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态旅游 现状 发展 一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 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 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 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 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 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认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 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 体的生态教育。
森林生态旅游除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观光,度假的空间外,其实也是一个环保 教育的“大课堂”。旅游者通过观赏森林生态系统奇特的五种形态,群落结构,呼 吸新鲜空气,饮用洁净的泉水,从而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流成语循环,认识森林保护物种,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和改良区域环境等 多种功能。森林里的每棵树,每只动物,每条消息,都是极具雄辩力的环保“活” 教材。而只有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才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达到经济的良性循 环。然而,森林生态旅游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对旅游业,林业 的发展市场潜力很大。相反,如果发展事务,也会带来环境的灾难。因此,在大 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同时,要注意不要讲传统旅游的发展经验生搬硬套。因为 森林生态旅游从目标,受益者,管理方式,效果等方面都不一样:森林生态旅游 以保护生态为主,并非追求最大利润;
森林生态旅游的受益者除游客和经营者外, 还有附近的居民,当前的经济,未来居民,未来经济;
环保是森林生态旅游的核 心,只能有选择的满足游客需要;
传统旅游不同程度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森林生态旅游则以改良生态与发展旅游经济紧密结合。
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 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是以 良好生态环仅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尚社会经济活动。随着经济发展, 物质消费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于是人走向自然,感受自然的 美好。通过参加生态旅游活动,实现与自然的交流,满足精神消费的需要,体现 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旅游融休闲和科学区及教育为一体,需要依靠科学高标 准进行规划和管理,对管理者,游客,导游和经营者都有较高的要求。
(二)、我国生态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据考证,中国生态旅游始于舜,盛于 唐,宋,即我国生态旅游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种产业则是近代的事,即生 态旅游,尤其是森林公园建设,则是一项新兴产业。森林公园的涧流发展,为社 会提供了游览,观光,度假,健身,科学考察,探险等多种形式的森林生态旅游 场所。我国具有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兹1982年我国在湖南诞生 了第一个正式命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几张家界森林公园以来,只1997年底,我国建 立了926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鼎湖山,长白山,扎龙,神农架,西双版纳, 武夷山和天目山等名山,还有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的黑龙江扎龙, 吉林向海,青海鸟岛,江西鄱阳湖和湖南洞庭湖等湿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 国还以国有林场为依托建立了一批国家森林公园,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大部 分森林公园已基本形成配套服务体系,不少森林公园已成为我国新的旅游胜地, 年接待游客5000人次以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齐发展。
根据《中国林业“九五”计划和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国家旅游事业的总 体规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以森林公园建设和开展特色旅游为重点,依托 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增强效益,提高水平,到2010年, 我国森林公园将发展到2000处,面积达到1900万庆,使森林公园真正成为森林资 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基地。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是较短,目前尚未 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 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 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 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 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式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 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时,粗放式的开发。开 发种种开发,请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如:被 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如今,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大面积砍伐,使这里原湖 泊水为每年降低6-30厘米,只是黄龙还划地一开始退化,面色。如再不采取保护 措施,这里的岩溶胡将会过早衰亡。更令人费解的是有关部门为了大量揽客,在 九寨沟内大量建造宾馆,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氛围。
我国旅游冬天开发利用还处于无计划状态。许多地区已发现好的冬天,就匆 忙施工开发。开放后又不控制游客人数,过多的游客加速了洞内沉淀物氧化。一 些洞口开得过大,过长,加速东内外空气对流,人们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破坏了岩 溶洞环境的平衡,促使了冬天景物老化。
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许多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时,管理 不善,执法不力,不少野生动物遭到乱不乱杀,有的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 食招揽游客,使不少珍惜品种濒临灭绝,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爱护野生动 物,应成为生态旅游的得一项重要内容而给予重视。
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近10多年来,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 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水土流失严重。或因山洪暴发,塌方挡路,毁景伤人;
