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潮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形式 的综合表现,其根源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存在状况。目前,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形态,但是,多样化 社会思潮的存在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与当下多样化的社 会生活和价值取向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中国 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日渐深化,一些西方社 会思潮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多方面的复杂影响。对此,我们 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评价标准,阐明这些西方社 会思潮的理论基础,把握其思想实质,揭示其消极影响,从 而对其有所鉴别、有所判断。
一、西方主要社会思潮的基本观点及本质特征 当前,有三种主要的西方社会思潮特别值得我们警惕,这就是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 思潮。
1.新自由主义思潮基本观点及其消极影响 2.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及其消极影响 民主社会主义是西方盛行的资本主义改良主义思潮,它 萌芽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但是它真正被人们所关注, 是在1991年苏东剧变之后。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民主社会主 义思潮在我国蔓延开来,并呈现出泛滥的趋势,甚至在一定 范围内引起轰动。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在指导思想 上主张多元化,排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政治上鼓吹议会 民主制和多党制,否定工人阶级领导;
经济上主张混合所有 制,否认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
思想文化上极力宣扬 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把社会主义仅仅看成是一种道德 需要,鼓吹用价值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否认社会主 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具有一定 的迷惑性,因为它标榜一种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不 偏不倚、貌似中立的立场,认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既不是资本 主义,也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而是一种新的社会模式, 即所谓的“第三条道路”。实质上,民主社会主义打着“社 会主义”的旗号反对社会主义,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来反 对马克思主义,其本质上还是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理论。
3.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基本观点及其消极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种与20世纪初以陈序经和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论同一衣钵、相互呼应的错误思潮。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被确立为我国的指导思想,“全 盘西化”论逐渐受到抑制。但是,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我 们党拨乱反正、转入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这一特定历史条 件下,在西方反共势力企图“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制造马 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失败论”、“死亡论”和“终结论” 的国际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又开始在中国沉渣泛起。尤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历史虚 无主义思潮开始有所抬头。究其实质,历史虚无主义并非“虚 无”以往的所有历史,而是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名,肆意 歪曲历史。它否定和贬低革命,歌颂改良。宣扬革命是一种 单纯的破坏力量,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指责中国人民为争 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阻碍了中 国现代化进程,应“告别革命”,走向改良;
歪曲中国共产 党的历史,否定或掩盖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 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夸大错误与挫折,把中国共产党 的历史说成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竭力美化近代帝国主义对 中国的侵略,对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势力及其代表人物加以 颂扬,评功摆好。显然,历史虚无主义“虚无”的是中国人 民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 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这种从根本上歪曲、颠倒历史 的做法,实质上是想达到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 的。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容易造成学生思想意识的混乱,动摇学生的马克思主 义信仰 我们肯定社会意识的多样性,接受不同国家之间的思想 文化相互吸纳、融合,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的 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拥护指导思想多元化。西方社会思潮宣传“马克思主义过时 论”、“指导思想多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等错误言 论,借用民主、自由、人权等在意识形态中不断渗透,企图 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地位,使得一些学生怀疑马克思主义 的科学性,继而信仰迷失,形成信仰多元化的倾向。
2.影响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加快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但随着改 革进程的持续深入,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也开始集中显现出 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上述社会思潮乘虚而入,削弱了在校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增加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困惑和质疑。部分大学生因受民主社会主义的迷惑, 对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心不足,认为在中国 应该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这种对社会主义前途的模糊认识、 迷茫心态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动 摇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的决心。对此, 我们必须揭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本质,吸取苏联历史教训,把握动向,及时疏导,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而历史虚无主义则抽取历史某一片段,片面地加以歪曲、否 定、虚无,使学生对从小接受的历史教育产生质疑,对近现 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产生质 疑,消解民族特性,损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消解了部分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导致其价值取向发 生偏移 新自由主义思潮所强调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和自由至上 论,向大学生推销 “舍我其谁”、个人主义、拜金主义、 功利主义等资本主义意识,助长了某些学生盲目追求自身发 展,损人利己、自由放纵的反集体主义倾向,同学关系冷漠, 集体参与意识不强,更有甚者将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看成是 唱高调、走形式、虚伪的表现,传统的以他人为重、奉献精 神则备受冷落,等等。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原有价值观的失衡, 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发生了错位和扭曲。
显而易见,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心灵、意识、健康 成长有着侵蚀的作用,造成大学生思想混乱,对已有信仰产 生怀疑,甚至全盘加以否定,而崇尚西化。更需警惕的是, 大学生对社会认识不够深刻和全面,加之自我调控能力较差, 容易受西方社会思潮的挑拨和利用而产生过激的、非理性的 行为,成为社会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如果这种消极影响通过 大学生进而辐射到整个社会,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是一个不 容忽视、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三、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引领,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上三种主要的西方社会思潮都是资产阶级价值观的 不同反映形式。资产阶级把自己的价值观看作是唯一的、普 世的价值观,并以文化渗透甚至是武力传播的方式向世界推 行。高等院校则是西方敌对势力向我国渗透、推销的重要目 标,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向我国大学生传播西方的政治 观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企图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青年 一代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对此,我们绝不能 放松警惕。
当前,面对多样化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冲 击,我们应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引导,从多个方面加以应对, 以积极推进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要高扬主旋律,努力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 核的校园思想文化氛围 高校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活动, 坚定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的信念,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通过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 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 围。另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 近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耳濡目染 的氛围中净化思想,进而达到核心价值观为广大学生所感知、 所认同、所接受、所掌握的目的。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用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集中表述,这是对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升和凝练。该表述简明扼要,便于传播 和践行,能够有效地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
2.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工 作的各个环节 3.要对各种社会思潮深入分析、区别对待 面对多样的社会思潮,我们提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对于人类所共同追求的民主、平等、自由要加以弘扬,而对 于否定历史、否定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则要进行彻 底而严肃的批判,化解消极的反主流意识形态。可见,对于 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我们要采取理解、宽容的态度。针对 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分析其主要思想观点、表现形式、社 会作用、基本特点和演变规律等,使大学生对这些当代西方 社会思潮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提高学生思想上的免疫力和 鉴别力,积极予以正确的应对,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容否定。此外,还要加强高校的自身建设,关注学生成长、 成才的需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切实提高服务学生的能 力,使大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来自学校和教师们的关心,并 从中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 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2-11-18(4).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