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党支部 > 【小学生历史故事】适合小学生听的历史故事

【小学生历史故事】适合小学生听的历史故事

来源:党支部 时间:2019-08-15 17:54:47 点击:

小学生历史故事

小学生历史故事 在整个的历史教学之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学生们掌握我国的历史 以及全世界的历史进程,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小学生历史故事。

小学生历史故事1:鄱阳水战定江南 元朝末期,朝政废弛,社会动乱,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公元1352年, 郭子兴起义占据濠州(今安徽凤阳)。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领袖, 收罗人才,整顿军队,势力日渐壮大。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死徐寿辉,自立为 王,国号为汉,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

朱元璋采纳刘基等人的建议,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先夺取金陵(今 江苏南京),以此为基地,平定江南,最后攻灭元朝,夺取北方,统一全国。朱 元璋要平定江南,势必要同陈友谅进行激烈的争夺。

因为陈友谅地处金陵上游,控制了安庆、九江、武昌三个战略重镇, 占地广阔,力量强大,仅水军力量就10倍于朱元璋。因此,陈友谅的存在是朱元 璋平定江南的最大障碍,他们之间的争战,不仅关系到彼此之间的生死存亡,也 必将是争夺南部中国的战略决战。

正当朱元璋准备攻打陈友谅之际,陈友谅也在积极筹划消灭朱元璋。

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领强大的水军,从采石沿江东下,进攻应天府,一心想并 吞朱元璋占领的地盘。

朱元璋赶忙召集部下商量对付汉军的办法。有的说,跟汉军的力量相 差太大,不如趁早投降;有的主张逃到钟山(在今南京)死守;也有人主张拼一死战, 如果失败,再逃不晚。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只有谋士刘基站在一边,一声 不吭。

朱元璋犹豫不决,散了会,把刘基单独留下来,问他有什么主意。刘 基说:“我看那些主张投降和逃走的人就该杀!” 朱元璋说:“请问先生有什么办法打败敌人” 刘基说:“敌人远道来侵犯,我们以逸待劳,还怕不能取胜您如果多 用财物赏赐将士,再用一点伏兵,抓住汉军的弱点痛击,要打败陈友谅就大有希望。” 朱元璋听了刘基的话,满心喜欢。两个人又商量了一阵,把计策定了 下来。

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跟陈友谅是老相识。朱元璋把康茂才找来,对他 说:“这次陈友谅来进攻,我要引他上钩,没有你帮助不行。请你写封信给陈友 谅,假装投降,答应做他的内应;再给他一点假情报,要他兵分三路攻打应天, 分散他的兵力。” 康茂才说:“这事不难。我家有个守门的老仆,给陈友谅当过差。派 他送信去,陈友谅准不会怀疑。” 康茂才回到家里,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写了信,连夜叫老仆赶到采石, 求见陈友谅。陈友谅见了老仆送来的信,果然并不怀疑,问老仆说:“康公现在 哪里” 老仆回答说:“现在他带了一支人马,驻守江东桥,专等大王去。” 陈友谅连忙又问:“江东桥是啥样子” 老仆说:“是座木桥,容易认得出来。” 陈友谅跟老仆谈了一阵,吩咐左右摆上酒菜,让老仆饱饱地吃了一顿, 才打发他回去。临走的时候,陈友谅对老仆说:“你回去跟康公说,我马上就去 江东桥,到了桥边,我叫几声‘老康’,请他马上接应。” 老仆回去后,把陈友谅的话全向朱元璋回报了。朱元璋连声叫好,当 夜派人把江东的木桥拆掉,改成一座石桥。

朱元璋从陈友谅的逃兵那儿得到情报,弄清楚他们进攻的路线,就让 大将徐达、常遇春等分几路在沿江几个重要关口埋伏了人马。朱元璋亲自统率大 军守在卢龙山(今南京狮子山),布置兵士准备好红黄两面旗帜,规定了信号:举 起红旗就是通知敌人已经到来,举起黄旗就是命令伏兵出击。一切都准备好了, 只等陈友谅自投罗网。