或因久旱无雨,水源枯竭,饮用水短缺,更有一些建筑毁景障景,导致自然和人 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四季常绿的云南西双版纳,近 几十年来,由于大搞毁林形式开荒,以林为能源,森林面积急剧下降,使原来良 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 修建旅游设施。以索道为例,世界各国在作为国家公园的名山上修建索道都是严 格控制的,其中美国、日本是明令禁止的。日本富士山海拔3776米,公路只修到 2000多米,游人再多,也是自己一步步登上去的。但在我国,有些古代名山上修 建现代索道,甚至修几条。有的山相对高度不到百米,也修建索道。索道在国家 名胜中心区域的建成,不仅破坏了自然风景区的原貌,而 且使游人大量集中于容量有限的山顶,导致景观和生态的破坏。随着自然 保护区生态旅游热的掀起,保护区内脆弱的生态系统也遭到致命的打击。
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 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须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 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甚至有23%的保护区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从事旅游活动,使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 化,从而导致这里的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 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 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由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区域和城郊的一些风景区受到冲击。有的 地方在风景名胜区邻近盖工厂、办企业、浓烟滚滚,污水横流;
有的景区对名胜 古迹随意修葺,在山林古刹安置电器设备,铺设人造大理石、地砖,人工修整痕 迹过重,与其"自然本色"极不和谐;
有的景区不顾环境、条件,乱建寺庙、佛像 和不伦不类的主题公园等等。这些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 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今天,我国许多风 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都面临着人工设施和人工景观过多过滥的问 题,正是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景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这里的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
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
湘区武陵风景区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毫克/米3,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 倍;
树林大片枯黄,PH值达4.44并出现酸雨酸雾。我国水污染的范围也在扩大, 全国135条受污染的城市河段中,52条严重污染,其水质连灌溉标准都达不到, 更谈不上饮用标准了。如饮用滇池水源的地区,已成为昆明市传染病和许多疾病 的高发区。黄河断流达266天,87%的河段水质达四级污染,尤其是近几个月来, 黄河干流中游河段遭到严重污染,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泡沫,下面呈酱色的 污水散发着刺鼻的异味,鱼已死光,连浇地都不能用,对河南省沿黄河各城市饮 用水造成危胁。这是黄河历年来发生的最严重污染。而且是一次流域性污染。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 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 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垃圾随处可见,甚 至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游客也留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致使那里 不得不花费巨资去清除。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日趋严重,目 前已有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
上述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 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 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 决的问题。
二、发达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概况在发达国家,都将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纳入社会公益事业,每年由政府 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在2000年有43亿美元用于国家公园,包括保护、科研、管 理的开支。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国家公园局每年预算为1.148亿澳元,主要 来源是政府财政拨款和市政税收,而公园本身经营收入仅0.1亿元。新西兰也是 如此,国家公园内的一切设施,包括道路、野营地、游景道和游客中心等均由政 府投资建设。就是韩国,每年也有相当于人民币6亿元的资金用于国家公园管理。
这些国家都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视为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基地和公 众教育和生态旅游基地,因而拒绝商业运作,不以盈利为目的。
正是由于这种公益性质的正确定位,因此从规划建设到立法和管理,一切与 基本目标相抵触的活动,均在禁止之列,以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自然属 性,竭尽全力维持它们的自然状态。
许多国家的国家公园法规定实行分区制:“山上游,山下住”,即功能分开, 把旅游服务设施安排在区外,使区内保持一个完整的真实的自然文化遗产。在澳 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的国家公园内见不到宾馆饭店,有的只是供游人野营的古朴 而简易的基地,高质量的游景道和各种向导性的指示牌。而且就是这些基本设施, 也力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的干扰和影响,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日本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高于我国的黄山、泰山和张家界多数游览胜 地,但是不但不设缆车,就是上山公路也只修到两千多米,剩下的路不分高低贵 贱人人平等自己去爬,连台阶都不修筑。这不仅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富士山的本 来面貌,恐怕还有一种民族感情的因素,即对日本这座圣山的敬仰与尊重。同时, 徒步登山更能体现生态旅游的真谛。
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是世界上生态旅游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他们将“无人工 痕迹”作为国家公园扩大旅游市场的口号,这种理念使他们的旅游业在全世界享 有很高声誉,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美国政府规定,禁止在国家公园中建造豪华宾馆,只允许设立简易的过夜设 施,但保证安全和卫生。美国国家公园的营地一般设置在公园的边缘或毗邻的森 林中,游客的垃圾自行分类后投入加盖的铁箱内,食物残渣要求完全清理干净, 防止野生动物翻拾,从而改变其生活习性。
韩国在户外旅游地也不搞豪华宾馆,多为通铺,每个铺位不到1米宽,或自 带睡袋,或租用毛毯,卫生间是公用的。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减少公园中 的建筑用地,也减少污染,并与游人回归自然、净化心灵的目标相吻合。在韩国 的国家公园没有垃圾桶,也看不见垃圾,因为谁的废弃物谁都会自己带回去。韩 国布基岛经济交通不发达,当地人索性在“简”上做文章,筑起一栋栋茅屋渔舍, 古雅的草屋内只有一床一桌一灯一网。这种简陋有效地勾引起了人们怀古探幽的情趣,反而引来游客如潮。
