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办公室 > [瑜伽思想对高校德育教育启发]德育思想

[瑜伽思想对高校德育教育启发]德育思想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19-12-03 07:46:57 点击:

瑜伽思想对高校德育教育启发

瑜伽思想对高校德育教育启发 瑜伽思想对高校德育教育启发范文 一瑜伽思想的内容 瑜伽这个词来自梵语,意为结合或交融,即把人的思想 集中起来加以引导、运用和实施。在《瑜珈经》中,瑜伽定 义为“对心作用的控制”,是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使个体 意识与宇宙意识相结合,从而获得解脱,是一个通过提升意 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在《薄伽梵歌》中,瑜 伽意味着对人类的智力、大脑、情感、意志的规范,使一个 人能够均衡的审视生活的所有方面,这种心态的平衡就叫瑜 伽。在《奥义书》中感官和大脑的持久控制被称为瑜伽。瑜 伽自产生之初就带有教育思想,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 化,在《瑜伽经》里所提的八支行法是瑜伽思想的主要内容, 它包括制戒、内制、体式、呼吸、制感、专注、冥想、入定。

而八支行法中第一支制戒、第二支内制则是瑜伽思想的精髓 部分,它向我们阐述了做人的修养及如何不断完善自我。所 有的瑜伽经书中都阐明了遵守瑜伽道德准则是练习瑜伽的 第一步,也是练好瑜伽的根本条例,遵守瑜伽道德准则必须 伴随着瑜伽修行的始终,其理由绝非道德的裁决,而是实际 的需求,因为瑜伽的目标是身、心、灵达到和谐与统一,只 有经过“善”的阶段才能获得圆满。瑜伽认为道德不好、心 术不正,就不能达到瑜伽的最终目的,甚至会发生偏差,招 来不幸,瑜伽修行其实就是道德修养的过程。(一)第一支制戒 制戒即普遍适用的道德戒律。制戒有五大原则―――不 暴力、不欺骗、不偷窃、不放纵、不贪婪。这些戒律是社会 和个人道德的规范,瑜伽是引导人们遵循制戒这五个方面, 从而改变人们的思想道德。不暴力是瑜伽思想的核心,它不 仅包含对杀生的否定、不对他人施加暴力,而且还具有更广 泛、积极的含义:如用爱来对待一切,不从语言、思想、情 绪中去伤害别人,要摒弃仇视与暴怒来实现平和。不欺骗即 求真,表现为思想真实、言辞真实、活得真实,是瑜伽思想 的最高准则。不欺骗是以思想真实为前提,言辞真实来自律, 做到这两点可以根除恶意,不再对他人怀有恶念,内心就对 所有人充满善意。而活得真实是指真诚做人,不要散布是非, 脚踏实地的对待一切,实现诚实。不偷窃即不偷盗,不仅指 不拿别人的东西,更指深层次的,这里的偷盗还指非法霸占、 不守信用、滥用,不偷窃还告诫人们要从贪念中解脱出来, 不要盲目心生比较,进而做无谓的嫉妒,人才能避开巨大的 诱惑。不放纵即节制,克制感观的诱惑,强调的是对身心和 言辞的节制,并把节制的更高层面贯彻与日常生活中,主要 设定是使人不把精神放在感官的享乐上,不放纵阐明了做人 的根本。不贪婪即不囤积,是不偷盗的另一个方面,是指一 个人不应该拿走并非他真正需要的东西,不应该不劳而获或 夺走别人喜爱的东西,不要多拿多占,把平等当成信条、生 活习惯,日常生活中的不贪婪让你远离欲望,获得内心的平静。这类似于中国文化的知足、惜富、常存感恩心于天地之 间。

