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德育 > 阳明四句_阳明四句教的教育哲学意义

阳明四句_阳明四句教的教育哲学意义

来源:德育 时间:2019-10-12 07:52:59 点击:

阳明四句教的教育哲学意义

阳明四句教的教育哲学意义 阳明先生在贵州悟道,隆起了阳明心学,它是对人类 有触动的中国本原哲学,也是人类的勇猛精进哲学,它尤其 推动了东南亚国家从古代社会进入近代社会。中国社会当下 的发展,应该取阳明心学的心法,把中国社会推向现代化。

相应的,中国教育中的人,要像阳明心学那样,在本原上体 认人,因为我们的教育实在是在半路上说话的。阳明先生四 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 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1]117诗意般地阐述了其心学,本 文试图对四句教说几句浅薄的话。先尝试用月亮的阴晴圆缺 变化来理解心的本体既善能知且明: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心的本体像十五的月亮,是圆 满明亮的。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心的本体的动,就像月亮的阴 晴圆缺变化。月亮一动就有阴晴圆缺,缺月要么是被云彩遮 蔽,要么是没有反射出太阳的光。

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既要知道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 道理,也能够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知道天气与日期。这是 心的本体的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乌云退去,或者太阳光照射过来, 就显露出月亮圆满明亮的本来。这是心的本体的恢复。

天人合一 万物一体 体与用 阳明心学是从两个立场上说话的,第一是“万物一体” “天人合一”。第二是体与用,即心之体与心之用。我们理 解阳明心学,也得在这个立场上说话。阳明先生本人已经达 到了“天”的境界,在他之后的500年,似乎还没有人能够 达到他的境界,也就是,我们这些后人只能在“人”的境地 说话。这样,我们与阳明先生说话,就是“人”对“天”的 猜测与景仰,人站在人的土地上,神入天的神圣。但是,我 们不应该妄自菲薄,因为我们和阳明先生一样,大家的本原 都是“天”。阳明先生是圣人,我们也是圣人,阳明先生自 己就说“满街人都是圣人”。[1]116 先说“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意思。“天”是万 物的本体,这个“天”,类似于西方哲学说的“存在”,关 于这个意思,我们可以用“哲学”的基本含义印证:哲学这 个希腊字的拉丁文是philosophia,至于原来“爱智慧的” 那个形容词与后来所说的“哲学的”不是一个意思。“爱智 慧的”中的“爱”是指事物之间的和谐一致、相互适应的意 思。“智慧”是指所有存在的东西都在存在之中,都属于存在,都集合于存在之中,存在又译“是”,“是”在希腊文 中是及物动词“聚集”“集合”的意思,存在把存在的东西 集合为一。也就是说,“一”(整体)统一着一切的东西,一 切存在的东西都在存在中统一为一个整体,也就是我们常说 的“逻各斯”的意思。如果借用一句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说, “智慧”有点类似“万物一体”。所以“爱智慧”在赫拉克 利特那里,就是指人对万物(一切存在者)合而为一的一种和 谐一致的意识。我以为赫拉克利特所说的“爱智慧”约略类 似中国传统哲学所讲的“天人合一”。这里的“天”,取其 万物之意,而不是指意志之天,道德之天。①“爱智慧的” 中的“爱”就是把人与万物协和起来、合一起来的意思。

[2]116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存在”把存在中 的所有存在物集合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本身是完善的。或 者说,“存在”形成的这个“一”的性质是“善”,这个“善” 不是伦理意义上的“好”或者“善良”,而是这个“一”本 身的平和中正。这个“一”就是本体,它本身是如如不动的, 万物都是由本体的动产生的。

人只是所有存在物中的一个存在物罢了,因为我们是 人,我们的一切说话都是站在人的立场上,所以,我们把人 单单从存在中拎出来说话。而人的本原仍然是存在,是那个“一”,或者说是天,人的本原和其他一切存在物的本原都 是同一个本原,都是存在,是那个“一”,是那个“天”。

再说体与用的意思。体是本原,本原如如不动,用是 体之动,体一动起来就生万物。体的动,有正反两个方向, 或者善,或者恶,显现为善恶两极的现象世界。我们用感觉 器官看到的正是这个善恶两极的现象世界。我们必须用哲学 的眼睛,才能看到如如不动的本原世界,或者说,才能还原 本原世界,这个本原世界是无善无恶的一元世界。

