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主持讲话 >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高数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本科有小学教育专业吗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高数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本科有小学教育专业吗

来源:主持讲话 时间:2019-11-11 07:58:24 点击: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高数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高数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一、研究的背景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大力推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 教育要求的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引发了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变革。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向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提 出了全新的要求。小学教育对教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启动了小学教师学 历教育本科化的进程。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及其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凭借教育 学科优势,整合其他专业的特点,普遍开办了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这使得 建构具有时代性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成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引发了系列研究,而其中的《小学教育专业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与实施》就成为此 次我们研究的重点课题。

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在小学教育本科教育方面积累了一些教 学经验,也深深感到在高数类课程设置与教学中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设置多年来一直向综合性大学看齐, 以致出现我们的课程设置是综合性大学相应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简化,似乎不向 综合性大学看齐就会降低其学术水平,这种教育观念要转变。

2、高等数学知识与小学数学教学严重脱节,学生总是觉得学习高等 数学既难学又没有什么用处,高等数学教材与小学教育专业的关系不大等等,学 生往往是学了高等数学,忘了初等数学;
教了初等数学,又忘了高等数学。因此, 我们认为,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高等数学在小学教师培养中作用,就不能够改进 我们高数的课程设置,因此我们对此做了研究。3、课程设置缺乏时代特征,不能及时体现科学发展与社会需求,而 这两点恰恰对课程改革、学科建设和学生就业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课程设置的 滞后性,使得培养的小学教师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影响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4、教学的观念、教学的手段落后,教学方法不当等等,也是目前存 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构建合理的高数类课程,采用先进的教学 方法,有利于给学生搭建一个合理稳固的知识平台,以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 构,让学生能够用现代的数学观和教学观去处理小学教材。

二、教学改革的依据 (一)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简单 来说,是培养具有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促成小学教师专业化。而小学教师专业 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要求,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教师专业化已经 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共同趋势,而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是教师专 业化的起点,我们应该把专业化作为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核心问题。而这种专业 化,要求在各门学科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应有具体体现,高数类课程 设置也应该要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化。

(二)国际高师数学教育研究的启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高 师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世界各国对未来数学课程的发展都极为重视,在第8届 国际数学教育大会(1996.7.14~21.西班牙)上,与会者的大部分研究课题都与数 学课程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认为未来数学课程的特点是:1、日常生活的应用 问题是课程的基本线索;
2、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课程中得到反映;
3、近现代 数学结构在课程中有所体现。因此,作为培养未来小学教师的师范数学课程,其 目标是:理解数学的基础理论,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
能用高等数学观点分析中 小学数学教材;
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了解数学教学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的初步能 力。(三)国内数学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2001年9月,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第 八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数学教育应 该也要适应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应围绕“以人文本”、“以学生发展为 本”基本理念展开。小教本科高等数学的学习对学生加深理解中小学数学中所蕴 含的思想方法、内容的理论背景及数学价值提供数学基础。站的高才能望的远, 使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的历史、发展以及今日的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综合的了 解是必须的。况且,小教本科阶段的教育对于如何改变学生在中小学形成的应试 观念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小教本科高数类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及思考 笔者认为,小教本科高数类课程设置要以学生自身专业的发展为本既 要考虑数学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又要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课程教材 体系要创新,内容要精简增效,切实减轻师生过重的教学负担,以赢得时间增加 近现代数学内容和应用类数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

因此,我们此次课程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 小教本科培养的是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小学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和学科知识,又要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因此小教本科的高数类课程就不能像高 师数学系那样专业化,所以笔者认为,高数类的课程建设的目标应该是:让师范 生通过高数类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和小学数学教育方面的 知识,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较为扎实数学基础。

2、课程设置要有基础性,也要有后继性。

模式为“2+2”,即前两年不分方向,从第三年开始起分为数学、语文、 信息技术和英语四个方向。因此,笔者在进行高数类课程设置时考虑到这种阶段 性,对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精选和组织,具体如下:前两年开设高数 类课程,按顺序主要是:《高等数学》(主要介绍一元函数微积分、二元函数微 积分、初等数论),《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离散数学〉》《高等几何》和《小 学数学教材教法》。特别应该提到的是,以上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 数学的体验,有利于学生更进一步地去感受数学,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在学习 数学的体验中,认识数学学习心理,在还没有成熟的数学学习心理时,这种体验 就尤为重要,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对他们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 影响。同时,要指出的是高等数学的学习为学生今后工作和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必 要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后继性。

