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主动参与;
激发兴趣;
时间和空间 课堂中的精彩往往缘于学生的主动参与, 主动参与 是学生学习效果良好的体现,那么如何创设历史课堂教学的 主动参与模式,让课堂透射出主动参与的活力?我认为应该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给每位学生以同样的表现机会 表现是人类实现发展的途径。可以说,学生就是在一系 列行为表现的基础上获得发展的。让学生获得主动表现的机 会,他们的学习热情就被调动起来,为此教学应重视以下几 个方面:
1、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谈论 交流。这样人人都有机会表现,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借 鉴,共同提高。
2、给性格内向的学生表现机会。性格内向的学生普遍 不爱表现,课堂上不爱发言,久而久之对学习的兴趣就没有了。课堂上,教师要特别重视调动性格内向的学生发言。首 先,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发言的学生,使性格内向的学生受到 感染,感到安全,产生表现的欲望。其次,教师要随时随地 关注这类学生,及时捕捉住他们想表现的瞬间,让他们表现。
再次,教师对他们的表现要多给以表扬、肯定,不要讽刺、 挖苦、打击,更不要表现出不耐烦,即使回答得不完整,或 回答错了也要鼓励他的勇敢,久而久之,他们也会走出封闭 的世界,走入学生活跃的行列。
3、给学困生表现的机会。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没有自 信心,总觉得不如别人,不敢发言,也不愿意发言,学习兴 趣越来越低,学习困难也越来越大。当他们拥有过成功的表 现机会,就能增强自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机会,让他们表现,给他们以自信。首先 要创设一种安全的氛围,以利于他们大胆发言。其次,对他 们的表现以赞扬、鼓励为主。增强他们的信心。最后,教师 要随时倾听他们的声音,在独立学习时要走近他们,了解他 们,在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他们的发言,抓住闪光点,鼓励他 们在班级汇报,用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一位老 师在上《科举制的创立》这一课时,老师提出这样问题“通 过科举制度,获利最大的是谁?”,一位学习困难的学生犹 犹豫豫地举起了手,老师的目光捕捉到这一情况,立即微笑 着叫起了来:“我觉得科举制选官获利最大的是皇帝”。教 师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你说得太对了,真值得表扬。还能不能说一说你为什么认为科举制选官获利最大的是皇 帝?”这位学生非常高兴而有自信地说“书中有两句诗可以 做证:‘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两句诗的 意思是:唐太宗皇帝使用了很好的方法,使得天下的读书人 为求功名都熬尽了头发。所以说科举制度选官获利最大的是 皇帝。”由于教师没有因为这个学生是学困生而冷落他,而 是及时鼓励,给他以成功的自信,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将起到 促进作用,体现了教师给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机会。只有老 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赞扬, 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用不枯竭的动力源。先 有兴趣,后有热情。学生参与的热情、动力皆源于兴趣。教 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 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绝不能把他们仅仅看做是提高学习学 生学业成绩的条件。在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产生了 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就会 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课堂上激发兴趣有这样几种 方式:
1、直观教学。利用直观教学,启发兴趣,充分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历史知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它既 不能演示,也不能重现。教师要尽量利用教学手段,解决历 史知识的过去性和学生人知规律的矛盾。教师利用教学挂图、实物展示或者是通过播放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使学生穿 过时间隧道,亲身感受或体验到真实的历史。如《地中海世 界的霸主——古代罗马》这一课,可以播放古罗马战争的片 段,使学生感受到古罗马战争场面的恢弘、血腥。这种直观 手段的运用,使学生犹如身如其境,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 离,产生学习的冲动和兴趣。
2、成功的体验。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在克服困难 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 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异常兴奋,这时,教 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兴奋的 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当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和问题时,经 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当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学生心理 有一种愉悦感,学习兴趣倍增。
3、角色扮演。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 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比如在《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古代 罗马》这一课中,有两处可以通过师生共同表演的形式来感 受和体验教学内容。一处可以让学生表演古罗马角斗士竞技 场面;
一处是可以让学生表演历史短剧——恺撒之死。通过 这种情景的体验,使“死”的历史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在一 种轻松、自如、愉快的情境中体会到了奴隶生活的悲惨和古 罗马统治积极内部的矛盾。学生就会感到历史不是枯燥,而是趣味无穷。