既然万物都是体之动而生,那么,万物也就是任何一 个事物,或者说,任何一个存在物,也同样承受着体用关系, 即一个事物本身相对于它自身的作用,也是一个本原下的体 与用的世界。如水,水不动时是那么贞定纯正,那就是水之 本体的性质,江水,河水,湖泊水,池塘水……在本原上都 是一个:水,或者说水之本体。并没有两个水,淹死人的水 与人吃的水是同一个水,不存在“这个水是淹死人的水”“这 个水是人吃的水”。水一旦动起来既可以任由它狂放淹没良 田,也可以因势利导灌溉农田。水能载舟,亦可覆舟。虽然 人没有完全操纵水的能力,人就是要控制水的“狂放淹没良 田”,把水引导到“灌溉农田”,识得水性使水“载舟”, 不识水性水就要“覆舟”。人心和人心的动也正是这样的道 理。那么,水淹没庄稼到底是怪水还是怪人?你看到什么邪 恶的阿物儿是怪眼睛(能够看)还是怪你(要看)?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这句话有两个思想,一是指心的本体,二是指心。

1.心的本体:中正状态即“至善” 本原是本体,而本原或者本体之动所生之万物,相对 自身的作用,也是本体。本体只有一个,没有两个,且本体 不动。按照这个逻辑,心的本体只有一个,没有两个,也就 是“一”,所以,心的本体是“一”即“纯一”。这个“一” 意味着圆融无碍。没有分别,没有二元,如如不动。纯一没 有区别、没有二元,谓之“善”。所以,这个“善”,是一 个理,就是天理,也就是心的本体所依循的理,这个“善” 不是伦理意义上的“善”或者“好、对”。因为心的本体没 有自己的偏私,它本身是无善无恶,也就是无偏无废,是一 个中正状态或者境界,这样的境界叫作“至善”,恰恰就是 阳明先生说的“至善者,心之本体。”[1]97无善无恶的心 本体是纯一,我们以“至善”名之,作为本原它不动,没有 分别。本体一旦动起来就生万物,有善恶分别。每个人心的本体都是一样的,和圣人没有二致,因为“自己良知,原与 圣人一般,若体认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 我矣。”[1]59 2.心:人对天理与自己的知觉并起意 阳明先生说:“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

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便是心也。”[1]121 心不是那一个血肉团,凡是身体知觉起意的地方就是心。耳 朵听、眼睛看,手脚知道痛痒。人有眼睛可以不看物,眼睛 看物也可以不起意,眼睛看物并起意,方是心。耳朵与手足 也是同样的道理:耳朵可以不听声音,耳朵听声音可以不起 意,耳朵听声音并起意,方是心;
手脚可以不知痛痒,手脚 知痛痒,也可以不起意,手脚知痛痒并起意,方是心。

心并不是一个器官,心是人对天理与自己的知觉并起 意念。这个意念是单向的人对天理的情愿,和单向的人对自 己的情愿。如眼睛看到鲜花而喜,看到粪便而厌恶。但是, 并没有鲜花或者粪便对人的喜欢或者厌恶,或者说,鲜花与 粪便并不挑选人,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所以,没有天理对 人的情愿,也没有作为一个人的人(天意义上的人)对自己 (人意义上的人)的情愿,因为天理没有偏私,“天随人愿” 并不是天有意迎合人的意愿,而是机缘巧合。但是,天理不是死的,天理的活恰恰在于人把“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之中 那个没有伦理意义的善、恶,转化为有伦理意义的善、恶。

也就是人将天转化为人,将天理为人所用。这个用,或者偏, 或者正,用之正为善,用之偏为恶。这就是心的道理。“人 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 也。”[1]7并非人心之外有个道心在。

