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班主任 > 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的儿童视角的管理方式_思想品德教材

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的儿童视角的管理方式_思想品德教材

来源:班主任 时间:2019-10-12 07:51:07 点击:

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的儿童视角的管理方式

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的儿童视角的管理方式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与教材的关系密切,因此,要想取得 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做好“研教材”这一功课。那么, 以什么样的视角与理念去研究教材,就成为摆在思品教师面 前的问题。如果我们带着应试的观念去研究教材,发现的就 是一个个的知识点,发现的就是知识点背后的考点。笔者并 不是说不要考试这种评价形式,而是说应该注意这一理念所 导致的教学的碎片化,即教学只围绕考点展开,对学生的学 习评价也只是看考试的分数。笔者以为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 生建构出完整且成体系的思想品德知识,更不会提高学生的 思想品德素养。而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笔者认为关 键在于以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本教材。

结合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需要,笔 者以为最合实际的视角还是儿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就可 以发现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其实是非常有趣的,是非常值 得研究的。下面笔者就以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思想品德教材为 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发现。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儿童逻辑 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教材必须放弃说教的思路,真 正从儿童的逻辑出发。可喜的是从手边的这套教材中我们看 到了这样的特色。所谓儿童逻辑,即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是 从成人的教学目标出发,不是从设定好的教学目标倒推,让 学生按照设计好的教学路线去学习。真正从儿童逻辑出发的教学设计,是以儿童的实际为教学出发点的,是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尊重儿童的思路与逻辑,有效且适时地发挥“教”的 作用,将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的。显然,儿 童视角更尊重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其构建起来的教学过程也 就更适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而也就会有更好的教学 效果。

强调从教材中发现儿童逻辑,实际上是为了让“以人为 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能够落到实处。其 实,除思想品德课外,儿童早已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多重 思想的影响,已经对身边的人与事物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从 这个角度讲,思想品德教学所要做的不是将教学目标灌输到 学生的思维当中,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系列事物的认识,去 发现生活、社会中的品德取向。这样达成教学目标,其过程 是符合儿童认知需要的,是真正从儿童逻辑出发的。例如在 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七课《我的劳动感受》时,有过教学经验 的教师都知道,在学生进行擦玻璃等劳动的时候,他们的内 心确实有很多有趣的想法:有的学生任务轻松,因此有种自 豪感;
有的学生任务重要,因此有种成就感;
也有的学生任 务繁重,因此有种无助感。这些都是学生的真实想法与感受, 因此,笔者认为这个标题是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是真正地从 儿童的视角来设计的。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所提出的感受 远远超过教材上的只言片语,需要注意的是,教材此处本来 就没有试图囊括学生所有的认识,只要教师感知到教材如此编写的儿童逻辑,那良好的教学过程就有可能发生。

儿童逻辑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 一头连着儿童的过去,一头连着儿童的未来。思想品德课的 教学只有高度重视儿童逻辑,才会真正顺利与科学。儿童逻 辑来自儿童世界的真实事件,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达到“用 教材教”的目的就很简单:基于儿童逻辑,结合教材内容, 向儿童的世界拓展就行了。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儿童世界 儿童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儿童世界的很多素材 其实就是教育的素材,对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来说,这 种感觉应当比其他任何学科都要强烈。教材在体现儿童世界 的时候其实是很用心的,但教师要能看出其中的用心,还是 需要有儿童视角的。

例如以前教材上的人物名字都是诸如“小明”“小华” 之类的,学生一看就知道是假的,而且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年 年都会遇到他们。在新教材当中,就避免了这一虚构的世界, 而是走进了学生真实的世界(真实的儿童世界中才会存在真 实的儿童逻辑)。以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为例,在第一课《邻 居家的小伙伴》中有这样的设计:两幅分别为儿童一起跳皮 筯、打乒乓球的图片,一段让学生介绍邻居中好伙伴的文字, 一个“我的好伙伴”的介绍卡片。这样的设计让教师感觉特 别新鲜,从中可以直接感知到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邻居 是儿童的真实世界,与邻居的小伙伴相处,则是儿童所希望的生活。教材还有意让学生介绍“我的好伙伴”,这其实是 对儿童世界的探索。因为有最要好的小伙伴,那就意味着有 关系一般的小伙伴,甚至还会有存在矛盾的小伙伴,而这就 涉及学生的认知与价值判断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 中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判断他们的思想动态。这一设 计也很好地连接了下一个教学内容——“他不理我了,该怎 么办”。笔者认为,如果发现不了“我的好伙伴”的教材设 计意图,那么此处教学内容的上下衔接就可能会出现问题。

儿童世界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赖以存在的基础,脱离了 儿童世界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就必然是生硬、机械和僵化的, 教学就必然只能以灌输的形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因此,这是 值得每一个思想品德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

三、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儿童文化 尊重儿童的逻辑,选择儿童的世界,实际上是对儿童文 化的尊重与接纳。思想品德的教学是指向学生思想与品德的 教学,而思想与品德都是存在于学生内心的,存在于学生感 知与思维当中的。这就意味着思想品德的教学更多的是一种 感化,而感化需要以文化为基础。

什么是文化,可能学术界还有争议,有学者统计,关于 文化的理解有几百种。由此,关于儿童文化的认识也有很多 种,但只要取其最根本的理解,即影响学生思维与行动的、 内存于学生大脑中的认识,即可以有效地滋润[dYlW.NeT专 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学。在笔者看来,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尊重儿童文 化,意味着要接纳并分析儿童的言行与认识。小学生的世界 是单纯的,对许多事情的认识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完整或完美, 在面对学生与主流价值观不一致的判断时,要认识到这种情 形是正常的,学生这样不一致的判断正彰显了思想品德教学 存在的价值。

尊重儿童文化,还意味着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一定要走 出应试教育的约束,真正将教学的重心落到研究儿童文化和 充盈儿童文化上来,要认识到练习与考试评价往往并不能真 正改变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并不能真正改变儿童的文化,那 只是对教学结果评价的一种方法而已。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 最大价值不在于应试,而在于跟儿童一起,沿着儿童的逻辑, 构建一个真正属于儿童的文化世界。

参考文献:
康海宁,李化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反思.内蒙古师 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陆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引入“童年嬉乐课程”.基 础教育研究,2012(18). 吴康宁.中国大陆小学“品德”教学大纲的社会学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