(二)第二支内制 内制即通过自律进行自我净化,约束个人的行为规范。

内制是专门为保护自己的身心和提高精神修养而设的,内制 有五大原则―――纯净、满足、纪律、自习、奉献。纯净即 身心始终保持清静。洗澡从外部洁净了我们的身体,体式和 呼吸法使我们的身体获得洁净,而更重要的则是心灵的纯净, 净化心智以消除杂念。保持内心的清静,这有助于我们与自 己的悲痛和困难做斗争,从而达到心智的纯净。满足即内心 平和、知足。满足的好处并不仅限于消极的方面,还是生活 充实的基础。当我们对自己的境遇满足时,自己的思想和爱 的力量就会增加。如果精神无法满足,就会有空缺感,就不 会有真正的快乐。纪律即克己,包括身体上、言语上、思想 上的克己。节制和不暴力是身体上的克己,不说别人的坏话 是言语上的克己,而思想上的克己则是保持自我克制以及培 养不论欢乐或悲伤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的心态。自习 即自我学习和教育来教育自己、充实自己,促进一个人内在 的潜能达到最好的发挥。自习消除了无知、开启了智慧,是 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会用意志控制自己的行为,努 力培养自己健康的习惯,它是通向幸福切实可行的道路。奉 献即无私,要求人人都必须积极,用无私的精神来工作,而 不是为了感官的享受来工作。奉献的目的在于把人的欲望从以私己为中心变为以整体为中心,在于把欲望从物质性质转 变为精神性质。奉献就是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 人,只有怀有仁爱之心才能“泛爱众”。

二瑜伽思想对高校德育的作用 学校德育的目的是教学生做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这种目的能 否实现,关键取决于施教内容能否为学生认同、施教的方法 能否为学生接受,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觉悟,进而作为 外在的行为准则。现行的德育过程过多的强调“灌输”,忽 视学生“自省”,极易造成主体性缺乏,尤为突出的问题是 高校学生的知与行不统一,许多学生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表里 不一、知而不行的现象。大学生对于陈旧的德育内容已滚瓜 烂熟,再一味的进行强灌,除了引起他们的抗拒和抵触外, 并不会有什么真正的德育效果。而大学生思想还处于可塑性 时期,他们需要思想引导和人生帮助,需要贴近社会、贴近 生活、贴近实际、情理交融、充满关怀的德育。

(一)瑜伽思想对学生价值观的渗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部分大学生在务实 价值观影响下,过分看中个人利益,过分关注自我,缺乏社 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在处理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关 系时,一些学生更倾向于优先考虑个人利益,注重实惠、实 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主义,功利性已成为部分大学生中比较 普遍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已经把诸如“为国家作贡献”、“增强事业责任心”等排除在自己的工作动力以外,他们基本上 都将与个人利益有关的因素视为工作的主要动力。而瑜伽思 想对高校学生德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从价值观的物质主 义向精神主义的转变,认识到凡事要以爱为基础,用爱来对 待一切,乐于帮助别人,把别人的快乐排在自己快乐前,不 要贪婪物质方面的享受,而要更多的关注精神方面的追求, 工作中要有自己的信念,不以获取报酬为主要目的。

(二)瑜伽思想对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渗透 目前的大学生存在着学习积极性不高,上网玩游戏无法 自拔的现象,许多大学生无视校纪校规的现象时有发生,遵 守课堂纪律这个非常基本的规范,却有不少学生很难做到, 如课堂上吃东西、打电话、聊天、用手机、随意进出教室、 恋人之间不雅的举止等,考试作弊受处分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自我控制能力差、自我约束力不强,缺乏自我反省能力已成 为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一大问题。而瑜伽十分强调一个人 必须能够控制自己涣散的精神,并且能够有意识的把自己的 思想正确的引向一个预期的目标,训练精力集中是瑜伽的初 级阶段,其高级阶段是达到静默的状况。如果一个人达到这 种能力,它就可以成为驾驭自己精神的主人,否则,就不能 认为他已经掌握了瑜伽。瑜伽思想对高校学生德育的渗透有 助于培养学生情绪的稳定,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提高自我反 省能力,能够驾御心意,通过激发人体潜在能量来促进思考、 学习,培养大学生专注、平和、好学、冷静客观的良好心态,使人修身养性,获得身心统一的健康状态,同时通过长期自 律和自习的修炼,提升内在气质,对品格、勇气、智慧、正 直都有渗透作用。

