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尽管战事焦灼,国家各项支出、 耗费甚钜。但是贵州省的教育经费总投入却并没因此打了折扣,相反却是呈现逐年递增的良好趋势。以民国28年(1939 年)——民国30年(1941年)贵州省款教育经费统计表为例:
同样贵州地方款教育经费自1939年实行统收统支办法 后,经费使用也日渐充盈与扩大。以民国28年(1939年) ——民国30年(1941年)贵州地方款教育经费统计表为例:
综上不难发现,即便是在中国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刻,贵 州省的教育经费总投入还是保持着倍增的基本态势,这一方 面体现了当时国民政府致力开发贵州的决心,当然另一方面 也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即“教育经费与教育事业 关系甚钜,故增筹教育经费实为教育行政上最重要问题。” [2]5 二、教师队伍的改良与稳定 1.力推改良 由于交通闭塞、社会动荡等不利因素,1935年之前的贵 州省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问题极为突出,而其中最为集中的 积弊大致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其一,受过师资专业训练之教师甚少,不敷聘用;
其二, 地方教育恒多为土豪劣绅把持,因是师范毕业生也不易插足 [1]7。
为求根本之改变,自1936年伊始,新成立的贵州省政府 便力行改革。比如针对小学师资,采取了以下之举措:
第一,培养师资。在原有省立贵阳师范学校、省立贵阳 女子师范学校基础之上,再将全省划为5个师范学区,并以上述学区之省立中学改为师范学校,以扩大全省小学师资培 养规模;
第二,训练师资。通过各县举办小学教师讲习会与 组织小学教育研究会,务求使小学教师有进修机会;
第三, 甄检师资。通过建立与健全诸如贵州省小学教员检定规程及 检定委员会组织规程等制度建设,实现对小学教员的录裁 [1]8-9。
而针对中等学校教员多系兼课数校,所任钟点异常散漫 等弊端,自1936年开始,贵州省政府教育厅即将省立中等学 校各科课程教师完全改行专任教员制,并于预算中将各校各 科应聘专任教员人数予以明确规定,至于专任教员薪俸仍就 原有钟点费及各科津贴费统筹支配[1]15。
2.提升待遇 1935年以前,可以说贵州省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待遇普 遍很低。仅以1934年贵州省中等教育教师实际收入为例:
不过从1935年开始,贵州省各级各类教师的收入水平不 仅显著提高,而且逐年上升。以1935年贵州省中等教育教师 实际收入为例:
不仅仅在薪资收入方面,贵州省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待遇 因此有了根本性的改观,类似实物性补助的其他福利措施也 适时地给予教师多方关照,比如根据1941年《贵州省战时员 役生活补助办法》规定:省属各厅、处院校馆人员:每人每 月发给食米77.88公斤、食盐2市斤;
服务满1年者,每年3月 发给单制服1身、每年8月发夹制服1身。分布各县之省立教育机关亦均受同一待遇,至于各县立、私立中等学校教员之 待遇,比照省立中等学校以及当地实际情况,由各县政府统 筹办理[2]33-34。尽管上述办法不过为政府一临时性政策, 但客观地来说此举显然对于稳定教师队伍,进而对于持续推 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毕竟面对长 期抗战所引发的全社会通胀压力,当时基本没有其他收入来 源的广大教师可以说仍是一比较弱势的社会群体。
3.重视师范教育 (1)扩充师范教育 针对小学师资的匮乏,自1936年以来,在原有省城男女 师范两校的基础上,先后将遵义初级中学、都匀初级中学、 镇远初级中学、盘县联立初级中学改办为师范学校,加之省 城之贵阳师范,共计5所,再划分为五学区,以实现普遍造 就健全之小学师资与负责改进该区域内初等教育之双重职 责:
针对中学师资的匮乏,自1937年以来,在原有6所师范 学校基础上,又相继将赤水县立女子初级中学、毕节县立初 级中学改办为简易师范学校,负责招收小学毕业生,采取4 年学制,毕业后可充作师资及其人才储备之用。同时上述8 校的办学经费将每年由贵州省财政优先补助拨付,从而以确 保其办学无后顾之忧。
(2)优待师范生 相对于其他较发达省份所实行的完全公费制,贵州省的各级各类师范学校学生一直以来仅有伙食费津贴。即便如此, 由于抗战以后的物价飞涨、政府开支紧张,每位学生每月实 际只能拿到2元1角的津贴,而该数额竟然也只有1935-1936 年期间实际发放的一半。另外教师待遇菲薄不均等问题屡见 诸报端,以至于一时间很多清寒的师范生或中途辍学,或毕 业后改业。为扭转这一不利局面,贵州省政府自1940年开始 即将师范生伙食费津贴每月增至6元,此外还从1941年伊始 另加补助费9元,同年9月左右又再行增加补助金额,于是乎 每位师范生每月可实际领取的伙食费津贴已达25元之多。虽 然此举并未使贵州从此进入全面公费师范的时代,但是对于 当时改善师范生的生活、学习条件确是效果比较明显[2] 37。
