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德育 > 运用教育哲学理论探析高校思政教育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新认识

运用教育哲学理论探析高校思政教育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新认识

来源:德育 时间:2019-11-22 07:59:26 点击:

运用教育哲学理论探析高校思政教育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运用教育哲学理论探析高校思政教育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背景 (一)教育哲学的产生 据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孟禄(Monroc,P)主编的《教育百科全书》 记载,美国州立大学于1832年开设教育哲学讲座。一般认为,这是教育哲学作为 大学课程的开端。1848年,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罗森克兰兹(Rosenkranz,K) 出版《教育学体系》一书,主要应用黑格尔哲学观研究教育。1886年,该书被美 国女教育家布莱克特(Erackelt,A.C)译成英文,书名改为《教育哲学》,被人 们视为最早的一本教育哲学著作,被认为是教育哲学的开始。1899年,德国哲学 家那托普(NatorP,P.)出版《教育社会学》,主张从逻辑学、伦理学和美学三 个方面研究教育。此书从新康德主义的角度去认识教育,为当时德国教育学科发 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以后,教育哲学的发展发生了重要变化。1904年,美 国教育家霍思(Horne,H.H.)第一次以《教育哲学》为书名分别从生理学、生 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五个方面综合阐述了教育基础理论,他认为制约教 育观念的主要方面是教育哲学基础。1912年,美国教育家麦克文纳(MacvanneI) 写了《教育哲学教程纲要》一书试图从哲学认识论的社会观来解释教育,并首次 提出探讨教育哲学学科性质的问题。1916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 教育》,副标题为“教育哲学导论”。杜威用实用主义的观点和工具主义的方法, 以“经验”为中心,对教育的本质、教育价值及课程、教育过程、教法等问题进行 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儿童为中心、做中学、教育即生长、 学校即社会等主张,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哲学体系。

(二)教育哲学的内涵 教育哲学有不同的含义,它既可以指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用哲 学的角度研究教育的基本问题、基本假设、基本概念与命题,为教育理论和实践 提供一般的指导原则和方法论基础,也可以指个人或教育机构对教育的基本看法。

教育哲学的内涵在教育领域有很大的争议,但是我们可以依据它研究的对象和方 法不同把教育哲学分为几个层次。教育哲学根据研究对象和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 面:一是给教育实践赋形,让教育者在教育行动中始终追求“什么是好的教育”;

二是给教育中的个体赋形,直接引导教育行动的目标,让任何教育行动都能帮助 受教育者个体美好人性的形成;
三是给社会整体结构中的教育赋形,让整个社会 的教育理念能够健康地发展,全方位地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教育哲学需要积极担当时代与教育的艰难。

(三)教育哲学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它也是解决现阶段 我国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地重要但是又非常地困 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种种弊端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马 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在实际思政教育 的过程中要根据高校当前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的不同,运用教育哲学当中的原 则与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将马克 思主义思想体系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传播给全体人民,培养受教育者的集体主 义价值观、社会主义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让大学生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四 有”新人。教育哲学的第一个层面就是给教育中的个体赋形,直接引导教育行动 的目标,让任何教育行动都最终落实在受教育者个体美好人性的形成,教育哲学 是以人为中心,最终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性美德的自由发展。

总之,教育哲学与思政教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高校教育的 过程当中,思政教育是不可或缺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部分,它对于大学生的人生 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 的过程当中,高校思政教育的教育环境、教育对象在不断地变化,高校思政教育 的问题也随之浮现。如何能让高校思政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正确地引导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不断地运用教育哲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去指导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才能让高校思政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文化多元化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巨大挑战 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种类繁多的文化形态为大学生提供了价 值选择的空间和自由,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随着高科技的突飞猛进,信息 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网络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 化手段,使其工作渠道和方法具有相当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但是这种开放性也给 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挑战,特别是网络中的虚拟世界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消极 影响。网络虚拟世界的完美性使许多大学生恋网成瘾,他们上网时精神亢奋,下 网后情绪低落,过分沉溺于自己的虚拟世界中,而消极地对待甚至逃避充满缺陷 的现实世界。这些新的文化形态为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机遇,多元的文化又对大学生带来很强的冲击。大学生社会经历缺乏,他们有着感性与 敏感、热情与偏激的不成熟的特点,在人生价值判断和取向上可能会出现偏差, 容易错误地理解和采纳一些外来的思想意识。马加爵案、药家鑫案等案例都凸显 了一部分大学生价值观的迷失和精神世界的空洞。

