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德育 > 【学生对戏曲艺术学习兴趣淡薄的几点反思】

【学生对戏曲艺术学习兴趣淡薄的几点反思】

来源:德育 时间:2019-10-30 07:57:34 点击:

学生对戏曲艺术学习兴趣淡薄的几点反思

学生对戏曲艺术学习兴趣淡薄的几点反思 【摘 要】粤剧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在中 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高科技时代、电子信 息时代的到来,中国戏曲文化正在迅速走向萎缩。据调查, 当代大多数学生都明确表示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的 相关知识更是了解甚少,这种现状让我们深感担忧:我国民 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得不到青少年的喜爱,会不会就此走向衰 败呢?本文认为,要传承与发展我国的戏曲艺术,应尽快让 中小学生接受并喜爱戏曲艺术。为达到这一目标,应当把提 高中小学生对戏曲的兴趣作为切入点,用兴趣来开启学生的 戏曲学习之门。

一、中国传统戏曲发展及教育现状 随着高科技时代、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足不出户 就可以得到全球任何地方的任何信息。与此同时,传统文化、 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但其影响力却在日益缩小。中国戏曲是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瑰宝。据有关资料显示,1980年中国 戏曲有近400个地方剧种,而目前尚能演出的不到200种;
数 十万艺术家的流失,或离开人世,或淡出舞台,中国戏曲文 化正在迅速走向萎缩。据调查当代大多数学生都明确表示不 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更是了解甚少。目前,就我国民族音乐的欣赏群体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年以上的人 群。这种发展状态也造就了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而恰恰是 这种成长环境影响了他们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审美情趣。

二、学生对戏曲艺术学习兴趣淡薄的原因 1. 受“多元文化”、“流行文化”冲击,学生对于传 统文化学习兴趣淡薄 20世纪90年代港台流行音乐和当今网络流行音乐,对传 统音乐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音乐艺术的学习有其自身的 规律,它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天赋和兴趣,如果缺乏这些 条件,而仅仅只是把音乐学习作为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显 然带有强烈的功利性。然而戏曲界如同繁华都市中一方不起 眼的土地,投身戏曲学习必须对戏曲艺术有极大的热情和毅 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在戏曲艺术上有所建 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戏曲艺术的表演者却不能 像流行歌手那样“名利双收”,影响力更是不如流行音乐广 泛和深刻,因此学生对戏曲不感兴趣也就可想而知了。

2. 民族音乐在教材中所占比重较小,教师教学力度不 够,导致发展不均衡综观当前的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仍以欣赏中 外名曲和学唱儿歌、通俗、民族歌曲为主,学生们知道贝多 芬、巴赫,却不知道戏曲界赫赫有名的四大徽班;
知道港台 翻拍的电视剧《帝女花》,却不知道著名粤剧《帝女花》。

在一些边远农村,音乐课就成了流行音乐的“唱歌课”。当 下的这种音乐教育方式,导致中小学生对西方音乐有所了解、 对流行歌曲痴迷、对粤剧等戏曲艺术却知之甚少,甚至不屑 一顾。

反思教育者本身,如今从事音乐教育事业的音乐教师多 来源于高等师范院校,在校多以美声演唱、民歌演唱、西洋 乐器弹奏为主要学习内容,对于粤剧等戏曲内容了解不深, 甚至是一片空白。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根据自身专 业、喜好,有选择地进行教学,采取简单的“灌注”式教学 方式进行教学,如单纯地让学生欣赏图片或学唱戏曲片段, 对着教材内容讲解,没有任何创新,没有大量地收集资料, 没有用心创新教学手段。教师本身不热爱戏曲,试问又怎么 能培养出喜爱戏曲音乐的学生呢?因此,中小学教师本身对 粤剧等戏曲音乐的不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戏曲的推广 及发展。

三、提高中小学生对粤剧等戏曲艺术的兴趣的有效策略(一)激发兴趣 1. 导入戏曲学习的角度要富有创造性 要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故 事的讲述、对神话人物的认识、简单动作的表演以及绚丽脸 谱色彩的含义等角度切入对戏曲的学习。例如,在介绍京剧 艺术时,学生对京剧艺术中的脸谱十分感兴趣,由于在初一 阶段美术课程中曾经介绍过京剧脸谱的色彩意义、脸谱与人 物的關系,并且学生也亲自绘制过脸谱,这样就使他们对脸 谱多了一份熟悉与亲近感。抓住脸谱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口, 和学生聊脸谱,谈角色,使他们通过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去感 受京剧的奥秘;
听、学、唱《说唱脸谱》,通过京韵京腔的 流行戏曲,让他们体验京剧的韵味。当学生对京剧音乐产生 一定的好奇时,再与他们一起学习京剧音乐就水到渠成了。