三、高等教育的适时重建 虽然在清末民初的贵州历史上,曾有过高等学校的身影, 但由于政治、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后一一凋零,所以直 至抗战前夕,贵州全境尚无一所高等学校。也因此迫使众多 贵州学生在中学教育完成后,家境贫苦者,只得放弃求学, 转攻谋生之道;
而家境殷实者,也只得辗转至他省继续求学。
然抗战爆发后,这一局面却大有改观。一方面主要在于 沦陷区高校的纷纷西迁。据统计,抗战期间先后落户贵州的 外省大学大致有:
私立大夏大学,1937年迁来贵阳,后迁至赤水,开设文 学、理学和法商3个学院;
国立交通大学,1937年迁来福泉,开设土木工程、探冶工程和铁道管理3个系;
国立浙江大学, 1939年迁来遵义,设分校于湄潭,开设文理学院、师范学院、 农学院和工学院;
国立湘雅医学院,1938年迁来贵阳;
私立 之江大学,1943年迁来花溪;
国立广西大学,1944年迁来榕 江;
国立桂林师范学院,1944年迁来福泉。
而另一方面则主要归功于当时贵州省政府首脑的审时 度势,时民国时期贵州省政府主席的吴鼎昌曾有言:“为政 者必须特别注意时机,任何新政令倘于其时机来到或以过时 推行,往往用力多而成功少。若适逢其时,则可不胫而走也。” [3]112显然此次外省高校西迁入黔不亚于为贵州高等教育 的重建迎来了东风,于是吴鼎昌立即着手,一方面利用来黔 高校在师资、设备、专业、技术、经验等方面优势,为随后 办学积蓄各方面的条件,同时通过与国民政府教育部的积极 斡旋,从而获取中央政府对于贵州重建高等教育的支持。不 久之后,一所所由贵州省自办的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涌 现:
1938年3月,国立贵阳医学院正式成立。该校设医学本 科、医事职业科以及护士班、助产班;
1940年9月,国立贵 州农工学院正式成立。该校设有农业化学、农业、农业经济、 土木工程、电机工程、矿冶工程6系;
1941年10月,国立贵 阳师范学院正式成立。该校设国文、英文、数学、教育4系, 学制4年;
史地、理化、体育童军3专科,学制3年;
体育师 资培训班,专门培养中学教师。1942年7月,在国立贵州农工学院的基础上,国立贵州大学正式成立,这也是贵州省有 史以来第一所综合类高校。该校有文理学院,下设数理、化 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历史社会学5系;
有法商学院, 下设法律、政经2系;
有农工学院,下设农林、农业经济、 电机工程、土木工程、矿冶工程5系[4]52。
应该说随着贵州省内一批高等学校的建立,不仅有效解 决了贵州本土高中毕业生的升学问题,同时也为贵州吸引了 一大批外省生源,此举无疑将为战时乃至贵州日后的发展提 供必要的人才储备。
虽然身处抗战的烽火岁月,但是从1936至1945年这十年 的大发展对于近代贵州而言,不仅意义深远,而且作用巨大。
其在教育事业方面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毫 无疑问地成为了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最好诠释。然而同时我 们也必须冷静地看到贵州在国民政府治下的此次大开发其 本身所具有的某种历史偶然性,[5]125-110如果不是刚刚 收归中央政府的直接统辖,如果之后没能成为国民政府抗战 的战略大后方,一旦缺失了上述这些前提,贵州省的此次大 开发是否还能如期付诸实施,抑或者说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就 能取得如此显著的建设成效,可能这都将成为未知可否的事 情了。此外贵州省的此次全面建设,当然也包括其教育领域 的诸项举措虽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若细细探查不难发现, 仍有很多地方比如师资匮乏的问题始终没能得到根除,比如 教育经费的使用分配是否合理等等值得思考甚至商榷。参考文献:
[1]京滇公路周览会贵州分会宣传部.贵州教育概况 [Z].贵阳:中华印刷厂.1937. [2]贵州省政府教育厅.贵州教育概况[Z].贵阳:贵 州省政府教育厅.1941. [3]吴鼎昌.花溪闲笔(初编)[M].贵阳:贵州印刷 所.1940. [4]何长风.吴鼎昌与贵州[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 社.2010. [5]孔令中.贵州教育史[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 社.2004.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