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更新数学教育观念,确立有效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数学课程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来实现。数学课程目标不仅要关 注知识与技能目标,更应关注过程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关注学生获 得知识的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教学 方法将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的定理、数学的运算法则仅作为数学知识“告 诉”学生,让学生记住这些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然后进行反复操练。那么 这样的学习过程将无法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甚至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厌 倦心理。因此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过程”,这样的“数学活动”应是学生经历 “数学化”、“再创造”的过程。它也是通过教师来帮助学生建构和发展认知结构的 过程,从而达到师生的互动和共同发展。
其次要坚持以生为本,全面了解学生,力求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有 效的数学学习来自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则与学生学习数学时产 生的情感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注重“以学定教”、“以问 拓思”、“因问造势”,形成一种多维互动的高效课堂。通过师生的交往活动,既 生成问题,又提高智能,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与研究知识、智能展示与 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
第三要准确地把握数学的教学任务,防止出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 严重偏差。在确立数学教学内容目标时,必须认真阅读《数学课程标准》,准确 把握知识目标要求,使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二、教学设计从立足“教”向立足“学”转变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建 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重新建构信息 的意义。因此,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活动,更是知识的再创造、再 理解和再加工转换。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更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 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 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将以“教”为主的“教的课堂”转变为以“学”为主的 “学的课堂”。为此,教师不仅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 学习,担当课堂的“主角”,还要亲自参与,成为学习方向的引导者、问题解决的 评价者、学习兴趣的激励者和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者。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得教师 不再是课堂中的“独角戏”,而是成为了师生共同学习、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学 习共同体”。
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重心应放在如何凸显问题性上,强调问题意 识。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需要来进行问题化设计,设计出学生对问题的发现、 生成以及解决的方案,以问题提出、问题对话、问题解决为主的行动路线来开展 学习,让学生在有效课堂中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 效地促进学生从“无问题学习”向“有问题学习”转变。
三、教学实施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 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重于结论。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反对以教 科书为中心,不是说不要教科书,不要例题,而是要以教科书为工具,让学生去 自己探索知识、结论的获取过程。数学课的例题,可以将它作为一个切入点,让 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独立思考,或在教师的指导下懂得某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过程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比起简单地灌输给他 一个结论更为重要。
教学实施离不开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计算 机辅助教学走入课堂已成为必然。由于现代教育技术能将文字、画面、声音有效 地融为一体,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佛身临 其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 析能力、判断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我 们的重点更应放在将其作为数学探究活动的手段、工具和方法上。将其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更乐意并将更 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真正实现信息技术成为有效教 学的“辅助”工具。
四、教学效果从关注“外在变化”向关注“内在发展”转变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如果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在学业上有 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我们认为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的。具体体现在:学生在 认知方面,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在情感方面, 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热爱到热爱。因此衡量教学有没有 效果,看学生有没有进步或发展成为了唯一的指标。而不能简单地从传统的单元 测验、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的变化上来衡量。学生学习的结果,不仅表现在双 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内在发展,在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定位上,要强调通过课程 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在教学实施中充分让学 生得到学习体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五、教学评价从“一元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体现课程的核心理 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 建立联系;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 观;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必须弱化以考定位、一锤定音的单一评价 模式。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的目标要多 维化,要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进 行全面评价;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不仅要有教师,还要有学生自身、学生家长、 同学以及社会相关人员参与;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既可采用笔试、口试、社会调 查、社会实践等方式,也可采用撰写小论文等方式。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实 施者,在课堂教学中所处的主导地位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师有着密切的 关系。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取决于教师个人所具备的素养。提升课堂教学的 有效性不仅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同时也是教师的立业之基、立身 之本。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