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什么”或者“ 学什么”,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 标的确定,既决定一堂课的走向和实施,也是评价一堂课的 重要指标。对于数学教学目标,我们要有一个整体观念,一 方面要认识到数学教育的课程目标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大目 标,是通过一节一节课的教学,一个一个单元的教学,一个 一个知识领域的教学,一个一个年级的教学目标组合起来完 成的。另一方面,每节课都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每一节课 的课时目标是数学课程目标的一部分,即每一节课是对整体 目标达成作出某一方面的贡献。如有一些课可能贡献“过程”, 另一些课可能贡献“结果”。从整体上看,过程与结果同样 重要,但在涉及一节课时,可能会在教学目标上有所侧重, 有些课可能会强调过程、强调经历、强调体验,有些课常常 探索性比较强,而另一些课,可能更侧重知识与技能的练习 与巩固,或者是注重学习某种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的学习也一样,各种学习方法都有自己的独特作用, 学生学习需要经历各种方式。有些课在强调过程上更加侧重 一些,学生就会对结论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种感觉上去理 解,对结论的理解会更深透一些。而下一节课可能是“双基” 的落实做得更好一些,这就可能会对结论掌握得更加牢固,技能更加熟练,但总体上说,学生的“ 营养均衡”,这就 达到了数学教学的课程目标。那么,如何有效地设计教学目 标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把握以下策略:
策略一:科学定位——教学目标彰显学生的认知结构 认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科学分析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 的。一个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它们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在目 标的拟定中,我们要准确定位,从最根本的重难点出发,既 着眼于发展性目标,更要求实于基础目标。明确课时教学应 为单元目标的实现承担什么任务,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哪 些孕伏、渗透和铺垫;
横向对照连成片,从构建学生认知结 构考虑,根据学生已有认知基础,着眼同化和顺应当前的学 习内容,扩展和重建已有认知结构,沟通单元之间、知识点 之间的联系,完善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策略二:全中求精——教学目标体现学生的思维实质 设计课时教学目标不在于多“精彩动人”,而在于切合 实际。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我们在目标设定时也要取重舍次, 才能使学生学得深入。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了解学 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更应该了 解学生当下存在的思想认识的特点及问题所在,抓住关键, 找准切入点。这取舍之间如何把握,正是需要教师去研究的 地方。所以课时目标应适当集中,舍得放弃精彩,才能引导 学生深入体验真正的精彩。策略三:形式多样——教学目标适应学生的生活需要 根据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把数学课分为新授课、 练习课、整理复习课、实践活动课。不同的课型,其教学目 标也有所不同。
新授课:应明确规定学生应掌握哪些新的数学知识,应 理解到什么深度与广度,应进行哪些必要的基本训练,学会 哪些基本数学方法等。
练习课:既要充分顾及学生的信息反馈,抓住知识重点、 难点,又要根据练习课在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增强针对性。
新授之后的练习课要从教学信息、作业情况、学生原有基础 等方面考虑;
讲评后的练习课要从共性的错误、知识的缺陷 等方面考虑;
复习后的练习课要从知识的整理、归纳、补缺、 补差、补漏等方面考虑。
整理复习课:注重巩固、梳理已学知识和技能,加深对 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加以系统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 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自觉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实践活动课:应明确要掌握哪些工具的使用方法,要培 养哪些实际操作能力,明确如何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参与 需要、成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的价值。
策略四:留有空间——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水平 教学目标的拟定要根据教学对象的起点水平,选择不同 层次的要求,在预设时教师应通过课前调查、分析、观察等 确定班级的课时教学目标,对起点比较高的班级目标可以适度提升。我们要熟悉自己所教的班级,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 识掌握情况作必要的调查,这样就便于确定教学目标。因此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关注全体学生,留有一定的弹性 空间,比如可以拟定基础目标、提高目标、体验目标,使不 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都获得不同层次的提 高。
总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是教学设计、实施与评 价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保障。什么样的目标决定什么 样的课堂。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深刻挖掘目标内涵,才能确 定一个“ 全、精、实”的教学目标,真正让教学目标成为 教学的准绳,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