三、创设问题情景,为学生打造自主参与学习的空间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 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 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 视问题的作用。所以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 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强调学习, 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
另 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创设 情景,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创设问题性认识活动的 关键是问题设计。要创设精彩的问题空间,必须注意以下三 点:
1、扣紧目标设计问题。问题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教 学目标必须问题化。一节课中的主要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本 节课的教学目标。
2、设计探索性问题。探索性的问题注重对过程与方法 的研究,这类问题的设计要使学生思维产生火花,要尽可能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如:一位老师 对《原始农耕文化》这一课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
(1)、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 (2)、原始农耕文化与现代农耕文化有什么不同?(3)、现代农耕作业中,我们看到的农作物主要有哪 些种类? (4)、根据课本内容,说说水稻的种植和传播情况;
说说谷子的种植和传播情况;
分析原始农作物是怎样起源的 在以上所提出的几个问题中,没有一个是可以轻易地通 过机械照般死背课文的方式就能回答得出来的。换言之,如 果学生不具有思辨意识、历史思维能力,懂得如何从历史的 表象背后寻找内在的原因,那么对于诸如此类的带有一定探 究深度的历史问题,是很难解决的。
3、设计生成问题的问题。生成问题的问题就是培养学 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 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念而未决但又必须 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从 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问题意识还可以 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 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活动性和思维的活跃 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而培养问题 意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设计能生成问题的问题,具体地 说就是用教师的问题引出学生的问题。如《战国七雄》这一 课,一位老师提出这样问题:“人们把公元前475年到公元 前221年的历史称为‘战国时期’。下面大家想一想,从这 段时期的名称你能联想到哪些问题呢?”这是一个生成性问 题,它引发了学生的一连串问题:“为什么人们这样来命名这段历史时期?”,“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有什么特 点?”等等,这就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 问题意识。
四、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拓展广阔的活动天地 活动教学论告诉我们,教学既是认识过程,也是活动和 实践过程。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 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因此教师要在教学 中,精心设计一系列的活动,特别是以师生、生生的合作性 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如 《我看商鞅变法》这一课的实践活动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1、活动目标:略 2、活动形式:辩论会 3、:略 4、活动过程:
(1)全班同学分为辩论的正方、反方和裁判方三部分。
正方辩题:商鞅变法成功了,但商鞅失败了。
反方辩题:商鞅变法成功了,商鞅也成功了。
(2)双方同学各自收集有关材料,在充分酝酿的基础 上形成已方的论点、论据。
(3)双方各推选5名代表,在辩论会主持人的主持下展 开辩论。
(4)由5名同学组成的裁判组进行监督,并于言之有理、 持之有据、逻辑清晰、口吃伶俐等方面的表现为评判的依据,进行点评、裁判和宣布胜负。
(5)老师对辩论活动进行总结。
5、活动说明:略 这样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 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展。
五、给予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真正获得了时间和空间,才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 地位,才有可能是自主学习。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把时间和 空间还给学生呢? 1、教师要少讲、精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学生 通过合作学习可以理解的不讲。
2、教师的讲应该是引导、启发,指出思考的方向,不 是直接告诉答案。
3、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索。
没有独立思考就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将流于形式,质量 不高。如果都有准备的讨论交流,才是高质量的交流。
4、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如果 教师不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就不会得到发散。
总之,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参与学习,教师的学习 指导就必须要注意坚决改变一味立足于“教”的传统观念;
要关注学生的心理要求,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充分 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民主、活跃、探究的课 堂气氛,给每一位学生同等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鼓励他们在与教师和同学的平等交往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个性 和潜能。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