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明确的点出了中国与日本打的是一场持久战――战争不 能速胜,中国不会灭亡,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文中还明确指出“亡国论”、“速 胜论”这些思想的错误性。毛泽东同志是站在一个超越了军事的角度来对军事行动进行表述。他的思想方向实现从政治层面着眼,再结合其特点运用哲学思想理 论来进行认识,使我们能看得更加深远更加深刻。以下就知我对其中的一些片段 的认知和理解。
“抗战十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 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他们看 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和片面的,一句话,非科学的。”这是毛泽东在《论持久战》 中讲述的一段话。从中看来,我们平时看问题不能太片面也不能太极端,要学会 全面的思考,而不要走两个极端,要权衡这件事情的利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 透它,从而解决这件事。(。)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事情,有顺心的也有不顺 心的,那些不顺心的事不必须就是坏事,因为事情都有两面性,换一个角度看, 或许坏事就会变成好事,那我们应对这件事情的情绪自然就会好起来,进而就能 够更好的处理这件事,做出理智,正确的决策。
“抗战十个月以来,各种表现急性病的意见也发生了。例如在抗战初 起时,许多人有一种毫无根据的乐观倾向,他们把日本估计过低,甚至以为日本 不能打到山西。有些人轻视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他们对于“在全体 上,运动战是主要的,游击战是辅助的;
在部分上,游击战是主要的,运动战是 辅助的”这个提法,表示怀疑。”这也是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一段话,总有人会认不 清中国此刻的实力以至于对日本作出盲目的,不切实际的决定。这样就会影响我 方的作战力。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应对困难时不要过度悲观也不要过 于乐观,这都不是应对问题的心态,高估自我的潜力和低估对方的实力都是失败 的隐患。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明白自我的优点和弱点,才能扬长避短或者是努力 克服自我的缺点,从而游刃有余地解决自我面度对的困难。
“平型关一个胜仗,冲昏了一些人的头脑;
台儿庄再一个胜仗,冲昏 了更多的人的头脑。”平型关和台儿庄是抗日战争中少有的大捷,之后几乎就没 有打过什么胜仗,其中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人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这就告诉我 们:不能被一点点小小的胜利就冲昏了头脑,我们要冷静的应对一切。骄兵必败, 这是历古以来的规律。冷静分析当前局势才是上上之策。
以上只是读了这篇文章后的一部分感受。此刻新世纪的我们,要秉承 这样的优良传统,以高昂的精神和用心的心态投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学习 毛泽东思想,生活态度,和思考方式,以及那种人生理想,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篇二】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国民党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论调。在 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寄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战争。但是,抗战 10个月的实践证明“亡国论”、“速胜论”是完全错误的。抗日战争的发展前途究竟 如何?一时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1938年5月,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初步总 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 久战方针。
毛泽东在其的《论持久战》一文中,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喻为“犬 牙交错”的战争。他透彻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 的优劣,阐述了“犬牙交错”的几种形态:内线与外线,有后方与无后方,大块与 小块,局部与整体,包围与反包围。毛泽东同志精当地运用了“犬牙交错”这一成 语,以富有辩证哲理的分析,形象生动地巧抒胸臆,使人们明白了“长期而又广 大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这是战争 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既驳斥了速胜论,又痛斥了亡国 论,使全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前途,增强了必胜信心。(以上资料节选自《应用 写作》杂志1998年第11期《军事成语与军事应用文写作》)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 个决死的战争。”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 野蛮的;
中国的国力虽然比较弱,但它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又有了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日本战争力量虽强,但它是 一个小国,军力、财力都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
而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大 人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日本的侵略行为损害并威胁其他国家的利益,因此 得不到国际的同情与援助;
而中国的反侵略战争能获得世界上广泛的支持与同情。
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最 后他得出结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 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从而有利地批判了当时国内存在 的速胜论与亡国论,为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毛泽东还指出:这场持久战将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 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 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毛泽东着重指 出,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将是中国很痛苦的时期”,“我们要准备 付给较长的时光,要熬得过这段艰难的路程”。然而,它又是敌强我弱形势“转变的枢纽”。毛泽东强调“此阶段中我之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 之”。“此阶段的战争是残酷的,地方将遇到严重的破坏。但是游击战争能够胜利”。
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还提出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
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 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
第三阶段中,就应是战略的反攻战。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还强调了“兵民是胜利之本”。他说:“武 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的 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 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 争困难的前提。
《论持久战》一书,是毛泽东于1938午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 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稿。这是一部伟大的马列主义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 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一。《论持久战》写了二十一个问题,前九个问题为第一部 分,主要是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为什么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批判了亡 国论和速胜论;
后十二个问题为第二部分,主要是说明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 取最后胜利,着重论述了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论持久战》这部 光辉著作中,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战争的根本问题 作了精辟的论述,制订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战争的战 略战术,证明了其无懈可击的正确性;
它可用于指导反侵赂的现代局部战争,并 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它不仅仅在国内成为指导抗日战争的科学的军事理论,而且 在世界军事学术也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例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对毛泽东的《论 持久战》就十分佩服。他在《核子武器与外交政策》一书中写到:“关于毛主席 军事思想的阐述,不见诸苏联的著作,而见诸中国的著作。” 【篇三】 原先只明白《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写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这天查了 相关资料,看了原文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它是毛泽东在1938年写的延安抗日战 争研究会的演讲稿。当时抗战全面爆发,在国民党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 等论调。在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寄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战争。
针对这些言论和战争的具体状况,毛泽东作了具体分析并且对于战争也作了预测 和战略部署。能够说是一部超前的战略分析著作。文中首先对于“速胜论”和“亡国论”予以否定并提出抗日战争将是持 久战。中国不会亡,中国人不会沦为亡国奴,我们必然会取得战争的胜利。全文 总结起来原因有四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由 于敌强我弱,所以这场战争必须不会很快结束。而后三点则可说明我们必须会胜 利,只但是要经过持久战。文章条理清晰,娓娓道来。据理力争的推翻了“速胜 论”和“亡国论”的无科学理论,使人们对这场战争持正确的态度。同时,条条阐 述我们会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增强了我们对战争的信心。
随后文中阐述了我国将采取的战略,分析了战争趋势。我们的战略方 针是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同时强调“兵民是胜利的根本”,应团结广大农民 群众,只有人民战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可见他把胜利的最重要因素放在人上 方而非武器,也许日本在武器上比我们先进,但是胜利最终还是属于我们的。而 历史也足以证明他的理论的正确性。
同时,也指明了中日都不会妥协以结束战争。与日本方面,他们的胃 口很大,单纯几个省份的割让并不能满足他们的狼子野心;对于中国,我们也不 容许日本保留中国的寸土。我们是绝不会妥协的,战争也是必然会进行下去的。
最后,而对于战争的趋势,他预测将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 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 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三个阶段的具 体状况不能预断,总体趋势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这一点是我 最为佩服的,当时毛泽东写这篇文章时刚处于战争初期,而之后的事实证明他的 对战争的推测准的让我们吃惊。足以显示了他对战争独特而敏锐的洞察力和他的 军事才华,也难怪这篇文章会被奉为经典,成为一部伟大的马列主义的经典军事 理论著作,同时被誉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一。
在文中,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战争的根 本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制订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战 争的战略战术,证明了其无比的正确性。它可用于指导反侵战争,并经得起实践 的检验。他在文中所展示的思考模式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即使在社会主义 的这天,学习这篇著作也具有十分深远的好处。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