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调查研究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左拔镇云山村的农村 家庭留守儿童为对象,通过分析这些原生家庭的教育表征得 出由于该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且忽视儿 童家庭教育,造成乡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不够完善。原生 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政府积极发展经济为教育提供支 持,学校重视家庭教育并携手家长共同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原生家庭;
家庭教育 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也是我国经济转型期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一个新型社 会弱势群体[1]。伴随着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 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
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一体化经济等相关政策表明了国家对 农村发展的关注,经济奔小康,精神文化教育也不应滞后,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原生家庭教育质量息息相关,本 研究将近距离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原生家庭教育现状,为相 应改善建言献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原生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时作为当今社会的三 大教育支柱,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早、最深刻,也最持久。原生家庭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家长)对有特定关 系(血缘关系)的受教育者,通过特定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实 施的一种教育。长期以来,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 育的发展也较为滞后,原生家庭教育水平始终得不到质的改 善,农村地区的儿童监护人并不重视原生家庭教育对儿童的 影响,以致儿童教育问题得不到及时矫正。当今随着农村地 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留守儿童数量的日益增加,农村留守 儿童的原生家庭教育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相应就产生了 一系列的有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而引发社会问题,这 将直接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2]。2017年6月28日 至7月4日,江西农业大学精准扶贫博士服务团在江西省赣州 市大余县左拔镇云山村进行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精准扶贫 活动。在活动期间,精准扶贫博士服务团来到左拔镇九年制 学校进行爱心支教活动,通过与云山村留守儿童的近距离接 触、向教师的询问、走访学生家庭等多种渠道深入调查了解 云山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情况。经过分析走访和观察留守 儿童的课堂表现发现,部分特殊家庭背景的孩子的性格表现 为敏感内向,不愿与人沟通;
他们的家庭监护人大多为老人, 这些原生家庭教育环境相对封闭,对外部信息输入量少,亲 代之间心灵沟通甚是不足,对儿童的品行建树、人格完整、 涵养教育都不够充分,容易造成了孩子的性格、行为偏差, 或性情闭塞、暴躁[3]。由此,课题组希望通过相关调研 能够提升农村原生家庭对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使父母能够正确、合理、 科学地教育孩子,提高当地农民的教育意识、教育方法。
二、云山村留守儿童原生家庭教育表征 左拔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西北部,地处较为偏远, 山地广泛分布。全镇总人口11190人,其中农业人口5350人, 非农业人口5840人。云山村海拔较高,山路多,交通不便, 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此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左拔镇小学中高年 级的留守儿童及其原生家庭。调查发现,当地家长对孩子的 教育方式是自由放任型,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状况关注度不高, 且不知如何科学有效地教育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同时,部 分村民家庭教育理念缺乏,对孩子的道德修养教育意识薄弱, 在自己孩子行为或心理出现偏差时只能唉声叹气,不懂得运 用合理的教育方式来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以致造成孩子不 能全面地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一)家长外出务工,使孩子失去良好的家庭教育机会 课题组在左拔镇调研发现,农村青壮年迫于生计外出打 工居多,当地孩子大多由爷爷奶奶监护抚养,成为留守儿童, 孩子与父母交流机会很少。通过调查发现,每天与孩子都能 有交流的家长占不到一半比例,交流频率“三天一次”和“一 星期一次”各占20%左右,还有的家长几乎与孩子没有交流。
父母与孩子之间交流少,会导致父母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及 同伴关系不甚了解。调查中,只有很少数家长对孩子兴趣、 爱好、同伴关系等完全了解,而绝大多数都不太了解。另外,通过与左拔镇九年制小学的女生A访谈,了解到她父母外出 打工,一年只能见到父母两次,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与隔阂都 与日增长。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隔代教养及 委托教养等各种教养方式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令人担忧。近年 来,当地外出打工的家长数量日益增加,很多孩子都成了留 守儿童,连与父母在一起时间都极少,更谈不上原生家庭教 育。在一定条件与限制下,孩子与父母、家人的交流沟通会 相对减少,遇到挫折困难时又羞怯与同龄伙伴倾诉,选择沉 默,长期找不到负面情绪的释放方式,无法及时减轻心理抑 郁,使自己变成情绪的奴隶。
(二)监护人一味奉行“成绩至上”,忽视子女心理成 长 一名六年级的女生B向课题组倾诉:自己的爸爸很在意 成绩,当得知B期末没有考好之后,父亲在家里立即表现出 沉重且失望的状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去年下半年自己考好 时父亲的欢喜态度。这令B感到非常沮丧,每学年都只能靠 好成绩来取得父母的欢心,B因此比班里其他小朋友更多思 谨慎。父母不能一味只关心成绩,了解孩子心理也同样重要。
中国很多家长一直以分数作为子女好坏的标尺,尤其是在外 打工的父母,由于与子女的日常接触、沟通都不全面,也很 少主动与班级负责老师联系,而在家监护孩子的爷爷奶奶大 多年迈,多数都只负责孩子在家的饮食起居、按时上课回家, 因此父母只能以各科成绩作为评判孩子的日常学习用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三)受自身知识素养的限制,家长教育孩子力不从心 据本课题组调查发现,很少部分的农村家长完全了解自 己孩子的学习进度,能主动与学校老师交流,而对孩子学习 进步“不了解”及“完全不了解”的比例超过调查总人数的 一半。在原生家庭教育方面的交谈中,课题组还发现,“不 知道合适的教育方法”是他们家庭教育方面最苦恼的事情, 农村家长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对孩子在教育方面出现 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无法及时解决。父母在子女教育上常常力 不存心,遇到新问题是束手无策,孩子很难得到良好的家庭 教育。
三、留守儿童原生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产生、变化与发展 受到社会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农村原生家庭教育问 题的产生,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受到了来自包 括经济、政治、文化及家长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一)当地经济落后 如江西省大多数农村地区一样,大余县左拔镇以传统农 业生产为主,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绝大多数的农村劳动力跨 省流动务工,流向地区主要是周边经济发展较快的广东、福 建等地的发达城市。经济落后导致当地学校教育资源的极度 匮乏,当地小学非常缺乏教师,小学四年级都没有英语教师。
当地人除了务农,没有其他产业提供足够就业岗位,所以许多家长为养家户口只能外出打工,剩下老人和小孩在家。经 济条件不好的农村家庭,家长每天为生计而奔波忙碌,无暇 为孩子的家庭教育作过多的考虑。调研期间,一位家长向课 题组袒露:“我们也想在家陪孩子啊,为了生活,出来工作 也是没办法的事。”当地学校里的许多孩子甚至不能专心学 业,在农耕农忙时节部分孩子会向学校请假,回家帮助行动 不便的爷爷奶奶耕种、收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地势 海拔较高的左拔镇由于山路交通不够便捷,各方面的资源输 入输出都受到阻碍,原生家庭的监护人不得不更多地忙于家 庭经济生活,对经济物质的单向追求和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 的观念都使当地原生家庭教育相对落后。