陈友谅自从老仆走后,立刻下令全体水军出发,由他亲自带领,直驶 江东桥。哪想到到了约定地点,竟没见木桥,只有石桥。陈友谅的部将们都起了疑心。陈友谅想,别管他是石桥还是木桥,只要找到康茂才就好。他就到石桥旁 边,一连喊了几声“老康”,也没人答应。陈友谅这才想到自己上了当,急忙命令 船队撤退。

朱元璋发现敌人中计,立刻叫兵士举起黄旗,发动进攻。一霎眼间, 战鼓齐鸣,岸上伏兵一起杀出,水港里的水军也加入战斗。

陈友谅受到突然袭击,几万大军一下子乱了套,被杀死的和落水淹死 的数也数不清,2万兵士、一百多艘战船被朱元璋的将士俘获。陈友谅在部将保 护下,抢了一条小船,总算逃了命。

这一仗打得陈友谅大伤元气。朱元璋的声势却越来越大。陈友谅哪肯 甘心,他养精蓄锐,决心要报这个仇。过了三年,他造了大批战船,又带领60 万大军,进攻洪都(今江西南昌)。

朱元璋亲自带领20万大军援救洪都,陈友谅才撤去包围,把水军全部 撤到鄱阳湖。朱元璋把鄱阳湖出口封锁起来,堵住敌人,决定跟陈友谅在湖里决 战。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鄱阳湖中的康郎山响起了阵阵战鼓。康郎山是 陈友谅的临时指挥所,他三更就命令各船煮饭,将士们饱餐之后,他就指挥战舰 向湖口移动。开始挑战了。

陈友谅联结巨型战船为降,楼橹高十余丈,舰队一字儿排开,用铁链 连在一起,竟有十几里长,像一座水上长城。而朱元璋的水军,却尽是些小船, 一些将士被陈友谅的气势吓得脸色都变白了。

朱元璋坐在指挥船里,镇定自如,他望望左右将士,忽然哈哈大笑, 对刘基说:“我看陈友谅真是呆头鹅,他将这么多大船首尾相接,这样不利于进 退,要击破它是很容易的。”刘基知道朱元璋故意这样说,是为了鼓舞士气,也 就笑着说:“我还当陈友谅有多大本事呢,兵刃来交,就联舟自保了。这时若有 勇士,披坚执锐,乘小船限他周旋,他的阵势立刻就大乱,大船上的人一个个会 跌下湖里去喂鱼的!”两人一唱一和,把一些将士的惧怕打消了。

朱元璋见诸将都有了勇气,便命令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人分率20 队船舰,向陈友谅出击。陈友谅哪里把这些小船放在眼里,命令联结在一起的大 船齐头并进,其势如排山倒海,撞翻了一百多只小船。战斗第一天,朱元璋吃了败仗。第二天,朱元璋的指挥船冲在前面,组织各船队向大船放箭。

陈友谅发现了朱元璋的指挥船,便令骁将张定边围攻朱元璋,不惜一 切代价将其活捉。正在和敌人酣战的徐达见情况不妙,连忙调转船队去保卫朱元 璋。

朱元璋毫不畏惧,驾船灵活地指挥战斗。正当两军厮杀得白热化状态 时,朱元璋的指挥船突然在一片沙滩上搁浅,船底像被胶住一样动弹不得。张定 边大喜,高声叫道:“朱元璋跑不掉了,弟兄们,活捉朱元璋赏黄金千两”!士兵 们齐声呐喊,摇舻云集,把朱元璋团团围住。

朱元璋指挥船上的将领宋贵、陈兆先等人,舍命抵抗,身中数十枪, 先后倒毙在船头。眼看全船要当俘虏,朱元璋不由得害怕起来,背脊里冒出一阵 阵冷汗。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相貌和朱元璋酷似的偏将韩成对朱元璋说:“宋贵、 陈兆先都死了,为保主公脱险,我愿代死,请你快将战袍脱下,让我穿上。”朱 元璋沉吟不答。

这时,只听得敌军要朱元璋投降的呐喊一阵紧似一阵,流矢在船头乱 飞,韩成焦急地说:“公主快听我的话脱下战袍,否则,全船将士都要同归于尽, 大家都死去有什么益处呢”朱元璋不得已,只好脱下战袍,让韩成换上。