所以,正是心能够知,这个知,将不动的本体动起来, 本体动起来,才创造出一个人文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说,我 们不能过分谴责人的欲望,没有人欲,就没有花花世界,也 没有人的活泼与生动。阳明心学只是教育我们按照人的本原 引导人的欲望,即不使人欲过与不及。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1.“无善无恶”之体怎么变成“有善有恶”之意 从“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怎么能够生出“有善有恶是 意之动”呢?这个疑问在阳明先生以后就发生了,心之本体 既然是“无善无恶”的,那么怎么可能产生“有善有恶的意” 呢?这仍然是体与用的关系问题:“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是 本体上的说话,“有善有恶是意之动”是心本体的用。前面 说过,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这个善、恶不是伦理意义上的好坏,而是心的本体的性质,这个无善无恶的心,一旦动 起来,既可以行善,亦可以为恶。犹如说一把剑锋利,“锋 利”是剑的性质或者说是剑的本体,剑的性质也就是剑本身 的完美。剑放在那里,锋利仍然是锋利,没有物去碰剑,人 不去用剑,锋利只是锋利,对剑以外的存在物的作用是潜在 的,或者说是没有意义的。人想怎么使用这把锋利的剑,那 就有善的念头和恶的念头了,这个善、恶,是人使用剑以后 的评价意义,当然是伦理意义上的善、恶。唐朝贾岛的《剑 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正是侠客用剑的侠义“意”之心。

2.意(意念或者念头) 人就在于心,甚至可以说,人就是心。心先是一个知 觉,也就是耳朵能够听或者愿意听的时候,眼睛能够看或者 愿意看的时候,手足能够触动或者愿意触动的时候,心就从 不动的本体激活了——相当于说欲使用那把锋利的剑。心激 活以后,它才能作用,这个作用就是产生意念,意念的性质 或者喜善恶恶,或者喜恶恶善,喜善恶恶显现的是善,喜恶 恶善显现的是恶。意念的性质(或者喜善恶恶,或者喜恶恶 善)并没有具体的对象,它只是一个意念,也就是一个倾向, 一个潜在的动:可能朝向善,可能朝向恶。说得简单一点, 一个老师想帮助一个学生。老师起了这个念头,至于帮助谁,怎么帮助,并没有明确。

3.物(事物) 心的意念落实,就是实现,实现是把潜在的可能或者 朝向善,或者朝向恶,落实在具体的事物上。善与恶都显现 在具体的事物上——具体喜欢什么东西,具体厌恶什么东西, 可能行善,可能为恶,这个时候就有了具体的对象了。也就 是心的起意,可以起善意,也可以起恶意,起善意就落实于 善的事物,起恶意落实于恶的事物。

老师确实帮助了学生张大风,老师用了专门的、有效 的方法——课后给他补课,和他谈心,老师善的意念就落实 在这个事物(张大风)上。

4.无心外之理,亦无心外之物 那么,反过来说,物是意念的落实,没有意念也就没 有物。意念是心的作用,心的作用是心的本体之激活,心的 本体之激活在于耳朵能够听或者愿意听,眼睛能够看或者愿 意看,手足能够触动或者愿意触动。因为耳朵可以不听,眼 睛可以不看,手足可以不触动。耳朵去听,眼睛去看,手足 去触动,就是耳朵、眼睛和手足的动,就是心的本体从不动转化为动。耳目口手足的动,都遵循着一个理:耳朵是听的 理——非礼勿听,眼睛是看的理——非礼勿视,嘴巴是说的 理——非礼勿言,手足是触的理——非礼勿动。所以,一切 都在于心。

那么,无心外之理,亦无心外之物。阳明先生说:“身 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 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
意在于事君, 即事君便是一物;
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 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1]6(阳 明先生说:“身的主宰就是心,心之所发是意,意之本体是 知,意之所指是物。心中的意念在侍奉双亲上,侍奉双亲就 是那个具体的‘物’;
心中的意念在侍奉君主上,侍奉君主 就是那个‘物’;
心中的意念在视、听、言、动,那么视、 听、言、动的具体对象就是那个‘物’。所以我说无心外之 理,无心外之物。”) 5.意念的性质:或者善,或者恶 耳朵去听,眼睛去看,手足去触动。眼睛作为眼睛, 可以看一切东西,但是,社会却教育我们得“抑制”自己眼 睛的看,“抑制”自己耳朵的听,“抑制”自己嘴巴的说, “抑制”自己手脚的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 “看”是眼睛的本原,是体,是天,但是,“看什么” 是用,是人。听、言、动,亦复如是。所以,看的意念,有 善有恶。这么说,无善无恶的心的本体动起来,就是心的作 用,心的作用产生意念,意念的性质只有两个,而且也只能 有这两个:或者善,或者恶。这两个涵盖了人的一切作为和 人文世界的一切意义。表象世界就是善恶二元世界,本体世 界是善的一元世界。

