 善良的科第丽霞求救。就应说肯脱是一个聪明灵活的人,他知道自己该如何改变 自己,最后李尔王的得救与小女儿的相识都是多亏了他。

读罢这本书,我的心不能平静,我想说,正如之前我们读过的莎士比 亚的一部经典《哈莫雷特》一样,故事是悲的,但是明知道是故事,我还是深深 得被感染了,说不出的味道。联想到的只有几个词语,社会,人性口蜜腹剑是对 《李尔王》最确切的注释,这个社会这样的现象这样的人太多了,就像书中的人物,有昏庸的诸如老国王,有善良的诸如小女儿,有虚伪恶毒的,诸如大女儿, 二女儿和她们的爱人,太多了,但是殊途同归,几乎所有人的下场都很悲惨。深 究之,都是社会造就的人性。从中,我感慨很多,应对以后的生活,坏的东西总 会有,当然也会有好的东西,而且我坚信,用心的方面还是主流,我们要做的, 就是完善自己,做个好人,然后善待他人,构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在这样的环境 里生活,与人相处。

李尔王读后感(七):
我以前听过一个和《李尔王》有几分相像的童话,其中的国王也有两 个口蜜腹剑的大女儿和一个直率的小女儿。当小女儿拒绝奉承父亲而被驱逐时, 从她脸颊上流下的眼泪变为了晶莹剔透的钻石。最后国王意识到自己的错,顺着 钻石铺成的路找回小女儿,童话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在《李尔王》中,科迪利娅 的眼泪是轻小的水滴。只有在肯特和读者的眼里它才和钻石一样价值连城,正因 那是亲情和真理的象征。《李尔王》以杯具结束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以下两个。

首先,权力实在是十分诱人的东西。莎士比亚添加了一条情节线索说 明这一点:同是葛罗斯特伯爵的儿子,爱德蒙的地位就比爱德加低。尽管大家都 明白私生子不能选取是不是当个合法的孩子,他们还是对私生子抱有偏见。机敏 狡猾的爱德蒙因此才向@england@开始了自己争夺地位的战斗。亲情在这条线索 中不那么重要,只是为了在两兄弟之间作比较控制变量而已。在爱德蒙接近胜利 时他是多么风光,掌权者信任他,看清他诡计的父亲死去了,被他陷害的兄长沦 落成流浪汉,只差一点他就能借着戈纳瑞和里甘登上国王的宝座。爱德蒙以不正 当的方式挑战了命运,终究被正义和道德即爱德加代表的精神吞噬了心志发了疯。

虽然戈纳瑞和里甘对于权力的渴望没有那样夸张地落在文字上,她们的一言一行 配合爱德蒙的地位战向读者展示了权力和欲望交织构成的无底洞。

其次,李尔没有反省自己的意识,而是空口指责儿女的可恨。李尔的 性格乖戾。他将诅咒滥加于任何不按照他的意愿行事的人;
他变化无常,有时喜 爱听甜言蜜语,有时又喜爱弄臣带有讽刺意味的儿歌。他的性情除了表此刻自己 身上以外,还充分地从女儿们身上显露。哪一个女儿没有遗传任何父亲的特征? 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贪婪无情;
小女儿的善良宽容,不正是李尔的不一样侧面吗? P516弄人的比喻“蜗牛背着一个屋子是正因能够把它的头缩在里面;
它不会把屋 子送给它的女儿,害得它的触角没地方安顿。”用“屋子”暗示国土和权力,用“触 角”暗示这一家人脾气霸道的地方。坏脾气在宫廷里有阿谀奉承的大臣帮忙掩饰, 蜕下这层虚伪的表皮李尔才得到了报应。杯具就在于李尔依然没有明白:做父亲的没有树立好榜样是不就应的。

作为一部戏剧,客观的描述让读者能从自己的角度明白故事。《李尔 王》的悲情不是让泪水湿润读者的眼睛,而是让思考充斥读者的大脑。

李尔王读后感(八):
李尔王读后感 自从学过威尼斯商人以后,我就开始喜爱上莎士比亚的戏剧。不是正 因别的,主要是觉得他的语言是很风趣的,即使是在被翻译成中文以后。虽然读 起来可能在某些地方会觉得有些可笑、有些夸张,但那却是在影射我们的生活, 这其实最真实的。