韩成把朱元璋的幅子戴在头上,深情地对朱元璋看了一眼,说道:“主 公自重,韩成去了!”朱元璋很不忍心韩成去代死,但事在燃眉,不得不由他去。

韩成冲出船舱,站在船头,高声叫道:“陈友谅听着!我朱元璋今日败 在你手里,只有一死。不要再为了你我俩人,劳师动众,让天下生灵无辜被杀戳 了我今日且让你威风,我认输了,你看你看……”说到看字,扑通一声,竟投入 水中去了。

张定边以为真是朱元璋兵败自杀,连忙下令打捞尸体,好向陈友谅表 功,攻势稍稍缓了下来。这时,徐达、常遇春等人听说朱元璋投水,拼命杀过来 报仇,张定边只顾注意士兵打捞尸体,没防备常遇春拉弓搭箭,嗖地一箭正好射 中他的额头。

张定边一声惨叫,倒了下去,士兵们见主将受伤,顿时慌了手脚,无 心再战,保护着张定边后退而去,徐达等人乘机向朱元璋靠扰,见朱元璋没有死, 喜出望外,朱元璋命令士兵下水挖沙,推船脱离了浅滩,总算幸免于难,这时,时已日暮,朱元璋下令鸣锣收兵。

康郎山水战后,朱元璋冷静地考虑了全面情况,为了防止割据苏州的 张士诚乘虚袭击基地应天府,他命令大将徐达回守应天府,及时作了正确、妥善 的战略处置。

后方安顿好后,他和军师刘基及诸将商议怎样才能挽回败局,夺取胜 利。部将郭兴献计说:“三国时,诸葛亮破曹操的连环船,用的是火攻,我们何 不用火攻破陈友谅的铁索连环船”朱元璋说:“这办法好。不过,火攻全仗风势, 顺风正好,万一是逆风,岂不烧了我们自己的船!”刘基在一旁笑着说:“主公放 心,我观察天象好久了,今日黄昏便有东北风起!”朱元璋大喜,说:“军师真是 诸葛亮转世,借来东风!”他决定用火攻破敌。

一天黄昏,湖面上吹起了东北风。朱元璋命令水军将领廖永忠、俞通 海率水兵驾驶七条渔船出发。船上装满芦苇柴薪,中放火药,上置草人,伪装成 水军将士,而真正的水兵则躲在草人下的挡板后面。再在各条船的船梢上系一只 轻快小船,准备点火之后乘小船撤走。

七条渔船顺风顺水,向陈友谅的大船划去。陈友谅的哨兵站在高大的 船头上,先是紧张了一阵子,后来见渔船上只有几个士兵持戈而立,也就松了口 气,根本没把小渔船放在眼里,他们耐心地等待渔船靠近,以便活捉生擒。

有人把此事报告陈友谅,陈友谊赶到船头观察,发现渔船越驶越近, 觉得可疑,忙命兵士射箭。谁知那渔船上的士兵直挺挺地站着,一个也射不到。

等陈友谅发现那些士兵都是穿了盔甲的草人时,渔船已贴近大船。渔 船上嗖嗖地抛过来数十只铁钩,牢牢地搭住大船。躲在挡板后的廖永忠、俞通海 命令士兵将船中浸透了油渍的芦苇和火药硫磺点燃,然后,纷纷跳进船稍后的轻 便小船,一溜烟似地撤走了。渔船里的芦苇火药烧起巨大的火焰,很快也把大船 烧着了。

陈友谅忙命士兵扑灭火焰,怎奈风急火烈,四面燃烧,几乎扑不胜扑。

他们的大船都用铁链锁在一起,仓促间难分开,大火蔓延开来,全军乱作一团。

此时,常遇春率领的战船又从两边包抄过来,那船桅上用竹竿挑着一个怪物,形 如百姓盛粮的大笆斗,用芦苇和布包扎,里面贮着火药和火蒺藜,名曰“没奈何”。

等靠近陈友谅船只,点燃火线,烧断悬索,“没奈何”就落入敌船中爆炸,将船炸毁。陈友谅的战船四面燃烧,变成一条火龙。天色已黑,熊熊大火把 鄱阳湖映得通红,胜似那夕阳晚霞。朱元璋不失时机地率战舰主力全面出击,大 败陈友谅,烧毁对方巨型战舰数百艘,斩首二千余人。陈友谅的两个兄弟和大将 陈普略均被烧死,他本人也被吓得惊慌失措,丧魂落魄。

