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情境,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小学生的年纪十分幼小,对童话故事、谜语游戏的兴趣要远高于学习。
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 学习兴趣,就像教师在讲解关于“计量单位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先要选好要学 的单位,长度单位、重量单位、体积单位等,与之对应的是厘米、千克、毫升, 教师要依次进行讲解,就拿千克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小朋友称体重”的游戏,假 设这里是体检室,要大家进行体检,那么同学们的体重的计量单位就是千克,某 学生40千克,某学生39千克,这就是千克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知识是通过人类在日常生活中 不断实践得来的。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其自主参与一些 贴近生活的数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所学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 这样不仅令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而且会对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价值更加崇拜。教 师在“商场购物”一课中设计了有趣的数学活动,活动目的为了提高学生对人民币 面值“元、角、分”的认识,上课时将班级假设为“某某商场”,学生5个人分为一 组,分别扮演顾客、售货员、记账员、收纳员、以及评判员等角色,然后将某些 “商品”进行标价售卖,游戏开始后模拟商场购物进行货币交易,此过程中要模拟 生活中真实购物的场景,不仅问价还要讨价还价,交易时注意钱的换算,贴近生 活的情境会加深对数学应用的认识,让学生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二、组织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内涵 实践活动的感染力非常巨大,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将自身的多种数学 感官体现出来,激发数学实践的兴趣。同时学生还可以积累更多的案例素材,数 学应用的表象更加清晰的建立,对材料分析、比较、概括、整理等能力都有很好 的帮助,所以教师要多多开展数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内涵。在进行“圆周长”课时学习时,教师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提前将卷尺、细绳、直尺、硬币准备好, 关键的道具还有容易折叠的圆形纸片,教师先让学生用细绳和卷尺测量圆形纸片 和硬币的周长,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形,让学生测量它的周长,学生花 费了很大的力气测出了黑板上的周长,教师接着问:如果测操场的周长还能用绳 子去量吗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要及时地点拨,推导出圆周长和圆直径的关系。
任何科学知识的深入学习,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将 童玩理念和数学教学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接触数学的本质核心。在“自制年历卡 片”活动中,教师要向创设环境,将精美的年历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同学们,学 生欣赏年历时,教师要对年历的历史、文化和用途加以解说,引导学生了解关于 年历的认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年历。制作过程中,学生会自主加深年历的了 解,对年历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也有了深入的掌握,这就是在数学活动中提升 学生的文化内涵。
三、营造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童玩理念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轻 松、舒适的数学环境。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 原本复杂的数学问题充满挑战和趣味性。就像在“乘除法练习”中,有一个小例 子:森林着火了,猴子们要过河避难,每个大木筏只能载六只猴子,小木筏能载 四只猴子,一共有四十八个猴子,那么都乘坐大木筏要几个都乘坐小木筏要几个 首先让学生养成思维能力和对数字的敏感程度,结合实际内容就会将题目解决出 来。还有在“表面积变化”相关数学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几个体相同的正方体 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长方体。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要不断思考,进而完成以 下的表格。
然后学生们通过观察,互相交流讨论,总结出表格内四项要求的关系, 教师此时要用挑战的方式提问学生们:如果用更多的正方体拼接会是什么情况像 6、10、100等。这时学生就会根据刚刚总结出来的规律进行推导计算,直接算出 结果。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对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有了全新的 认识,提高了数学思维,做到知识与能力共同发展。
在童玩理念的教育实施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同 时也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时要具备足够的课堂掌控能力, 在应对各种临时状况时要处理的得心应手,保证课堂质量。另一方面,童玩理念 的针对性很强,低年级的小学生更适合这种教学,小学生的可操作性强,实践的效果就会十分显著,所以教育者要设计出合理的实践方案,尽量满足各个年龄段 学生的数学需求。综上所述,在童玩理念下进行数学教学是一项新的尝试,但其 实践理论和过程研究还要不断的完善,让这一理念不断推广,渗透到每个教育者 的教育方式中,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完成教育任务。
作者:陈惠芬 来源: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6期 第2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之我见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其刚入学,还没有形成任何学习习惯。作为一年 级教师,让孩子们的学校生活逐渐由以玩儿为主过渡到以学习为主,并课堂教学 中逐渐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年级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小学一年 级数学教学培养使其能够有效的形成数学知识建构,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 基础。