再来说莎翁“四大杯具”之一的《李尔王》 “当我们生下地来的时候,我们正因来到了这个全是些傻瓜的广大的 舞台之上,因此禁不住放声大哭” 我想这句话是很能揭示主旨的,什么是傻瓜,是那些心口如一而遭来 不公待遇的人吗是那些即使不被信任也依旧忠诚的人吗莎士比亚告诉我们:当然 不是。恰恰相反,那些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抛弃真情的人么,不惜工于心计的人么 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如果有什么东西能够超越情感而去统领这个世界的话, 那必须是冰冷黑暗的。

武断却不是傻瓜的李尔王 书的前一部分,写考狄利亚是三姐妹中最爱李尔的,却正因她没有虚 假而华丽的词藻而遭到父亲的摒弃。我很气愤,觉得李尔终究会遭到报应的。果 然,他最终被只爱财富的“好女儿”折磨得发狂了。有一点点解气的同时,我却开 始并不憎恶李尔了。正因当他流浪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开始反思自己的错误, 开始意识到考狄利亚的真挚和两个口蜜腹剑的女儿的卑劣时,我已经感受到了他 心灵的柔软,尤其在他决定与考狄利亚同死时。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傻瓜,至少他 是渴望爱的,至少在临死之前他回归了最纯真的人性*。

与李尔比较他的两个大女儿,就卑劣的多了 虽然同样是难逃命运的惩罚,但她们至死也没有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她们的人生里没有亲情,也没有感情,只有相互利用、相互伤害,去追求自认为 最重要的东西利益。我想这样的人是白走一遭的。

当然书中还有一群从始至终都象征着正义与完美的人们,这就包括世 界上最善良的人考狄利亚 对于考狄利亚,我只能用完美来形容了,不知道是正因她真的没有缺 点,还是李尔王中丑陋的人太多了。但相比昏庸的父亲,狠毒而虚伪的两个姐姐, 考狄利亚是善良、诚实、懂得真爱、盛气凌人的。虽然她的戏份很少,但必须是 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她是正因善良而拥有气质的,这样的气质是容不得半点虚 伪的。好人该有好报,我本以为她能够高贵地生活在法兰西国王身边,但很遗憾, 这样一个女孩最终还是正因为父亲打抱不平而被害死了,难道善良也有错吗也许 这是杯具中注定的吧把完美的毁灭掉。

我想,李尔王中的一些事情如果真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我是不能理 解的,但也许世界真的就是这样,只是我还没有看到过它的黑暗。我不知道当自 己走出校园以后会应对着怎样的世界,我都期望远离谄媚和虚伪,坚守每个人都 与生俱来的纯真,不去做正因欲|望而失去理智的“傻瓜”。或许现实生活是残酷的, 做到这很难,但不经历谁又知道善于恶,伪与善的标准呢 向真诚的考狄利亚致敬! 李尔王读后感(九):
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约写于1605年,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 说,是莎士比亚四大杯具之一。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 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 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 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 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到达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 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 不幸失败,最后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 的下场也是可悲的。

李尔王这个糊涂虚伪的老国王,正因自己的虚荣之心,害了自己更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活该、是自 食其果,话又说回来,人到老年遭受到如此的待遇就应说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 了,更惨的是最善良的女儿又死在了自己的前头。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一个 平常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听别人的劝言和真话 的时候又怎样能够在自己的王位上做到此刻,又怎样能够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如 此呢?但是,由于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一呼百诺的宫廷之中,周围都是 争先恐后向他邀功献媚之人,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以他的好恶为好恶, 以他的是非为是非。年月深久,他就像一个上了瘾的吸毒者,奉承和献媚成了他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刻都离不开歌功颂德。

当他失去了王位、权势,历尽磨难,却因而恢复了人性,他临终的悲 鸣不是为当初他迷恋的宣赫的声势、帝王的威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驱逐出宫受 到他诅咒的小女儿,但他却不能从她的长眠中唤回她那颗洋溢着仁爱的热心了, 正正因这种种的遭遇他懂得了最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权势收买的人间真情。