(二)家庭教育归属不明确 教育是全面培养人的坚韧过程,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的结果。任何一方的缺失都让孩子的教 育不健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一直以来,农 村家庭教育的归属问题在许多乡村地区都十分模糊,很多行 政部门都在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比如教育局、妇联、共青团、工会等,但没有统一的管理部 门,家庭教育也不是这些部门的重点工作。随着大量农村家 长向城镇转移就业,而多数人没有携带子女一同前往,致使 许多的农村孩子远离双亲或单亲,成为农村家庭的留守儿童, 多数依靠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原生家庭教育虽看似是 “关起门来”的自家事,但文化发展是与乡村振兴计划一体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同样促进经济的进步,因此在 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都没有小事,留守儿童原生家庭 教育也应获得相关部门的重视[4]。
(三)农村家长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当地农村父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一般自身文化不高, 缺乏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意识,不太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对与 孩子平等交流与沟通认识不足,管教方式大多以训斥、打骂 为主。因此,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 题他们无法及时解决,存在诸多困惑。由于受一些陈旧的、 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影响,农村家长往往用错误的态度和 方法教育孩子,以致家庭教育效果不好。学生家长的观念、 行为和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这种 潜移默化的长期作用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但是,很 多家长却并未认识到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性。由于家长受教 育程度的差别,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不一,教育孩子的方 式亦有不同,从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 以至于孩子在同龄人之间学习水平和心理素质的差异,部分 家长未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导致孩子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厌学情绪明显[5]。
四、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路径 农村留守学生很难得到父母贴身的爱和关怀,得不到父 母的言传身教,也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上的帮助, 在他们的意识里,父母是一个长期漂泊的身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希望。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孤独的,他们的成长是寂寞 的,他们的价值观是模糊的。此次调查情况表明,由于远离 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尤其是家庭教 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留守学生在 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方面的缺陷。由于缺少亲情关怀和应有 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的成长发育中比 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建议从以 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政府应积极发展当地经济 政府部门应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利用各种资源创造岗位, 或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使家长能在当地打工或务农,陪伴孩 子成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高质量家庭教育的发 展必然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6]。国家应当以政府为主 导,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家庭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 物质和资金支持。同时,结合当地特色积极发展经济,云山 村的蜂蜜加工、茶叶种植一直是当地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开 发项目,通过云山的自然环境优势把握特长,促进经济发展。
(二)重视家庭教育,与家长一起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学校和政府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家教工作,宣传家庭教 育知识。村级组织应积极寻求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把家庭 教育宣传册、录像视频等发放给各家各户观看,利用宣传栏 传播家庭教育知识,组织开展各种家庭教育活动,如开展教 育讲座、评选优秀家庭典范、组织家庭教育研讨会等,营造家长重视教育氛围。学校应积极主动的寻求家长的配合,定 期开家长会或进行家访,组织家长交流会,让家长互相学习 好的教育方法和经验。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教育讲座或播放 教育视频和宣传片,使家长意识到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 责任,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同时,政府应对农村孩子在城市 入学、权益保护等方面制定并落实平等措施,创造基本条件。
政府应该规范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 与农村学生的教育。
(三)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在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上,家长首先应该以身作则, 规范自身,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和品行修养,树立起“孩 子是正在发展中的人”的教育观念,应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 规律,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误,严与爱相结合。当孩子犯错 时应多给孩子鼓励,帮忙找出原因或进行引导,而不是一味 的打骂,特别不能在公开场合说孩子的缺点,这容易使孩子 伤自尊,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会影响孩子的方方面面甚至一 生。家长应不断地提升自己,与孩子一起学习,在家营造良 好的学习氛围。在教育孩子问题上遇到困惑应主动寻求外界 帮助,如与有教育方法的家长或学校老师沟通交流,听取教 育相关的讲座,积极参与外界组织的家庭教育活动,使自己 不断更新落后的教育观念,学习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原生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社会各界认同,农村中小学生是 农村贫困地区未来脱贫致富的建设者,他们能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 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解决好这一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现象, 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我们应当把农村家庭教育与政府、学 校、村委等各级各部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广大农村家长素 质,提升原生家庭教育质量,共同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贡献 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钰.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研 究及对策分析[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4. [2]高旭.江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2015. [3]陈慧君.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 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4]周林.大学生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J].犯罪研究,2013,2(21):62-64. [5]林日星.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 科研论坛,2008(12):28-30. [6]杨业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3.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