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德育 >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_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推进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_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推进

来源:德育 时间:2019-10-23 07:50:48 点击: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推进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推进 由江苏著名特级教师李瘐南所创的“自学·议论·引 导”教学法,迄今已近四十年. 这么多年来,该教学法在全 国范围内产生了显著影响,在笔者所在的南通地区更是呈现 出遍地开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新的形势下,“自学·议 论·引导”教学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实际教学中的 应用需要进一步推进与研究. 面对这样的课题,唯有基于实 际并从细节处着手,才能让该模式在更多的初中数学课堂上 得到应用与推广. 出发点在教师 作为一线教师对一种教学法在本门学科中的推进与研 究,笔者以为,首先存在一个教学法的理解与吸收问题,同 时存在一个如何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并在新的形势之下使传 统的教学法更好地与时代相结合的问题. 显然,出发点在教 师. 在本文中,出发点在教师的内在含义是像笔者一样的普 通初中数学教师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理解,尤 其是对该教学法的形成历史的了解,这样就既可以利用教学 法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也可以利用教学法的成长历史中的智 慧,为自身的专业成长服务.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理解需要从教学法概 念本身来理解:自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而自主性是 与他主性相对立的,只有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作出行为选择时,自主学习才能够真正发生. 比如在 教授“反比例函数的意义”(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时, 当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时,学生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在笔 者的研究中发现,学生会去重新温故什么是反比例函数,学 生会对“意义”这一概念提出疑问:为什么叫反比例函数而 不是其他?这个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应该怎样获得?其又有 什么样的运用?正是这些问题驱动了学生的自学能够有效 进行;
议论同样如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议论与小组讨论有 着相通的地方,但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中,议论 更具有自发性,只有当学生感觉需要与他人进行商议、讨论 的时候,教师才需要提供议论的时间与空间. 比如上面提到 的问题的解决,往往就会让学生自然产生议论的愿望,教师 也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这种动机并放手,有效的议论就能够 发生. 引导指的是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的发挥,“及时”是 引导的第一关键,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智慧判断引导的时机, 在“反比例函数的意义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一般会在反 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上出现问题,于是就以变式的思路去引导, 让学生根据自变量的位置以及次数,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去判断,学生就会发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代表性意义. 同时还应当注意到,李瘐南教师对“自学·议论·引导” 教学的引导可谓是数十年如一日,而本教学法的最终定型也 经历了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议论·引导教学 法”的创建、“优化学习过程,改善教学结构”的研究、学程导进技艺研究、主体性教育研究、“学生学力的形成及其 发展”研究等阶段. 这样的研究历史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教师 来说可能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笔者以为,可以在一个相 对短的研究周期之内,用李瘐南教师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就 某个专题展开研究,那同样可以收获一定的教学智慧. 事实 上,在笔者借助李瘐南教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并在小范围内以课题的形式展开推进与研究,就属于这样的 研究范式,自然也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落脚点在学生 推进自学. 习惯了被动接受的学生到了初中数学的学习 过程中,自主性一定程度上需要外部的推进力量. 从学生进 入七年级开始,课题组就尝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 而首当其冲者,就是自学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认真分析筛 选,将可能由学生自主获得的教学环节一律设计成学生的自 学,具体的活动形式就可以是李瘐南教师所说的阅读、倾听、 演练、操作、笔记等. 在此过程中,我们高度关注学生的思 维以及独立思考意识与能力. 比如七年级一开始的有理数学 习,其实有一个问题常常为教师所忽视,但其又是学生自主 生成的问题:为什么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就叫有理数?有 “有理”那还会有“无理”吗?有“理”有的是个什么理? 很多时候教师可能会感觉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不需要花时间 与学生纠缠. 可是别忘了,“自学”的第一要义就是尊重学 生的自主性,而学生如果对数学概念缺少深刻的认识,又如何能够让他们真正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呢?以学生为落脚点 的本义之一,就是尊重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尤其是数学概念 构建过程中产生的任何一个问题. 推进议论. 如前所说,议论与小组合作学习有共性的地 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议论的最大价值在于具有相同学力 的学生之间,可以在同质分组的前提下互通思维的有无. 事 实上,在上面的问题中,有小组的学生在议论的过程中提出 这样的见解:如果说把能够用分数表达的数都称为有理数的 话,那么肯定有一个不能用分数表达的数存在,那就应当叫 作无理数. 要知道,学生此时还没有经过无理数的系统教学, 但对无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有 效自主学习之后又进入了有效的议论阶段,说明了学生数学 推理的有效性. 显然,像这样的数学概念的认识的形成,有 助于有理数概念在学生的思维中落地生根,这对于刚刚进入 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心理价值——经 验表明,如果学生在一进入七年级阶段就感觉数学学习困难, 那对后面的学习将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推进引导.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中的“引导”具有因材施教的 意义,引导应当是因学生而导,或者说因学生的需要而导. 在 教授有理数的时候,笔者就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告诉他们对 无理数的猜想有着极大的合理性. 这样的引导,可以增强学 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可以让学生对后面的相关知识的教学产 生期待心理;
在教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的时候,笔者会在学生进行有效猜想的基础上,告诉他们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其实就 是源于曾经的自然数的运算法则,只不过多了个负号需要研 究而已. 这样的引导化解了部分学生存在的初中数学难学的 思想,让他们感觉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获得对初中数 学知识的正确理解……总之,引导的推进更多的是研究教师 自身的教学行为,要让知道何时何地引导是最为有效的,引 导的对象不仅是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也包括学生的数 学学习的心理动态. 重视学科特征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本身没有明确学科指向, 李瘐南教师从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入手,经数十年研究得出 此法,在笔者所在的地区事实上已经在向不同的学科进行辐 射. 考虑到这一点,笔者以为在本教学法运用的过程中,要 更加重视学科特征. 由于此法源于初中数学,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 对此法的推进与研究过程中的学科特征的梳理相对更加方 便. 在研究中笔者也总结出如下两点:
其一,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学、议论、引导,更多的要 考虑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数学的逻辑性很强,前后知 识之间的联系通常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常常是两方 面的:优者易弱,弱者难优. 而要让优者恒优,弱者变优, 就必须抓住数学中逻辑性不那么强的知识,更充分地发挥学 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作用,让他们体验到这一教学法所带来的成就感. 事实证明,这一思路是可行的,教学契机也 就蕴含其间. 其二,有效的自学、议论与引导,可以适当参照数学史.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很多时候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数学发展史 的逻辑存在一致性,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知识发 展的逻辑有一致的地方,那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 数学思维,在学生议论中思考可能的引导方式,在引导的过 程中注意把准学生的脉搏,那就可以让自学、议论、引导更 多的具有一种厚度,这对于初中学生构建数学认识来说,也 有着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说,从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从数学发展的历 史中汲取现实与历史智慧,可以让“自学·议论·引导”教 学法在新的形势之下,取得更为明显的适切性.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