(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巨大挑战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极需关切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是个体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只有在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开展,某些违纪行为就是心理障碍或心理不 和谐的结果。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耽误了大学 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一些严重的心里问题就会导致大学生轻生的念头。在经济 迅速发展的年代,一些大学生的物质欲望、攀比欲望越发严重,一些大学生不同 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 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其次是大学生的年 龄结构和心理特点。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上是“90后”,而且独生子女的比例在 50%左右。他们是在过度保护的生存空间里成长起来的,心理状态很复杂。他们 对新事物的吸收能力强,但是辨别能力很差;
他们想要独立的欲望强烈,但是自 理能力很差。而且他们抗击挫折的心理素质差,大部分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容易产生心理疾病,这些都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 面的和谐发展。

(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员的相对短缺给思政教育带来挑战 第一,当前高校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机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 领导体制,政工人员是管理学生工作的党务工作者,思想政治辅导员是从事思政 工作的主力军。这些人员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还担任着学校管理工作、 教学辅助性工作,是个“多向负责”的工作,日常工作业务繁重;
在高校扩招后, 思政工作人员数量相对短缺,政工人员的工作压力激增。辅导员队伍在个人发展 和职位晋升上又存在道路不清晰的问题。第二,新时期的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门教 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工作,从事这门科学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政治品质、良 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很强的科学分析形势、进行战略思考、获取 思想信息、运用科学手段、有效宣传鼓动、广泛组织协调的能力,既要成为思想 政治工作的专才,又要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贯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通才。

但是这种专业型人才非常短缺,而流动性强、年轻化是这个队伍的特点,这也导 致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缺乏经验,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不利。(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的陈旧、缺乏创新给思政教育带来挑战 在新形势下,随着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变化,管理手段和方法不能适 应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结构和心理特点出现了新的变 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却仍然沿用着老方法,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我导 你行”单向灌输方法仍是主要的教育方法;
学生在思想上和学习上出现了问题, 辅导员也主要采取批评与监督并用的说教式教育。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和权利意 识的增强,学生工作干部管、卡、压的办法不行了,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堵不住, 压不服。加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方式 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学生以往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 解惑,现在更多的是从网络上主动获得信息,高校学生工作干部教育以及思想政 治辅导员在大学生信息接受中的权威地位已经被打破。这些情况都给思政教育的 进行带来巨大挑战。

三、用教育哲学理念探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一)教育哲学要求我们开展思政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中国高校思政教育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其发展令世人瞩目,但是 其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也是令人深思的。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始终是在社会发展需 求的推动下和在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遵循教育哲学发展规律 成为高校思政教育能否真正满足社会需求和获得自身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实 践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应当根据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历史的 不同,必须采取不同的方法,抛弃旧有的观念,吸收新的方法,不断地深入学生 实际,深入社会现实,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中因材施教,根据当前世界发生的 重大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把新观点、新问题、新事物融入到教学中来,丰富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作为教育者应当充分解放自己的思想,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 鲜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先进的思想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及修 养,与时俱进地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及变化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创新,这样才能 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是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理论发展的有效 途径之一。

(二)教育哲学要求我们开展思政教育要以人为本,妥善处理学生的 心理问题,注重学生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达到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不能随心所欲, 盲目从事。就教育哲学的运用实践来看,任任何教育目的、原理、手段、方法, 或哲学原理的具体运用,都是以培养学生为出发点。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各 方面都能为社会服务的、综合发展的社会人才。因此,教育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便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培养人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它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按照一定的教育原则,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采取恰当的行之有效的教育 方法,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同时 将心理健康教育适度地渗透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将马 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提高大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观 察能力,积极地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高校的思想 政治教育中,老师必须敏锐地观察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并且针对学生存在 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最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高校思政 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应以学生 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内在实际出发,不断地深入了解学生的兴 趣所在。主要包括学生人生的理想、人生目标,了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等,这样才能制定具体的教育实施计划,将学生的人生目标与教育目标有机 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学生 自我素质的提高。

(三)教育哲学要求我们要优化高校思政教育体制,培养更多思政教 育专业人才 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灵魂,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先导,它对 高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校教学活动运 行的每一环节、每一层次无不渗透着本校的教育哲学。高校教育哲学是处理学校 矛盾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概括,它对高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学方法 等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这就要求高校在思政教育的过程当中要以教育哲学为 教育观念的核心,在高校教育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对自身教育活动进行反思, 不断地优化、创新教育方式。高校思政教育可以采取“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用 师生研讨、启发教学的方式取代原来的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谐统一 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当中。

同时,要大力加强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建设,它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队伍基础。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中,首先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提升辅导员 自身的理论素养,打好工作基础,让辅导员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其次,加强队伍培训工作,不定期地举办学术思政工作管理培训班,了 解最新的政策和制度,交流总结工作经验。再次,改善辅导员队伍的学历和职称 结构,加强考核,表彰奖励优秀辅导员。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