进一步分析,纯一或者天理谓之“至善”,是天意义 上的“至善”,大公、中和,在人的意义上就是人心,就是 良知,就是人的一切意念的本原,这个本原也矫正着人的一 切意念。人一旦动了意念,就是心本体之用,意念可以是外 界刺激,也可以是感性冲动,也可以是人的欲望,也可以是 遮蔽,甚至也可以是无名业障,宿世的因缘,或者是人性中 的黑暗部分。并不是只有外界刺激人才会动意念——人的这 些小动作正说明人之为人,因为高尚固然说明人之为人,卑 下也恰恰说明人之为人,卑下也能成为高尚的动机。孟子所 谓“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
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给 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
不搂,则不得妻;
则 将搂之乎?”[4]我们看到的“紾兄之臂而夺之食”的事情还少吗?我们 看到的“逾墙搂其处子得妻”的事情还少吗?在天真纯良的 儿童和青年身上,这样的事情不是天天演绎吗?孟子把人情 说得淋漓尽致,其他圣人倒是不好意思这样说话,多少有些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人情还不够练达。

知善知恶是良知 心之所以叫心,正在于心能够知,只有心的知,才能 说明心是活的,不是死的。心本身没有任何形状,也没有任 何对象,也没有知的任何挑选。本体也是这样的性质:没有 任何形状,没有任何对象,没有任何挑选。如眼睛看到什么 颜色,什么颜色就是它的本体,眼睛不对事物加以挑选,不 挑选,就是没有偏私,真正的一视同仁。这正是心的本体的 一个意思。身体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心,心能够“知”任 何事物,心不局限在任何事物上。眼睛是心,耳朵是心,嘴 巴是心,手脚是心,眼睛的看,耳朵的听,嘴巴的说,手脚 的触,都在于心感应天地万物。这正是阳明先生说的:“目 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
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
鼻无体, 以万物之臭为体;
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
心无体,以天 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1]108(眼睛感应天地万物,没 有固定化了的本体,以物的颜色为本体;
耳朵感应天地万物, 没有固定化了的本体,以物的声音为本体;
鼻子感应天地万物,没有固定化了的本体,以物的气味为本体;
嘴巴感应天 地万物,没有固定化了的本体,以物的味道为本体;
心感应 天地万物,没有固定化了的本体,以感应到天地万物之是非 作为本体。) 阳明先生说:“良知者,心之本体。”[1]61心能够知, 是心作为感应天地万物的本体,用亚里士多德哲学来说,知 是心的灵魂。“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是如此。譬如日未尝有 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无照无不照,原是日的本体。良知 本无知,今却要有知。本无不知,今却疑有不知。只是信不 及耳。”“‘惟天下之圣为能聪明睿知’,旧看何等玄妙, 今看来原是人人自有的。耳原是聪,目原是明。心思原是睿 知。圣人只是一能之尔。能处正是良知。众人不能,只是个 不致知。何等明白简易!”[1]109-110阳明先生说:“本体 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本如此。太阳未尝有心普照万物,万物 无不被其照耀。太阳的本体就是无意去照,却无不照。现在 却要有知,良知本来无所不知,怀疑其有所不知,是对良知 不能笃信。”阳明先生又说:“《中庸》所谓‘惟天下之圣 为能聪明睿知’,过去看来是何等玄妙,现在看原来是人人 自有。耳朵原本聪,眼睛原本明,心思原本睿智。圣人只是 能遵循良知的天理,常人不遵循良知的天理,因为他们不去 把良知扩充起来。这是何等明白简易的道理啊!”心本体之知,与“至善是心之本体”的逻辑是一样的, “至善”这个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中正境界,我们以“至 善”名之。“至善”是在整体上说心的本体的性质。本体上 善,而本体动起来,就是善在日用上的表现,显现出伦理上 的善恶,恶是什么呢?善用得过与不及,谓之恶;
在感应天 地万物的本体意义上,心的知是良知,良知本身不是在日用 上的说话,譬如眼睛的看,就是眼睛能够看,不能说眼睛的 看或者能够看有什么伦理意义,只能说某个人的眼睛去选择 看什么东西,就有了伦理意义。也就是良知落到日用上以后, 就变成了伦理意义上的眼睛的看了。伦理意义上的眼睛的看, 分为善与恶,那就是道德上的是非。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实际 上是“心”的本体的“知”,也就是“心”的本体的天理。

