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学历史;
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历史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单纯的陈述史实、说教式的历史教 学方法已成为当下严重桎梏中学历史教育的瓶颈,也成为现 代中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评价观的障碍,因此,如何摆脱 历史教学陈旧的方法模式,走出历史教学困境成为当前中学 历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审视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存在 着说教性太强、历史观念太陈旧、学生受教师历史观影响太 深、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受到限制等诸多问 题,而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易事,首先应当从以 下三个方面入手切实做好中学历史教育工作。
一、转变教学观念,避免说教性历史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中学阶段的学生,尤 其是初中阶段的中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历史方面知识的涉 及都尚浅,且心智也处于尚不成熟的状态,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历史观都尚未形成,因此可塑性很强,这时极容易受 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师自身人生观与历史观的影响。因此,在 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中,首先,作为引路人的教师一定 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避免历史说 教性太强,尽量最客观公正的还原历史史实,切忌带上个人 主观意念和附上自己对历史事件的主观判断,把握好教学的 度,让学生自己对历史进行个人思考,从而树立自身的历史 观和价值观,培养独立的历史思维和思辨能力。历史学科本 身就是一门启示性和借鉴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呼吁树立科学 的历史观、公正的历史观、客观的历史观,但并非每个人对 历史的判断都是如出一撤的,只要我们还原历史的真实性, 就是种公正客观的历史观,而在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 判中,并非一家之言才是科学的,每个人从历史教训中吸取 到的经验可能都有所不同。中学阶段的孩子好奇心非常强, 也很爱思考,只要教师合理引导历史教学的客观性,学生们 会形成一套自身的历史观与价值观,并不需要强行接受教师 的历史观,只是当发现有学生出现价值观上的偏差时,教师 可以加以引导,但切忌越俎代庖。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推动历史教学。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是为 了教会学生学,而不是教给学生学。现代教育观念倡导学生 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自主创新能力。虽然说历史是一门基 础知识性和客观性很强的学科,无论你怎么去研究去创新,历史史实永远都只可能有一个,但是在这里,我们所强调探 究性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并非是凭空的臆念,而正是建立是 历史史实基础上的现实的思考和历史经验借鉴上的创新。首 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有 效地提点。在对历史事件不了解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对历史 课程产生兴趣,而兴趣是入门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当尽可能 生动的讲解历史事件、深入挖掘历史人物内涵,引起学生对 历史学科的兴趣,从而带着自己的思想和眼光去进行历史探 究,得出对历史的思考。另外,历史学科忌讳陈词滥调和历 史经验借鉴上的一成不变,毕竟时代在发展,历史给予我们 的经验和教训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我们所强调的培养学 生对历史学科的自主创新能力,应该是指对照今天,历史给 予我们新的启迪是什么,历史遗留的问题我们未来应该如何 更好的解决。所以,只有在结合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讲创新, 才是真正的创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高效且活跃 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以古通今,提高自主学 习与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历史教学。
三、深化历史学科主体内容,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给学生历史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教会学 生吸取历史经验与教训。历史学科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初中阶段的历史基础知识,在教学大纲里有清晰地说明:即 反映历史整体面貌和发展线索的内容;
反映历史演变规律的内容;
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的 内容;
反映国情的内容以及建立在主体知识之上的与大学学 习相关密切的学科理论和能力方面的内容。要让学生把握好 完整的历史脉络,教师需要吃透历史教材,并深入挖掘历史 知识的内涵,以得心应手的实施好课堂教学,让学生客观而 全面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了解历史发展规律,得出深刻的 历史启迪,培养科学的历史观、价值观和评价观,提高历史 教学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中学历史教学之路任重道远,教师要掌 好舵,学生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任蓉蓉:《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教学与管理》,2002 年12 期。
[2]李惠军叙事与历史教师的教学科研--《中学历史教 学参考》2005年05期 [3]郑萍:《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2 年02 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