对于孩子来说,由幼儿园步入小学,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作为教 师,充分了解一年级学生现状,采取符合其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帮助其尽快 步入学习的正常轨道,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介于此,我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不断探 索,终于找到一些对于一年级课堂教学来说行之有效的措施。现分享给大家,希 望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一、动手操作,发展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而几乎没有抽象思维能 力。其思维开始由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发展。这时期的学生, 不能依靠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思考,往往还需要具体行动和直观形象的支撑。例 如教学9加几的加法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两个可以装满十瓶牛奶的盒子,一盒 里装了9盒牛奶,另一盒里装了5盒牛奶,想一想,怎样装牛奶更容易看出牛奶的 总瓶数唤醒学生“凑十”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9根,右边摆5 根,想一想,我们怎样操作,能使我们一眼看出这些小棒的总数由于有了放牛奶 的经验,学生很快想到从右边的5根小棒中拿出一根和左边的9根凑成10根。然后 和剩下的4根合起来就是14根。老师这时将学生的想法用算式写在黑板上,把操 作活动和数学符号联系起来,从而使操作活动和抽象的算理紧密结合,一步步引 导学生理解了算理,掌握了抽象的计算方法。再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时,可以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感性材料,开展丰富的活动,让 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操作活动,来认识体会这些立体图形的主要 特征。边操作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长方体摸上去有什么感觉轻轻推一下,你 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长方体能在桌面上滑动(因为它有平平的面),摸一摸球,有什 么感觉轻轻推一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球能在桌面上滚动(因为它鼓鼓的,没 有平平的面。)把圆柱拿出来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有时会滑动,有时会滚动)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圆柱上既有平平的面,也有鼓鼓的面。)圆柱可以在桌面上滚, 球也可以在桌面上滚,它们的滚动是一样的吗(不一样,圆柱只能朝一个方向滚, 而球可以到处滚。)为什么不一样(因为圆柱上有平平的面,而球上没有平平的面。
而且圆柱的粗细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圆柱的上下两个平平的面是一样大的。)这 样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思考,对这几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领悟。
二、唤醒一年级学生的经验,使其以已有经验为基础进行数学知识建构 数学,本源于生活。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 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 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 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小学生 学习数学离不开现实生活经验。
一年级一册教材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是一个难点,主 要表现在学生能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出多(少)几,但不能正确列算式,表示比较的 过程,也就是不能将比较过程和算式建立联系。他们有的是用数数的方法,想3 再数2个数就是5,所以5比3多2,有的想3再加几等于5,所以列式3+2=5,还有 的是记住公式大数减小数,然后套用公式得出结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方 面是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是对算理的不理解,而这个算理是很抽 象的,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掌握它的确有很大难度。在教学中,我首先创 设了一个现实的情境,我们教室里有一些男生,还有一些女生,怎样才知道是男 生多还是女生多你有什么好办法同学们通过思考,得到一个方法,让男生和女生 站队,一个对着一个,对齐之后看看是男生有多的,还是女生有多的,就知道谁 多谁少了。这样的比较方法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比较多少时,他们通常就是 这样操作。他们在以往的生活中积累了这样的比较经验,只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 让学生重温这个经验,学生通过重温进一步明白比多少时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 一一对应,在明确这样的方法之后,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比较学生和老师的人数:
学生有8人,老师有2人,学生比老师多几人学生用圆形和三角形分别代表学生和老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出来,这时再让学生指出哪几个学生是多出来的这部 分学生包括与老师对齐的那2个吗如果把这2个去掉,剩下的是哪一部分(剩下的 就是学生中比老师多的)怎样求这一部分然后再让学生列出算式。这时学生体会 到从较多的事物中去掉与较少事物一一对应的部分(也就是同样多的部分),就能 得出较多事物比较少事物多的部分。我们知道,学生总是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熟 悉的事物感兴趣,对自己生活中体验过的事情有热情,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可 以从学生经历过的熟悉的事件入手,创设合适的情境,充分唤醒知识经验。在此 基础建构属于他自己的数学知识。
三、培养一年级学生习惯,使其能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 对于刚刚步入小学的孩子来说,他们并没有学习习惯,因而这正是培 养其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小组合作等习惯。以 保障数学学习的顺利有效的进行。首先,要教学生学会倾听,听老师和同学的发 言,懂得听清他人的想法;可以要求学生复述老师或同学的话,以提醒开小差的 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其次要教学生学会表达,要学会在倾听的基础上大胆提出 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用完整通顺的语言说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后还要教 儿童学会操作,学会轻拿轻放,有理有序操作学具。要在每次操作活动前给学生 提出明确要求,并在操作过程中检查学生有否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此外还要培养 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学习,有错题及时改正等习惯。
总之,一年级是小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 际,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曹玉富 来源:速读·中旬 2015年12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