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是“言”与“意”的中介,“言生于象,故寻言以观象;
象生于意,故寻象以观意。”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忽视对语 言形象的创设、还原和激活,那么学生所学的语言就是缺乏 形象支撑的、僵化的、干瘪的、枯燥的语言;
学生的理解就 是抽去形象信息的、缺乏生命体验与心灵沟通的理解。
一、在品词中咀嚼,开掘语言表象 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认为“字词是阅读的基础”。这一 说法当然没有错误,但是字词的作用仅仅是“阅读的基础” 吗?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论著中强调:“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 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其实,每一个 汉字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中不应枯燥地分析词条 的意思,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味词语的细微差 别,推敲用词的精妙,感知词语塑造的鲜明形象,即“词语 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 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
一位老师在上老舍先生的《猫》一课时,咀嚼玩味了“它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一句中的“蹭”, 开掘了词语丰富的表象空间。
师:能说说“蹭”在这儿的意思吗? 生:是“摩擦”的意思。师:那老舍先生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蹭”呢?请 大家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其中的不同。
生1:我觉得用“摩擦”的话,句子中的猫就没有可爱 的那种感觉了。
生2:我也有这种感觉,就是猫好像不再温柔可亲了。
生3:我觉得“蹭”是一种轻轻“摩擦”。因为如果擦 得很重的话,老舍爷爷会不舒服的。
生4:我觉得“蹭”是一种温柔的“摩擦”。因为课文 中说,猫高兴的时候,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猫蹭主人的腿, 那是在向主人表示亲热呢。
生5:我觉得“蹭”还有一种撒娇的味道。猫在老舍爷 爷面前撒个娇,要求给抓抓痒。说明猫和老舍爷爷的关系特 别好。
师:体会得真好!大家看,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撒 娇般蹭着老舍爷爷的腿,还蹭出了什么呢? 生6:蹭出了可爱。猫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
生7:蹭出了友谊。
生8:蹭出了顽皮。
生9:蹭出了它的天真活泼。
生10:蹭出了乖巧。
生11:蹭出了相互之间的感情。
师:说得多精彩啊!同学们,一个“蹭”字,不仅让我 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画面。
一个简简单单的“蹭”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描写, 在老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意会下,竟然被咀嚼出如此丰富的感 觉和内涵。本是一个平面的汉字,在学生多元的、个性化的、 充满诗意的感悟下,它的表象一下子就丰满起来了。苏霍姆 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指出:“学校里应当有 一种高度的言语素养,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你们 要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让学生应当成为 ‘词的音乐家’。”这位老师努力开掘“蹭”字丰富的表象, 让学生揣摩体味、含英咀华,不正是引领他们走向“词的音 乐”吗? 二、在赏句中涵泳,链接语言镜象 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指出:从现象看,语感是对 语言的感觉,但实质上它是一种心灵的感觉,语感正是在言 语的音韵和意义的直接感染下在内心呈现出一个感性的具 体生活镜象,在人的直觉思维作用下,产生美感效应。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美文。有两位教师采用了 不同的教法:
第一个老师是这么上的:通读课文,你是从哪些地方看 出朱自清对时间流逝的伤痛的?在一个大问题背景下析词 读句,深挖细掘,学生最终的收获就是明白了“时光一去不 复返,要爱惜时间”的大道理。这种教法的弊端就在于只是 仅仅让学生枯燥、漠然地发现提炼文本的教育意义,而对文本隽美雅致的语言特色毫无感觉、麻木不知。
第二位老师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不应仅仅是让学生懂 得爱惜时间的道理,更应让学生体会到朱自清通过“燕子” “杨柳”“滴水”“大海”“轻烟”等具体生活事物的比对 来表达哀婉缠绵的心绪这一语言表达特色。“形象”来源于 生活,完形于生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链接语言的生活镜象, 赏析、涵泳这些语句,让学生“沉入语句的感性世界”(李 海林语),把玩、掂量、比较语言表达的“真味”,真正为 学生语言的发展埋下深厚的根基。具体设计如下:
组块一:有人说朱自清的文字是富有情感温度的。读着 这样的一篇美文,你感觉到弥漫在文字间的是一种怎样的情 绪? 例举三处: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 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 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相对于万古长存的宇宙,人的生命是十分渺小的, “针尖上一滴水”和“大海”,这两个鲜明的事物,把两者 的差距形容透了,给人以“生命无常”感——稍一轻忽,生 命便要消失在无尽的时间长流里。)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如薄雾,被初阳 蒸融了…… “字字未宜忽,句句悟其神”。第二位老师教学时紧扣 重点语句进行赏析、涵泳,通过对一些生活事物的链接,唤 醒语言的生活镜象,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到这样的表达对于 烘托意境、表达情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获得了对 语言的审美感、情味感。这时,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对学生 来说,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感染;
不是教师的透彻分析, 而是自己的自主领悟。
三、在悟段中想象,丰富语言视象 阅读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留下形象,留下情感, 留下语言。我们期望这样一种教学境界:当学生看到一段语 言文字的时候,他的头脑能再现一种视象;
