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德育 >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_社会认知心理学对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优化的启示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_社会认知心理学对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优化的启示

来源:德育 时间:2019-11-16 08:15:54 点击:

社会认知心理学对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优化的启示

社会认知心理学对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优化的启示 个体不同的舆论表达体现了个体不同的社会认知,本研究试图从社会认知 心理角度获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关于健康向上网络舆论环境建设路径与 方法的更多启示。我们认为大学生在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中体现了独特的社会知觉、 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三个加工过程。个性张扬、倾向逆反权威;先入为主,热衷从 众跟风;思维定势,喜欢泄愤吐槽是大学生在网络舆论环境中常见的认知矛盾与偏 差。探讨利用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等指导议程设置、意 见领袖、信息把关等引导机制建设,有助于教育管理者把握网络舆论规律,丰富 优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视野。

社会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1984年美 国社会心理学家菲斯克(S.T.Fiske)和泰勒(S.E.Taylor)共同完成了第一本社会认知 专著,同年,威尔(Robert S. Wyer)和斯路迩(Thomas K Sruu)出版了《社会认知手 册》。区别于对自然信息加工的逻辑过程研究,社会认知心理学是用“认知的方 法研究和解释社会行为及社会信息加工的一门科学”[1]3。在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 程中,不同的舆论表达一般是个体认知、态度等差异在共同社会关心话题的具体 表现,体现了个体社会认知的差异。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群中一个独特的青年 亚群体,他们的社会认知具有自己的特点[2]。对于思维活跃、知识丰富、情感 充沛的他们而言,尤其是在以个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主权为主要特征的 Web20互联网时代,结合传统的“点对面”模式,博客“面对面”模式[3],IM工具“点 对点”模式[4],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多项交流,给他们极大的自主性,认识的意义 再一次提升[5]。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学生社会认知的对象因互联网的发展,变 得更加复杂,进而影响他们的态度和意见表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论环 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目标。借鉴 社会认知心理学,遵循大学生在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中的认知规律,考察其认知特 征和过程,分析其认知矛盾与偏差,利用认知理论对校园网络舆论进行适当调控, 可以从社会认知心理角度获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启示。

一、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下社会认知基本过程 社会认知系统包括人、物、事三个认知对象以及社会知觉、社会印象 和社会判断三个加工过程[1]3。大学生对他人和自我、带有社会意义的物体、社 会事件等的社会认知可以通过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管中窥豹。什么是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呢从高校网络管理而言,校园网专指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能实现 统一入口和出口的校园网络。完善的校园网络建设本应是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得以 形成的基本条件。但是纵观目前国内情况,因为硬件建设等多种原因,借助校园 网以外的入口进入互联网,成为绝大多数高校校园网络的现实生态。退一步说, 如果全国高校校园网络都能做到统一入口和出口,在纷繁复杂的全网舆论环境中, 营造健康向上的“象牙塔”就不会是当今的理论和现实难题了。再者,随着宽带无 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大学 生们通过手机使用移动互联网比通过电脑使用传统互联网更加频繁。利用移动互 联网表达情感和心理需要,陈述自己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观点和看法越来越便利的 同时,校园网络舆情也因此相伴而生。现实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获取校内信 息取道校园网,而获取校外信息以及校内未公开的信息则不会取道校园网。基于 这些考虑,如果仅研究校园网覆盖的区域,研究对象的客观性、科学性和严谨性 受到严重影响。笔者以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指的是,伴随互联网技术的迅速 发展以及社会舆论环境的嬗变,高校用户群体(本文主要讨论大学生群体)针对特 定的现实客体,一定范围内的“多数人”基于一定的需要和利益,通过校园网等网 络渠道公开表达的态度、意见、要求、情绪,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碰撞、感染, 整合而成的、具有强烈实践意向的集合意识氛围。因此,大学生在校园网络舆论 环境中的认知过程是其在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中获取社会信息并对社会信息进行 综合与解释的心理加工过程,是大学生网民对社会现象和刺激进行整体属性反映 的心理过程。

(一)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个体通过感觉器官对网络信息属性直接的整体的感知的 过程。社会知觉认知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认知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发生 的。在日常社会交往中,如果有人指着别人鼻子破口大骂,人们是反感的。可是 在网络环境中嘲讽与批判因网络匿名性而变得过于随意甚至肆无忌惮,习以为常 后人们也不会专门去指责其不道德不文明。学生网民在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中的知 觉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直接性,对网络信息自动、直接的反映,没有多少思考的 成分;二是整体性,看到某人的“头像”后,感知的不仅仅是其外部特征,还包括 其个性心理特征,并有是否喜欢的整体性判断;三是选择性,对同一页面的网络 信息,不同学生会根据自己喜好进行不同选择;四是相关性,学生网民对信息的 知觉反映会随其相关程度而有强弱差别。