陈友谅气得咬牙切齿,当夜与部下计议说:“朱元璋太狡猾,用火攻 折我大军无数,此仇一定要报。我见他的座船,樯是白色的,明日出战,望见白 樯,大伙全力围攻,杀了他方解我心头之恨。”部众领命。次日清晨,又一次水 战爆发,双方酣战三、四个小时不分胜负。

陈友谅指挥水军向有白樯的船进攻,谁知,朱元璋冲在前面的战船的 船樯,统统是白色的,辨不出那条船是朱元璋乘坐的指挥船。这是刘基的计谋, 目的是为了混淆敌人视线,保护指挥船。不过,既然是指挥船,总会露出蛛丝马 迹,陈友谅还是找到了它,命令士兵瞅准指挥船放火炮。

这一切被警惕地注视着敌方一举一动的刘基发现了,他跃起大声呼 叫:“不好,主公快换座船!”朱元璋来不及细问,急忙跳上另一条船,但闻一声 巨响,原先那船已被击碎。为了挽救危局,廖永忠、俞海通两位水军将领率领6 条战舰直插敌阵,他们攀登敌船,逢人便杀,见物就烧,一会儿就绕出了陈友谅 军的舰队,竟然丝毫未受损伤。

他们的骁勇,鼓舞了朱元璋所有将士,使他们勇气倍增,拼命围攻大 船。陈友谅的战船高大,行动迟缓,经不住朱元璋将士杀一阵,烧一阵,很诀就 垮掉了,士兵们不是被烧死,就是落水淹死。陈友谅至此,狼狈已极,亏得张定 边拼命救护,才冲出重围。他只好收拾残余战舰撤退,不敢再战。

此后,两军开始对峙,谁也不轻易发动进攻。不久,陈友谅的两员大 将又投降了朱元璋,内部不稳,力量更加削弱。陈友谅又气又恼,下令把战争中 抓来的俘虏统统杀掉。朱元璋闻讯,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俘虏全部送还,受伤的 还给敷上好药,从而大得人心。陈友谅军内部分崩离析。

两军对峙这一月之久,陈友谅舰队被困湖中,军粮殆尽,计穷力竭, 危在旦夕。陈友谅妄图孤注一掷,从湖口突围,转入长江,再奔武汉大本营。

朱元璋早已严阵以待,陈友谅左冲右突打不开生路。朱元璋唯恐陈友 谅逃走,亲自指挥追击。陈友谅边退边向朱元璋指挥船密集射箭,有一箭射中朱元璋的座椅,朱元璋下意识地惊叫一声。陈友谅以为射中了朱元璋,将头伸出船 舱张望,被朱元璋部将郭英一箭射死。当朱元璋听到陈友谅中箭身亡时,高兴地 说:“呆头鹅已死,天下安定矣!” 1364年2月,朱元璋攻下武昌,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投降,朱元璋的势 力终于控制了原陈友谅的所属地区。

小学生历史故事2:横扫欧亚三西征 蒙古西征之战是公元13世纪上半期蒙古帝国征服中亚和东欧的战争。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以骠悍的武功征服了欧亚地区,以蒙古为中心,建立起由 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组成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长期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到12 世纪时,在长城以北、贝加尔湖以南、东到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 形成了许多蒙古部落。随着蒙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公社制度逐渐解体,私 有制产生,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蒙古各部落面临着迫切的统一问题。

孛儿只斤部落的首领铁木真在统一蒙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 打败了塔塔儿、克烈、乃蛮、蔑儿乞诸部,统一了蒙古各部。公元1206年,蒙古 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今鄂嫩河)畔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 建立了蒙古国家。蒙古国建立后,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不断发动掠夺战争, 用兵的主要方向是南下与西征,南下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南宋和金朝,西征则是征 服中亚东欧各国。蒙古西征共有3次,第一次是1217年至1223年成吉思汗西征, 第二次是1234年至1241年拔都西征,第三次是1253年至1258年旭烈兀西征。