即眼睛本体的看就是非礼勿视,耳朵本体的听就是非礼勿听, 嘴巴本体的言就是非礼勿言,手脚本体的动就是非礼勿动。

眼睛日用的看应该遵循眼睛本体看的天理——非礼勿视,耳 朵日用的听应该遵循耳朵本体听的天理——非礼勿听,嘴巴 日用的言应该遵循嘴巴本体言的天理——非礼勿言,手脚日 用的动应该遵循手脚本体动的天理——非礼勿动。就是因为 眼睛日用的看,耳朵日用的听,嘴巴日用的说,手脚日用的 动,偏离了眼睛本体的看,耳朵本体的听,嘴巴本体的说, 手脚本体的动。这一点在教育中很清楚:我们教育孩子“不可以说脏话!”就说明我们懂得在本体上教育孩子,使孩子 知道嘴巴本来可以说任何话,但是做人的规矩却是你有嘴巴 不可以说任何话,哪些话不可以说,哪些话可以说,是基本 的教育。

所以,眼睛的看,并不是分两步走:先是看任何事物, 然后在这些事物中加以分别,哪些事物应该看,哪些事物不 应该看。眼睛的看,是眼睛本体意义上的看,是本原的看, 眼睛的看本身就是“非礼勿视”的天理,这恰是眼睛的知, 也就是所谓“良知”,“非礼勿视”不是后天教育出来的。

耳朵的听,嘴巴的说,手脚的动,亦复如是。所以,阳明先 生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 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又曰:“是非两字是 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1]112 良知的本原是心能知万物,心能知万物,对万物没有 区分之心。而当心落在日用的知万物的时候,心对万物就有 了区分之意,或者好善恶恶,或者好恶恶善,良知就表现为 是非之心。万事就随着是非之心变化,所以,是非在于人心;

当我们做不到“非礼勿视”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的心被欲望 (私欲)遮蔽住了。圣贤和凡庸的区别就在于凡庸之心容易被 自己的欲望(私欲)遮蔽。阳明先生说:“圣人之知如青天之 日,贤人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阴霾天日。虽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则一。虽昏黑夜里,亦影影见得黑白,就是日之余 光未尽处。困学功夫,亦是从这点明处精察去耳。”[1]112 我们应该知道,圣贤和愚昧的人,以及大奸大恶的人,他们 的心本体都是“至善”和有“良知”,这也是人之为人的明 亮本体,愚昧和奸恶之人,心被私欲遮蔽,只要肯学,就能 显露出明亮本体。一个人前一瞬间为恶,后一瞬间行善,不 会“一条道走到黑”,就是因为他的心本身是明亮的,可以 自己控制自己。

为善去恶是格物 人的一切都是出入本体,即从天到人,从人到天,从 本体到日用,再从日用到本体。本体的性质是既善能知且明, 用西方哲学的话说,本体一是不能被创造,不能被毁灭;
二 是本体是自我运动,既无须外力改变,外力也改变不了本体。

“良知之外,岂复有加于毫末乎?”[1]46“良知是天理之照 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1]72“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 植灵根,自生生不息。但着了私累,把此根戕贼蔽塞,不得 发生耳。”[1]101本体的善、知、明遵循的道就是天理。本 体的善、知、明落到了人的日用上,善、知、明不能保持本 体本来的存在性质,成为日用的善、知、明,日用的善、知、 明,往往被人的私欲遮蔽,显现出不善、不知、不明,不善、 不知、不明只是本体在日用上的偏离,并没有不善的本体、不知的本体、不明的本体。人只要去掉私欲与外物的遮蔽, 良知当下显现。阳明先生说:“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 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 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 不能循得良知。”[1]69“良知是道,良知在人心,圣贤如 此,常人无不如此。如果没有外物和私欲牵累障蔽,循着良 知发用流行下去,无不合道。常人多为外物和私欲牵累蔽障, 不能循良知而行。” 那么,我们就知道我们日常的言行实际上是本体意义 与日用意义的双重结构,日用意义是显结构,本体意义是隐 结构。即日用意义的言行是我们的耳目口身显现出来的言行 (或合礼或不合礼),那是对耳目口身心本体意义的天理的言 行(没有不合礼)的用。如伦理道德的用语是“应该”,“一 个人应该诚信”,这个“应该诚信”是在心的本体上的说话, 在心的本体上的说话就是道,就是天理。而人在日用上往往 不能诚信,是因为人心被外物与私欲遮蔽,并不是说人的心 做不到诚信。

