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都重视生存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主体性,发现人的主体价值,提 高人的主体素质[17]。在生命教育的观点中,对于每个个 体而言,生命只有一次,同时也很脆弱,至关宝贵,因此, 学会生存成为生命教育最基本的内容之一,生存能力也成为 最重要的本领之一。野外生存课程对生存的重视是不言而喻 的。学生在非正常生活环境下,在没有外界人为的帮助下要最大限度地维持个体或团队的生命,整个活动以物理意义上 的“生存”为最低目标,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各种形式实现对 学生的深层发展。
三、都重视发展生命 生命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就是生动体验 (liveexperience),实施生命教育一定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师 生的生存和学习状态,应该追求过程中的变化和体验,而不 应只追求最后的结果。因为个体的体验是丰富多彩的,所以, 在这层意义上,可以认为生命教育首先是一种追求个性的多 元发展的教育。当然,在保证人的基本本能要求―――生存 的基础上,应当充分发挥生命中蕴藏的无限潜能,提升生命 的品位和价值,实现对生命的发展。当今时代倡导“以人为 本”的理念,“以人为本”落到最实处,即以“人的生命本 体为本”。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但由于诸多原因,教育的这 一初衷被遮蔽。要使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得到最高程度的体现, 必须充分发挥和提升其生命的个性,包括其不同的认知特征、 兴趣爱好、精神需求、价值取向等[18]。野外生存教育以 生存作为最低要求和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对生命 的重视和珍惜,获得思想道德境界的纯化乃至实现人的全面 发展。野外生存课程通过让大学生身体力行和切身感受,能 锻炼学生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努力的作风和培养其严明的纪 律意识,具有开放性强、时空转换快、互动多、困难多且能 控等特点,加上师生、生生间频繁、直接的多重互动,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19]。
四、都崇拜生命 关于生命教育和野外生存课程对生命的崇拜,具有三个 具有递进关系的特征。
第一,可以促进学生保全、敬畏生命。生命教育认为生 命是宇宙间的奇迹,是大自然中神妙、美好、伟大之物,是 上苍馈赠给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16]。每个生命都是不可 逆转和不可更换的,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自 己和他人的生命,保护大千世界的一切生命。同时,应该敬 畏生命,对一切生命都要尊重、关爱、敬仰和维护[2], 这种敬畏感是一种值得培养的高尚的社会情感,可引导学生 获得生理意义上的生命的健全、健康,引导学生健康、安全 地生活。而就野外生存而言,其崇拜生命的特征也非常突出。
回眸历史,野外生存曾经是人类的必备本领,人类祖先缺衣 少食、茹毛饮血、钻木取火、营木为巢,靠不断习得的野外 生存本领,繁衍生息[15]。其中衍生出诸多的生命文化(如 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即为自然界的神秘性所导致 的人们对生命敬畏的表达方式[2]),始终体现了对人的本 性中最基质的精神源泉―――原始的生命欲望以及生命本 质力量的崇拜。在野外生存体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野外恶 劣环境和学校舒适环境的对比,既能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 高,也能体会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可提升他们对生命存在 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促成对生命的崇敬和挚爱,从而正确地面对人生的各种困难与挑战[20]。
第二,生命教育和野外生存教育可以让学生获得生命的 尊严。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的存在是为了引领个 体的完美与幸福,不断提升个体生命意义。生命教育更认为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生命都是尊贵的,生命权是 最高的人权,教育应树立“生本”观念,其功能和终极目标 是让人不断扬长避短,隐恶扬善,让生命活得快乐,有尊严, 有社会价值[21]。在生命教育中,在了解什么是生命及生 命的作用等基础上,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命的意义,让学 生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同时,就教师而言,他们既要尊重 学生的习惯和行为,也要明白为什么要尊重学生,为什么要 尊重学生的体验以及他们的潜能,将“以学生为本”理解为 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地位、潜能为本。同样,野外生存课程 中,对生命尊严的追求和渴望,对生命尊严的实现,也是贯 穿其始终的。虽然在经历各种野外生存环境中要处理各种复 杂情况,但是归根结底是以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对人的生命 尊严的弘扬为起止点的。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自我尊重, 既尊重彼此的人格,更尊重彼此的生命,相互获得对生命尊 严的认识和体会。
第三,生命教育和野外生存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达成生命 幸福。幸福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以幸福为终极目标,所以, 教育应植根于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以人作为教育的基础。
生命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并致力于实现每个鲜活生命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所以,生命教 育是贯穿生命发展全程的积极而人道的教育,一切是为了学 生的幸福[2]。实施生存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学会 幸福生活的能力和价值观[22]。野外生存课程使学生通过 对各种困难环境的克服,通过团队的合作和个体的努力,通 过同学之间的同甘共苦、能赢得成功的感觉,获得幸福的体 验。野外生存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从初始的不默契、不融洽 慢慢发展到和谐、信任,发展到为他人着想、主动帮助他人, 感悟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整个过程中师生之间平等交往、 互动合作,使野外生存实践变为积极的生存体验和人生享受, 学生能体会到愉悦怡人的生活情绪和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 同时,野外生存还能提升学生的生活交际意识、应变意识等, 让学生全方位地体会到参与和享受过程的幸福感[23]。
五、都具有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一个人要对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世界有更好的理解和认 知,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高校的生命教育,必须教会学 生有关生命的知识,包括生命哲学、生命形态、生理结构和 生活健康等方面。在实施的具体过程中,由于生命的多样性 和丰富性,必然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生命教育是一门 学科课程,这是无疑的,但不能仅仅把生命教育视为一门课 程,而要在实践中把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途径来把握和 深入。在此意义上,生命教育需要有内容的拓展,特别是联 系学生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体验,利用身边的人和物,有效地进行拓展。从内容的选取来讲,生命教育 更多的是校本意义、乡土意义上的开发,而绝不仅仅是一个 忠实执行教材的过程。如台湾地区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 将课程进行有机统整,将生命教育的理念融入到语文、数学、 自然与生活、科技、社会、健康与体育、艺术与人文及综合 活动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并分别从环境、人权、两性、家政、 信息、生涯发展等议题中展开[14],体现了明显的综合性 和开放性。野外生存训练是把原来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跑、 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扩展到大自 然的一种高校体育课程的拓展。这种拓展本身就是一种开放 和综合,具有渠道多样、方法不限、形式机动、内容丰富等 特点[1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涉及诸多方面,有些甚 至是不曾预料的场景。既有身体的运动,也有心理的锻炼, 更有意志的考验;既有体力的锻炼,也有生存技巧的获得。
是一种对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锻炼和磨练,具有 很强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