成吉思汗在中都(今北京)附近停留期间,中亚大国花剌子模沙(国王) 阿拉乌定摩诃末(穆罕默德)派遣以巴哈阿丁吉剌为首的使节晋见成吉思汗,其目 的是为了了解蒙古征服金国后的真实情况。成吉思汗盛情款待了使团成员,并表 示:朕为东方的统治者,沙就成为西方的统治者吧。

我们双方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要让商人自由通行(阿奇尔译小林高 四郎《成吉思汗》)。1216年,成吉思汗派使者和商队回访花剌子模国(居今黑海 东、威海西,锡尔河南)。1218年春,花剌子模沙在布哈拉接见了蒙古使者,同 意成吉思汗的提议,双方缔结了和平通商协定。可是事后不久,双方就发生了两起伤害友好关系的事件。第一件是边 界纠纷和武装冲突。速别额台消灭以忽都为首的篾儿奇惕残余势力,正待胜利回 师时,遭到花剌子模沙的追击,一直追到谦谦州(今叶尼塞河)。速别额台前去劝 说花剌子模沙,希望双方不要交锋。

但花剌子模沙不听其劝告,仍然袭击蒙古军,挑起武装冲突。在冲突 中,花剌子模沙险些被俘,幸被札兰丁护救脱险。此后,当哲别受命消灭西辽时, 花剌子模又抢先占领了直到讹答剌(在锡尔河上游)为止的原属西辽的领地,挑起 了两国间的边界纠纷。

再就是1218年蒙古大商队被害事件。成吉思汗根据蒙古和花剌子模两 国达成的通商协议,派出由450人组成的大商队,用500峰骆驼驮着金、银、丝绸、 驼毛织品、海狸皮、貂皮等贵重商品,带着成吉思汗给花剌子模沙的信前往花剌 子模。

成吉思汗在信中写道:吾人应使常行的和荒废的道路平安开放,因之 商人们可以安全地和无约束地来往(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商队行至锡尔河 上游的讹答剌城后,因守将亦纳勒出黑(号海儿汗)贪财,将商队扣留,并派人报 摩诃末说,商队中有成吉思汗的密探。

摩诃末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便下令处决商队成员,并没收 其全部财物。亦纳勒出黑遵照摩诃末的命令,杀害蒙古商队成员,其中只有一人 从牢里逃出,得以幸免,向成吉思汗报告了商队被害经过。

成吉思汗发誓要为死者报仇。但他还是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 决争端,于是,派以巴合剌(西域人)为首的3名使者前往花剌子模索取肇事者。

使者向摩诃末国王转达了成吉思汗的原话:君前与我约,保不虐待此国任何商人。

今遽违约,枉为一国之主。若讹答剌虐杀商人之事,果非君命,则请以守将付我, 听我惩罚,否则即备战。

摩诃末对此置若罔闻,不仅杀害了巴合剌,而且将两名副使的胡子剃 光赶回。这些不足取的作法是产生事端,引起恶感及仇报、猛袭的原因,使和平 安宁遭到破坏。

成吉思汗觉察到两国关系已无法用和平方式解决,决定亲率大军向花 剌子模问罪,令其弟斡赤斤留守蒙古。1219年,蒙古大军从克鲁伦河畔出发,越阿尔泰山至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畔度夏。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及大 将速不台(一写速别额台)、哲别、大断事官失吉忽图忽等随行。畏吾儿、阿力麻 里、合剌鲁皆出兵,惟西夏拒绝出兵。总计兵力10至15万,成吉思汗对外号称60 大军。1219年秋,经别失八里、不剌(今新疆博罗市),通过铁木儿忏察(亦称松关, 今名果子沟)至阿力麻里,西行渡伊犁河,经海押立向花剌子模挺进。当时,铁 木儿忏察是非常难行的隘口。蒙古大军通过时,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理石开道, 并且砍木修桥,共修筑48座。桥的宽度,可容两辆车并行。

蒙古大军到达花剌子模边堡讹答剌城后,兵分四路:察合台、窝阔台 率师围攻讹答剌;术赤率师征毡的、养吉干诸城;塔孩率5000骑兵征战忽毡(今纳巴 德)等城;成吉思汗与托雷取中路,渡锡尔河,向西南横渡红沙漠直逼布哈拉城。

