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仪式 > 医学教育论文 新医背景下医学教育论文

医学教育论文 新医背景下医学教育论文

来源:仪式 时间:2019-11-29 07:48:56 点击:

新医背景下医学教育论文

新医背景下医学教育论文 1新医改后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及现状 1.1扎根基层专业医护人员严重短缺 新医改方案的着重点是向全民提供和普及基本医疗卫 生制度,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全面覆盖,切实解决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难看出医疗改革主要在基层, 面向95%以上的人群。“数据显示,全国201万医生中,从事 基层社区医疗的全科医师比例只1.6%”[1],这一数据同 我国基层拥有的庞大人口数量极不相称,所以加强基层医疗 的人才建设成为加强基层医疗的急迫任务。对此新医改强调 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面对新医改的要求和基层的现实情 况,高等医学教育如何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智 力支持,培养用得上、下得去留的住的医疗卫生人才,是高 等医学院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的问题。

1.2全科医师是基层的迫切需要 新医改后基层迫切需要的医疗卫生人员是全科医生。我 国基层和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与全科医学人才队伍现状相 差甚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数量不足。以首都北京这样发达 地区为例,在未来几年一共需要3万多名全科医生,而目前 仅2万多名,其他地区的情况可想而知;其次,质量不过关, 相当一部分没有经过严格地培训,没有达到真正的全科医生 水平;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专业师资薄弱,培训教育开展不顺利等;所以人才问题已成为我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的瓶颈。我国基层对全科医学人才需求情况在《以全科医生 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逐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 质量较高、结构合理、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基层医 疗卫生队伍,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支撑要求。

1.3医学相关类工作的专门应用型人才不足 新医改政策要建立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个包含公 共卫生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医疗 服务体系四位一体的大系统,新医改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 除了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外,还需要一批懂得公共卫生、卫 生政策学、医学社会学、医疗保障学、医事法学、卫生经济 学、卫生管理学等知识的人才;需要一批既懂得流行病、卫 生统计等方法学,又懂得医学知识和卫生属性的人才,所以 学校除了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外,还要培养出一批能专门从事 医学相关类工作的专门应用型人才。

2新医改后我区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2.1只注重学历教育,忽视培训教育 2.2医学教育仍停留在“诊断-治疗”模式 我区目前医学教育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诊断-治疗” 模式,还未过渡到“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模式。随着 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需求 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人们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消除躯体疾病这一低层次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将发展为提高生命质量、 保持身心健康的全新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对象、服务内容也将拓宽到身体、精神及社会适应等方面, 医学教育也不仅局限于生物医学,它将与社会、环境科学、 行为科学、心理医学、社会医学、医学伦理等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发挥作用,将进一步要求实现教学、科研、卫生保健、 社会预防一体化模式。

2.3多层次的全科医学教育体制尚待建立 全科医学是一个具有独特内容的不断发展的学科。全科 医学突出以人为本,内容丰富,范围宽广,既包括个体也包 括群体的健康照顾,既有自己独特的知识技能又与其他学科 相互交叉。随着新医改推广的深入,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人 才短缺加剧,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壮大全科医生队伍, 为基层社区提供连续性、综合性的高质量基层医疗保健服务 已经成为我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非常紧迫的重要任务。

但我区的各医学院校对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不重视,对全科医 学的理解不透彻,培训内容不规范、培训基地不健全、师资 短缺、培训与使用结合不紧密、全科医师岗位职责模糊、培 训经费缺乏;培训质量考核不到位、激励机制不足,不同地 区间的培训模式和效果不统一不平衡。对全科医学教育认识 不到位,培养的全科医生满足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对人 才的需求。

2.4医学人文教育缺失3新医改后我区医学教育改革的思路 3.1转变观念、牢固树立面向新医改的办学指导思想 医学院校要想使自身得到发展,必须要研究和顺应社会 和时代的需要,决不能安于现状、墨守陈规。当前形势下, 首要的是医学院校的领导和老师从思想观念上尽快扭转过 来,深刻认识过去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认清未来社会发 展大势,把自身的发展摆到社会的大背景中来,主动对照新 医改的要求变革自身,否则脱离社会需求,闭门造车,不但 误人子弟,而且丧失自身发展机遇,最终被淘汰。为此学校 的发展建设必须顺应新医改大势,转变教学模式,优化课程 体系,调整专业结构,更要发挥优势,为社会培养一批实用 的临床医学人才,向区域内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指导,为社会 提供高质量的优质服务。

3.2加快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促进全科医学人才培养 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主要是临床医学教学,开展全新的 全科医学教育很容易变成临床医学教学的简单转化。因此必 须对全科医学学科有科学的认识和研究,才能培养真正的全 科医生。全科医生是以社区为中心,以病人和家庭为服务对 象的集预防、诊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 等“六位”一体的教育,必须采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的教育方式,因此不能沿用传统的生物医学培养模 式,也不是对现有的教学内容、方法简单增设。各高校应充 分发挥各相关院系的丰富资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真抓实干,进行优势学科互补,加强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带头 人及其团队建设,为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创造条件,推动医 学教育改革的全面发展。

3.3做强医学继续教育事业,完善多层次培训机制 多年来,由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条件差待遇低,不受群众信赖等原因,导致基层卫生服务机 构人才匮乏。现有人员虽然有一定的数量,但质量低、来源 复杂、学历职称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基层医疗水平的提高。

解决这一历史积淀的问题,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由于 多年欠账而至医生不足的矛盾,对现有社区医生的全面培训, 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社区诊疗技能,显得十分重要。各种不同 类型、不同层次的医学院校积极发挥医学院校卫生教育资源 优势,发挥优势分层办学,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出各级 各类工作人员。成立社区、农村医疗卫生培训中心,开展基 层社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训,资质认证,岗位培训,学 历教育和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训以及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等, 从而加快推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岗前培训,有效提高 了基层社区疗的整体水平。

3.4适应新医改需要,探索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是“预防与治疗疾病的艺术和科学”,具有科学与 人文属性。我区高等医学教育在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知识结 构和能力要素方面还存在很大人文欠缺,主要是在职业价值 观、伦理道德观、医患沟通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与研究等方面凸显不足。这正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发 展方向。为此,必须改变现有单一学科体系下的医学教育教 学管理模式,使医学生建立起从生理、心理、社会和伦理等 方面认识健康和疾病的知识结构。努力构建有明确导向性和 可操作性的医学人文教育的子目标,培养医学生具有对感性 生命深切关怀的人文精神。

总之,新医改背景下医学教育改革是一项艰难的系统工 程。它不仅包括未来医务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亦包括在职医 务人员的再培训和继续教育。它不仅包括医学教育的内容、 课程、学制,更涉及医学教育的目标、方向、招生和培养途 径。它必须适应和保证我国新型医疗体制改革的进行。随着 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医学院校必须采取积极 主动、发展的、前瞻的和改革的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应战。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