但是,正当两个女儿都向他献媚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 偏偏小女儿科第丽霞没有摇尾乞怜似的向他奉承,不怕和他顶撞,大大扫了他的 兴,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小女儿科第丽霞是善良的、天真孝顺 的,同时她也是固执冲动的,如果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善良、孝顺又有什么用, 既然知道自己的两个姐姐是什么样貌的又为何不能在此争得一地之位,以此来为 自己为老父铺好一条后路呢?持续自己的尊严和作风是没错,但是人有的时候是 需要用言语向他人表白说明的,有的时候言语比行动的作用要大得多。她也是幸 福的,正因自己的一无所有而得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郎君,这是她的两个姐姐不 曾也不可能拥有的,她是一向活在爱与被爱之中的。但同时她也是冲动的,正因 父王受到了两个姐姐的狼心狗肺的对待而出兵讨伐她们,到最后失败受辱而死于 狱中,这难道不是她的冲动吗?自己心善不忍,那也要在有把握之时做有把握之 事呀,可她在自己没有准备完善的时候冒然地出兵又起有不败之理。

李尔王的大女儿吕甘和二女儿贡纳莉更不用说了,是一个狠毒、不忠、 不孝、不贞、无知的女生,为了各自的利益驱赶自己年迈的老父,为了自己心中 喜爱的浪人而毁灭自己的家,更是相互残害生命,直到死都不知道她们喜爱的那 个男生也同样是一个狠毒的男生,而他只是在不断地利用她们罢了,或许是正因 她们是国土的拥有都而对待依附她们的丈夫不屑一顾,甚至骂自己的丈夫是懦夫, 可怜的两个男生,正因权利而葬送了自己的幸福一生。她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为人 妻、为人女的样貌,可能她们直到死都没有明白一个为人的道理吧!那里最坏的、用谋最高一筹的就应说是葛罗斯脱的私生子爱特门了, 为了家产、为了更高的地位同样是迫害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更是害了一向把他 当作孝子的父亲,这些对他来说还不够,居然用自己的相貌和花言巧语把所有的 人哄得团团转,最终有两个女生正因他的虚情假意而死于自己的手中,而他自己 到最后一无所有,还葬送了自己。说真小人可恶,可像他这样的带着假面具的伪 君子更是比真小人可恶得太多太多。

其实,话又说回来,这种伪善并不是他的个人原因所造成的,也不是 他当初想要的,是周围的环境把他造就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正正因他是个私生子, 因此周围的人才会对他有种种不礼貌的称呼和对待,他和埃特加同为葛罗斯脱之 子,但是他们的待遇却截然不一样,这就对伪善的他造成了一种很深很重的影响 和内心的创伤,这难道是他的错吗?并不完全是,只但是是别人和社会对他有所 不公罢了。

葛罗斯脱和遭遇与李尔王有相似之处,他是正因轻信了爱特门的话, 遇到爱特门的告密而失去了自己的双眼,他虽然失去了双眼,可他找回了自己的 孝顺忠心的儿子埃特加;
他虽然失去了双眼,但他心中的那双眼亮了,不会因别 人的外表而再轻易地想念他人了。

这个故事中最忠诚、忠心耿耿的人就应属肯脱这位老臣了,他正因自 己的真言而被李尔王放逐,可他没有正因李尔王的昏慵而怀恨在心,更没有因此 而离开这位可怜的老国王,他知道李尔王是一位好君主,只是太容易被花言巧语 所迷惑罢了,因此他要不辞辛苦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就在李尔王最艰难饱受颠沛 流离之苦的时候都没有离开过他一步,甚至为这个从前的老国王而奔波,为他向 善良的科第丽霞求救。就应说肯脱是一个聪明灵活的人,他知道自己该如何改变 自己,最后李尔王的得救与小女儿的相识都是多亏了他。