庸俗之人竟然被外物与私欲遮蔽得不知道、甚至不相 信心的善、知、明。那么,怎么才能相信心的善、知、明呢? “格物致知”是也。阳明先生说:“格物,如《孟子》‘大 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 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又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 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 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 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 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1]6阳明先生说:“‘格物’那 个‘格’,像《孟子》说的‘大人格君心’的‘格’字一样, 革除心中的‘不正’,保全心本体本来的‘正’。意念所在 的地方,就要革除心中的‘不正’,保全心本体的‘正’, 这样就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穷理’。‘天理’就是‘明 德’,穷理就是‘明明德’。”阳明先生又说:“知是心的 本体,心自然会知:人对父自然知孝,人对兄自然知敬,看 到小孩落井自然会产生恻隐之心,良知不用外求。良知的发 动处,没有私意的阻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 胜用矣’的境界。然而常人不能没有私意的阻碍,必须用‘致 知格物’的功夫胜却私意,复全天理。心中良知达到没有阻 碍,也就是良知充满而流行,就是致知,致知就是意诚。” 前面说过,善的过与不及就是恶,人被外物和私欲遮 蔽,显现为恶,恶并没有本体。去恶一是达到中庸,二是去 人欲,去人欲,自然存天理。“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云去光已复矣。若恶念 既去,又要存个善念,即是日光之中添燃一灯。”[1]99 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最终落在“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实际上是 意、诚意、知、致知、行的件件落实,一气呵成,却有逻辑 上的先后次序。阳明先生是站在本体上说话的人,本体本来 就是一,是纯一,且是一个整体,没有任何分别,所以,在 学理上,“知”与“行”自然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在日用上,“合一”却也有一个逻辑上的次序,因为一般的 人都是先起一个意念,再把意念落实下来。当达到意念和落 实意念一气呵成的境界的时候,就是“知行合一”了。阳明 先生说的“知行合一”,在于知与行的一气呵成,中间没有 断裂,没有阻隔,但是,有逻辑上的次序。如他和人讨论如 何侍奉双亲如照顾父母的冬暖夏凉:
意欲温凊,意欲奉养者,所谓意也,而未可谓之诚意。

必实行其温凊奉养之意,务求自慊而无自欺,然后谓之诚意。

知如何而为温凊之节、知如何而为奉养之宜者,所谓知也, 而未可谓之致知。必致其知如何为温凊之节者之知,而实以 之温凊;
致其知如何为奉养之宜者之知,而实以之奉养,然 后谓之致知。温凊之事,奉养之事,所谓物也,而未可谓之格物。必其于温凊之事也,一如其良知之所知当如何为温凊 之节者而为之,无一毫之不尽;
于奉养之事也,一如其良知 之所知当如何为奉养之宜者而为之,无一毫之不尽,然后谓 之格物。温凊之物格,然后知温凊之良知始致;
奉养之物格, 然后知奉养之良知始致。故曰“物格而后知至”。致其知温 凊之良知,而后温凊之意始诚;
致其知奉养之良知,而后奉 养之意始诚。故曰“知至而后意诚。”此区区诚意、致知、 格物之说盖如此。[1]48-49 照顾父母的冬暖夏凉逻辑上的次序是:先起意,即先 有一个要侍奉双亲的意念(念头),这个念头不能称之为“诚 意”,因为没有落实,落实了侍奉双亲的“意”,问心无愧, 不自欺,就是“诚意”。还要知道如何侍奉双亲的具体方法, 这只是“知”,再将如何侍奉双亲的具体方法落实下来,就 是“致知”。从意到诚意到知到致知,件件落实,一气呵成。

这样的“知行合一”,实际上是教人在为善上,从心 可能有间断、有阻隔,成为心没有阻滞而且落实起来即将初 心落实到终心。如我起了侍奉双亲的心,却觉得双亲可以照 顾他们自己,我心里虽然还一直想着要侍奉双亲,这个念头 从来就没有断。可是,总是因为自己的事情繁忙,甚至我忙 碌得连照顾自己还来不及,或者考虑到自己的妻子儿女也需 要自己照顾,儿女那么小,反正双亲也能够照顾自己。最多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