1220年,术赤等三路军马全部占领了锡尔河两岸的城市,成吉思汗的中路军也占 领了伊斯兰教的文化中心布哈拉城,完全切断了花剌子模新都撒马尔罕(今乌兹 别克斯坦主要城市)和旧都乌尔根奇(今土库曼尼亚城市,汉籍曾写为兀龙格赤) 之间的交通。随后,蒙古四路大军在撒马尔罕城下会师,合围撒马尔罕。

经过6天的苦战,才得以攻克撒马尔罕城。当时撒马尔罕城守军约11 万。城破之前,花剌子模沙已从城内逃跑,成吉思汗遂命耶律阿海留守城内,哲 别、速不台率3万骑兵追击阿拉乌定摩诃末;窝阔台率术赤、察合台进攻兀龙格赤;
成吉思汗和托雷向阿富汗推进,进攻巴里黑(今阿富汗马札里沙夫西)、塔里寒(今 阿富汗塔利甘)等地。

1220年,窝阔台率领的5万兵马攻打乌尔根奇。城内守将是忽马尔, 统帅着11万大军,日夜坚守。该城防卫工事十分坚固。蒙古军在城周围安营扎寨, 一面遣使召谕居民投降,一面忙于做攻城前的准备。

待攻城的器械齐备后,蒙古军立即向城内发动了全面进攻。于当日破 城,进入街区后,士兵到处烧杀,由于居民的顽强抵抗,蒙古军不得不转入巷战。

袭击阿姆河桥的3000蒙古兵,无一生存。经过7天的激烈战斗,才占领了全城。

根据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记载,乌尔根奇的11万守军,全部阵亡。工匠和妇 女、儿童被当作俘虏,运送到蒙古。乌尔根奇(兀龙格赤)的失守,使河中地区全 部被蒙古军占领。

小学生历史故事3:北京保卫战 于谦鲜血淋漓的头颅挂在了崇文门外。这颗头颅曾经保卫了这个城市,挽救了这个帝国。如今却依然被无情 挂在了城门口。

从这一天开始,大明帝国开始无可挽救地走向没落。

明太祖在位的时候,吸取了历史上宦官专权引起国家混乱的教训,立 下一条规矩,不让宦官过问国家政事。他把这条规矩写在大铁牌上,挂在宫里, 想要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遵守。但是到明成祖的时候,这条规矩就给废除了。

明成祖从他侄儿手里夺得皇位,怕大臣反对他,特别信任身边的宦官, 在他迁都北京以后,就在东安门外设立“东厂”,专门刺探大臣和百姓当中有没有 谋反嫌疑的人。他怕外面的大臣靠不住,让亲信太监做东厂提督。这样,宦官的 权力渐渐大起来。到了明宣宗的时候,连皇帝批阅奏章,也交给一个宦官代笔, 叫做司礼监。这一来,宦官的权力更大了。有一年,皇宫招收一批太监。蔚州(今 河北蔚县)地方的一个流氓,名叫王振,年轻的时候读过一点书,参加几次科举 考试没考取,在县里当教官,后来因为犯罪,本来该充军,他听说皇宫招太监, 就自愿进宫做了太监。宫里识字的太监不多,只有王振粗通文字,大家都叫他王 先生。后来,明宣宗派他教太子朱祁镇读书。

朱祁镇年幼爱玩,王振想出各种各样法子让他玩得痛快,朱祁镇挺喜 欢他。

明宣宗死后,刚满九岁的太子朱祁镇即位,这就是明英宗。王振当上 司礼监,帮助明英宗批阅奏章。明英宗一味追求玩乐,根本不问国事。王振趁机 把朝廷军政大权抓在手里。朝廷大员谁敢得罪王振,不是被撤职,就是充军。一 些王公贵戚都讨王振的好,称呼他“翁父”。王振的权力可算顶了天了。

这个时候,我国北方蒙古族的瓦剌部强大起来。公元1449年,瓦剌首 领也先派三千名使者到北京,进贡马匹,要求赏金。王振发现也先谎报人数,削 减了赏金和马价。也先为他的儿子向明朝求婚,也被王振拒绝。这一来激怒了也 先,也先率领瓦剌骑兵进攻大同。守大同的明将出兵抵抗,被瓦剌军打得大败。