新西兰的《保护法》明确规定,必须提供与保护有关的资料为游客服务。为 完成这个任务,新西兰保护局特别重视游客中心、信息中心及国家公园内标示牌、 解说牌的建设,并大量出版相关的宣传资料,提供服务信息。每一处旅馆的大堂 均有当地国家公园免费的宣传品。同时国家公园在组织旅游活动时,鼓励游人参 与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并不搞什么贵族式的“豪华游”。
由于环境教育的普及,自觉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在许多国家已经深 入人心。例如美国人喜爱垂钓活动,政府为了保护水生生物对钓鱼和钓螃蟹有一 系列的规定,而对于这些近乎苛刻的规定,几乎没有人不遵守。美国人使用的鱼 饵是塑料制的,所以愿意上钩的鱼很少,钓上来的鱼多数也不拿走,而是及时放 生。在这里,垂钓只是一项休闲活动,并不为了吃鱼,想吃鱼可到超市采购。钓 螃蟹的规定最具体,垂钓者首先必须识别公母,母的一律放回,公螃蟹则用尺子 丈量,凡是不够标准的小螃蟹也要放回大海,丝毫不差。另外,美国学生在自然 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中从事教学实习活动时,也不采集生物标本,全心全意保护大 自然的一草一木。这一切,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吗? 三、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通过了解西方国家的先进生态理念,我们看到了彼此的差距。可以说我国的 生态旅游还处于初级水平,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但尽管我国生态旅游还存在 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应因噎废食。我们高兴地看到,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 局、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倡导,并确定19 99年旅游的主题为“生态环境游”,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势必 对我国生态旅游事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为了使“生态环境游”活动取得时效, 首先应本着积极的、科学的态度加以引导,加强管理,制定规划和生态旅游管理 办法;
其次要对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区域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监测和 疏导,把游客数量控制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第三、应制定相关政策, 确保一定比例的生态旅游收入用于自然保护;
第四,要加强环境宣传和教育,让 游客在旅游中获取生态知识,在享受自然的同时,把保护环境变成自觉的行动。
具体应包括以下几大方面: 1、 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自然环境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森林是陆地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上、地面、地下 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把森林看作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 式的经营,不顾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防止环境恶化功能(涵养水源、保护水土、 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等),那么最终破坏森林的恶果将是人类自身的灾难。从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到全球性的温室效应,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森林公园则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 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 改善为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即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 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这就为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生态 旅游活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区域环境。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森林公园--张 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她以神奇的地貌和优美的环境向世人一展森林公园的风姿, 为中国的生态旅游开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截至1996年底,全国已建立不同类型、 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811处,年吸引游客达5000多万人次。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 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引起诸如土壤、植被、水 质和野生动植物的环境问题。另外我国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 和发展起来的,因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带来了一个更新观念和提高对森林价值 和生态环境的再认识问题。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 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国资源的保护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加强生态管理,使之持久协调发展 森林是一个整体,森林除木头外,还有许多其它物种,它是一个由许多 成份构成的复杂系统。如果把森林看作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 式的经营,那么我们采了木头,却恶化甚至是毁灭了其它资源的生存环境,得不 偿失。当然也不能发挥森林资源的全部效益。但我们保护森林,并不是完全任其 自然。自然森林也会自然枯萎,如不砍伐,任其自生自灭,也是浪费资源。所以 在不过度改变森林结构的前提下,进行采大留小有计划、有选择的开采,以实现 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2)严厉打击森林犯罪 1998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林业局、公安 部、监察部联合发出《关于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斗争的通知》, 经过全国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和各部门的艰苦努力,打击处理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 收回了一批被毁坏和被长期占用的林地。截至1998年12月底,全国森林公安机关 共查处各类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26369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28131人,其中 刑事拘留791人、逮捕681人,为国家挽回了直接经济损失2928万元,收缴木材 46351立方米、野生动物209365头(只),收回林地58305亩,取得显著成绩。但是, 林区治安的几个突出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基层单位、干部法制观念 淡薄,毁林开荒、乱占林地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犯罪分子在严打斗争开展后仍顶 风作案,如云南省昆明市现每月从市区运往外省的保护动物仍在1吨左右;