(二)社会印象社会印象是社会认知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它是“指人通过与社会刺激 的相互作用,形成并留在记忆中的关于认知对象的形象”[6]。在校园网络环境中, 个体对他人的印象是在很有限的信息资料基础上形成的,如:ID、签名、表情、 符号、声音、微博、博客等。大学生在对这些信息材料进行加工过程中,往往存 在着推断、概括和运用经验所进行的补充,通过对各部分网络信息知觉印象的综 合,便会产生整体印象。这个社会印象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发生改变,不容易 被理性所说服。认知心理学认为,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有影响,由于受先 前获得的信息的影响,网民往往会歪曲后来获得的信息资料。因此第一印象对认 知有作用,注意给网友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但这个印象只是一些表面特征, 很多网民往往仅凭第一印象,就草率与网友见面,这很容易留下安全后患。从认 知意义上说,相比积极肯定的信息,个体更注重消极否定的消息。所以网民往往 会更注意网络环境中那些消极否定的新闻,于是带有情绪色彩的网络舆论在网民 的综合印象中占很大比重,由此引发的“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出现。

(三)社会判断 经过前两个阶段后,便进入了运用概念体系,进行逻辑推理而得出结 论的社会判断过程。只有在这个社会判断过程,认知才能在较大的程度上摆脱认 知主体固有的情感倾向、动机倾向及价值取向等主体因素的制约作用。以2010 年多起校园伤害事件为例,“323福建南平校园伤害”[7]事件发生突然,且是个个 案,并未引起学生网民过多思考,鉴于事件的恶劣性质,他们对逝者哀悼的同时 也对行凶者表达了强烈的不满。随着“412广西西镇小学校园伤害”[8]事件、“429 泰兴中心幼儿园持刀”[9]事件等多起恶性事件的广泛传播,催生学生网民对校园 安全的不满,质疑学校安全保障能力。短短两个月就有6起校园伤害事件,伤亡 学生近百人,学生网民便开始争相反思惨案背后的社会原因,《我们的社会怎么 了》、《反社会的人格,最恐怖的发泄》[10]等评论文章迅速走红。

二、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中易产生的认知偏差 社会认知不是任何特殊的内容或者重要观点,而是理解内容或解释观 点的一种途径或方法[11]。所谓“听一半,理解四分之一,零思考,双倍反应”的 网络生态让我们看到非理性社会认知在网络舆论环境中的真实反映。社会认知是 一种主观色彩比较浓的认识过程,由于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实践经验不同,他 们对外界信息的期待和采用标准的选择与简化也存在差异。加之受社会转型的大 变革、西方思潮的大冲击,网络技术的难控性、政策法律的滞后性以及迅猛发展 的网络新媒体等外界因素影响,与互联网发生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何其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依靠简化的直观推断往往会导致偏差,这些知 觉偏差常带有一定规律性,它影响着学生网民的社会知觉,进而影响他们在网络 环境中的舆论表达。

(一)个性张扬,倾向逆反权威 大学生正值青春好韶华,他们乐于展现自我风采,勇于表达自我见解, 善于炫出自我个性。思想活跃本是好的一面,是非分明也本是大学生作为社会高 学历人才的优势表现,可是就有些大学生却没“将好刀用在刀刃上”,总是喜欢干 些成人或社会不期望的事,体现一定的逆反心理。在校园网络舆论环境里,则呈 现的是部分大学生们对主流意识形态、正统思想观念的不认同与不信任。对政府 决策、专家观点、官方表态、富裕人群容易倾向于通通迟怀疑态度,“拍了砖” 再说;对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正面宣传,认为是“假、大、空”;对社会上的阴暗 面,就喜欢以“局外人”身份恶言谩骂;对先进典型形象,戴有色眼镜,乐此不疲 挖掘背后不光彩行为;对学校纪律规则,认为是自由枷锁,对着干似乎更独立、 更时尚……形成这种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是部分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文化素养和 思维能力,不能或者不愿客观全面认识事物本质,他们希望通过制造与主流价值 相悖的话题,吸引公众的关注,获得特立独行的满足感与自豪感。

(二)先入为主,热衷从众跟风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