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认知是指利用模型认识事物或通过建构模型解决 问题的方法。当人们需要处理的问题在空间或时间上与人的 官能不匹配时(如原型太小、太大、太快、太久、太遥远或 太复杂等),结构和演进过程难以外显,因果关系趋向于理 论化,就需要借助模型认知。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学 科,经常要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 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或者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来建构 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因此,模型认知 是化学学习和化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方法。
一、模型概念及其分类 在现代科技文献和日常语言中,“模型”一词通常有两 种用法。一是指某一对象(原型)的复制品或样本,最常见 的是人们根据原型的外形、结构特征,按比例放大或缩小而得到的一类比例模型,如合成塔模型、炼铁高炉模型等。二 是指与某一对象(原型)具有一定相似性的系统,包括:(1) 以物质的形态体现或模拟对象的结构、功能或运行规律的实 物相似模型,如晶体结构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等;
(2) 以观念的形态摹写或描述对象的某些特征、性质和规律的抽 象相似模型,如理想气体模型等。概而言之,模型是人们为 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种 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 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化学学科中的模型种类很多,为了研究它们各自的性质、 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选择适当的标准加以区别和分类。按 照代表和反映原型的方式,模型可以分为物质模型和思想模 型(如表1)。物质模型是以某种程度、形式相似的模拟实 体再现原型。它不仅可以显示原型的外形或某些特点,而且 可以用来进行模拟实验(如化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思想 模型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抽象反映形式,是人在头脑 中创造出来的。按照模拟原型的性质和特点,思想模型可以 分为想象模型、符号模型和数学模型。想象模型是以理想或 想象的形态去近似地反映客体的一种形式,是运用思维的力 量对客体进行简化、纯化或猜想、幻想的产物;
符号模型是 指借助于专门的符号并按一定的形式组合来描述客体;
数学 模型是指把客观事物的某些联系或性质通过数学表达式表 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薛定谔方程等 需要指出的是,模型的分类并不是总有那么清晰的边界, 有些模型兼具多类模型的特点。例如原子结构模型,它既保 留了物质模型的特点,又保留了思维模型的特点。因此,分 类也只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已。
二、模型的认知功能 从认识论的观点看,模型是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把 认识过程的各个因素都汇集在一起。在认识过程中所运用的 模型履行着各种功能,不仅是对已有认识的总结,而且加入 了新的猜测和假设,含有新的思想和概念。因此,模型的认 知功能是多样的,其中最突出的包括下列四个方面。
(一)描述功能 模型的建立主要依据类比原则,从观测到的事实出发, 经过推理,得出一些抽象的、有组织的观念,即把各种事实、 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纳入到一个抽象的、有组织的系统中。借 助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原型的特点以及各种成分或要素的 相互关系,更能突破语言要素必须直线连续排列的限制,避 免抽象语言无法使人一下子获得整体印象的问题。例如,理 想溶液模型描述了浓度变化对溶液性质的影响。
(二)解释功能 模型,尤其是实体模型,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起着重要 的解释作用。以形形色色的模型为中介,人们可以很好地认 识和研究客观事物。通过模型可以形成一个关于事物内部如何作用的假想机制,来模拟、类比和推测事物的结构和过程, 从而达到对现象的解释。模型应该符合它赖以建立的实验基 础,能够对有关现实原型的各种观察、实验事实作出科学解 释。例如,化学反应的碰撞模型能够解释各种因素对化学反 应速率的影响。
(三)预见功能 在模型的抽象过程中,人们舍去了大量次要的细节材料, 突出了事物或过程的主要特征,因而便于发挥逻辑思维的力 量,使得模型的研究结果能够超越现有条件,指示研究的方 向,形成科学的预见。例如,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率, 将当时已经发现的各种元素按原子量大小排列在一张周期 表中,并预言了当时还没有发现的一些元素。后来,这些元 素被相继找到,验证了门捷列夫的预言。从现代科学的观点 来看,元素周期表(律)就是一种化学模型,它成功地处理 了各种元素的关系,并具有很好的预测力,能指导以后的研 究。
(四)判断功能 原型与模型之间遵从相似理论,因此借助模型可以检验 原型的可靠性。这种检验的最终标准是科学实践,但是当模 型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并为科学实践所证实时,它就可 以间接地起到关于原型知识真实性的判据作用。由于科学规 律能在相应的模型中以纯粹的、准确的形态体现,所以这种 判据作用往往比实践的检验更有力量。例如,由理想气体模型可以判断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性质,推导出道尔顿分 压定律,因为它们之间均遵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当然,在充分认识模型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 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模型方法的局限性。首先, 模型毕竟不是现实原型,它与原型之间存在着差异。其次, 任何模型的应用都不能代替严格的逻辑推理,更不能代替科 学实验的检验和判定。
三、关于模型认知的教学思考 (一)模型展示与模型建构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 力 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的物质模型手段,排除学生 学习化学的畏难心理,尽量让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得出 结论,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是,认为给学生看一下实物模 型便是运用模型的教学,则极大地削弱了模型的教育价值。
