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工会 >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_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_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工会 时间:2019-10-22 08:00:26 点击: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分析及对策研究 伴随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越来越要求劳动者 具备跨岗位、跨职业,并具备不断适应岗位变化甚至转岗的能力。作为与之相适 应的高职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综合能力。本文以广州 城市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对2011—2015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根 据其从事工作存在的跨岗位、跨职业现象,提出了以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为 本位的专业改革对策。

前言 伴随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越来越要求劳 动者具备跨岗位、跨职业,并能不断适应岗位变化甚至转岗的能力。与此相适应, 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目前职 业综合能力的内涵在学界尚未统一认识,本文认为其内涵是指从事职业岗位的能 力和跨职业、可迁移的关键能力。前者是作为劳动者从事具体的职业岗位应必备 的基础能力,由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单项技能、专业复合技能等)通 过社会实践转换而来。后者是职业核心能力,是指劳动者从事任何职业都不可缺 少的跨职业的基本能力,是伴随其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与人交流、信息 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创业等能力。职业核心 能力在劳动者职业生涯中往往起到关键性作用,也称职业关键能力、职业通用能 力,由于综合职业能力能真正体现学生从业创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在高 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受到高度重视。因此,本文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 院)为例,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就业分析,针对毕业学生面临就业竞争 激烈,就业压力加剧,工作流动性较大,就业从事行业与专业不对口等现象,结 合广州市旅游行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提出以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为本 位的旅游管理专业改革对策。

一、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就业调查分析 2015年底,通过对我院旅游管理专业2011—2015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跟 踪问卷调查,了解近几年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发展状况,以便进行专业 改革,使培养的学生能具备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2011年以来我院旅游 管理专业毕业生总数为478人。本次调查共发放了220份调查问卷,回收212份, 回收率为96.36%。调查问卷共计问题22项,便于本文研究需要,选取了其中6项 做数据分析。(一)毕业生从事工作岗位性质与专业对口程度分析 关于2011—2015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中,专业对口的为42人,比例 为19.81%;
专业基本对口的为18人,比例为8.49%;
与专业相关但不对口为46人, 比例为21.7%;
完全与专业不相关的为106人,比例为50%。结果表明,我院旅游 管理专业毕业生很多毕业后并未能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

(二)毕业生从事工作具体岗位与行业相关程度分析 关于2010—2015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具体工作岗位与旅游相 关的占问卷调查的32.04%,而从事其他岗位的占问卷调查的68.87%。

(三)毕业生在工作中运用职业能力的熟练程度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我院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对职业能力的运用是 比较熟练的,如沟通与应变技能、旅游产品销售技能、组织协调与管理技能、现 代办公设备使用技能、书面表达技能,但旅游产品设计策划技能、旅游英语听说 技能等选项一般的比例达到42.45%、44.34%,显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毕业生在工作中认为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分析 此题为多项主观填空题,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根据在工作岗位中认 为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为爱岗敬业能力198(93.4%)、社交礼仪167(78.77%)、 团队合作能力146(68.87%)、自我学习能力113(53.3%)、岗位技能105(49.53%)、 组织管理能力99(46.7%)、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92(43.4%)等。这和在对旅 行社管理人员访谈中关于旅行社在招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时最注重沟通能力、 技能水平、合作能力、实践经历、敬业精神等因素基本一致。

(五)毕业生对学校的各方面评价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对学校各方面的评价情况,对学校设施普遍 满意。但在专业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联系紧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注 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还有待提升。

(六)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开展科技活动或竞赛 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开展科技活动或竞赛普遍获得认可,可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技能和提升综合素质等。

二、提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从2011—2015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工作岗位性质与专业对口 程度、从事工作具体岗位与旅游行业相关程度等问题的分析,学生已大多数不再 从事旅行社行业或者与旅游相关的行业。面对现阶段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学生 的就业现状,结合专业偏重于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因 此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应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本位进 行专业改革,包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 等。

(一)制訂以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优化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专业建 设的重点和难点。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实现教育目标所必需的课程体系、教学内 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基本内容。由行业、企业、学校和职业资格鉴定 部门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针对旅游企业岗位群,分析其工作岗位的任务、工作 过程,对工作岗位应具备的从业素质、职业岗位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标准 并进行论证,再依据论证结果设计出以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本位,以 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同时,把职业考证的职业素质、职 业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求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制定体现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 的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实现岗位群与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职业标准与课程标 准对接,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考证内容与职业资格内容对接。

(二)构建以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为 基础,突出综合素质与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1)进行职业岗位分析确定旅游 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企业所需人才素质和职业综合 能力要求的角度出发,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能力要素组 成。(2)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职业岗位的现实和社会需求,进行职业综合 能力分析,分解成若干专门能力,并围绕专门能力进行课程的设置,确定课程设 置的专门能力目标、主体内容和层次定位。同时,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确定所 需的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等,并围绕这些素质开 设相应的素质课程,融入基本素质、职业岗位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拓展素质等基本模块,对应公共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模块。(3) 以能力为重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线,优化课程设置,一定程度上压缩理论课 时,使职业能力培养和专门能力训练的学时根据专业特点不同,应占总学时的 60%左右以上。

(三)制定基于工作过程分析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分析、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基本思想及做法的载体, 是一门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文件。在课程标准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 体,以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1)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 要求,参考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对旅游企业岗位群进行岗位典型性工作任务分 析,对应的岗位工作过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匹配,整理成课程的 素质点、职业岗位能力点、职业核心能力点,形成学习性任务。(2)根据学习 性任务设计成教学项目任务,将相关素质训练项目、专业能力项目和职业核心能 力项目训练相集成,按工作过程加以排列,形成以工作过程为逻辑,以职业综合 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内容。

(四)构建适应职业综合能力为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 基本途径,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技能,进而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 力。(1)以職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资格标准为指导,修订实践教学目标,整 合实践教学内容。(2)构建以“职业综合能力”为本位的实训(习)体系,突出 课程实践环节,强化学生课堂内外动手能力,提升语言表达、形体塑造、应用写 作、沟通交际、社交礼仪等能力。(3)注重校外企业实习,促进学生爱岗敬业、 团队合作、职业理解、适应能力等方面提升。(4)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积 极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情景式等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发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5)创新实践考核模式,构建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参照职 业资格考试方式和评价标准,突出实践能力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6)强化实 践教学条件,参照旅游类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岗位能力需求,加大校企合作力 度,加强校内外实训(习)基地的建设。(7)开展系列讲座、科技活动、大赛 等素质教育活动,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个性能力。(8) 通过志愿者行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服务活动,提高实 践与操作、表达与表现、创新与创业等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优化以教师能力为要求的“双师素质型”队伍结构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否取得成功,教师是关键环节。在以学生 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 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同时又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即具 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型”教师除了“双证型”,还应主持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 建设和应用技术研究,更应具有较广的行业视野,较强的企业实践能力,较新的 行业理念的教师。因此,要整合校内外师资资源,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双向 流动通道策略,优化和提升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结构优化的“双师素质型”队伍。

(1)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行业从业水平和科研社会服务能力, 鼓励和引导教师“走出去”为企业和社区服务,增加企业从业经验和提升社会服务 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2)大量“引进来”行业企业一线具有 高技能水平的高级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也可以担任综合职业能力的校 外指导和考核评价等。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