盗伐、 哄抢国有林木、非法运输、销售木材在一些地区仍很严重;
有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打击森林犯罪力度不够。因此针对上述情况,要加强森林立法工作,加 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保护森林。只要我们按照法律严格执行,加大打击力度, 森林建设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2、统一规划、有序开发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 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 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 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 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 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 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要 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 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 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坚决制止。经济开发可以在风景区以外的广大土地 上进行。即使是配合风景区的旅游,其主要服务设施也完全可以在风景区外围建 设。古今中外名山、风景区和国家公园都是精神活动的场所而非经济场所。我国 古代,五岳山下都设有"镇","镇"就是专门提供服务设施的。宋代规定泰山的外 围7里内"禁樵采"。元代规定40里外的大山禁止砍柴,都是为了保护泰山。美国 规定商业开发要在国家公园以外的地方,其黄石国家公园自被发现建立后,不仅 禁猎、禁伐,而且陆续迁走了居住其中的印第安土著。德国阿尔卑斯山国家公园 的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公园内并无一条索道,若干条索道都是设在公园之外 的。这些发挥功能区分、区内观景、区外经商的优良传统,我们可以借鉴。如将 旅游设施建在山脚下,山上不修索道,这样游 人势必在山脚下的宾馆住宿,当 地赚取住宿费和餐饮费肯定高于索道费,而且游人分散于各处,大大缓解了因乘 索道造成的山顶过分拥挤。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 条件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宝贵的生 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旅游区的环境容量问题,应加强研究, 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 的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 引游人。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量, 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再来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3、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 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 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
如增加对旅游的环境保护税收,用于修复被损环境的管理。地方政府和旅游有关 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例如对生态保护 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发,哪些部分可以开发以及开 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又如规定哪些地区禁止带火种,禁 止狩猎和毁坏林木,禁止遗弃垃圾和生活用品。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 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思想意识比法规更重要。我国在生态旅游的生态规划和生态教育方面都 很薄弱,旅游业主要以盈利创收为目的 ,不少旅游区根本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始营业。在旅游景点,很少设 立宣传生态意识的宣传栏,导游们的导游词中也很少触及生态道德教育的问题。
而且,旅游业的干部及导游中大多数人也未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 育。因此,我们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 育,转变全民观念。具体做法一是要通过立法,把对旅游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对 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景点,并要求所有的旅游管理人员、导游都必须经过系统的 生态教育,改变那种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资源可再生"的观念以及对 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评估认识不足的现象,切实把旅游环境当成旅游业的生命和 形象。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把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与立足点建立在保证当代 和几代、几十代人的旅游需要上,并以这种思想观念为指导,做好环境保护的各 项具体工作。二是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 和大学国情教育中增设这方面的教育内容。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从小就开始重视自 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爱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理解大自 然、热爱大自然,使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青年的自 觉行为和道德规范。三是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使生态旅游的全 过程,成为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使旅游者在大自然中唤起绿色的 激情,绿色的愉悦、绿色的思考,体验大自然合谐、有序、“天人合一 ”的传统 文化,达到热爱自然、师法自然,启迪人生的目的。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态教育和 生态道德教育,使每一个人旅游者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保护自然的小事做起。
森林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还给一 直以来发展基金匮乏的林业带来一片生机,而森林生态旅游同时也是一种与教育 有的环保宣传新形势。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森林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努 力使生态旅游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做到依法建设,依法经营和依法管 理;
当前则要对那些如规划或不按规划要求乱开乱建并导致自然景观资源被严重破坏的森林公园及生态旅游项目进行必要的整顿,使其尽快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 道路。
参考书目:
⑴ 龚雪辉:"生态旅游岂能破坏生态",《光明日报》 ⑵ 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国际市场》 ⑶ 徐军:"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江淮论坛》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