模型方法体现了人类思维的科学抽象和理论概括能力。作为 教学工具,模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 思考。模型方法需要充分的想象,需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的灵活转换和高度统一。模型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的认知 水平逐步从具体向抽象过渡,思维能力逐步从感性上升到理 性,从而理解和掌握一些来自于具体事物、现象的抽象科学 概念、理论。学生一旦将模型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图式, 就能获得认知水平的跃进。
例如,教学有关苯的知识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展示苯的比例模型,虽然也能把苯分子的价键特点说清楚,但是会失 去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其思维品质的大好机会。教师不妨先 给出苯的分子式C6H6,要求学生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写 出或画出符合分子式的各种可能的结构。学生可能会写出或 画出许多同分异构体。这时,教师不妨再给出苯的性质的实 验事实:(1)(演示得出)苯不能使紫色KMnO4酸性溶液褪色;
(2)苯分子的一氯代物、邻位二氯代物只有一种。由此, 鼓励学生对自己写出的结构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再来介绍 凯库勒提出苯的结构模型的过程。
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内部知识 结构,还能提高学生对模型的理解力,促进学生概念的发展, 在模型建构中实现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二)模型观察与模型制作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 力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动手制作模型,既能发挥模型的教育 作用,又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制作各种晶体的结构模型、各 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
可以与通用技术教师合作,让学 生通过查阅资料,制作炼铁高炉、沸腾炉、吸收塔模型;
也 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各种金属的密堆积模型、 各种分子的立体模型……从而帮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 提升实践能力。(三)模型建构与模型演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 神 科学模型虽然与原型具有本质上的相似性,但毕竟只是 一种相似物,相似的程度有高有低,有时可能差距很大。所 以,依靠模型方法绝不可能穷尽对原型的认识,所取得的结 果也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同时,人的认知过程是极为复杂 曲折的,实践检验的过程也是复杂多变的,这导致检验标准 本身就具有相对性。所以,有些模型可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被认为是反映了原型本质属性的科学模型,但最终被证明与 原型的相似是非本质的,甚至是大大偏离或歪曲的。也就是 说,模型始终处在不断地“建构—解构—建构”的动态发展 过程中,再好的模型也只是一种阶段性的认识成果。所以, 模型认知的教学也应该是一个不断发展、修正与完善的过程, 要使学生从中认识到“模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体系”。
例如,道尔顿根据朴素的想象提出了原子实模型;
J.J. 汤姆逊在发现电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西瓜模型;
卢瑟福 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
波尔从 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出发,建立了半量子化 半经典的原子模型…… 讲解这样的模型发展过程就是最好的科学方法教育,不 但能让学生明白任何创造都要基于实践,而且能让学生树立 起敢于大胆假设、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
(四)模型建构与问题解决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科学研究是以问题解决为源头和归宿的,科学学习也是 如此。模型的建构可以使对象直观化和简化,便于研究;
又 可以简略描述研究成果,使之便于理解和传播;
还可以用于 计算、推导、延伸观察和实验的结论等。而这一切都可以服 务于问题的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 会确定对象,然后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假设、 模拟、归纳和演绎,将复杂的事物进行简化,抽象出其 本质属性,建立模型,从而确实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对于下面的题目:
铜和镁的合金4.6 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 还原只产生4 480 mL的NO2气体和336 mL的N2O4气体(都已 折算到标准状况),则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 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9.02 gB.8.51 g C.8.26 gD.7.04 g 可以鼓励学生建立反应过程的模型(如图1),从而发 现求生成沉淀的质量,就是求Cu2+、Mg2+结合的OH-的质量, 进而明了要通过电子守恒来求OH-的物质的量,即Cu2+和 Mg2+所带正电荷的物质的量,就是Cu、Mg在反应过程中失去 电子的物质的量,也就是生成NO2和N2O4时得到电子的物质 的量。
这样的教学使得题目的难度大大降低,学生的理解也变得简单,对启发学生的思维方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有 较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琼等.科学理论模型的建构[M].杭州:浙江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 高达声.略论模型法[J].哲学研究,1981(2).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