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财务计划 > 【思维导图导出化学精彩】 思维导图导出不清晰

【思维导图导出化学精彩】 思维导图导出不清晰

来源:财务计划 时间:2019-10-22 07:52:19 点击:

思维导图导出化学精彩

思维导图导出化学精彩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已经 成为教师教学的主旋律,思维导图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

学生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预习、知识的总结和题 目分析等,只要运用得当,思维导图会是化学学习的一大助 力。下面就思维导图在化学中的应用提出几点看法,希望能 对教学有所帮助。

一、预习新知,明分主次 课前预习是每一位想上进的学生都会做的准备活动,许 多学生虽然懂得预习这个道理,但是他们却没有合适的方法, 只能盲目地看看下节课所要讲的课本内容。面对这种情况, 老师需要注意给出学生一些建议。

一般而言,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习时,只需要对老师即 将授课内容的主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即可,因此利用思维导 图的方法进行预习是比较合适的。例如预习“元素周期表” 时,学生可以简单画出一节课的知识结构,关注不懂的知识 重点,将基础知识掌握住。

例如,(人教版化学《元素周期表》)2007年3月21日, 我国公布了111号元素Rg的中文名称。该元素的名称及所在的周期( ) A.钅仑 第七周期 B.镭 第七周期 C.铼 第六周期 D.氡 第六周期 这道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这种题目 只需要通过学生的预习就可以解答。对元素周期表熟悉的同 学可能根本就不需要思考,直接得出正确答案A,因为他对 元素周期表太熟悉了,任何位置都可以轻松地说出它的周期 以及族等。这样利用思维导图简单地画出元素周期表的各个 族的框架图,并对相关的性质进行标注,就对元素周期表有 一个大概的认识,等到老师上课时,进一步学习,这样整个 元素周期表就在心里形成了。

二、导图授课,把握节奏 其实思维导图对老师来说是很好的工具,在课堂上老师 可以将知识进行细化,并通过导图的形式把整个知识系统化。

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在备课的时候将导图画好,引导整 节课的发展。

比如在讲授《弱电解质的电离》这一节时,我们会发现这节内容包含很多知识,概念比较复杂。如电解质的强弱、 电离平衡状态和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等。如果我们能够将这 些复杂的知识以一个导图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他 们就能够清楚地知道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会 节省出大量的时间,有利于教师把握好课堂节奏,提高课堂 效率。

例如,(人教版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关于强弱电 介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B.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 合物 C.强电解质水溶液中无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水溶液中有 溶质分子 D.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 电能力弱 这道题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特征,从这个导图就 可以知道部分共结化合物是强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所以这 道题的正确答案为C。

三、复习图导,提高效率 在高三复习时,老师在带领学生复习重点章节的时候, 一定要做到不拖沓,才能够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将所有知识 点都串讲到。思维导图是一些有经验的化学老师的不二选择, 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可以更好更快地进行概括性总结,帮助 学生构成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例如复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时,笔者画出这 样的导图,帮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过的知识。

例如,(人教版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n mol N2 和 n mol 14CO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 B.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 D.分子数相等 对照思维导图就能发现,做这样的题一定要先理解题目 中的 n mol N2 和 n mol 14CO 是物质的量相等的两种气体,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以判断A正确。我们可以分析出, N2 和 14CO的摩尔质量是不相等的,其中N2 是28 g·mol-1, 而 14CO则是30 g·mol-1,所以 n mol N2 和 n mol 14CO 的质量不相等,即选项C是错误的。同温同压下,它们的体 积相等,所以它们的密度一定不相等,即B也是错误的。而 在标准状况下,也就是同温同压下,它们只是体积相等,而 质量不等,所以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它们的分子数一 定相等,即选项D也是正确的。故而得出正确答案A和D。

四、图解审题,清晰思路 思维导图这种方法不仅仅能用在知识的归纳和总结中, 当我们在求解习题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图解来帮助审题。比如 有的题目比较复杂而且抽象,仅仅利用题干中给出的条件无 法清晰地分析出各种化学变化过程,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列出 一个导图,巧妙地分析题目,这样做往往能够使问题得到轻 松解决。

例如(人教版化学《金属钠》)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 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 ——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生成了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表面形成了NaOH溶液 C.白色固体粉末是碳酸钠 D.以上三个过程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这只是单纯考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反 应,如果我们单单只看题目就进行解题,可能会觉得一团糟。

金属钠的一系列变化虽然出现在大脑中,但是总会变得连接 不上,出现一些误差。所以当笔者讲解这道题的时候,会在 黑板上或者是 ppt 中画出一个关于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发 生反应的一张图导,如图3所示:
当学生看到这张图导的时候,大脑就会变得十分清晰, 对整个反应过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接下来就可以分析各个 选项了,金属钠在空气中易氧化形成氧化钠(出现变暗的现 象),氧化钠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出汗,汗是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碳酸钠和水(变成白色粉末碳酸钠),所以白色粉末为碳酸 钠。这里只有第一个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答 案为D。思维导图是学习化学的神秘而有效的武器,不仅老师可 以用来授课,学生也可以用它来进行预习等,它还可以解决 一些比较复杂难懂的化学习题。基于思维导图的这些益处, 老师一定要教导学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用这种方法解决在 日常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参考文献】 [1]梁晓康.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07) [2]陆艳春.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 理化学习,2009(10)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