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主持讲话 > 学生个人应对心理健康的策略【在民族地区数学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学生个人应对心理健康的策略【在民族地区数学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来源:主持讲话 时间:2019-10-17 07:56:43 点击:

在民族地区数学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在民族地区数学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摘要:结合多年心里健康教育的实践,尝试着在民族 地区数学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提出数学教 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策略,营造“激励,合作,愉 悦”的课堂氛围,从而构建幸福的数学课堂以达到更好的教 学效果。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基础课程 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 僻,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教育基础薄弱等因素 的制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与教育发达地区 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特别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许多心理 问题未能解决,影响、制约着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的学 习,从而使数学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绩得不到有效提高。

为了缩短民族地区与教育发达地区教育水平的差距,笔 者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实验,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 康教育,有利于构建幸福课堂,使教育真正成为一个激荡心 智、沐浴灵符、真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活动。现把自己的做 法阐述如下,与各位同仁交流共享。

一、教师要用健康的心态去感染学生教师的心理状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教 师在教学必须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不断适应教育的发 展进步。拥有健康心态的老师热爱生活,理解生活,能以人 为本、善待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错 误与失败,温暖和感化学生,将爱给予学生,以信任、期待 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成长,使学生的潜力奇迹般地显现出来。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做到:调节情绪,保持心 态平衡,乐观笑对课堂;
融洽师生关系,宽容、热情、友善、 真诚、耐心地面对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歧视、不讽刺、 不挖苦,认真给予开导;
乐于奉献,用自己对工作高度的负 责,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

特别是在民族地区教学中,许多学生所处环境封闭、条 件艰苦,造成了他们基础薄弱、语言表达不畅、对教材中涉 及城市素材理解能力较弱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积极 地深入学生所处的环境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家庭、 教育背景等,以极大地耐心给学生排忧解难,才能有力地促 进学生健康心态的形成,使自己的教育与学生的实际进行有 效地对接。

二、创建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特别民族地区的学生,有些家庭居住分散,很少经常见 到父母,很容易出现孤僻、不善言辞的性格,教师在平时应 该多关心这些学生的生活,多与他们交流沟通,走进他们的 生活、内心,为师生在课堂上和谐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也 只有这样,新课程理念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学习活动中起维护、支持的作用,是 学生不断学习、发展自我的基础。学生有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不断获取新知识形成新技能,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终身受益。因此,在数学教学要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会学”和 “乐学”。数学思维习惯的培养要关注过程,加强过程评价, 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以评价方式 成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将数学思维的方式、方法适时渗 透,当学生对数学思维的过程有一定的实践体验后,预习提 纲就要逐步精简,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教材,形成良好的思 维习惯,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案”的“拐杖”,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同时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培养他们勤于 运算、严谨书写解题过程的好习惯,即使学生有微小的进步 都要给予肯定鼓励,以消除学生的懒惰心理。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适当结合实际使用多媒体课件,以增强教学 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使深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也可以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变式训练,激发学习数学 的兴趣,养成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 的关键,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善于启发、引导、 点拨、解疑,使学生变学为思,坚持不懈,就必定会有所成 效。

五、加强理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为理想而 学习的学生绝对不会产生厌学情绪。现代社会是信息化时代, 网络、广播、电视上的有些内容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曾 经有个学生经常上网、玩手机,成绩很不理想,老师、家长 频繁找他谈话,他很烦地告诉母亲:让我辛苦学习不就是给 你们家长争面子嘛。他母亲听后愕然无语,后来与老师一起 认真分析原因,认为他的学习理想模糊,老师根据实际,引导他阅读了一些著名数学家的治学事迹和数学学史,对他进 行理想信念教育,使他在思想上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在课堂 上一改常态,学习十分用功。因此,作为数学老师要结合教 学,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学习。

六、加强心理抗挫折能力训练,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学生多为顺境中成长的独生子女,抗挫折能力弱,但外 界的刺激与压力却很大,教师要引导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正确 认识,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民族地区的许多学生学习基 础差,教师就要把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循序渐进地从最 基本目标做起,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调整自己过高的期 望值和目标。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要给予鼓励 肯定,同时,要充分发挥课程中数学学史的作用,提高学生 对挫折的认识能力,尽量减少挫折,树立他们对自己的自信 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心理防卫机制,遇到挫折时会 找到适当的方法(如升华法、补偿法)减轻心理紧张。在数 学课堂上,教师也可以有意设置一些挫折活动,让学生得到 锻炼,或者利用有一定梯度的课堂小测验,对学生进行心理 耐挫教育,引导他们积极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总之,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应积极研究民族地区学生的心理特点,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教育状况,使学 生实际与所教学科进行有效对接,加强校本教研和信息化教 学,注重学生的发展进步,持之以恒,耐心细致,我们的教 学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叶一舵.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 [J].中国教育学刊,2004,(05). [2]邹爱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 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11). [3]卫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中渗透的渗透策略 [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05). [4]万晓东,邓志军.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渗透与 融合[J].黑龙江高校研究,2006,(0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