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军事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联系 高校军事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两种教育相互补充、相 互促进,目的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保卫者,两者有着本质联系。
1.1 指导思想一致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 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分别对其指导思想进行了界定,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与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性质在本质内涵上有 着一致性,两者均是以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究其实质,两者均是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指导。
1.2 教育内容关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目的是为了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 奋斗。大学军事理论课是通过教学与训练,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与 基本的军事技能,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意识,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 强组织纪律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体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正 确的社会情操和坚定的爱国热情。军事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两者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相互关联,相辅相成。
1.3 教育效果共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实现大学生个人层面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社会层面引领社会正能量,与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国家层面自发地用行动报效祖国,以推动国 家的进步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大学军事理论课培养学生个人层面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社会层面勇于担当的社 会责任感,国家层面的爱国主义意识。由此可见,开设军事理论课和进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均能使大学生在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实现精神提 升,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能起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教育效果具有 很高的共享性。
2 军事理论课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在军事理论课堂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使学生在对现代 最新军事科学技术、国防知识与国防建设,以及未来战争的知识学习之中不知不 觉进行了社会主义思想的洗礼。
2.1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应通过各种方 式,高奏爱国主义主旋律,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军事 理论课通过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国防建设成就等内容的学习, 了解中国古代、近现代军事思想的精髓,了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军事著 作,了解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和现代化的国防体系等,使大学生产 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军事理论教育,加深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 以及对祖国和人民军队的感情,使每个学生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增强爱国精神,增强为国奉献的意识。
2.2 和谐理念教育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表明,没有强大的国防, 国家必然遭受列强的入侵。但同时,“国虽大,好战必亡”,慎战思想在中国文化 中一直是一种重要的声音。在军事理论课中我们要通过历史阐述清楚,中国儒家 文化的精髓是“和”,即和谐,中国人热爱和平,没有侵略的基因,主张与他国和 睦相处。中国近几十年崛起发展的事实表明,只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能走向 繁荣富强。胡锦涛同志于2005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和谐世界”理念。在 全球建设“和谐世界”与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其最终追求是一致的,是中国的核 心价值观,适用于任何地方。中国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必定为推动和谐世界的 建设增添新的动力;而中国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必定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2.3 平等、公正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平等、公正的理念,这也体现在我国的外交 政策中,我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在政治上,中 国主张不干涉别国内政,国无大小一律平等;在经济上,中国主张互惠互利,通 过平等的经贸往来,达成双赢的结果;在文化上,中国主张中西文化各有优劣, 不搞文化霸权,应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实现文明共 享。军事理论课教学中,以鲜活的历史事例来阐述中国的这一外交政策,表明国 际层面如此,在我们国家的社会层面也如此,这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的平等、公正观念是一致的。
2.4 法治、敬业教育 对大学生实施军事技能训练,贯彻“军事化集训、条令化生活”的指令 要求,依据军队条例条令和规章制度,制定出一系列符合集训队的管理规定,体 现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严格制度、严格纪律会成为大学生积极进取,锻炼 自我的桥梁。大学生追求的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团队的整体实力。遵守纪 律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服从集体培养敬业精神,这是一种法治、敬业精神的 教育。通过这样的“有效”的教育与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敬业精神,是 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3 军事理论课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3.1 创设和谐氛围 当前中国的信息环境十分开放,90后的大学生们个人独立意识很强, 讲究思维独立、个性解放,对枯燥的思想灌输往往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任何人 将政治观念强加于他们是很难行得通的。我们要创设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倡导 一种人人平等、和而不同的师生关系,老师平等地同大学生对话,关心学生、培 养学生,与学生做朋友。从教学氛围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尊重大学生 的利益要求和个性发展需要,又潜移默化地灌输教育内容。课堂上要通过有意识 地设置一定的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艺术等工具,使大学生了解军 队的传统及官兵的权利和职责,了解中国历史和政治制度,了解国家的兵役制度, 懂得在政治问题上发生分歧时,如何忠于国家政府等等,通过这种和谐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大是大非面前能正确行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心。
3.2 运用现代手段 运用现代手段在军事理论教育中灌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在两个 方面。一是课堂上丰富教学形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播放电影、短片、 影像资料、历史资料等,使大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内容中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课堂外丰富沟通方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手段。现在的90后都是“手 机党”、“低头族”,军事理论教师应灵活掌握微信、微博等现代传播方式,通过 与学生即时沟通、设置讨论话题、开设专题网站、布置课后作业等,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往往事半功倍。
3.3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发和利 用校园文化载体,实行无意识教育,教育效果会非常明显。在军事理论中进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靠单个的老师在课堂教育或课后与学生沟通还远远不 够,这需要军事理论教研室甚至学校层面集体行动,加强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 有意识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教育管理方面从与军事国防教育直接相关的 新生军训、军事理论课开设、大学生征兵入伍宣传到间接相关的新生入学教育、 主题班会、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课、体育课等等;课外活动从节庆文艺汇演 到社团活动;校园媒介从板报、展览到广播站、校园网等均可纳入其中,这项工 作需要军事理论教研室和学校加强设计,通盘考虑,资源用活了,就能创设一种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无痕、熏陶有成的巨大作用。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