2. 戏曲艺术的教学内容要富有创造性 过去的戏曲艺术教学停留在关注戏曲音乐上,忽略了其 综合性。戏曲从其表演形式上讲,包括了唱、念、做、打四 个部分,属于多种艺术能力相互渗透的艺术活动方式。这种 多类艺术形式综合,也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教师应该充 分利用这种综合性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笔者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曾上过戏曲单元的课程。笔者 首先选用的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打虎上山”和“打 入匪巢”这两段的录像。由于先安排学生们在课外观看了《林 海雪原》的电影光盘,因而学生欣赏起来饶有兴趣。观看后, 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们总结戏曲的综合性特点,包括剧本、音 乐、人物的造型,以及灯光、布景、道具等,并结合录像介 绍了戏曲的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手段,鼓励学生自告 奋勇上台表演“打”的场面。随后,笔者又以《沙家浜》中 “智斗”一段录像为例,通过三位剧中人物——阿庆嫂、刁 德一、胡传奎的动作神态来分析他们的角色特点,并从中引 出戏曲中“行当”的概念,然后通过欣赏《京剧名家名段》 光盘中不同行当的唱段,一边欣赏一边继续介绍行当的种类。

最后由学生们总结出所有行当的特点及唱腔特点。由于选用 的剧目和唱段学生们并不陌生,加之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单纯 的学唱,还有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这样学生们不仅学到 了戏曲的基本知识,而且被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所吸引。

3. 戏曲艺术的教学手段要富有创造性 戏曲走进中小学课堂,仅仅靠传统的欣赏和学唱是完全 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 教学设备的视听作用。戏曲艺术是视听的完美结合,悠扬婉转的唱腔,色彩斑斓的服饰,绚丽多彩的脸谱,丰富多彩的 道具,无不体现出戏曲艺术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授戏曲 时,要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例如利用 多媒体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配上相关的音像、图文资料, 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环节,给学生以生动的视听体会。

(二)促进兴趣 1. 设疑导入,走向戏曲 教育可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办法,引导当代学生去追戏 曲艺术的“星”:针对学生实际成立“合作小组”,利用综 合实践活动课及课外的时间,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戏曲资料, 以便交流、共享,这样学生便可从现代传媒(如电视、网络) 中挖掘戏曲知识,还可适当举办一些类似抢答、辩论的竞赛, 并且还可设计一些有关戏曲的研究性课程,创设相应的学习 情境,引导学生自发学习、研究,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进 一步提高他们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2. 寓教于引,走访戏曲 正确引导学生对戏曲艺术家和戏曲演员的认识,提高学 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在学习戏曲过程当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适当观看一些戏曲艺术家背后的故事,如在教授豫剧《谁说 女子不如男》时,可为学生播放央视艺术人生栏目中《戏比 天大——常香玉专访》的录像,以真实感人的访谈,通过聆 听艺术家讲述戏曲音乐故事,让学生从心中升腾起民族戏曲 的热爱和作为戏曲艺术传承一代的自豪。除此之外,还可通 过组织学生参观戏曲排练,通过真真切切地看,明明白白地 听,亲身感受到戏曲演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辛 苦与执着,认识到戏曲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也真正从 心底赞叹戏曲表演的精湛。

3. 寓教于乐,走进戏曲 为进一步鼓励学生爱戏,积极学戏、唱戏,教师应努力 营造利于戏曲学习的氛围。例如举办学生戏曲演唱交流会, 并利用艺术实践课指导学生自行排练戏曲节目。排练时,要 注意引导学生选用他们较为熟悉和喜爱的剧目,这样有助于 提升他们对学习戏曲的兴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让学生学习 并实践演出之前的准备工作,如戏曲演员化妆、包头、穿服 装等复杂而专业的过程。通过各种与戏曲的近距离接触,不 仅解除了学生们与戏曲的距离感,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戏曲 鉴赏表演能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还可将学生们排练演 出的场景用DV记录下来,让他们从其中取得巨大的成就感, 并以此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对戏曲艺术兴趣的目的。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