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科学化执行管理制度。首先,在健全常态的与普 通中小学基本一致的制度基础上,建立诸如《社区教育目标 管理制度》《社区教育分片包干责任制》等具备社区教育自 身特色的管理制度,着力形成制度文化。在制度制定的过程 中,要与教师的心声相融合,邀请教师参与到制度的制定中 来,将原本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需求与学校的需求相 整合,完善修订形成新的、更切合学校事业发展的制度,为 精细管理的推进提供基础。其次,要打破“大锅饭”,激发 “内驱力”,注重制度“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辩证 统一,切实理顺各类管理的精细化脉络。
二、根植认识,深刻理解要领,挖掘精细内涵 (1)要加强精细管理内涵的诠释。精细化管理,简而言之,精为“精致”,细为“细微”,它是一种文化,也是 一种理念。它是规范化管理走向个性化管理的必然阶段。具 体而言,社区教育基层学校应精细化地确立办学目标,并在 目标的引领下,精密构建组织架构、精细解决存在问题、精 致落实人员分工、精心建设校园文化,同时更要留足对应的 精细管理中的过程痕迹,做到件件落实,事事可查。
(2)要着力理清精细管理的思路。首先,应充分认识 到“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第一资源”,按照业务学习与阶段 考核相结合,各类培训与能力竞技相结合,科研课题与论文 撰写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师资队伍的精细化管理与建设。
其次,要切实加强精细管理基础能力建设。一方面要在硬件 设施上舍得投入,用于改造场地、路面、建立实训室、盘活 土地等闲置资产;
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按照 培训内容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要求,本着对教师与学员宣 传、引领、激励性的原则,营造切准本校培训特点,满足校 本发展需求的校园文化,力争环境整洁,赏心悦目,设计合 理,富有品位。
三、回归服务,强化常态管理,凸显过程痕迹 社会教育基层学校要确立“管理即服务,精细化管理即 全方位服务”的理念,在管理过程中注重精细管理的常态化, 注重过程管理的痕迹化,不断体现“服务提质量,服务创品 牌,服务彰信誉”的要求。
(1)首先,社会教育基层学校在培训的过程管理上要想方设法,开展精细化管理。具体表现为办班计划的编报、 培训通知的发放、课务课程的设置、考试考核的落实、培训 证书的发放及最后的培训资料的归档等,全过程、全方位留 足精细管理的痕迹。一是在报名招生阶段,应以电子稿为主 体,纸质稿为辅,将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学员的基本信息逐 一核实,确保无差错。二是将传统通知手段与现代通知手段 相结合,与学员构建沟通渠道,实行“双保险”。如可以以 电话、短信等平台为载体,加强与学员之间的互动沟通,还 可以以纸质稿的方式直接寄送,学员签字确认的形式进行互 动沟通。三是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有纸质的签到程序,而且 在培训中途及课堂结束前还应具备点名环节,确保学员的 “到课率”,有条件的社区教育基层学校甚至可以采用“指 纹”点名。四是抓培训的授课质量,要严把兼职教师质量关。
校行政主任及班主任可以跟踪听课,把学员的意见与建议及 时反馈给授课教师,还可以每次授课后随机抽20%左右的学 员进行课堂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五是在考核后的发证上, 可以采取上门领取、签字确认的形式,也可以采取“送证上 门”签字确认的形式,确保每张证书不遗失。对于技能及对 应的理论培训,应当着重从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上按照“对 象、内容、时间、目标、方法、考查”等“六个方面”切实 做到“段段清”。其次,社会教育基层学校不仅要注重阶段 考核,而且要注重“售后服务”工作。可以在学员培训结业 后开展批量式跟踪调查服务,对培训的质量要求、后续培训的需求进行前期的摸底调查工作。其三,在日常管理过程中, 也要逐渐体现精细化要求,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例会, 举办教研活动,安排工作要求,研讨工作难题。甚至对教师 要提出听课要求,如每位教师的学期听课量达20节(次)。
这一举措,不仅能提升校内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能监控 外聘教师的授课质量。
(2)档案管理周密、齐全、规范,初步显露精细管理 要求。首先,要按照“办班”必留“痕迹”的要求,社区教 育基层学校要留存一定的过程管理以及阶段考核的资料。有 条件的学校还应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规范化的要求,邀请档案 局的专家来校指导,着手进行档案的科学化装订、编册与留 存。其次,社区教育基层学校应当配备专兼职的档案管理人 员,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其三,在档案管理过程 中,要逐步注重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统一。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