这个故事虽是在遥远的古国,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这样 的例子。我们都喜爱甜言蜜语的人,喜爱夸赞之语,到最后不也正是它们害了我 们嘛!这不正是对那些口蜜腹剑的阴谋家的谴责吗?在现实生活中现象和本质, 外表和资料往往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能正因现象和外表而失去理智成为下一 个李尔王,“金光灿灿的并不全是黄金!” 而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善与恶,伪与真的观念和标准,没有谁 生下来就能够决定它们,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我们不可能像书中的故事那样有好 的结果,我们都是要经历这些才能够真正地辨别它们的好与坏的,我们不能正因自己心中的渴望而失去辨别的理智,要抑制那位喜甜的爱好,如果没有尝到苦的 味道又怎样会知道甜的味道呢? 李尔王读后感(十):
李尔王读后感 莎士比亚有四大杯具,可我总觉得《李尔王》写得发人深省。作为一 部流传百年的经典剧作,资料自不必赘述。一个英勇有为的贤君,竟被自己的亲 生女儿迫害,沦落到如此地步,实在是可悲可叹! 故事的起初,就指出了人性的一大弱点:人都喜爱听好话,都喜爱被 奉承。尤其是人到了老年,总喜爱居功自傲,也因此总被遮蔽了耳目。正如大清 帝国的乾隆皇帝在一片奉承和盛赞中自封为“十全老人”一样,大女儿和二女儿竭 尽所能地渲染,令这位不列颠国王陶醉了,醉得飘飘然,醉得一塌糊涂,醉得忘 乎因此。中国有句老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列颠与我国相 去甚远,大概很难懂得这个道理。于是那个讲真话、说实话、向父亲真诚坦白的 小女儿成了杯具。这似乎和我国的一个小故事有些相似:某人得子,大喜,众人 探望,皆以“此子富贵”“此子长寿”“必有大才”谓之。唯一人曰:“此子终为死焉。” 众皆愕然,鄙视之。说了实话而惨遭厌弃,而那些虚情假意、口沫横飞、恨不得 将所有溢美之词基于此子一身的人却广受欢迎,甚至以高尚者自居,而讲真话赶 出门外。这与考狄利亚惨遭两位姐姐的鄙视和父亲的厌弃如出一辙。人性的弱点 也正在于此:人都喜爱被赞美,都喜爱溢美之词。但人们还期望这些话都是真诚 的。于是乎,就又构成了悖论:美言绚烂而多虚假,真话逆耳而多诚意。正如饮 料和白开水之于人,饮料尽管味美如饴,但真正解渴的还得是白开水。李尔王最 后总还是依靠着自己的小女儿,不正是如此吗 ?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孝义”和“贪婪”的问题了。身为中国人,在看待子 女对待父母的问题时,自然而然地要从“孝”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好像在我们眼里也 只有这一个角度。当然,李尔王的两个女儿高纳里尔和里根在用花言巧语骗得了 李尔的国土之后,对待自己的父亲就不仅仅仅是“孝”与“不孝”的问题了,而是忤 逆与大逆不道了。从大女儿高纳里尔要求裁减父亲的侍卫,到二女儿里根对父亲 避而不见,一向到最后李尔在暴风雨之夜冲出宫廷,终至疯狂。这中间两个女儿 的冷酷与无情表现的可谓淋漓尽致,在这些情节中,还穿插着一个“小李尔王”的故事:爱德蒙为了夺取继承权,诬陷兄长,陷害父亲,终至父亲流亡的故事。