当学生眼前出现 某一个视象的时候,他头脑当中能显现出相应的文字。而想 象,就是丰富语言视象、再现作品内容的“绿色通道”;
通 过想象,学生可以听到语言的声音,辨别语言的色彩,触摸 语言的温度。
请看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二泉映月》时的一个片段:
“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 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 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 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同学们,阿炳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很远。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心灵走进阿炳的那个时代,走进 阿炳的生活。也许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早晨,阿炳在干什么? 也许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阿炳在干什么?也许因为双目 失明他撞上了一摊水果,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最真切 的那一幅画面写下来。
生1:我仿佛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大雪纷飞的时候, 拿着胡琴在街上卖艺,当他不小心撞到小摊时,即使他说“对 不起”,摊主也不肯放过他,把他一天辛苦赚来的钱全部都 拿走了。
生2:我仿佛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不小心碰翻了人 家的水果摊,虽然说了“对不起”,还是被人毒打了一顿。
虽然围观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帮助他,只是在一旁讥 笑他。
生3:我还看到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别人吃着团圆饭时, 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拉着二胡,穿着破烂的单衣,吃 着别人剩下的饭菜,睡在牛棚里,没有被子,没有床,没有 枕头。
生:…… 师:是啊,你们看到、你们听到、你们感受到的,那全 是阿炳的一段坎坷经历啊……当这些画面一幅一幅地呈现 在阿炳面前,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地叹息, 伤心地哭泣,激愤地倾诉,倔强地呐喊……一起读。
(引导学生一次一次地读这一段,总共读了7次)在这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教学片段中,王崧舟老师让学生 围绕“坎坷”想象画面,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折射出视 象,让学生有效地走进了旧社会的悲惨世界,感受阿炳的坎 坷生活。这时学生头脑中产生的视象是有生命的,是可以叠 加、延伸的。然后再让孩子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悟,用诵 读展示对语言的融会。这时饱含深情的诵读,一声声,一遍 遍,不是简单的朗读堆砌,而是读出了对阿炳命运的万分感 慨,读出了语言和意韵融合的视象,读出了学生语言世界中 那一个个鲜活的元素。
四、在谋篇中借鉴,外化语言意象 新课标第三学段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诸如立意选材、谋篇 布局、表达方式等,在小学高年级都是需要学生初步领悟的。
如《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篇 课文,这篇文章较好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整篇文 章有多处写到“月光”,在月光下,父子俩因捕捞鲈鱼的时 间未到而关于要不要放掉鱼的一番对话更为感人。古往今来, 不论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唐诗宋词,还是“月 亮代表我的心”的流行歌曲,“月光”在文人的笔下有着丰 富的意象。“情伴景生,景以情活”,根据文本独特的表达 方式,我在设计上独辟蹊径,从寻找如水的月光入手(表象) ——体会月光下的那一份心情,境由心生(意象)——借景 寄情,情景交融,借月光写孩子放鱼时的心情(表象)。整堂课的设计在“表象——意象——表象”中走了一个来回。
如果说从“表象——意象”的指向,是抓住了语言的内核, 那么,从“意象——表象”的再现,则是抓住了语言的外显。
1.(出示)“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 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请你到文中去寻找这份美 丽的月光,找到描写月光的句子(3处)后,美美地读一读, 读出美丽的感受来。
3.在皎洁的月光下,只有父亲与孩子的情感在流淌着。
在父亲不容争辩的目光下,孩子——“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 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大鲈鱼有 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此时此刻,你明白孩子的心情吗?读出这种感受来。
写话: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 把它放回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 湖水中了。此时,月光似乎___________。
5.同学们,真好,你们把这样意味深长的目光,这样复 杂的心情,都融入在了一段悠悠的月光中,这就是借景寄情、 情景交融的写法。
“表象”与“意象”以及“表象”与“意象”的结合和 转换,应是语言教学的纠结点、着力点。一篇文章的内容是 非常丰富的,领悟文章表达方式的方法也是多样的,但是不 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找到最恰当的切入点。这就要思考:应该以什么样的“主问题”来拉动语言材料?其言语的 表现力、生命力、借鉴点在什么地方?本课设计从“月光” 切入,凭借“月光”这种语言意象,从“寻找月光——体会 月光下的心情——借月光抒发心情”,从“吸纳”到“倾吐”, 使学生水到渠成地领会了借景寄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使课堂荡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儿”。
一般来讲,文章的重点词语、重点句子、标题、文眼、 警句、重点段、过渡段、思路、线索,所记述的事物的特点、 事件发展的高潮、人物言行的闪光点等精彩部分,以及教材 的突出特点等,都是激活语言形象、破译语言密码的关键所 在,都是唤起学生言语生命的着力处。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崧舟.诗意语文[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3]魏星.言与意——演绎语文的精彩[J].人民教育, 2005,(2).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