后两年针对数学方向的学生,主要开设:《数学分析》,《空间解析 几何》,《高等代数》,《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等必修课,以及《数学史〉、《数 理统计》,《数学思想方法》,《应用数学〉)等选修课。其中侧重研究数学发 展史,研究数学是如何受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的推动而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了 解数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数学思想的演变过程、数学发展的特点以及数学地位的 转换等,这也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好教材。而且数学史上的许多事例是生动有 趣的,如七桥问题,百鸡问题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数学并 不是枯燥无味而是趣味盎然的,让师范生把这种学数学的乐趣带给他们将来的学 生。这是此次课程设置后继性的表现。

3、课程设置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此次课程设置增添了一些新内容,如把《离散数学》、《高等几何》作为每一位学生必修的内容,并且特别注重对现代数学的介绍。因为,现代数学 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运筹学、组合论、图论、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应用数学分 支异军突起,这些分支内容不一定很深奥,但是与实际生活、数学游戏紧密相连, 此类课程应当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开设这的是介绍近现代用数学处理 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他们深刻理解并且 现实地感受到数学的发展与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未来的教师只有 见到大量的应用数学的典型事例,学习了大量的数学模型,才有可能把用数学的 意识带到初等数学教育中去,这是课程设置前瞻性的表现。

适当增设这些现代应用数学内容,旨在介绍近现代数学发展所产生的 新思想、新概念、新分支、新方法,尤其是因计算机的出现而带来的一些新的数 学思想方法,《离散数学》各个分支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等。要使未来的教师有 一个很清楚的认识,数学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社会需要,数学发展的 根本目的是为科技发展服务,为社会需要服务。这些对一位小学教师来说是很有 意义的,也为他们今后进行创新教育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四、小教本科高数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合理的课程设置,优质的教材,并不等同于好的教学质量。这从一位 中学校长的话中可见一斑。他说:“一个高师毕业的学生要成长为合格的中学数 学教师至少需要8年的时间。”那么,一个高师毕业的学生要成长为合格的小学数 学教师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呢?还是8年吗?或更多?那为什么学校毕业了却不 能成为合格的中学或小学数学教师呢?这种说法不就是间接地对高等数学教育 的一种否定吗?所以,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优化对完成教学任务很关键。高数 类课程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教育能力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首要任 务。教育教学策略的制定,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充分的发展和 展现。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高数类课程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
既要 注重教学的结果,更要体现得到结果的过程和其中体现的思想方法。

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各个方面发展都很迅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 力,主要表现在自学能力要强,活到老,学到老,这就要求在课堂上不仅要教给 学生知识,更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不仅要有教学的理论,也要有手脑并用的 能力,例如,可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辅以指导自学、提问、讨论、学生作专题 报告等多种形式,师生共同交流学习体验,提高实践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 地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教 学的参与性。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难想象不会创新的教师如何教出具 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最后要能培养出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小学教师,而不 是培养只会教书的“教书匠”。[3]同时,教师的教学要给师范生起示范作用,使学 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如何通过教学来培养人的学科素质和教学能力,从中领悟 和学习教师的教学艺术。

第二,要与小学数学多联系。

在高数类课程的教学中应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将高度抽象的高 等数学问题与小学数学中的具体问题相联系。小学数学中有很多问题的依据是高 等数学的知识,例如,一笔画问题与图论,整数的性质与数论等等,都是密切相 连的。只有站在较高的角度,才能深刻理解小学数学中思想方法。

第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

在教学中有意识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用几何画板、Authorwaie、 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课件来进行《数学分析〉、《空间解析几何》教学,这不 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学生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会使数学中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变得的生动起来,有利于教学效 率质量的提高,更是展示数学美的一个良好平台。

第四、强化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参与意识。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与参与者把过去的被动实施变为主动实施, 应该给教师充分的机遇,集思广益,完善课程的设置。

第五、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试验。

高数类课程培养的不是数学家,而是小学教师,因此教材不一定严格 按照学科体系来编写,对系统性、完整性、严密性可只作适度要求,可以有跳跃。

让他们了解、理解处理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即可。基于这样的考虑, 笔者认为,积极地进行校本课程和教材的研制和开发势在必行。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