这两个故事交织在一齐,将利益世界中人的贪婪本性表露无疑,狠狠地鞭挞了利 益世界中权利和利益的争夺和人性的冷漠。正如爱德蒙为了继承权不择手段一样, 两个已婚的女生为了争夺爱德蒙而自相残杀,更是给予这种人性的泯灭、道德的 沦丧以极大的讽刺:这三个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的人聚在一齐,最终“恶有恶报”, 这些都是后话。作品中暴风雨的出现,恰到好处。连天的狂风暴雨,营造出一种 黑暗的、恐怖的气氛人性泯灭了,道德沦丧了,世界成了地狱 当然,光明终究还是会到来的,考狄利亚就是光明,就是“善”与“美” 的化身。其实从一开始,考狄利亚就表现出了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虽然父亲对他 有些无情,但当她得知父亲的杯具,还是兴兵讨伐。还有爱德伽对自己的父亲葛 罗斯特,虽然自身惨遭诬陷,被父亲通缉,当葛罗斯特也被流放,他还是去暗中 保护,这样的情节与李尔王和考狄利亚似乎是雷同的。同前边“恶”的重复一样, 这种“善”和“美”的重复也将人们心灵的震撼最大化,“善”和“美”依然还在,在考 狄利亚和爱德伽身上就体现着这种“善”和“美”。对于父亲李尔来说,考狄利亚的 出现,带着“雪中送炭”的意味,让已经疯狂了的李尔内心有了一丝安慰。但我觉 得,在这种安慰的背后还就应有一层矛盾的心理。毕竟他以前厌弃她,他以前剥 夺了她继承国土的权利。不论如何,父女和好如初。有什么能比亲情更加宝贵呢? 即使在那个为了争权夺利而自相戕杀的恐怖时代,亲情依然是一缕阳光。但这种 幸福感终究还是短暂的,随着考狄利亚被缢死,李尔也在这种悲痛之中离开了人 世。这样的结局虽然曾遭到人们的非议,但,这就是世界,这就是现实,在那样 一个人性被泯灭、良知被泯灭的黑暗邪恶的世界中,怎样能允许“美”和“善”全身 而退呢? 关于李尔王的形象问题,有人评价他是一份昏聩专制的暴君,我实在 不敢苟同。作品一开始不就点出了他年轻时的英勇有为吗?另外,像肯特、葛罗 斯特这样既仁义又富有智慧的贵族对他忠心不二,个性是肯特,即使被流放还要 乔装打扮一番留在李尔身边当仆从。奥本尼公爵对李尔也是极其尊重的。倒是像 爱德蒙这样的野心家对李尔及其忌惮这样一比较本身就说明了李尔是一位贤明 的、极富有个人魅力的君王。如果说李尔王的杯具是性格杯具(在必须程度上也 的确如此),那么剧情的起承转合正是随着李尔性格的变化而变化的。作为君王 的李尔,深受臣民的爱戴,也因此而自负。正因如此,他才会看不到考狄利亚真 挚而朴素的感情,错信高纳里尔和里根的花言巧语。君王大抵都是如此,功成名 就之后就开始了自我崇拜和自我膨胀,被奉承遮蔽了眼睛。于是他的杯具也因此 开始。然而两个女儿对自己的冷酷和无情,瞬间的变化,巨大的心理落差,从根本上打击了他的内心,将他的自我膨胀和自我崇拜摔得粉碎!他从前所信的一 切:大臣们的敬畏与奉承,脚下的土地,甚至他的价值观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

大臣们敬畏的,不是他,而是他手中的权力,此刻他什么都不是了。世道即是如 此。可变为一介草民或者说是阶下囚的他,摆脱了所谓的君王 的身份与权力的羁绊,他的心反倒变得澄澈起来。于是,他看清了自 己,看清了自己的小女儿可爱的考狄利亚,也重新认识了世界的本质。这时候他 的心灵就应是宁静祥和的吧抛却了世俗的纷争拂去了心灵上的尘埃,这不正是佛 家所言“禅”的境界吗?就在这时候,李尔死了,与其说李尔因悲痛而死倒不如说 李尔是带着微笑死去的。像李尔那样一个看透了世事、大彻大悟之人,是不适合 活在那样一个虚伪的、被权力和利益异化了的世界上的。因此,他务必死。于是, 他羽化了,成了基督的天使,成了佛。

其实在《李尔王》中,那个小丑到是个很搞笑的人物。他的戏份很少, 似乎每次出现都是在插科打诨,好像没有他这部作品仍然完整。但他却是作品中 唯一一个冷静的人,唯一一个既身在剧中又超脱剧外的人,一个“举世皆浊我独 清。举世皆醉我独醒”的人物。仿佛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又洞察世间万物的神明。

他的每一句话都带有深深的哲学意味,他是李尔性格变化的推动着,是剧情的推 动着。他的每一句话都在启迪着李尔,同时也是对社会对人性的极大嘲讽与反思。

正是这个小丑的出现,在不断地嬉笑怒骂中将人们引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也是 的作品反映现实的意味更加强烈和犀利,在不经意间,作品的深度又进了一层。

鲁迅曾说过,杯具就是把完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在《李尔王》中, 不仅仅完美的东西被毁灭了,连恶的东西也被毁灭了,而且还毁于“恶”本身。高 纳里尔和里根的自相残杀不仅仅仅在于加重作品的杯具色彩,更在于向人们传达 一种期望,正如中国那句老话:恶有恶报。他们自身的下场正验证了“自作孽, 不可活”的道理这是他们应有的下场:恶终将会被美和善撕得粉碎,世界终究还 是美的。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