边境的官员向朝廷告急,明英宗慌忙召集大臣商量怎么对付。大同离 开王振家乡蔚州不远,王振在蔚州有大批田产,他怕蔚州被瓦剌军侵占,竭力主 张英宗带兵亲征。邝埜和于谦认为朝廷没充分准备,不能亲征。明英宗是个没主 见的人,王振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不管大臣劝谏,就冒冒失失决定亲征。明英宗叫他弟弟郕王朱祁钰和于谦留守北京,自己跟王振、邝埜等官 员一百多人,带领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浩浩荡荡向大同赶去。

这次出兵,本来从没好好准备,军队纪律涣散。一路上又遇到大风暴 雨,没有走几天,粮食就接济不上,兵士们又饿又冷,还没有碰上瓦剌兵,已经 叫苦连天。到了大同附近,兵士们看到郊外的田野里,到处都横着明军兵士的尸 体,更加人心惶惶。有个大臣发现士气低落,劝英宗退兵,被王振臭骂一顿,还 罚跪了一天。

过了几天,明军前锋在大同城边被瓦剌军杀得全军覆没,各路明军纷 纷溃退下来。到了这时候,王振感到情况危急,才下令退兵回北京。退兵本来是 越快越好,但是王振却想到他老家蔚州去摆摆威风,劝英宗到蔚州去住几天。几 十万将士离开大同,往蔚州方向跑了40里地。王振又转念一想,这么多的兵马到 蔚州,他家庄田里的庄稼岂不要遭到损失,又匆匆忙忙下命令往回走。这样一折 腾,拖延了撤兵的时间,被瓦剌的追兵赶上了。

明军一面抵抗,一面败退,一直退到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那时 候,太阳刚刚下山,有人劝英宗趁天没黑,再赶一阵,进了怀来城(今河北怀来) 再休息,瓦剌军赶来,也可以坚守。可是王振却因为装运他财产的几千辆车子还 没到,硬要大军在土木堡停下来。土木堡名称叫做堡,其实没有什么城堡可守。

明军大队人马赶了几天路,口渴得像火烧,但是土木堡没有水源。离开土木堡十 五里的地方有条河,已经被瓦剌军占领了。兵士们就地挖井,挖了两丈深,也没 找到水。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瓦剌军赶到土木堡,把明军紧紧包围起来。明 英宗知道没法突围,只好派人向也先求和。也先一打听,明英宗带的明军人数还 不少,要打硬仗,自己也要遭到损失,就假装答应议和,停止进攻。

明英宗和王振信以为真,十分高兴,下命令让兵士到附近找水喝。兵 士们争先恐后跳出壕沟往河边跑,乱成一团,将领们要制止也制止不了。

这时候,早就埋伏好的瓦剌军兵士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个个抡起长 刀,大声吆喝着:“投降的不杀!”明军兵士一听,纷纷丢盔弃甲,狂奔乱逃。瓦 剌军紧紧追赶,被杀的和被乱兵踩死的,不计其数。邝埜也在混乱中被杀死。

明英宗和王振带着一批禁军,几次想突围都没冲出去。平时作威作福的王振,这时候却吓得直发抖。禁军将领樊忠,早就恨透了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贼, 气愤地说:“我为天下百姓杀死你这个奸贼。”说着,抡起手里的大铁锤,朝着王 振脑门一锤砸去,结果了王振的性命。樊忠自己冲向瓦剌军,拼杀了一阵,中枪 倒下。

明英宗眼看脱逃没有希望,只好跳下马来,盘着腿坐在地上等死。瓦 剌兵赶上来,俘虏了明英宗。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作“土木之变”。

有了明英宗这块护身符,瓦剌军的信心更足,野心更大,中原的金银 财宝已满足不了他们,他们把目光放到了北京。

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瓦剌军长驱直入,朝北京杀来。

此次的北京,可谓是无兵无将,朱祁镇、王振带走了50万大军,北京 城只剩10万老弱病残士卒。朝中众多大臣都在王振的带领下共赴黄泉,谁来拯救 处于绝望和恐慌中的帝国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