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护士计划 > 【读写结合不妨再自由点】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不妨再自由点】读写结合

来源:护士计划 时间:2019-10-03 07:57:31 点击:

读写结合不妨再自由点

读写结合不妨再自由点 一直以来,“读写结合,随文练笔”是语文教师在课堂 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简单而有 效,时而针对文体特点设计练笔内容,时而寻找文末耐人回 味处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连形象具体的插图也会作为珍贵的 练写资源。的确,课堂练笔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综 合性练习,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有效 途径。练笔的选择训练点也是经过反复推敲,有着经典色彩。

但是,这些固定模式的读写,学生是否真正感兴趣,是否又 是他们的写作兴奋点呢?笔者认为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 对教材的效能开发,找“活”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 点,捕捉学生的真实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

低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充满了童真、童趣,他们的小 脑袋中藏着对事物稚嫩却独特的体验。这个阶段是想象力发 展的最佳时期,也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关键时期, 虽然他们认识的汉字还不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产生强烈的 表达和写作的欲望。作为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特点,让他们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笔试着写下来,为今后的写 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提早起步。向言路上行 读中悟写应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但又不能太复杂,低年 级读写结合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该想办法把这个过程简单 化,在读写之间架设一条自然通畅的桥梁,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过桥。

低年级学生喜爱画画,想象丰富,好奇心强。午休时, 总能看见他们趴在桌子上聚精会神画个不停。教师何不抓住 这个契机,从激发绘画兴趣入手,先画后写,以画促写,以 此激活其思维,开阔其思路,激励学生把作文“写活”,使 写作真正成为“童心、童真、童趣的流露”呢? 《秋姑娘的信》中那片片纷飞的枫叶,《云房子》里那 千变万化的云朵;
“莲叶何田田”的《江南》,“散发出淡 淡清香”的《春到梅花山》……学生们在构思这一个个妙趣 横生的场景时,脑海里会不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情节,不经 意间,画画的过程、心得体会就全都自动记录下来。在绮丽 缤纷的画中,在这样一个敞开心扉的环境中,学生也自然舒 展开语言的翅膀,快乐地画,自由地说。不必拘泥于书中的 句式,不必苛求语言的精炼,只要调动起学生活跃的思维, 他们就会大胆说出创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而教师就是要 给学生提供口头创作的自我表现、自我锻炼的机会,让他们 敢想、敢说,培养学生自我表达情感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不断点拨,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

学生有了说“画”的基础,写起话来自然就感到轻松自如。

二、内外结合,向宽广处行 积累语言是运用语言的前提。因此,在低年级段,我们 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积累性读写训练,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课内读读、背背复习巩固;
课外多听多说,多方积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趣味盎然、色彩丰富 的童谣、童诗、绘本故事,用教材以外的知识火花来点燃学 生阅读与写作的热情,学生就能体会到,课文只是微微地打 开了一个通往知识世界的窗口,更广袤的读写天地就在自己 的眼前。

绘本,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书籍之一,它能让孩子们在 积极的氛围中,以更加自然的态度接近写话,以更加多元的 方式接近写话。文字主要诉诸听觉,而图画是一种视觉艺术, 绘本则通过这两种不同的媒介完美地结合来表现。让低年级 学生借助童趣十足的绘本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写话,往往比 借助教材中的素材来得有效,因为它们更加形象有趣,读说 写自然融为一体。通过“师生共读”或者“亲子共读”,鼓 励学生把听到的、读完的课外故事,讲给老师、小伙伴、父 母听,再记录下来。在此过程中,故事已经由内化成学生的 自我语言,上升为“锦上添花”的创作,不知不觉中,属于 自己的故事就这样被创作出来。

如刚进校门的第一节语文课,笔者给学生们讲法国作家 玛丽的《小魔怪要上学》的故事,学生们从小魔怪的视角认 识了读书原来是如此美妙的事情,学习语文的兴趣一下子被 打开了。当天回家后,全班大多数学生都兴致勃勃地把这个 故事讲给了家长听,第二天的故事交流会上,不少学生就讲 述了自己有关“上学”的趣事。

优秀的绘本故事往往都来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实现生活与写话的链接。绘本《我要变大》 中,那只叫黑羽的小公鸡常常因为个头小而被嘲笑,后来它 吞下了一颗能使自己变大的绿松石,身体变得巨大无比。故 事讲到这里,我请学生们猜猜小公鸡的心情。有些学生也曾 有着因为个头小而被嘲笑,甚至被欺负的经历,共鸣自然而 然产生,有些学生觉得长大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这时我追 问:你们要是突然长大了,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每个学 生的答案都是不同的,写起自己心中的故事自然得心应手。

课内外结合的大量识字、丰富积累使学生有了写的欲 望;
丰富多彩、充满想象空间的图片画册,激发了学生写的 灵感。如此自由读写,循序渐进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把握生成,向纵深处行 在读写结合的训练中,我们同样要注意精心预设,力求 课堂上动态的生成。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表达,善于发现 学生关注的兴奋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调整预 设,并进行及时的点拨和引导,使教学富有灵性,让读写训 练充满活力。

教学《春雨》那天,恰逢细雨蒙蒙。在“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的吟诵声中,我发现几个靠窗边而坐的学生, 他们的视线被窗台外的一株含苞待放的月季所吸引,丝绒般 的花瓣上晶莹剔透的雨滴,颗颗饱满,很是动人。笔者不由 心中一动,既然学生已然陶醉于春雨中的景色,何不顺势而 为,把眼前的情景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它生成有效的练笔资源呢?写写自己眼中的春雨,想想它给万物带来的变化, 不仅契合课堂教学主题,还能让孩子尽抒胸臆。“雨下在树 上,雨水顺着树梢儿滴下来,变成了一串串银珠洒落一地。

小草不声不响钻出地面,编织成绿色的地毯……”在我的美 文诵读声中,学生听得入了迷,也静静地观赏起窗外的景色, 眼前的真实情境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已将学生带入了另一番 境地。听觉和视觉的结合,文字和生活的交融,一时间,师 生的思绪和着迷蒙的细雨一样飘飞起来……诗句的浸染,美 文的例引,再加上真切的观察体验,学生们写得津津有味, 乐在其中,交流时争先恐后,都愿意把自己写下的优美语句 展示给全班同学。没有丝毫刻意,这样的灵动生成也“随风 潜入夜”般滋润了学生的习作天地。

虽然生成可以是偶发事件的智慧处理,教师要善于捕捉 课堂上因意外生成的可用资源,但绝不要误以为生成就是随 意的。生成既在偶然中,又在必然中,教师只有注重营造快 乐的教学氛围,善于捕捉,才能把握生成,与学生进行心与 心的沟通,并及时筛选,使之为教所用。习作教学资源无处 不在,读写训练点比比皆是,但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 动态生成的习作教学平台,才是学生们更乐于接受的。低年 级的读写结合更要注重对读写训练素材的开发,让学生享受 自由灵活的写作乐趣,踏上快乐的读写之旅。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