(三)瑜伽思想对学生人际关系的渗透 “90后”大学生是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的群体,由于长 时间面对没有生命的电脑屏幕,会影响日常的人际交往,进 而产生心理和精神上的障碍。目前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存在 问题有: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深入地了解、关心、帮助他人, 习惯于感情用事,随自己心情的好坏决定对待他人的态度, 对个人、自我过分的强调,对父母、老师、同学的要求苛刻, 对别人的错误觉得应该公正审判,对自己的错误则恳求宽恕 与谅解,对于团结友爱、尊重他人、乐于帮助他人、团队合 作之类的观念,知行不能统一。而练习瑜伽可以调节身心, 缓解精神压力,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 高,如邱珍在《瑜珈运动对克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作用》 一文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表现出抑郁、强迫症、忧虑、 自卑感等四种症状进行分析,指出瑜珈运动对预防及治疗大 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有独特作用。瑜伽思想对高校学生德育的 渗透能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融敬爱之道,知识之道和工作 之道合一于和谐,因为瑜伽思想要求我们用爱来对待一切, 不从语言、思想、情绪中去伤害别人,要摒弃仇视与暴怒, 以帮助别人快乐,把别人的快乐排在自身快乐之前,对别人 的错误应该宽容,通过自己的爱和同情完善自我。它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加合作的人际关系,促进友谊、增强 交流、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瑜伽思想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渗透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对来自学习、经济、 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压力普遍增大,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 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因压力大而自杀的事例常有报道,大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就目前我国大学教育来讲, 缺乏精神教育,人们在商品经济社会里注重效率,很少考虑 精神上的感受,将金钱作为评价幸福的唯一标准,从而导致 大学生精神缺失,思想匮乏,生存能力低下,一旦出现难以 克服的困境就往往迷失了生活的目标。瑜伽思想对高校学生 德育的渗透能促进大学生心灵得到纯净,心境获得平和与满 足,增进心理健康。解静、陈芬等在《瑜伽练习对精神分裂 症住院患者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指出瑜 伽练习能够促进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躯体和心理功能的 恢复并优于其它方法。瑜伽是一种生活方式,目的在于实现 身体和精神上的幸福。瑜伽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身体健康,也 在于心灵上的安宁与平和,人们必须以一种安详的心情来做 这些练习。因此,瑜伽思想对高校学生德育的渗透能改善学 生心理健康。

三瑜伽思想渗透于高校德育的建议 (一)练习瑜伽先学瑜伽思想 瑜伽经书中禅明:遵守瑜伽道德准则是练习瑜伽的第一步,也是练好瑜伽的根本条例,练习瑜伽的第一堂入门课不 是学习瑜伽姿式或者呼吸方法,而是要学习瑜伽的经典《瑜 伽经》学习瑜伽的思想。练瑜伽,不读《瑜伽经》,就如同 学佛而不读基本的佛经,信基督而不读《圣经》,谈论儒家 文化而不读《论语》。瑜伽既健身又育人,前者重健康,求 生命数量,后者重“健康育人”,更求生命质量。瑜伽训练 是将健身的工具理性与育人的价值理性的统一,它不仅能增 进身心健康,培养坚定的信念,克服困难战胜自己,而且还 能帮助人们消除私欲,净化心灵,唤醒沉睡的“潜在意识”, 彰显其真善美“精神”的本性,并能从困苦中解脱出来,进 而促进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

(二)大力推广高校瑜伽课程和瑜伽社团 让瑜伽课程以选修课、必修课、社团的形式走进更多的 高校校园,让学生参与其中,让瑜伽思想渗透到学生中去, 从而来扩大德育的覆盖面。学校可以用各种方法来加大瑜伽 的宣传,丰富的瑜伽社团活动与联谊赛,瑜伽社团与瑜伽馆、 瑜伽健身协会合作是也高校瑜伽发展的一个方向。让高校更 多学生了解瑜伽、喜欢瑜伽、练习瑜伽,让瑜伽思想学生 认同,并将瑜伽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觉悟,进而作为高校 学生外在的行为准则。

(三)瑜伽思想的教育要渗透到高校瑜伽教学与瑜伽社 团活动之中 高校瑜伽教师、社团指导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和创造条件,将瑜伽思想的教育渗透到高校瑜伽教学与瑜伽社团活动之 中,充分发挥瑜伽思想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注重施 教的方法、研究出学生乐于接受教学方法,实施德育工作与 瑜伽教学、瑜伽社团活动相结合的全面化、立体化的方法, 为我们德育工作的开展开辟又一条直接而重要的德育途径。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